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地区论文-刘晓峥,徐司琪

嵩山地区论文-刘晓峥,徐司琪

导读:本文包含了嵩山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嵩山地区,叁维虚拟漫游,旅游人才培育,系统开发

嵩山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峥,徐司琪[1](2019)在《嵩山地区叁维虚拟漫游旅游人才培育系统开发——基于Unity3D平台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渐入人心,逐步运用到医学、航天、房产开发、地理、教育、游戏等行业,同时也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虚拟的地理环境实现世界的高仿真模拟。而现有的叁维建模软件,存在一个统一弊端,即建模速度慢,质量不稳定。Unity3D作为一款游戏设计引擎,在地形设计方面,本身可以契合多个软件需求,而且在地形生成方面能通过DOM与DEM结合,快速的生成逼真的叁维真实地形,在系统的界面和简单功能的设计方面,作为一款游戏引擎,界面的优化方面做的更好。虽然在分析方面不能与地理方面的建模软件相媲美,但是可以通过数据库的方式来动态的获取地理数据,同样也可以实现一些地学方面的功能。本文以嵩山为研究对象,基于Unity3D进行开发设计,构建出有关嵩山地区的叁维虚拟漫游旅游系统。首先通过World Machine、3DMAX和Unity3D构建出嵩山地区的叁维虚拟地形,然后在叁维地形上通过Unity和Visual Studio进行相应漫游等功能的设计与开发,提升用户体验与沉浸感。(本文来源于《区域治理》期刊2019年29期)

唐丽雅,李凡,顾万发,吴倩[2](2019)在《龙山—二里头时期环嵩山地区农业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龙山—二里头时期是剧烈的社会变革期,环嵩山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在二里头时期显示出了强烈的优越性。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补充了新砦、东赵、花地嘴等遗址最新研究内容,对环嵩山地区龙山—二里头时期农作物遗存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阐明农业经济结构与二里头文化崛起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华夏考古》期刊2019年03期)

杨晓静[3](2019)在《嵩山地区在文明起源过程中的优势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嵩山地区位于华夏腹地,地理范围包括以嵩山为中心的伊洛河、汝河、颍河、双洎河和贾鲁河流域。行政区域包括今天的郑州、许昌西部和北部、平顶山西北地区、洛阳东部和西部一部分地区。嵩山地区地貌复杂多样,除拥有高大的嵩山山体外,还有低山、丘陵、谷地、盆地、平原等地貌。此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一直是人类繁衍生息、创造文明的优良地带。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连续发展的文化序列、务实的文化氛围是嵩山地区在中原文明起源过程中核心地位形成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黄河.黄土.黄种人》期刊2019年12期)

张雅雅[4](2019)在《环嵩山地区东周至秦汉时期城邑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周至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城邑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伴随着以血缘为核心的分封制向以地缘为核心的郡县制的巨大转变,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动荡与频繁的战争,城邑发展经历了布局完善、数量增长、组织模式调整等一系列重要变革。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城邑发展的核心区,其中位居其腹心的环嵩山地区城邑分布尤为密集,现已发现的百余座东周至秦汉时期城邑遗址,为考察该阶段城邑的发展演变提供理想样本,进而提供理解该阶段历史变迁的独特视角。全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论述研究的时空范围与历史背景;第叁,介绍前人研究现状,随着大量城址资料的发现,从重点城邑的研究向对城邑系统化的研究转变,并探讨本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及方法;最后,提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第二章为城邑遗址资料的整理与初步分析。本文全面搜集了环嵩山地区经过考古调查或发掘的,年代较为明确的东周至秦汉时期城邑遗址共113座,其中春秋时期51座,战国时期75座,秦汉时期74座,因战国及秦汉时期对前代的一些城邑有所沿用,故在数量统计上存在一定的重复。并将所发现的城邑遗址依据规模大小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1000万平方米、1000-500万平方米、500-100万平方米、100-50万平方米、<50万平方米(另有城址因被毁坏或未进行考古发掘而规模不明者),按等级划分依次介绍。第叁章为城邑特点与变迁的研究。对春秋、战国与秦汉时期城邑的特征,尤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详细考察,再通过历时性比较探讨城邑的变迁过程。研究中既关注历来为学界所重视的高等级城邑的情况,又更加重视数量更多的其它较低等级城邑的结构、分布及兴废情况,从而更加全面的认识环嵩山地区及叁个主要时期城邑的分布特征及变迁进程。第四章为城邑变迁的影响因素。对环嵩山地区东周至秦汉时期城邑变迁所反映出的政治、军事防御、交通等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政治因素是影响城邑分布变迁的主要因素。环嵩山地区东周至秦汉时期的城邑的变迁当与该阶段政治制度的转变存在密切联系。第五章为结语。对全文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对整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进一步的阐述。(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孙危,戎天佑[5](2018)在《嵩山地区文化遗产的构成与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文化遗产的构成和内涵的了解是开展遗产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以太室山和少室山为主体的嵩山及其腹地所在的登封市市域为研究的空间范围,以其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方法上采用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构成部分——各级别文保单位进行分类、分级别统计分析,以数据和图表的形式直观展示出遗产在数量和内涵上的分布范围和重心所在。同时还借用一些遗产分类方法以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的构成部分,进而了解其文化内涵和特征。统计分析结果展现了嵩山地区文化遗产的核心优势和特征,为未来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本文来源于《遗产与保护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赵春燕[6](2018)在《嵩山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牛和羊来源蠡测——以二里头遗址与望京楼遗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二里头遗址与望京楼遗址出土动物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首先建立了这两个遗址的当地锶同位素比值特征区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二里头遗址和望京楼遗址出土牛和羊的来源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二里头遗址早期的羊可能全部是外来的,至后期来自当地饲养的羊所占比例越来越多,甚至有可能已经占多数,而同属于二里头文化第叁期至第四期的望京楼遗址出土的绵羊数量却很少,这再一次说明了羊在二里头时期是一种重要而又有限的动物资源。黄牛在二里头遗址从早至晚始终是本地出产占大多数。而望京楼遗址出土的牛则大部分可能是外来的。而且两个遗址出土部分牛和羊的锶同位素比值相近,不能排除来自同一地点的可能。此外,将出土动物和人类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仔细比对,可以发现,二里头遗址外来人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与部分外来绵羊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重迭,而与外来黄牛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没有重迭,似乎暗示他们与部分绵羊来自相同地区或者他们之间可能具有某种联系。望京楼遗址也存在外来牛与外来人的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非常接近,有可能来自同一地区的现象。提示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地去探究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华夏考古》期刊2018年06期)

张得水[7](2018)在《辐辏与辐射:嵩山地区早期文明发展模式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嵩山地区的早期文明在发展进程中吸收四方文化精华,确立了文明核心的地位,并同时凝聚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能量,向八方辐射,构成华夏文明的主体,从而形成辐辏与辐射的发展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原文物》期刊2018年06期)

董英君,孟腾飞,董塬峰[8](2018)在《嵩山地区五佛山动力滑脱构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嵩山地区是马杏垣先生创立的重力滑动构造理论的发祥地,构造形式多种多样,特征明显,出露完好,是国内重力滑动构造研究经典地区之一。重力滑动构造在嵩山马鞍山北坡,滑动构造主要发生在五佛山群内,滑动方向总体向北。五佛山重力滑动构造主要由下伏系统、润滑层、滑面和滑动系统四要素构成。(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8年12期)

张海波,孟腾飞,董塬峰[9](2018)在《嵩山地区新太古代铁里沟正长花岗岩地质及岩相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嵩山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是研究前寒武纪地质的典型地区之一。铁里沟花岗岩体位于原"登封杂岩"西部,主要岩性为白色-灰白色中细粒正长花岗岩,是首次在嵩山地区发现的新太古代正长花岗岩。(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8年12期)

司金涛,张海波[10](2018)在《嵩山地区老君山石英二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老君山石英二长斑岩是在嵩山地区首次发现的次火山岩,一般呈暗红色,具有块状构造,斑状结构,基质为显微晶质结构。老君山次火山岩表现出高硅、低磷、低钛、低锰等特征,老君山石英二长斑岩中稀土元素总量较高,明显表现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研究发现老君山石英二长斑岩形成于板内拉张环境,可能是由陆壳物质熔融后形成的。(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8年11期)

嵩山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龙山—二里头时期是剧烈的社会变革期,环嵩山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在二里头时期显示出了强烈的优越性。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补充了新砦、东赵、花地嘴等遗址最新研究内容,对环嵩山地区龙山—二里头时期农作物遗存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阐明农业经济结构与二里头文化崛起之间的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嵩山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晓峥,徐司琪.嵩山地区叁维虚拟漫游旅游人才培育系统开发——基于Unity3D平台的设计[J].区域治理.2019

[2].唐丽雅,李凡,顾万发,吴倩.龙山—二里头时期环嵩山地区农业演变[J].华夏考古.2019

[3].杨晓静.嵩山地区在文明起源过程中的优势探索[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9

[4].张雅雅.环嵩山地区东周至秦汉时期城邑变迁研究[D].郑州大学.2019

[5].孙危,戎天佑.嵩山地区文化遗产的构成与特征研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

[6].赵春燕.嵩山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牛和羊来源蠡测——以二里头遗址与望京楼遗址为例[J].华夏考古.2018

[7].张得水.辐辏与辐射:嵩山地区早期文明发展模式探索[J].中原文物.2018

[8].董英君,孟腾飞,董塬峰.嵩山地区五佛山动力滑脱构造[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

[9].张海波,孟腾飞,董塬峰.嵩山地区新太古代铁里沟正长花岗岩地质及岩相学特征[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

[10].司金涛,张海波.嵩山地区老君山石英二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

标签:;  ;  ;  ;  

嵩山地区论文-刘晓峥,徐司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