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哲学思想研究

苏轼哲学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内圣和外王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关注的两大领域,苏轼的侧重点在内圣,他的哲学思想围绕着人生问题展开。乌台诗案和被贬黄州后,苏轼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关注的焦点是失意人生境况中的心灵解脱问题。个体人生是短暂的,充满着各种苦难,脱离苦难、追求幸福是我国古代哲人思索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我国历史上,形成了孔子、庄子、屈原、苏轼、范仲淹等各具特色的人生观类型。其中,苏轼在对儒、释、道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化的人生观。他主张超然自适,出处进退从容应对,以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以理性的思辨分析生活,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综观苏轼哲学思想,上学下达,一脉贯通,其天道、心性哲学是其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其艺术哲学是其人生哲学的延伸;其外王思想——政治哲学虽不占主导地位,但和天道、心性、人生思想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苏轼的天道哲学主要集中在《东坡易传》中,他对《易经》的解读具有偏重人生关怀的特点。同《易经》的精神一样,苏轼一方面承认世界的客观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又认为这个客观存在和发展是可以被认识的,人之道要同于天之道,从天的神妙之道中领会出人生之道。他特别重视“一”、“顺”、“无心”、“不息”等天道内涵,认为这同样是人之道。苏轼心性哲学中的最高范畴是“情”,其中既包括儒家超越功利的愉悦情感,也包括释道因超脱社会、解脱思虑束缚而获得的愉悦情感。他以反驳理学性善情恶论为线索,主要在儒家的思考领域内,探讨了性情和善恶的关系,得出了性情合一的结论。他对性的剖析包括两部分:一是承认食、色等基本需要是人的本性,认为性的属性和道德没有关系;二是从情感的角度将人的共性归纳为追求快乐,提出了君子以追求仁义道德为乐、小人以追求私利为乐的观点,并由此得出了性和道德存在内在关系的结论。苏轼所肯定的情,是儒家舍私利本性之小乐而追求仁义本性之大乐,是将伦理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要求而引发的愉悦情感。苏轼的心性思想最关注的是情感,而不是伦理,将情感的愉悦视为修养的目的。苏轼的人生哲学,最为关注个体人生的悲剧性和永恒的忧患意识,并由自我上升到普遍人生的高度。无论从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对人束缚的永恒性,或者从有限在与无限的对比中表现出的缺憾性的角度,都得出了人生是悲剧的结论。对于如何解脱悲剧人生,从而获得幸福与快乐的问题,苏轼提出的办法是:超然自适。具体说来包括:超越出世入世的差别、超越任何物质的束缚、超越任何精神的束缚、超越任何条件的束缚,超越的结果就是自性的完满,无所待于外,获得自适,进而得到永恒的快乐与尊严。在现实生活中,苏轼也非常注意通过保持自身情绪和情感上的愉悦而获得人生解脱。苏轼的艺术哲学从宏观来看是他人生思想的另一种表达,他以艺术的形式诠释着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苏轼的艺术创造和欣赏活动,引领人们暂时超越现实生活,站在更高的、局外人的角度,和生活保持一种距离,从自己生存的有限性和局限性中脱离出来,从而获得一种精神性的解放和自由。审美是无物质功利性的,它只是一种精神性的、价值性的活动。审美活动在超越生命存在的有限性和局限性的同时,也使人的自身价值得到提升,因为它能使人从个人的生命悲剧氛围中突围出来,体会到一种生命追求无限、追求永恒、追求完满的真善美的超越性情感。如果我们能隔着审美距离来审视生活,任何形式的苦难都具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都有着存在的理由,也都可以忍受。苏轼政治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是王安石变法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及其论争,其政治主张主要体现在他的策论、策断,以及晚年所著《东坡书传》中。在政治哲学中,苏轼从当时的政治现状出发,深入思考合理的政治策略。他主张走儒道互补的政治路线,坚持以德治国、以民为本、礼主法辅等儒家思想,实行修养生息的治国之策。苏轼的哲学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解脱精神压力、提高幸福指数具有重要启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理性,能用意识代替本能。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容易产生物质主义价值观,而物质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所以,人们往往被物质所束缚,难以获得心灵的愉悦。我国当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是幸福感并没有相应提高。苏轼超然自适的哲学思想,将有助于我们超越物质的束缚,获得精神的自由,提高幸福指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哲学视野中的苏轼思想
  • 1.1.1 苏轼的人生与心路历程简述
  • 1.1.2 苏轼的哲学著作
  • 1.1.3 文道统一传统与苏轼哲学
  • 1.2 苏轼哲学思想研究综述
  • 1.3 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创新点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苏轼的天道哲学
  • 2.1 苏轼对天道内涵的诠释
  • 2.1.1 物质之天
  • 2.1.2 本然之天
  • 2.1.3 精神之天
  • 2.2 天道对人道的启示
  • 2.2.1 天道与人道的静态本质:“一”
  • 2.2.2 天道与人道的动态本质:“顺”
  • 2.2.3 天道与人道的共同精神:刚健不息
  • 2.2.4 落实天道的前提:“无心”
  • 第3章 苏轼的心性哲学
  • 3.1 苏轼心性观提出的背景
  • 3.1.1 人性问题
  • 3.1.2 人情问题
  • 3.2 苏轼对“性”、“情”的理解
  • 3.2.1 反对理学家的性善情恶论
  • 3.2.2 性情同一
  • 3.3 心性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 3.3.1 情礼合一
  • 3.3.2 “才”“性”二分
  • 3.4 追求超越之情
  • 第4章 苏轼的人生哲学
  • 4.1 苏轼对人生的理解
  • 4.1.1 人生是悲剧
  • 4.1.2 人生悲剧性的体现
  • 4.2 苏轼的幸福观:超然自适
  • 4.3 苏轼人生观对儒释道的融通与超越
  • 4.3.1 仁者不忧与乐天知命
  • 4.3.2 道法自然与安之若命
  • 4.3.3 随缘任运与随遇而安
  • 4.3.4 超越性的人生观
  • 4.4 苏轼人生态度的成因
  • 4.4.1 自信自尊
  • 4.4.2 乐观豁达
  • 4.4.3 热爱自然
  • 4.4.4 兴趣广泛
  • 4.4.5 艺术情怀
  • 第5章 苏轼的艺术哲学
  • 5.1 苏轼的哲学与艺术
  • 5.1.1 苏轼艺术哲学与传统中国哲学的特点
  • 5.1.2 对审美愉悦的追求
  • 5.1.3 对理性的把握
  • 5.2 苏轼生命美学的主要范畴
  • 5.2.1 超越之美
  • 5.2.2 淡泊之美
  • 5.2.3 中和之美
  • 第6章 苏轼的政治哲学
  • 6.1 苏轼对政治正义的理解
  • 6.1.1 认同等级社会的合理性
  • 6.1.2 强调君德的关键作用
  • 6.1.3 重视权力制约机制
  • 6.2 儒道互补的政治策略
  • 6.2.1 儒道互补与传统政治智慧
  • 6.2.2 苏轼对儒道互补政治策略的继承
  • 6.3 苏轼的义利观
  • 6.3.1 君民关系与义利分疏
  • 6.3.2 富民为本与义利统一
  • 6.4 苏轼的礼法观
  • 6.4.1 苏轼的礼治思想
  • 6.4.2 苏轼的法治思想
  • 6.5 苏轼的民本思想
  • 6.6 苏轼的政治品格
  • 第7章 苏轼哲学思想的特征及其现代启示
  • 7.1 融合儒释道的思想体系
  • 7.1.1 在天道、心性方面的融合
  • 7.1.2 在人生哲学方面的融合
  • 7.1.3 在艺术哲学方面的融合
  • 7.1.4 在政治哲学方面的融合
  • 7.2 苏轼人生哲学的现代启示
  • 7.2.1 启示之一
  • 7.2.2 启示之二
  • 7.2.3 启示之三
  • 7.2.4 启示之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名帖竞临——苏轼《获见帖》[J]. 书法 2020(03)
    • [2].反叛与突变:苏轼黄州时期的书法[J]. 中国书法 2020(01)
    • [3].走进故宫苏轼展 相逢一醉是前缘[J]. 金融博览(财富) 2020(10)
    • [4].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07)
    • [5].《苏轼尺牍》[J]. 大众文艺 2019(12)
    • [6].“人生识字忧患始”:试论苏轼的苦难观[J]. 文学教育(上) 2019(09)
    • [7].苏轼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J]. 书法 2018(01)
    • [8].苏轼的谐趣[J]. 人才资源开发 2018(11)
    • [9].好官苏轼[J]. 文史春秋 2018(02)
    • [10].苏轼作品[J]. 文化艺术研究 2018(03)
    • [11].苏轼的创造想象举隅[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12].苏轼作品[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6(03)
    • [13].自笑平生为口忙——苏轼的黄州贬谪生活[J]. 中国书法 2014(10)
    • [14].我为什么喜欢苏轼[J]. 散文百家 2019(11)
    • [15].浅论苏轼的亲民思想[J]. 散文百家 2019(12)
    • [16].苏轼“吞并六菜”[J]. 小学生学习指导 2019(35)
    • [17].论苏轼的理想与追求[J]. 中学语文 2019(36)
    • [18].苏轼属于佛系吗[J].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9(07)
    • [19].走进诗词,品味经典——论苏轼婉约词的艺术特点[J]. 中华辞赋 2019(10)
    • [20].书苏轼《远景楼记》[J]. 大众书法 2020(02)
    • [21].草木苏轼[J]. 火花 2020(06)
    • [22].李白与苏轼[J].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20(05)
    • [23].苏轼,别哭[J]. 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 2019(11)
    • [24].黄州鼓角亦多情[J]. 长江文艺 2020(15)
    • [25].苏轼把自己宅成了神[J]. 视野 2020(16)
    • [26].苏轼怀乡诗研究[J]. 中国苏轼研究 2019(02)
    • [27].元代苏轼形象及其书写者心态[J]. 中国苏轼研究 2019(02)
    • [28].苏轼哲学思想北宋接受简论[J]. 中国苏轼研究 2019(02)
    • [29].苏轼的面纱[J]. 鸭绿江(上半月版) 2018(12)
    • [30].《苏轼 题西林壁》[J]. 中华诗词 2019(01)

    标签:;  ;  ;  ;  ;  

    苏轼哲学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