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华侨中学/唐芝云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老师所教的知识感兴趣,才会好学、乐学。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催化剂。因此教师必须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鼓励他们热爱它,自主学习它,并把他们带入地理学习的新天地,这样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大胆去尝试趣味教学法。不信,你也来试试看!
1导课的趣味性根据初中生心理及年龄特点,既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又思维活跃,乐于参与,因此在导入新课时,必须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通过富有情趣的导言,并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导入方式,让学生对每一节新课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导入新课的方式方法有多种,根据教材内容大致归纳以下几类:①以音乐和著名景观导入新课:例如,学习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时,一边让学生欣赏俄罗斯乐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边让学生欣赏俄罗斯的著名建筑:红场,克里姆林宫等,使学生在好奇中开始新课的学习。②以历史故事导入新课:例如,在讲述中东的地理位置时,用中东历史上曾爆发过多次著名的战争为例,让学生感受中东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沉重灾难,使学生在好知中开始新课的学习。③以热门话题导入新课:为了了解巴西的地理概况,先让学生回答在奥运会比赛时,让中国人骄傲的“国球”是什么?让美国人引以为豪的是什么?那么世界上最著名的“足球王国”又是哪个国家?学生们在七嘴八舌的回答中好奇的开始了新课学习。④以提问方式来导入新课:提问方式多种多样,有创设情景和读图以及假设推理等方式。
例如,讲到欧洲西部时,用大家感兴趣的欧洲西部自主旅游需要了解哪些知识?引导大家从衣、食、住、行、购物等知识来进行新课的学习。例如,学习中国地势地形特征时,用“亚洲地形图”引导学生回忆亚洲地面高低起伏和地形特点来导入亚洲第一大国“中国”的地形地势,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乐于学习。⑤以古诗词、谚语和谜语导入新课:例如,在讲述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时,可以用“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看不见”猜谜底“降水”来导入新课。还可以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讲述内蒙古高原的幅员辽阔的景象,用“一山有十里,十里不同天”来导入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这些学生都非常感兴趣。⑥以地理“之最”导入新课:讲授区域地理知识时,通过“之最”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讲述亚洲地形特征时,用亚洲许多“之最”来导入新课,比如世界最高峰、世界最高的高原等。在讲述南极洲时,可用世界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最寒冷、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来导入新课,所有这些都把学生带入求知的领域。
2授课的趣味性
2.1生动的教学语言。
2.1.1用诗词歌赋来描述地理事物,使学生将抽象的地理事物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以便久久的浮现在脑海之中。例如,用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来描述白帝和江陵一段长江水流湍急的情景。用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描述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以及我国地势高低的特征。
2.1.2用一些地理顺口溜、歌诀、谐音联想来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以及规律,这样既让学生容易掌握和记忆,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例如,为了使学生牢记我国邻国的名称,可以采用顺口溜:“十四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越,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例如,我国领土四至点可以归纳歌诀的形式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2.1.3用地理别称配合地名教学,地理别称是对地理事物特征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若讲解时能解释它的由来,那么学生就记忆的更多更牢。例如“,樱花之国”———日本;“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坐在矿车上”、“骑在羊背上”———澳大利亚;“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公牛队”———芝加哥“;火箭队”———休斯敦。
2.1.4使用地理故事和地理趣味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乐于学习。例如,《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诸葛亮利用冬至前后的天气反常现象而巧“借”东风,化解周瑜的心头之急,由这则故事自然引出季风,气候等概念。又如,用一句话的趣闻来了解一些国家的主要特点:“到了印度才知道人还得给牛让道”(印度人敬牛如神);“到了中东才知道分不清楚到底是人的生命还是民族尊严更重要”(时局太乱,战争不断)。
2.2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在讲授新课时,注意课堂活动的多样化、趣味化,如拼图游戏、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团体合作、动手、动口和动脑能力。例如,讲授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时,为了调动学生参与,体会地理学习的乐趣,采用填图,指图,拼图游戏等活动,利用幻灯片,每组派个代表上台拼图,通过计时评出优胜组。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大大增强学习的效果。
2.3直观形象的教具。
2.3.1充分利用板图、板画、模型、道具和形象演示等直观的形式进行形象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演示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地不同部位,让学生伸出自己的一只手,五指并拢向下隆起扣在桌面上,手指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看到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了知识点,我也会感到由衷的高兴。
2.3.2充分利用电化教具,大大方便地理教学,使乏味单一的课堂变得异常活跃。除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幻灯片和视频录像外,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动手制作一些电动教具,如“地球围绕太阳转”、“锋面雨形成”等动画,形象演示地球的运动规律和锋面雨的形成等,学生仿佛进入一片神奇的天地,又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样,学生的兴趣骤然高涨,使一些难以理解的地理过程变得形象易懂。
3小结的趣味性课堂小结要打破“一言堂”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归纳与总结,可用提纲挈领法、绘图列表法、练习检测法等形式来小结,并请学生展示,老师给予点评,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就感。
4练习的趣味性
4.1自测练习。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自己拟提,小组合作讨论,自主探究,自行解决,教师并给予上台发言,学生的能力在积极的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4.2竞赛式练习。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题目以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主,有必答和抢答两种方式,有填空、填图、指图等多种多样的题型,而且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最后以小组的得分多少而决出胜负。通过这样的竞赛活动,学生不但乐学,而且集体荣誉感也得到提升。
5课后活动的趣味性
5.1结合学校所在地的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野外观察等活动,也可以举办地理知识竞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愉悦他们的心情。
5.2鼓励学生看“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动物世界”等电视节目,通过这些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地理知识领域,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5.3组织学生“三动”活动,即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如制作活动:制作等高线模型、小地球等;展览活动:由学生收集图片照片实物等举办“家乡美展览”、“世界风光展览”等;编辑活动:由学生自己收集、消化处理、编成各种地理宣传专刊,如黑板报、地理小报等。
总而言之,教师要多动脑筋,多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地理课的趣味性,让学生乐学、好学、会学和学好地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出色完成地理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1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