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冠层的生态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水稻冠层的生态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题目: 水稻冠层的生态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作者: 唐启源

导师: 邹应斌,彭少兵

关键词: 水稻,作物生产,群体结构,微气候,健康冠层,纹枯病

文献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度受冠外大气的影响,但昼夜变化趋势与冠外大气一致。温度在夜间(19:00—7:00)低而稳定,白天(7:00—19:00)高且变化幅度大,至13:30左右达最高值。冠内最高温度与冠外大气最高温度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群体越大,冠层的升温越小。在旱季,冠外大气每升高1℃,使N1(0kg.hm-2N)、N2(75kg.hm-2N)、N3(135kg.hm-2N)、N4(215kg.hm-2N)群体的冠内温度分别升高1.1℃、0.93~0.95℃、0.65~0.67℃、0.64~0.52℃。冠层相对湿度在夜间高而稳定(达90~100%),白天小且变幅大,至13:30左右达最低值。但冠内最低相对湿度与冠外大气之间没有线性相关关系。b.水稻冠层内温度、湿度的昼夜变化幅度受群体大小的明显影响,处理组合间温度变化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昼温的差异,以日最高温度的变异最大,处理间可达3~6℃。冠内昼温在处理之间的变化规律表现为:随施N量的增加昼温依次降低,品种间、季别间表现一致。冠内气温可能低于冠外气温,尤其在高N大群体(N3、N4)条件下,也可能高于冠外气温,如旱季的低N(N1、N2)小群体。处理组合间冠层内相对湿度变化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昼湿的差异,以日最低相对湿度的差异最大,处理之间相差可达25%。冠内昼湿在处理之间的变化规律表现为:随施N量增加昼湿依次增大,与群体大小相对应;冠内日相对湿度总是大于冠外大气。c.冠内温、湿度大小受季别和生长时期的影响。处理之间的差异,以旱季大于雨季。从最高分蘖期至蜡熟期,处理之间以在最高分蘖期差异最小,开花期前后差异最大。d.水稻株高、茎数、LAI与冠层内日最高温度显著负相关,与冠层内日最低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但雨季显著性程度低于旱季。在旱季,冠层昼温、冠层昼湿与LAI和茎蘖数的多元线性回归关系极显著,开花期单位LAI的冠层降温效应为0.87℃,增湿效应为2.5%。 (3)以Sunscan冠层分析系统和冠层定期取样测定相结合,研究了冠层透光率在不同群体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透光率随N肥施用量增加而显著降低,在旱季开花期,未施N空白处理冠层的透光率可达60%以上,而高氮N4处理仅为10%左右。冠层透光率以旱季明显大于雨季。水稻株高、茎数、LAI与冠层透光率负相关。冠层透光率在旱季与冠层茎蘖数、株高,在雨季与LAI、茎蘖数分别存在极显著多元回归关系。 (4)对纹枯病感染株率(Inc)、病斑相对高度(RLH)、发病指数(SHBI)、

论文目录:

前言

1 水稻群体的冠层结构特性

1.1 水稻群体植冠结构特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1.2 氮肥对水稻群体植冠结构的影响

1.3 水稻群体的冠层结构指标

2 水稻冠层的小气候特性

2.1 作物冠层小气候及其影响因素

2.2 水稻冠层小气候与冠外生态因子的关系

2.3 水稻冠层小气候与栽培因子的关系

2.4 水稻冠层与田间小气候对产量的影响

3 水稻纹枯病及其与冠层特性的关系

3.1 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3.2 纹枯病与田间小气候

3.3 纹枯病与水稻栽培

3.4 纹枯病与水稻冠层特性的关系

4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方案

4.1 目的与意义

4.2 总体研究思路

4.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品种与氮肥对水稻群体冠层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水稻分蘖和成穗

2.2 水稻的干物质生产与生长速率

2.3 比叶重与LAI

2.4 株高

2.5 水稻产量构成和稻谷产量

2.6 水稻冠层性状和产量的关系

第二章 水稻冠层小气候及其与群体植冠结构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不同处理组合的水稻冠层结构

2.2 冠层温度的昼夜变化

2.3 冠层相对湿度的昼夜变化

2.4 冠层透光率在处理组合间的差异

2.5 不同时期冠层内温度、湿度和关照的变化

2.6 冠层内温度、湿度与冠层外大气温度、湿度的关系

2.7 群体结构对冠层小气候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与植冠结构和冠层小气候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间的相关及与产量损失的关系

2.2 水稻纹枯病的发展动态及其在处理组合间的差异

2.3 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与群体植冠结构性状的关系

2.4 植株含氮量与水稻纹枯病的关系

2.5 冠层小气候对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的影响

2.6 LCF对纹枯病病情指数的影响

2.7 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与冠层各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水稻健康冠层及其指标的探讨

1 水稻健康冠层的概念

1.1 健康冠层的目标

1.2 健康冠层的内涵

2 水稻健康冠层的指标分析

2.1 冠层结构指数CSI

2.2 冠层综合指数CI

2.3 冠高比CPR

2.4 气冠波动指数B和周期性均值A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1 主要结论

1.1 水稻群体植冠性状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1.2 水稻冠层小气候及其影响因素

1.3 水稻纹枯病及其与水稻冠层结构和小气候的关系

1.4 水稻健康冠层

2 创新点

2.1 研究手段与方法有创新

2.2 明确了水稻冠层内小气候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2.3 明确了水稻纹枯病与植冠和冠层小气候的关系

2.4 研究发展了水稻纹枯病的评价指标

2.5 发现了水稻冠层性状的一些特点

2.6 提出了水稻健康冠层的概念及其相关指标

参考文献

缩写符号列表

致谢

附录1: 作者简历

附录2: 作者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著目录

附录3: 作者在读博士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发布时间: 2006-04-03

参考文献

  • [1].冬小麦冠层方向性热辐射的季相变化和模型研究[D]. 杜永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
  • [2].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棉花冠层特征参数的模拟模型研究[D]. 黄春燕.石河子大学2008
  • [3].覆膜旱植对超级杂交稻冠层生理生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张玉烛.湖南农业大学2011
  • [4].冬小麦冠层氮素分布与品质遥感的研究[D]. 王之杰.中国农业大学2004
  • [5].超高产杂交稻冠层形态结构和光合特性及其遗传研究[D]. 刘建丰.湖南农业大学2002
  • [6].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光截获及光合特性的影响[D]. 刘铁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
  • [7].玉米冠层光分布对茎秆抗倒伏性能的影响[D]. 薛军.石河子大学2016
  • [8].氮肥水平、铅镉污染对水稻冠层与米质高光谱特征的影响研究[D]. 仲晓春.扬州大学2012
  • [9].小麦冠层和单叶氮素营养指标的高光谱监测研究[D]. 姚霞.南京农业大学2009
  • [10].小麦冠层理化参量的高光谱反演[D]. 梁亮.中南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超级杂交稻产量潜力实现的途径分析[D]. 敖和军.湖南农业大学2008
  • [2].超级杂交稻冠层特性与太阳辐射利用及其对产量影响的研究[D]. 李迪秦.湖南农业大学2010
  • [3].超高产杂交稻冠层形态结构和光合特性及其遗传研究[D]. 刘建丰.湖南农业大学2002
  • [4].水稻群体源库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夫玉.扬州大学2002
  • [5].水稻氮素营养特性、氮肥利用率与实时实地氮肥管理的研究[D]. 黄见良.湖南农业大学2003
  • [6].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及其调控途径[D]. 刘立军.扬州大学2005
  • [7].氮素营养调控水稻群体质量指标的研究[D]. 丁艳锋.南京农业大学1997
  • [8].水稻栽后根系发生和生长机制研究[D]. 任万军.四川农业大学2005
  • [9].小麦超高产基因型产量因素、株型和冠层结构特征的研究[D]. 傅兆麟.中国农业大学2001
  • [10].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氮效率影响的研究[D]. 贺帆.华中农业大学2006

标签:;  ;  ;  ;  ;  ;  

水稻冠层的生态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