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涤纶材料抗凝及促内皮化表面改性研究

医用涤纶材料抗凝及促内皮化表面改性研究

论文摘要

合成医用高分子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包括心血管人工器官在内的人工器官植入类的材料中。然而当高分子材料与血液接触时,在界面上会形成一系列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凝血反应和血栓的形成,从而限制了高分子材料在血液接触材料上的进一步应用。生物材料表面覆盖内皮细胞层是改善材料血液相容性的理想方法,但直接把内皮细胞种植在基质材料表面不仅增殖速度慢,而且由于细胞与材料表面之间的作用力比较小,使得通常在短的时间内就容易脱落分离。因此,本研究将具有强细胞亲合力的天然大分子如胶原蛋白、明胶等粘附蛋白通过共价键结合于医用涤纶PET材料表面,以加快内皮细胞的粘附与生长。但这些粘附蛋白不仅是细胞粘附的优良介质,也有利于血小板的粘附和血栓的形成。血小板的粘附往往在材料与血液接触的瞬间即发生,而细胞的粘附则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样可能在材料表面还未覆盖一层内皮细胞之前,已经形成了血栓。为阻止这种状况的发生,我们在涤纶材料表面共固定抗凝生物分子肝素(白蛋白)和促内皮生物分子胶原(明胶),以期获得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凝血性能和促内皮细胞生长的医用涤纶表面。本文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改性前后材料表面的组成成分的变化。在肝素—胶原(PET-CL-Hep)及肝素—明胶(PET-Gel-Hep)共固定的表面,不仅出现的N1s峰,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S2s,S2p峰,根据XPS高分辨谱计算可得PET-CL-Hep和PET-Gel-Hep的硫元素含量分别为1.55%和2.18%,这说明了肝素已与胶原或明胶共固定于材料表面。同时在白蛋白—胶原(PET-CL-BSA)和白蛋白—明胶(PET-Gel-BSA)的表面,氮元素的含量分别比仅固定胶原(PET-CL)和仅固定明胶(PET-Gel)的氮含量高4.74%和5.64%,这也提示了白蛋白与胶原或明胶分子的在PET表面的混合有效固定。接触角测量与表面能计算的结果表明肝素、白蛋白与胶原或明胶共固定改性后的材料表面接触角减小,表面能增加,材料表面的亲水性较好。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测得接枝丙烯酸的材料表面的羧基密度为5.29×10-9mol/cm2,采用天狼猩红染色法得到PET-CL表面的胶原含量为3.14μg/cm2,PET-Gel表面的明胶为2.02μg/cm2。利用甲苯胺蓝及正己烷萃取法可得PET-CL-Hep表面的肝素含量为1.73μg/cm2,PET-Gel-Hep表面的肝素1.91/μg/cm2。体外血小板粘附及血小板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血小板数量的实验一致证明,肝素或白蛋白与胶原或明胶的共固定,使PET表面的抗凝血性能有所改善。LDH实验测得PET-CL-Hep、PET-Gel-Hep、PET-CL-BSA、PET-Gel-BSA表面的血小板黏附率分别为12.83%、17.24%、10.53%和12.19%,与未改性的涤纶表面血小板26.21%,PET-Gel 40.38%和PET-CL47.21%的黏附率相比,血小板粘附数量明显减少,血小板激活程度减轻。PET-CL-Hep和PET-Gel-Hep的APTT检测时间为68.9s和65.5,比未改性的涤纶表面延长9.7s和6.3s,比原血浆延长14.9s和11.5s。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表面肝素与胶原或明胶的共固定可抑制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采用酶联免疫法定量评价不同改性材料表面纤维蛋白原的变性情况。PET-CL-Hep、PET-Gel-Hep、PET-CL-BSA、PET-Gel-BSA的表面纤维蛋白原变性量分别为25.32%、22.48%、19.20%、20.59%,而空白样品的纤维蛋白原变性量为35.57%,这说明肝素(白蛋白)与胶原(明胶)的共固定,可减少纤维蛋白原的变性暴露出与血小板结合,从而减少了血小板在材料表面的聚集。上述一系列评价的结果均证明肝素(白蛋白)与胶原(明胶)的共固定,可改善PET的抗凝血性能。通过体外内皮细胞粘附及细胞Alamar Blue实验,定量表征内皮细胞在PET材料的黏附率、增殖率、细胞活性,并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材料表面的细胞形态变化。在细胞培养的第120h,未改性涤纶表面的细胞数为4.88×104cells/cm2,细胞活性为158.6%,而PET-CL-Hep,PET-Gel-Hep,PET-CL-BSA,PET-Gel-BSA表面的细胞数量分别为9.37,9.73,10.66,9.07(×104cells/cm2),细胞活性依次为202.3%,205.9%,214.8%,199.4%。上述结果表明在医用涤纶表面,通过肝素或白蛋白与胶原或明胶的共固定可改善材料表面的促内皮细胞生长性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概述
  • 1.1.1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简介
  • 1.1.2 对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
  • 1.1.3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 1.2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 1.2.1 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 1.2.2 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的凝血过程
  • 1.3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血液相容性的表面改性研究
  • 1.3.1 微相分离结构
  • 1.3.2 物理吸附或涂层
  • 1.3.3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 1.3.4 表面化学固定
  • 1.3.5 伪内膜与内皮细胞化
  • 1.4 医用涤纶材料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肝素-胶原与肝素-明胶分子共固定的涤纶表面改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案
  • 2.3 实验内容
  • 2.3.1 材料、药品与仪器
  • 2.3.2 样品清洗与标记
  • 2.3.3 肝素与胶原或明胶的共固定
  • 2.3.4 材料表面结构及性能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ATR-FTIR分析
  • 2.4.2 XPS的全谱分析
  • 2.4.3 XPS的高分辨谱分析
  • 2.4.4 材料表面羧基密度的测定
  • 2.4.5 材料表面胶原或明胶定量分析
  • 2.4.6 材料表面肝素定量分析
  • 2.4.7 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及表面能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肝素-胶原与肝素-明胶分子共固定改性的涤纶表面抗凝及促内皮化评价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总体方案
  • 3.3 材料表面的凝血性能评价实验
  • 3.3.1 体外血小板黏附实验
  • 3.3.2 血小板乳酸脱氢酶(LDH)检测
  • 3.3.3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 3.3.4 纤维蛋白原变性的定量检测
  • 3.4 材料表面内皮细胞黏附评价
  • 3.4.1 体外内皮细胞黏附实验
  • 3.4.2 Alamar Blue(AB)
  • 3.4.3 内皮细胞黏附的相关表征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材料表面的抗凝性分析
  • 3.5.2 材料表面的内皮黏附性能分析
  • 3.6 肝素与胶原或明胶分子共固定的PET表面的抗凝与促内皮化关系
  • 3.7 小结
  • 第4章 白蛋白-明胶与白蛋白-胶原分子共固定的涤纶表面抗凝及促内皮化评价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总体方案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准备
  • 4.3.2 实验方法
  • 4.3.3 材料表面结构及性能表征
  • 4.3.4 材料表面的抗凝性能评价
  • 4.3.5 材料表面的促内皮性能评价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材料表面的结构成分分析
  • 4.4.2 材料表面的表面能分析
  • 4.4.3 材料表面的凝血性能分析
  • 4.4.4 材料表面的内皮黏附性能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四种双分子共固定的涤纶表面抗凝及促内皮化比较研究
  • 5.1 引言
  • 5.2 四种双分子共固定的抗凝性能比较
  • 5.2.1 体外血小板的黏附
  • 5.2.2 纤维蛋白原的变性
  • 5.3 四种双分子共固定的促内皮性能比较
  • 5.3.1 内皮细胞的黏附率与增殖率
  • 5.3.2 内皮细胞的黏附形态及细胞活性
  • 5.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海藻酸钠-鱼明胶复合可食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 2020(01)
    • [2].明胶胶凝对明胶化学交联反应的研究[J]. 塑料科技 2020(02)
    • [3].动态高压微射流协同谷氨酰胺转氨酶复合修饰对鱼明胶凝胶特性和结构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20(09)
    • [4].明胶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J]. 山东化工 2019(19)
    • [5].明胶颗粒法和荧光PCR在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08)
    • [6].鱼源明胶改性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14)
    • [7].明胶文摘[J]. 明胶科学与技术 2015(01)
    • [8].明胶来源检测方法[J]. 明胶科学与技术 2015(02)
    • [9].鱼明胶的功能特性与应用[J]. 明胶科学与技术 2013(03)
    • [10].臻于完美:万能的明胶[J]. 明胶科学与技术 2013(03)
    • [11].鱼皮明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J]. 农产品加工 2017(02)
    • [12].明胶文摘[J]. 明胶科学与技术 2016(02)
    • [13].您真的了解明胶吗?[J]. 食品安全导刊 2017(19)
    • [14].探析明胶生产中污水的处理技术[J]. 科技展望 2016(05)
    • [15].《明胶科学与技术》2014年第34卷总目录[J]. 明胶科学与技术 2014(04)
    • [16].20批明胶空心胶囊中铬含量的测定[J]. 晋中学院学报 2015(03)
    • [17].基于ANSYS的明胶靶标温度场仿真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30)
    • [18].国际明胶企业地区分布及概况介绍(二)——欧洲明胶制造组织[J]. 明胶科学与技术 2013(04)
    • [19].明胶那些事儿[J]. 百科知识 2012(11)
    • [20].基于鱼皮明胶的可食膜改性及其应用[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06)
    • [21].从垃圾明胶问题浅谈我国食品安全犯罪[J]. 商 2014(05)
    • [22].国际明胶企业地区分布及概况介绍[J]. 明胶科学与技术 2013(02)
    • [23].普邦明胶——明胶行业的“盾牌”[J]. 明胶科学与技术 2012(04)
    • [24].普邦明胶(黑龙江)有限公司开业庆典隆重举行[J]. 明胶科学与技术 2011(01)
    • [25].鱼明胶研究进展[J]. 明胶科学与技术 2011(02)
    • [26].明胶的展望——全球趋势和机遇[J]. 明胶科学与技术 2011(04)
    • [27].鱼明胶的开发与应用进展(造纸)[J]. 华东纸业 2010(02)
    • [28].鱼明胶的开发与应用进展[J]. 江西食品工业 2010(03)
    • [29].罗赛洛(广东)明胶有限公司[J]. 广东科技 2010(18)
    • [30].祝中国明胶协会三十年大庆[J]. 明胶科学与技术 2010(02)

    标签:;  ;  ;  ;  

    医用涤纶材料抗凝及促内皮化表面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