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式双音词论文-周皓月

联合式双音词论文-周皓月

导读:本文包含了联合式双音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续高僧传》,联合式复音词,语义,词性

联合式双音词论文文献综述

周皓月[1](2019)在《《续高僧传》联合式复音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续高僧传》是编撰于初唐的一部僧人传记,是研究唐代词汇的宝贵材料。论文通过对《续高僧传》中联合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词性构成以及词序构成叁方面的分析,研究了《续高僧传》中联合式复音词的构词特点。希望我们的研究有助于加强汉语词汇史研究。(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10期)

张烨[2](2018)在《清末民初联合式复音词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民初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阶段,语言面貌纷繁复杂,词汇方面更是如此。此期的联合式复音词数量众多,特点明显,其中有很多源于对古汉语的传承,并在此期发展丰富,它们体现了语言发展的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结合定量分析的方式对联合式复音词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对其进行规律性的总结,最终可归纳为"叁多一减少"的特点。(本文来源于《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朱舫[3](2018)在《《楚辞章句》中的联合式复音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词义的组合类别方面考察了《楚辞章句》中的联合式复音词的叁种类型,研究发现,在《楚辞章句》中的叁类联合式复音词中,同义或近义联合是主要的构成类型,同类义联合与相反相对义联合由于词汇化程度较高而数量较少,这样的分布与汉语史中联合式复音词的分布整体一致。(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23期)

黄婷[4](2018)在《《北齐书》联合式复音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专书研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基础,我们以《北齐书》中联合式复音词为研究对象,分析联合式复音词的特点,展现其发展演变规律,可为《北齐书》的古籍整理提供词汇方面的语料,也可为《汉语大词典》等辞书的修订提供相关资料。首先根据意义、形式、语法修辞、对举位置、出现频次等标准,摘录出《北齐书》中联合式复音词1382个。其次,根据联合式复音词的内部构成,对它们进行分类整理。又于每一类中选取典型个案进行动态考察,梳理其成词和演变的过程。最后,运用了训诂学、词汇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在共时与历时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下,采用统计归纳法、文献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总结了《北齐书》中联合式复音词的特点。坚持动静结合的原则,从语义、词性、词序叁个方面对联合式复音词进行静态分析。语义方面,联合式复音词的参构语素有同义、类义和反义叁种关系;词性方面,经过统计发现联合式复音词的词性与构词语素词性相同的情况占主导地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动+动→动,其次是名+名→名,再次是形+形→形,这打破了上古汉语以联合式名词占优势的格局;词序方面,着重分析了《北齐书》中的同素异序词以及与现代汉语词序不同的联合式复音词。从新词新义、词义类聚、探源释流叁个方面对联合式复音词进行动态考察,发现了联合式复音词成词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有大量的具有相同、相关、相反的单音词可供选择。人们再运用同义联想机制,将用法与意义相同的单音词并列,构成同义联合式复音词;或者在连类而及的思维作用下,将相关的单音词并列组合为短语;或者把意义相反的单音词并列组合为短语,再经过漫长的发展与演变,随着意义的融合或脱落,才逐渐由短语演变为联合式复音词。基于静态描写和动态考察,在掌握了各类联合式复音词内部结构、成词与演变的具体事实基础上,总结出了《北齐书》联合式复音词具有不平衡性、系统性、渐变性、时代性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期刊2018-05-01)

刘志生[5](2016)在《魏晋南北朝墓志联合式双音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南北朝墓志联合式双音词内部构成复杂,存在大量的同素异序词,出现众多的同义词场和活跃语素。同现代汉语相比,多数被传承下来,但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文章从形态结构、表现特征等方面考察魏晋南北朝墓志中的联合式双音词。这时期的墓志数量大、文体趋于固定,研究其语言特别是词汇,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来源于《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张巍,朱倩园[6](2016)在《留学生汉语联合式双音合成词识别实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留学生汉语联合式合成词识别规律的重复启动实验表明,首尾词素均影响着留学生对联合式合成词的词汇通达,但不同类型的联合式合成词的首尾词素启动效应存在一定差异。留学生对于联合式合成词的识别受语义透明度影响较大,其识别模式也与汉语水平密切相关。实验的结果对留学生汉语联合式合成词的词汇教学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汉语学习》期刊2016年05期)

刘志生[7](2016)在《魏晋南北朝墓志联合式双音词词义演变管窥》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由于其文体和所涉内容方面的特殊性而在语言上形成了其独有的某些特点,成为语言研究特别是词汇研究的重要语料。其中的联合式双音词的词义跟现代汉语相比较,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语体色彩。(本文来源于《惠州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芦琳琳[8](2015)在《《大唐新语》联合式复音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唐新语》是唐初刘肃着的笔记小说,主要记载唐代诗人的言行故事与逸闻趣事。唐代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非常繁荣的时代,同时也是汉语词汇复音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联合式复音词又是该时期复音化的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本文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大唐新语》一书中的联合式复音词。本论文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绪论,概述介绍《大唐新语》与刘肃、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联合式复音词的判定和计量。第二部分从语素构成、词性构成、词序构成叁方面进行分析。其中,语素意义构成方面,从联合词的内部语义关系,即语素义相同或相近、相关、相反叁个方面做了分类研究;词性构成方面,按照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进行研究;词序构成方面,按照唐作藩的《上古音手册》对联合式复音词进行统计研究。第叁部分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考察联合式复音词的新词新义,进而分析《大唐新语》联合式复音词的特点。论文通过对《大唐新语》联合式复音词的研究,试图揭示其构成特点,以期能为联合式复音词、为汉语史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杨丽[9](2015)在《《云溪友议》联合式复音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云溪友议》是晚唐范摅着的笔记小说,主要记载唐代诗人的诗歌唱和与逸闻趣事。唐代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非常繁荣的时代,同时也是汉语词汇复音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联合式复音词又是该时期复音化的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云溪友议》一书中的联合式复音词进行统计、定量、定性研究,探讨晚唐五代联合式复音词演变规律,可以对联合式复音词的形成和结构特点丰富一些材料。本论文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绪论,概述介绍《云溪友议》与范摅、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版本选择和联合式复音词的判定和计量。第二部分从语素构成、词性构成、词序构成叁方面进行分析。其中,语素意义构成方面,从联合词的内部语义关系,即语素义相同或相近、相关、相反叁个方面做了分类研究;词性构成方面,按照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进行分类并做统计研究;词序构成方面,按照郭锡良的《汉字古音手册》对联合式复音词进行统计研究。第叁部分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考察联合式复音词的新词新义、同义类聚、词义和语素义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云溪友议》联合式复音词的特点。论文通过对《云溪友议》联合式复音词的研究,试图揭示其构成特点,以期能为联合式复音词、为汉语史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王虎,王晶[10](2015)在《《宣室志》联合式复音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宣室志》中的联合式复音词,其内部构成比前代更加复杂,联合式仍然是唐五代时期最重要的构词方式。它反映了唐五代时期语言的时代性特点,如大量的新词、新义出现,词形、词义发生变化等。此外,同义词组增多、单音节向双音节词语转变等充分体现了此时期词语高度复音化这一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联合式双音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清末民初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阶段,语言面貌纷繁复杂,词汇方面更是如此。此期的联合式复音词数量众多,特点明显,其中有很多源于对古汉语的传承,并在此期发展丰富,它们体现了语言发展的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结合定量分析的方式对联合式复音词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对其进行规律性的总结,最终可归纳为"叁多一减少"的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联合式双音词论文参考文献

[1].周皓月.《续高僧传》联合式复音词研究[J].大众文艺.2019

[2].张烨.清末民初联合式复音词的特点[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朱舫.《楚辞章句》中的联合式复音词[J].青年文学家.2018

[4].黄婷.《北齐书》联合式复音词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8

[5].刘志生.魏晋南北朝墓志联合式双音词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6

[6].张巍,朱倩园.留学生汉语联合式双音合成词识别实验分析[J].汉语学习.2016

[7].刘志生.魏晋南北朝墓志联合式双音词词义演变管窥[J].惠州学院学报.2016

[8].芦琳琳.《大唐新语》联合式复音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9].杨丽.《云溪友议》联合式复音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10].王虎,王晶.《宣室志》联合式复音词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标签:;  ;  ;  ;  

联合式双音词论文-周皓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