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丽萍陈文芬(云南省泸西县人民医院普外科652400)
【摘要】探讨腹部手术后,肠瘘病人的心理,通过心理护理和经过一系列护理措施,6例病人治愈,总结了肠瘘病人护理重点是心理护理,同时做好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的护理和周围皮肤护理以及双管恒力负压尤为重要。
【关键词】肠瘘;术后护理;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8-0855-01
1一般资料
2009年到2011我科收治肠瘘病人7例,男性6例,女性1,平均年龄52.1岁,最大83岁,最小年龄21岁,巨结肠手术后1例,肠梗阻行部分小肠切除吻合术后3例,十二指肠损伤术后1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1例,结肠部分切除术后1例,通过保守治疗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支持,抗生素控制感染,肠瘘引流,胃肠功能恢复后给予肠内营养,和心理护理,瘘口皮肤护理等措施后7例病人均康复出院。
2护理措施
2.1肠瘘病人的心理护理:肠瘘是指肠管与其他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表之间存在的异常通道,肠内容物经此通道进入其他脏器,体腔或者体外,是腹部外科常见的重症疾病之一,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克引起全身及局部生理功能紊乱,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病死率高达15%-25%。病人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均有手术史,术后出现肠瘘,往往产生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随着病情变化,病人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紧张、焦虑、忧愁、愤怒、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经常出现,甚至产生悲观厌食之感,人格特征也往往发生变化,一旦受到消极暗示,就迅速出现抑郁心境,同时家庭的经济支持情况,家庭成员对病人所患疾病知识的了解缺乏都能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通过对其心理特点调节病人情绪,变化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做斗争。心理护理的同时与生理护理结合,做到身心积极效应相互促进,出现疼痛、发热,易引起不良情绪,护士亲切安慰,并及时妥善处理,病人自然就会情绪好转。由于经常静脉点滴,血管难找,常引起病人焦虑,技术熟练的护士常常取得病人的信赖。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治疗与护理知识宣教,病人任何微小的进步都给予表扬,以分散注意力和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其能够配合治疗和护理。
2.2皮肤护理:肠瘘是胃肠术后的并发症,所漏出的消化液对皮肤腐蚀性很强,导致皮肤疼痛、红肿、糜烂及坏死,另外肠瘘液不断渗湿敷料,需频繁换药,大大的增加护士的工作量,病人感到十分痛苦,肠瘘发生后,设法引流并保持引流通畅,但引流管周围还是有消化液漏出情况。我科采用持续负压器引流,周围漏液用恒力负压吸引,保持清洁,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一般周围皮肤无红肿,加强观察,保持引流通畅,定期观察负压一流是否通畅,即使处理引流管阻塞,用中性肥皂液清洗周围皮肤,保持有效的引流,避免压力过大,损伤肠粘膜和周围皮肤。
2.3一般护理:加强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肠瘘病人由于大量丢失消化液,因此易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重点观察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皮肤温度及弹性,观察肠蠕动及腹胀程度,动态监测水、电解质、肾功能和血气变化。
2.4基础护理:病人长期卧床需协助定时翻身及按摩受压部位,垫气垫床、海绵,预防褥疮的发生,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给予雾化吸入,药物支持,预防肺部感染,口腔护理每天两次,保持口腔清洁,高热时行物理降温和药物退热。
2.5营养支持的护理:病人由于消化液中大量蛋白质的丢失并发感染,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建立良好的营养通路是非常重要的。早期禁食给予完全胃肠道营养,采用中心静脉输入营养液,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十分重要,置管处的敷料每日更换一次,输注速度避免过快或者过慢,但肠功能恢复后,高位肠瘘收集肠液经处理后再经胃管或者造瘘管输入,一恢复消化液的胃肠循环及胆盐的肝肠循环,从而减少水、电解质和消化酶的丢失、紊乱及并发症的发生。能够经口进食应以低脂肪、适量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清淡低渣饮食为宜,进食后并观察病人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3总结
肠瘘的护理繁琐、复杂,且有较强的专科护理特点,是外科护理中得新课题,护理质量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作用,其重点是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疾病观察,做好肠外营养的护理,及负压引流管的引流管理尤为重要,通过营养支持才能除腐生新,促进瘘口愈合,加强周围皮肤护理,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之主编.外科护理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