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这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玄言与山水诗的一段论述。历代论者往往对“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这句话争讼不已,而忽略“体有因革”的探讨,以至于对玄言诗向山水诗的演变只重首尾而略于过程。本文试图把玄言诗向山水诗的演进轨迹作一大致的描述,并对其演进历程的漫长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加以阐释。同时,从玄言走向山水的过程也是玄学自然观向山水审美观的转化过程,这就从哲学的角度将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挖掘,间接地使得玄言诗在中国诗史中的作用和地位加以确立和巩固。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这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玄言与山水诗的一段论述。历代论者往往对“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这句话争讼不已,而忽略“体有因革”的探讨,以至于对玄言诗向山水诗的演变只重首尾而略于过程。本文试图把玄言诗向山水诗的演进轨迹作一大致的描述,并对其演进历程的漫长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加以阐释。同时,从玄言走向山水的过程也是玄学自然观向山水审美观的转化过程,这就从哲学的角度将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挖掘,间接地使得玄言诗在中国诗史中的作用和地位加以确立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