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李德柱许国芳(宁波市镇海区中兴中学浙江宁波315201);

胡传庆(镇海职教中心浙江宁波315201)

摘要:本文从初中体育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即体育中考的弊端和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现象,进行了讨论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完善初中体育教学,使体育教学工作更趋于合理化,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现状分析学生体质体育中考对策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过去的几年,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改革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诱使体育与健康工作走了不少弯路,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学校体育和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本质的正确了解。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新课标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从初中体育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即体育中考的弊端和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现象,进行了讨论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完善初中体育教学,使体育教学工作更趋于合理化,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回归体育课存在的真实意义。

二、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学校体育萎缩,学生体质堪忧

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敦促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成为大多数学校的基本办学状态,家教成为家长教育子女的有效手段和相互攀比的标志,在造成部分学生厌学的同时,也造成了运动兴趣的减弱、吃苦精神的衰退。

如学生在运动过程中要出汗,家长回家一眼就能看出,很多学生会遭到家长的责骂:“又去玩了!”于是很多学生转入“地下活动”,在家或到网吧玩游戏,既满足娱乐的心理需求,又能瞒过家长。日久天长,逐渐成瘾,家长后悔不及。

又如学校组织活动,若是文化课兴趣小组活动,能得到各方大力支持;反之若是组织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其流畅度很难与文化课相比。

上述两例极为普遍,但能展现出学校、家长、学生各方需要和需求间的矛盾。

体育运动有魅力,但电脑游戏对判别能力较差的初中学生来说更具有魔力。近年来,在两者的“阵地”争夺中,体育始终处于劣势,并有继续下滑的趋势。运动原始天性“被抹杀”,以致运动兴趣减弱、机体均衡性失调趋势下降,导致学生体质状况多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通过近几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发现,初中生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从测试的数据看,学生在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一届不如一届。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都呈下降趋势,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男生上肢屈肌群力量更差,笔者曾对本校初二200名学生单杠引体向上动作测试做过统计,发现能拉3次以上者不足10%,这让我们体育教师非常担忧,也是我们整个社会对祖国未来发展的担忧。

2、体育中考制度的弊端

体育中考制度已在全国各地实施多年,其根本目的就是应对目前日趋严重的应试教育现状。从目前功能看,只能起到促进人们从感性上重视体育锻炼的作用。换句话说,因为成绩要计入中考升学总分,你必须参加,所以学校、家庭必须引起重视,其实质是一种被动的行为方式,是面对应试教育没招的“劣招”。学生要计分,教师、学校均要被列入上级部门的考核范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功利性”体育教育的现象,体育教育就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应试教育的行列。于是教师在教学中,你考什么,我教什么,把分数作为唯一的追求,在教学设计中根本不考虑体育教学规律、特征、原则。广大体育教师从内心上讲,绝对不想这样,这也是面对自身的生存发展没招的“劣招”。其结果是:学生健康状况继续下滑,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与设置体育中考的初衷相背离。

三、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初中体育教学中现状的分析,我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讨论,提出了以下对策,以扭转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不良现象,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1、坚持学校体育工作常态化

所谓坚持学校体育工作常态化,就是要坚持各学校根据自身体育教学资源而设置的、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为目标的运动组织方式,抛弃“华丽”的、能应付上级检查的但又不恰合实际的活动组织方式。例如:有一次上级主管部门为迎接再上级对大课间活动的检查,对我校进行了预检。看了方案,极不满意,提出了严肃批评。主要是“太笼统”,不够详细、具体。当时我们构思的是:基本原则是集中练习与自主活动相结合(简称2+2模式,即2天集中练习、2天自主练习、星期一为升旗仪式),各班轮换进行。体育教师主管集体活动,班主任分管本班自主活动。

制定这一原则的理由是:

(1)在这个时段创造一个让学生从教室里走出来的机会,而且有一个根据自身爱好、兴趣、满足心理需求的活动空间。

(2)即使没有运动爱好和无法满足运动条件的学生最低期望值是能到教室外散散步、聊聊天,也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益。

(3)活动课不能等同于体育课,总共三十分钟时间,如果中间部分同学上一次卫生间,等你“认真”组织好,时间也所剩无几。

(4)学校不可能每班配备一个体育教师,其主要管理者是班主任,几乎均没有什么专业指导能力,活动也只能限于简单易行或学生能自主练习的内容。

(5)全体学生出来活动,场地器材也无法满足。

(6)体育活动的季节性较强,学生间的兴趣差异极大,如果统一安排只能使学生丧失运动兴趣。

后来根据领导指示,我们做了一文“华丽”方案,“做到”每天每次有内容、有指导教师,虽然中看不中用,但能使领导满意,至今心中充满遗憾。最使人感到遗憾的是为“迎检”而造假的事例太多了,检查一过,一切照旧。笔者曾赴领导极力推崇的示范性学校暗访,结果都是假的。作为体育教师,我们需要的是给学生创造适度的运动时间和条件,不需要为“运动”而运动的检查评比,要注重实效性而不在于形式主义,对学生必须采用“强迫”运动与自主运动相结合的手段,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2、强化体育健康标准的落实

强化体育健康标准落实的核心是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规律,科学地为每一个学生把握好身心发育关,促进形态、技能、素质、心理等全面发展。在初中阶段,学校体育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们接受运动、喜欢运动,但目前的情况却是,初中的应试教育让学生们对一些锻炼项目产生了抵触情绪。只围绕着跳绳、长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实心球等中考科目进行重复的练习,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体育课更应该做的是让学生学会各种体育锻炼方法和手段,是教师对学生体育锻炼的一种指导,老师要告诉学生如何去锻炼,并灌输如何安全进行运动的理念。

3、完善对体育教师的评价

一般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评价,主要是两项:一是业余训练的成绩,看得见、摸得着,这没有错;二是看中考成绩,也是看得见、摸得着,也没有错。但恰恰是这两个正确,给体育教师工作带来了误区。由于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没有作为体育教师的评价依据,促使其功利性心理增强,从而忽视了学生身心正常健康发展问题。为了眼前成绩,拔苗助长、不惜摧残的事例经常可见,与运动训练原则背道而驰。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各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该校体育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各学校也应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该体育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会逐步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才能提高和发展。

四、讨论

现代体育教学思想的发展,要求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以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使学生通过教学和其他体育锻炼,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形成运动习惯和兴趣,从而实现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其基本点应该放在坚持学校体育工作常态化上。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

[2]柳斌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M].新华文摘,1995,3。

[3]曲宗湖素质教育与农村学校体育[M].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9。

[4]曲宗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5。

[5]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标签:;  ;  ;  

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