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阳虚证能量、脂类代谢差异表达基因谱研究

心阳虚证能量、脂类代谢差异表达基因谱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 研究冠心病心阳虚证差异表达基因谱,重点探讨脂类代谢、能量代谢、胶原蛋白差异表达基因,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① 在前期虚寒证研究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和临床调查,制定心阳虚证诊断标准。 ② 严格筛选符合冠心病心阳虚证中西医诊断标准的病例,经桂枝甘草汤合保元汤加减治疗30日,对比治疗前后的证候评分、血脂、血流变学、植物神经系数等指标的变化,分析其病史、家族史在病证诊断中的意义。 ③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冠心病心阳虚证差异表达基因谱,心阳虚证以药测证差异表达基因谱,采用共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基因功能分类、聚类分析、分子通路分析等方法探讨心阳虚证差异表达基因谱的临床意义。 结果 ① 制定心阳虚证25辨证因子量化诊断标准,通过信度、效度检验。 ② 筛选冠心病心阳虚证24例,治疗前后主症分、证候分有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植物神经系数的变化达到统计学差异。 ③ 获得冠心病心阳虚证差异表达基因44条(Ratio<0.5或Ratio>2),心阳虚证以药测证差异表达基因22条(Ratio<0.67或Ratio>1.5),主要涉及脂类、免疫、胶原蛋白基因,其中冠心病相关基因(OMIM检索)13条,胶原蛋白相关基因10条。 ④ 基因分类发现心阳虚证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器成分中,酶蛋白参与的新陈代谢和细胞信号传导,且对芯片数据聚类分析的结果与临床表型一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心阳虚证证候研究的意义
  • 1.1 心阳虚证研究的必要性
  • 1.2 心阳虚证研究现状
  • 2 心阳虚证研究引入证候基因组学
  • 2.1 证候基因组对心阳虚证研究的意义
  • 2.2 证候基因组学的重要技术手段——基因芯片
  • 2.3 心阳虚证—表达基因谱的研究意义
  • 3 前期研究基础的重要借鉴
  • 3.1 方法论——病证结合
  • 3.2 实验重复性——效度、信度检验
  • 3.3 数据分析——生物学意义为主,数理统计为辅
  • 第一章 心阳虚证半定量化诊断研究
  • 1.心阳虚证辨证因子及等级量化标准的制定方法
  • 1.1 辨证要素的确定
  • 1.2 辨证要素的评分制定原则
  • 1.3 心阳虚证诊断标准的信度效度检验
  • 2.心阳虚证辨证因子及等级量化标准制定结果
  • 2.1 心阳虚证诊断标准——25辨证因子
  • 2.2 心阳虚证等级量化标准
  • 2.2.1 心阳虚证等级量化评分细则
  • 2.2.2 心阳虚证轻重程度的划分
  • 2.3 心阳虚证诊断标准的信度效度检验结果
  • 3.讨论
  • 3.1 心阳虚证诊断25辨证因子的确定
  • 3.2 心阳虚证等级量化标准的确定
  • 3.3 心阳虚证的信度效度检验
  • 第二章 心阳虚证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
  • 1 病例纳入
  • 1.1 冠心病的诊断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心阳虚证的诊断
  • 1.3 植物神经系数测定
  • 1.4 纳入病例情况
  • 1.5 正常对照组的筛选
  • 1.6 治疗
  • 1.7 疗效判定
  • 2 结果
  • 2.1 冠心病心阳虚证量表评分分析结果
  • 2.2 纳入病例情况
  • 2.3 疗效对比
  • 2.3.1 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情况
  • 2.3.2 治疗前后中医诊断分析结果
  • 2.3.3 治疗前后血脂血流变学比较结果
  • 2.3.4 治疗前后植物神经系数比较结果
  • 2.3.5 正常对照组情况
  • 3 讨论
  • 3.1 冠心病心阳虚证诊断标准的依从
  • 3.2 纳入病例情况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
  • 3.3 治疗处方的选择
  • 3.4 疗效
  • 3.4.1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 3.4.2 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 3.4.3 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比较
  • 3.4.4 治疗前后植物神经系数比较
  • 第三章 心阳虚证差异表达基因谱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标本的采集与分离白细胞
  • 1.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1.2 实验步骤
  • 1.2 RNA的提取
  • 1.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2 实验步骤
  • 1.2.2.1 物品器械的去RNA酶处理
  • 1.2.2.2 总RNA的提取
  • 1.2.2.3 总RNA的纯化
  • 1.2.2.4 RNA样品质量检测
  • 1.3 基因芯片检测
  • 1.3.1 基因芯片的制备
  • 1.3.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1.2 基因芯片制备
  • 1.3.2 对样品RNA进行荧光标记
  • 1.3.2.1 双链cDNA合成
  • 1.3.2.2 体外转录合成cRNA
  • 1.3.2.3 随机引物反转录
  • 1.3.2.4 cDNA用KLENOW酶标记
  • 1.3.3 杂交组合的设计
  • 1.3.4 基因芯片的杂交
  • 1.3.4.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4.2 基因芯片的杂交与清洗
  • 1.3.5 基因芯片的扫描
  • 1.3.6 芯片图像的采集与数据分析
  • 1.4 数据分析与信息挖掘
  • 1.4.1 各杂交组合之间的比对分析
  • 1.4.2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的分析
  • 1.4.3 芯片数据的聚类分析
  • 1.4.4 分子通路分析
  • 1.4.5 与冠心病相关基因的比对分析
  • 1.4.6 各芯片杂交中胶原蛋白基因的分析
  • 2 结果
  • 2.1 基因芯片的杂交
  • 2.2 差异表达基因情况
  • 2.3 不同芯片之间共同差异表达基因情况
  • 2.4 基因分类
  • 2.5 聚类分析
  • 2.5.1 10组芯片杂交聚类
  • 2.5.2 8组芯片杂交聚类
  • 2.5.3 6组芯片杂交聚类
  • 2.6 通路分析
  • 2.7 心阳虚证差异表达基因谱与冠心病相关基因比较分析
  • 2.8 心阳虚证差异表达基因谱中胶原蛋白相关基因分析
  • 3 讨论
  • 3.1 基因芯片杂交结果的可靠性
  • 3.1.1 基因芯片的质量控制
  • 3.1.2 关于杂交结果的验证
  • 3.2 影响差异表达基因的因素
  • 3.3 各芯片组合比对的提示
  • 3.4 心阳虚证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4.1 脂类代谢为主的代谢相关基因
  • 3.4.2 免疫相关基因
  • 3.4.3 心血管相关基因
  • 3.4.4 其它功能基因
  • 3.5 心阳虚证以药测证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5.1 生理过程相关基因
  • 3.5.2 免疫相关基因
  • 3.6 差异表达基因分类分析
  • 3.7 聚类结果分析
  • 3.8 心阳虚证分子通路分析
  • 3.8.1 心阳虚证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分子通路分析
  • 3.8.2 心阳虚证能量代谢分子通路分析
  • 3.9 心阳虚证冠心病相关基因分析
  • 3.10 心阳虚证胶原蛋白基因分析
  • 3.10.1 胶原蛋白与心肌纤维化
  • 3.10.2 胶原蛋白与血管等结缔组织病变
  • 3.10.3 胶原蛋白与免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中医证候研究领域略览
  • 1 理论研究领域
  • 2.文献研究领域
  • 2.1 经典文献研究
  • 2.2 现代文献研究
  • 2 临床证候研究领域
  • 2.1 病证结合的证候研究
  • 2.2 证候研究与边缘学科研究领域的结合
  • 3 证候客观化研究领域
  • 3.1 微观辨证
  • 3.1.1 微观辨证领域与现代医学检查结合
  • 3.1.2 微观辨证领域与分子生物学结合
  • 3.2 宏观辨证
  • 4 证候诊断标准研究领域
  • 5 证候量化诊断研究领域
  • 6 证候模型研究领域
  • 7 证候基因组学研究领域
  • 8 证候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6组差异表达趋势一致并大于1.5倍的177条基因列表
  • 附件2:X07、X08比较差异表达趋势一致并大于2倍的36条基因列表
  • 附件3:X02、X07比较差异表达趋势一致并大于2倍的51条基因列表
  • 附件4:X03、X08比较差异表达趋势一致并大于2倍20条基因列表
  • 附件5:X09、X10比较差异表达趋势一致并大于2倍41条基因列表
  • 附件6: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出版及科研成果
  • 附件7:声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试从与心阳虚证相鉴别角度探讨心阳不振证的辨证思路[J]. 光明中医 2014(10)
    • [2].心阳虚辨证规律与心功能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 2008(11)
    • [3].心力衰竭心阳虚证大鼠与心钠素的相关性研究[J].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8(05)
    • [4].慢性心力衰竭心阳虚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08)
    • [5].秋冬阳虚?快让自己“暖”起来![J]. 康颐 2017(12)
    • [6].温阳方治疗心阳虚证心衰临床研究[J]. 新中医 2010(09)
    • [7].利水活血温阳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阳虚证的辨治疗效[J]. 辽宁中医杂志 2018(04)
    • [8].基于28例心衰心阳虚证患者的证候积分与苯丙氨酸代谢指纹图谱的相关性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4(03)
    • [9].心衰心阳虚证血浆氨基酸(缬、苯丙、异亮、亮氨酸)代谢指纹图谱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12)
    • [10].经方辨治心阳虚证八法及其药对探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12)
    • [11].仲景辨治心阳虚证特点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 2015(03)
    • [12].基于呼吸代谢系统动态监测慢性心衰(心阳虚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J]. 中国中医急症 2015(08)
    • [13].冠心病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心阳虚证与肿瘤坏死因子-α及射血分数关系的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02)
    • [14].慢性心衰心阳虚型病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与评析[J]. 中医药导报 2011(08)
    • [15].《伤寒论》辨治心阳虚三方证治解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12)
    • [16].对慢性心衰心阳虚证及其微观指标关系的思考[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2)
    • [17].王志刚应用桂枝汤治疗虚寒诸证经验[J]. 河南中医 2014(11)
    • [18].陈祖皋应用养心汤经验[J]. 山东中医杂志 2010(03)
    • [19].慢性心衰心阳虚型动物模型建立的思考[J]. 中医药导报 2012(07)
    • [20].中医证候的基因芯片研究近况[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08)
    • [21].保元汤加味对心阳虚衰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RP及心功能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2019(07)
    • [22].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心悸验案3则[J]. 新中医 2008(02)
    • [23].补坎益离丹慢性毒性初步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0(01)
    • [24].《伤寒论》桂枝、甘草配伍对心阳虚证大鼠心肌能量代谢酶活性的影响[J]. 中医研究 2015(01)
    • [25].COPD急性加重期基础证及特征的临床调查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10)
    • [26].益气温阳、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12)
    • [27].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心阳虚证的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18)
    • [28].大鼠慢性心衰心阳虚型模型的建立[J]. 中医药导报 2013(03)
    • [29].温阳方对心阳虚证心衰神经内分泌影响作用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9)
    • [30].冠心病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防治机理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11)

    标签:;  ;  ;  ;  ;  ;  ;  ;  

    心阳虚证能量、脂类代谢差异表达基因谱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