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在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诊疗过程中,通过连续测定一系列的CRP水平,并与通常使用的感染监测指标,如体温、白细胞计数进行比较,观察其在HAP的诊断、疗效以及预后方面的价值。 方法:每天测定病人的体温、白细胞计数和CRP浓度,在诊断HAP的当天和第4天、第7天进行继发器官衰竭评分(SOFA)。观察病人到HAP治愈、病情稳定转出ICU或死亡。 结果:根据预后对死亡组和存活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抗菌治疗后CRP有四种反应模式:快反应、慢反应、无反应、双相反应。表现为快反应的病人和大部分慢反应的病人存活下来,无反应和呈双相反应的病人全部死亡。对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比较,从DO到D7天存活组病人的CRP水平和CRP比率表现为稳定的下降,而在死亡组呈持续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存活组中从DO至D7天SOFA呈下降趋势,而在死亡组,SOFA呈进行性的升高。那些起始即给予合适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人预后明显好于那些起始选用抗菌药物不当的病人。 结论:1、应用抗菌治疗后每同监测CRP浓度,在HAP早期即可判断出HAP病人的预后,这一指标好于体温和白细胞计数。2、CRP比率的变化与病情的变化相关,CRP比率快速下降预示病情改善,并可缩短抗菌治疗时间;CRP比率无反应或呈双相反应时,提示预后不良。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医院内获得性肺炎论文; 反应蛋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