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燕山东平度市店子镇青杨小学2667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了小学科学课的重要性,而小学科学实验课更是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的主要方法就是亲身实践,利用科学实验课,小学生可以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实验课,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选择材料,精心设计过程,规范操作方法,切实发挥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课有效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喜欢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愿意亲身体验学习过程,而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性不高。小学科学课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研究的品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科学实验课,培养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利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可以让孩子们接近科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将学生引入科学研究的世界,利用学生的亲身体验来认识自然、开发自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一、准确定位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科学课就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设置的一门课程。而科学实验课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完成课程计划的有效方法。各个学校要重视小学科学课的设置,多方开展小学科学实验课,给予一定数量的实验补充经费,保证实验室可以及时添置、维修损坏仪器。学校当中长期工作在科学实验室的教师,要依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
二、优化师资
当前使用的小学科学教材,包含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理念,显现了科学教学的目标要求,不但可以传授给学生科学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因此对小学科学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小学科学课教师很多都是兼职的,远远达不到科学教学的要求,而且也阻碍了科学新课程的实行。所以,各个学校应该采取一定的工作方法,不断发展科学教师队伍。
三、精心选配材料
如在《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实验:为了判断铝箔尺、木制尺、塑料尺、棉线的声音传播效果,通过实验进行论证。进行此次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到金属传播声音的效果最好,位于第二位的是木制品,第三位的是塑料尺,第四位的是棉线。在第一次上课时,笔者将铝箔制作成一个一尺长的尺子,与木制尺、塑料尺、棉线结合在一起提供给学生,但实验结果出现了很大的差别。有的小组报告说,铝箔传播声音的效果最好,第二位是木制尺,第三位是塑料尺,第四位是棉线;但有的小组却报告说,木制尺的声音传播效果最好,塑料尺位于第二位,铝箔尺位于第三位,棉线的效果最差。这种实验结果让笔者一时无从下手,只好进行第二次实验,但得到的结果与第二个小组得到的结果相同,木制尺的声音传播效果最好,塑料尺第二位,铝箔尺第三位,棉线的声音传播效果最差。此次实验属于一次失败的实验,没有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经过笔者的认真研究发现,是因为铝箔尺的结构不紧密造成的,在进行声音传播时损耗过大,达不到预定效果,比不上结构紧密的木制尺。第二次实验时,笔者应用成品铝合金尺,达到了预期目的。所以,在实验中选择材料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优化操作方法
课本上设置的一些实验,有时会由于实验材料的不同,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笔者进行实验时,对课本上的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本上设置的实验是,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水的波动现象,但学校的实验室利用音叉达不到明显效果,不利于学生的观察,无法看清水波的振动情况。为了更明显地观察音叉的振动,笔者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用棉线吊住一个乒乓球,然后此乒乓球慢慢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在乒乓球接触音叉的一瞬间,会被弹出很远,这种实验效果学生易于观察。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出现了各种新技术与新学科,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培养创造性、实用性人才,促进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是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对教育领域提出的新要求。笔者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利用小学科学课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结合科学课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加强实验,积极从事科学探究,大胆发挥想象能力,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进行总结与归纳,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向凯宗浅谈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小学科学课教学[J].吉林教育,2010,(29)。
[2]崔娜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J].知识经济,2010,(07)。
[3]叶枫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培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