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以入世过渡期后为视角

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以入世过渡期后为视角

论文摘要

银行业对外开放的五年过渡期已经结束,中国全面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现有外资银行业务范围的放宽,加之更多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部门的能力和立法机构的立法水平提出了空前的挑战。本文旨在从我国金融安全和银行业发展的角度,对过渡期后外资银行监管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系统地阐述和分析,以期待完善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层面的薄弱环节。本文主要采用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审慎性监管、国民待遇原则的合理应用和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监管三个方面,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详细分析了过渡期后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对于审慎监管,其在金融服务贸易制度中具有双重制约的特点:一方面为出于保护己国行业之所需而采取的某些限制措施找到法理上的根据,与此同时由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所致,这些监管措施又必须具有审慎性。我们在监管法律文件中建立各种财务数据标准,如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等,同时引入并表监管和出台法人银行导向政策来完善我国外资银行的审慎性监管。面对外资银行超国民待遇和低国民待遇的争论,我们要从法理的高度明晰国际经济法中的国民待遇原则的正确含义,并且在今后的立法中贯彻该监管原则。其实这也是审慎性监管的一个延伸问题,两者都关注内外资主体的双重利益。在外资进入银行业的特殊形式即入股这一热点问题上,要严格控制外方持股比例,规范外资银行入股后的退出机制,适当探索交换持股的路径并理顺监管部门职责,加强协作。本文分四部分,二三四部分为重点,是笔者对监管方面三个热点法律问题的探讨。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篇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概述,介绍了我国外资银行的发展和相关法律文件的演变历程,并提出了目前外资银行监管面临的法律问题。第二部分介绍了审慎性监管的原理及在巴塞尔体系中的相关规定,然后针对我国法律条文中的规定,对审慎性监管的几个重要指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笔者对于相应规定的看法。在本部分第三点中,面对过渡期后银行业的新局面,笔者对并表监管及外资法人银行导向政策这两个审慎性监管的新趋势进行了评述。第三部分阐述了一个现在业内关注最多的问题,即国民待遇原则。本部分首先介绍了一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三原则及其选择适用,并重点介绍了国民待遇原则的理论和在国际经济法实践中的发展历程。在系统评述该原则在我国银行业的适用后,笔者澄清国民待遇原则在监管中的两个法律误区。最后,对中资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国民待遇提出了完善对策。第四部分对外资入股中资银行这种特殊的形式进行了探讨。面对社会上威胁论与反威胁论的争议,笔者阐述了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并提出了对我国银行外资入股监管法律的完善对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概述
  • (一) 我国外资银行及其监管的发展概况
  • 1. 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现状
  • 2. 外资银行监管法律文件的演变
  • 3. 外资银行监管机构的演变
  • (二) 我国外资银行监管面临的法律问题
  • 二、我国外资银行审慎性监管研究
  • (一) 审慎性监管之综述
  • 1. 审慎性监管概念及构成
  • 2. 巴塞尔体系中相关阐述
  • (二) 我国审慎性监管主要指标的分析
  • 1. 指标之一:资本充足率
  • 2. 指标之二:资产流动性
  • 3. 指标之三:贷款损失准备
  • (三) 我国审慎性监管的新趋势
  • 1. 并表监管
  • 2. 外资法人银行导向政策
  • 三、我国外资银行监管中国民待遇原则研究
  • (一) 国民待遇原则及其发展
  • 1. 银行监管各原则及其选择适用
  • 2. 国民待遇原则及其发展
  • (二) 我国外资银行监管中的国民待遇原则
  • 1. 我国法律框架下的外资银行国民待遇特征评述
  • 2. 关于国民待遇原则在监管中的两个法律误区的澄清
  • 3. 中资银行业的完善策略
  • 四、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的监管问题研究
  • (一) 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历程
  • 1. 外资并购我国银行的实践
  • 2. 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意见分歧与评述
  • 3. 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监管的现状分析
  • (二) 我国银行外资并购监管法律的完善对策
  • 1. 控制外方持股比例
  • 2. 规范入股后的退出机制
  • 3. 厘清银行产权明确各方权责
  • 4. 探索交换持股路径
  • 5. 防止外资集中化
  • 6. 理顺监管部门职责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法人导向”的外资银行监管模式评析[J]. 河北法学 2017(01)
    • [2].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理性分析[J]. 时代金融 2014(35)
    • [3].我国外资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09)
    • [4].新形势下我国外资银行监管制度建构研究[J]. 中国外资 2013(04)
    • [5].在华外资银行监管现状问题研究[J]. 企业导报 2013(10)
    • [6].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立法完善[J]. 时代金融 2013(27)
    • [7].从巴塞尔协议论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法制的完善[J]. 中国外资 2011(17)
    • [8].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的完善[J]. 绥化学院学报 2010(02)
    • [9].中韩外资银行监管比较研究及启示[J]. 亚太经济 2009(02)
    • [10].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制度的开放和完善[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9(01)
    • [11].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问题与对策[J]. 生产力研究 2009(09)
    • [12].外资银行监管立法的缺陷与完善[J]. 理论探索 2009(06)
    • [13].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的缺陷与完善[J]. 晋中学院学报 2009(06)
    • [14].外资银行监管若干法律问题探讨[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 [15].美国外资银行监管立法的特点与启示[J]. 价格月刊 2008(05)
    • [16].亚洲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监管现状及经验借鉴——以越南为例[J]. 特区经济 2014(09)
    • [17].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审视和立法完善[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2(12)
    • [18].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09(15)
    • [19].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理性思考[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9(05)
    • [20].外资银行监管法律问题探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21)
    • [21].完善外资银行监管立法的对策思考[J]. 今日财富(金融版) 2008(09)
    • [22].我国外资银行监管局限性及建议[J]. 世界经济情况 2008(09)
    • [23].法人导向: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新探索[J]. 科技创业月刊 2010(06)
    • [24].金融业全面开放下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构想[J]. 金融经济 2009(14)
    • [25].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问题的研究[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9)
    • [26].我国外资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对策[J]. 法律适用 2008(05)
    • [27].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与体制的现状、问题及完善[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7)
    • [28].外资银行监管中的法人导向制度研究[J]. 当代经济 2010(11)
    • [29].中新外资银行监管比较研究及启示[J]. 前沿 2011(02)
    • [30].开放体系下我国外资银行监管问题探析[J]. 北方经贸 2009(10)

    标签:;  ;  ;  

    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以入世过渡期后为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