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动物细胞培养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动物细胞体系十分适合表达有生物活性的生物大分子,具有重要医用价值的疫苗、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蛋白药物等生物制品都可应用动物细胞表达。按照动物细胞不同的培养方式可分为悬浮培养、贴壁培养。本论文分两部分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为应用WAVE反应器悬浮培养昆虫细胞表达人乳头瘤病毒预防性疫苗的研究;第二部分为应用一次性填充床生物反应器贴壁培养MDCK细胞表达H1N1流感病毒的研究。一、人乳头瘤病毒预防性疫苗研究人类多种癌症,特别是子宫颈癌经相关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证明与HPV有着密切的关系。HPV的型别众多,人们不断地在皮肤癌症、疣状表皮等病理组织中发现新的HPV型别。目前为止已知型别已经突破200种。根据中国大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选用在大陆地区的第三大优势型别-HPV58型作为疫苗的组分之一,确定以HPV16、18、58、6、11型为主要疫苗型别的五价疫苗。期望此疫苗可以保护75%以上的由HPV16、18、58引起子宫颈癌,还可预防由HPV6、11引起的低度癌前病变和生殖器疣。主要内容如下:HPV各型VLP的构建表达:通过PCR合成HPV16型、18型、58型、6型、11型主要衣壳蛋白全长L1目的基因,根据核定位信号设计PCR引物扩增截短型HPV16型、18型、58型、6型、11型目的基因。测序正确后分别重组入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穿梭质粒pFastBac1,通过基因移位作用将目的基因片段重组入Bacmid基因组,提取重组的Bacmid DNA,M13引物PCR鉴定正确。各亚型重组杆状病毒Bacmid-HPVL1转染Sf9细胞,大量感染昆虫细胞后,分别表达52-55kD大小的蛋白,经Western-Blot鉴定,与Camvir1单克隆抗体产生特异性反应,证明转染成功目的蛋白为HPVL1蛋白。应用蔗糖垫离心结合氯化铯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纯化HPV各亚型VLP,将各亚型VLP透析后的样品放置于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其形成的病毒样颗粒与野生型病毒的大小和形态相似,在氯化铯溶液中密度为1.27g/ml。HPV各型VLP免疫原性研究:通过全长型(HPV16-505)和截短型(HPV16-483)假病毒中和抗体试验证明:去除HPV16L1C端核定位信号的截短型(HPV16-483)中和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全长型(HPV16-505)。说明截短型所诱发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显著高于全长型。通过上述研究结果可知,去除核定位信号的VLP可能更易于被B淋巴细胞识别,有利于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因此在中和抗体实验中,仅对五种亚型的截短型VLP进行研究。HPV16型、18型、6型单价疫苗免疫分别免疫小鼠后,均可产生高滴度的型特异中和抗体。1618双价疫苗和16186三价疫苗,分别免疫小鼠后均可产生针对于相应型别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多价HPV疫苗联合免疫时,随着疫苗型别增多,各型别的中和抗体滴度均出现降低的趋势,即存在免疫干扰现象。HPV VLP生产工艺初步研究:以HPV6L1为例,研究了昆虫细胞体系的VLP疫苗生产工艺研究。首先比较不同接毒量、感染密度、细胞收获时间对HPV6L1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对比不同原理生物反应器培养昆虫细胞的区别,发现WAVE生物反应器更适合悬浮培养昆虫细胞。为了考察不同裂解方法对sf9昆虫细胞裂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超声法、化学裂解法相比,低渗裂解法更适合于昆虫细胞裂解。又比较不同孔径的中空纤维微滤膜对sf9昆虫细胞收获的影响,选择了GE公司面积为420cm2的三种孔径微滤膜(0.10,0.22,和0.45μm),结果表明,与0.10,0.22μm中空纤维微滤膜相比,孔径为0.45μm中空纤维微滤膜具有更大的平均膜孔径,滤膜阻力较小,有利于培养基的透过,浓缩过程中可以缓解引起的膜表面凝胶层,因此具有更快的处理速度,其平均透过通量可达90L/hm2。在此基础上结合细胞破碎相关的实验结果,设计应用中空纤维系统作为一个整合系统,实现细胞收获液的浓缩、洗滤、抽提、澄清步骤。此工艺避免了离心机,死端过滤等实验步骤,而且在抽提过程中,采用低渗的方法裂解昆虫细胞,释放目的蛋白,避免了裂解剂(Triton X-100)的加入和超声仪的使用,使整个操作都处于密闭和无菌状态,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在柱层析初级分离纯化阶段,选择DMAE弱阴离子层析纯化HPV6L1蛋白,与Q Sepharose XL强阴离子层析相比,DMAE弱阴离子层析纯化的HPV6L1蛋白纯度更高,基本达到初级分离纯化的要求。之后在柱层析精制分离纯化阶段尝试了应用Octyl Sepherose FF、Butyl-S Sepherose FF、Fractogel EMDTMAE、CM Sepherose FF等层析介质进行精纯工艺摸索。考虑到初级分离纯化阶段采用的是阴离子交换层析,不同阶段采用不同原理的层析介质纯化蛋白更有效。因此在精制分离纯化阶段,选择Octyl Sepherose FF疏水层析纯化HPV6L1蛋白。又摸索了类病毒颗粒体外组装工艺,经解组装、重组装步骤后,获得了均一稳定的病毒样颗粒。对于上述优化的放大纯化工艺所制备的HPV6L1VLPs,进行了SF9细胞宿主DNA残留量;SF9昆虫细胞宿主蛋白残留量;HPV VLP疫苗抗原含量;内毒素等检测。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表达了HPV各型VLP,应用假病毒中和抗体体系评价了各型VLP疫苗的免疫原性。初步建立了昆虫细胞体系的HPV6L1的生产工艺和质量研究体系。以上研究结果为研制适合中国大陆地区昆虫细胞体系人乳头瘤病毒预防性疫苗提供参考。二、应用一次性填充床生物反应器表达MDCK细胞表达H1N1流感病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流感的临床特征为鼻咽部的急性炎症。流感是一种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并且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的传染病。接种合适的流感疫苗是避免流感传染最有效的方法。相关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明显降低,同时也减少了流感病毒的继续感染的机会。鸡胚生产流感疫苗已有多年历史,临床应用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其缺点在于:需要提供足够的SPF级鸡蛋来生产流感疫苗,鸡胚的质量标准和方法学研究不易控制和标准化;同时可能存在鸡胚带有禽流感病毒的危险;并且大规模SPF级种蛋的供应难以应对流感大暴发。由于流感病毒能够在多种动物细胞内繁殖,因此可以应用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生产流感疫苗来满足流感的大流行性以及新发流感的需求。MDCK细胞(MDCK Cell Lines)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由Madin和Darby经Cocker Spaniel犬的肾脏组织分离后培养获得,MDCK细胞通常是以贴壁方式生长的上皮样细胞。由于其病毒感染效率高、增殖快,且不易变异,被公认为最适于流感病毒疫苗生产的细胞系。MDCK细胞为贴壁细胞,可用各型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其中包括: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填充床反应器,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与传统的填充床反应器不同,安普生物反应器采用外循环式纸片灌注培养方式,其分为灌注袋、培养袋两部分。灌注袋中放置,细胞培养液经培养袋置于特制摇床中,通过激流反应补充氧气,再经蠕动泵泵进灌注袋提供给吸附在聚酯纸片载体的贴壁细胞。安普生物反应器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通过PID模式可以自动控制相关的细胞生长参数。所用的一次性聚酯纸片载体内部相互交织的三维结构可提供传统培养模式无法比拟的表面积,适合多种类型细胞吸附生长,细胞增殖速度快维持时间长,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同时细胞聚集可形成支撑保护,减少培养基流动时对细胞产生的剪切力。因为贴壁细胞可吸附在聚酯纸片载体的表面和内部结构里,避免了由于培养基的流动可能造成的损伤,不需要中空纤维等特殊的分离细胞装置,更换培养液更方便。因此采用安普生物反应器可实现在含有血清的培养基条件下培养MDCK细胞,待细胞长满后迅速更换为适合病毒繁殖的无血清培养基,从而获得高效价的流感病毒。而与传统生物反应器微载体悬浮培养MDCK细胞表达流感病毒相比,省去了多次洗涤更换培养基的步骤,并且降低了由于载体间的相互碰撞容易造成细胞损伤细胞损伤。本研究首先将用鸡胚传代得来的H1N1毒株(A/New Caledonia/20/99)感染MDCK细胞(66代),并进行传代稳定性试验。随后应用安普微型反应器考察MDCK细胞数目与葡萄糖消耗速率(GCR)之间关系,实现通过监控葡萄糖消耗速率(GCR)掌握MDCK细胞数量的方法。同时在安普微型反应器上考察TPCK胰酶浓度、MOI、接种量对安普微型反应器上MDCK细胞生长和流感病毒产量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选择接种量为0.05和TPCK-胰酶浓度为2.5μg/ml作为AP20C生物反应器感染参数。在安普AP20C生物反应器进行MDCK细胞生长和流感病毒产量的放大实验,试验中流感病毒滴度最高为512HA units/100μl并且一直保持到96小时。而此时的TCID50为7.3×107/ml。为了考察生物反应器表达流感病毒的重复性,以同样的培养条件和相同感染参数又进行了两次实验。结果证实感染3天后,两次生物反应器的流感病毒滴度分别为7.8×107和6.7×107/ml,血凝值分别为768和512。与第二次生物反应器试验基本一致。此外,安普生物反应器所使用的灌注袋和培养袋经钴60辐照灭菌,一次性使用后即可抛弃,省略原有的灭菌步骤减少相关附属管道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生物反应器无需进行清洗、消毒等工作,缩短生物反应器培养间隔周期,疫苗生产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综上所述,我们应用安普微型反应器通过监控葡萄糖消耗速率(GCR)来实现间接评估MDCK细胞数量的方法,并考察TPCK胰酶浓度、MOI、接种量对安普微型反应器上MDCK细胞生长和流感病毒产量的影响。应用上述优化的感染参数在一次性安普AP20C生物反应器进行MDCK细胞生长和H1N1流感病毒产量的放大实验。以上研究结果为研制MDCK细胞基质的流感疫苗奠定了基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治理有机废气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 2020(05)
- [2].利用纤维床生物反应器发酵生产链霉素[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20(08)
- [3].生物反应器的选型原则与设备选型及新发展[J]. 食品工业 2019(04)
- [4].实验室模拟生活垃圾生物反应器[J]. 环境卫生工程 2017(04)
- [5].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J]. 科学技术创新 2017(29)
- [6].家蚕生物反应器产业化体系与产品开发[J]. 科技创新导报 2016(06)
- [7].计算流体力学在生物反应器模拟中的应用[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8)
- [8].生物反应器研究与应用新进展[J]. 生物产业技术 2009(04)
- [9].生物反应器相关专利分析[J]. 生物产业技术 2010(01)
- [10].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J]. 发酵科技通讯 2015(03)
- [11].微小型生物反应器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展望[J]. 生物工程学报 2020(11)
- [12].卡琪花蒂玛茎段增殖及生物反应器培养(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03)
- [13].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培养常用参数的现状分析[J]. 甘肃畜牧兽医 2018(10)
- [14].在商业养殖场中运行的木屑生物反应器启动性能实例研究[J]. 渔业现代化 2016(05)
- [15].体内生物反应器在骨组织工程血管化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4(09)
- [16].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研究及产业化进程[J]. 生物产业技术 2014(01)
- [17].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4(01)
- [18].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气新技术[J]. 石油化工 2013(06)
- [19].浅谈应用生物反应器发酵估算细胞量[J]. 山东畜牧兽医 2012(11)
- [20].用于生物反应器的旋转热管传热性能的研究[J]. 热能动力工程 2011(04)
- [21].氨氮浓度对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效能的影响[J]. 山西能源与节能 2010(01)
- [22].生物反应器在金线莲扩繁中的应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6)
- [23].心血管组织构建生物反应器[J]. 上海医学 2009(07)
- [24].旋转式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检测控制及驱动系统[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8(01)
- [25].影响复合式生物反应器运行的主要因素[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10)
- [26].好氧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在醋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06)
- [27].空间细胞生物反应器技术研究进展[J]. 医用生物力学 2014(06)
- [28].浅析动物细胞悬浮培养反应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3(21)
- [29].生物反应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 生物技术世界 2013(06)
- [30].基于搅拌设备的农业生物反应器内部流动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1(13)
标签:人乳头瘤病毒论文; 子宫颈癌论文; 假病毒中和抗体实验论文; 杆状病毒论文; 昆虫细胞论文; 柱层析论文; 流感病毒论文; 填充床生物反应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