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卒中后抑郁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针刺,脑卒中后抑郁,Meta分析
卒中后抑郁症论文文献综述
徐若兮,陈俊[1](2019)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Meta分析及试验序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对比非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对比非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RCT,共计1 5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有效率[RR=1.13,95%CI(1.00~1.26),P<0.000 1]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评分[WMD=-4.52,95%CI(-5.25~-3.79),P<0.000 1]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WMD=17.17,95%CI(14.67~19.67),P<0.000 1]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不良反应[RR=0.23,95%CI(0.11~0.48),P<0.000 1]显着低于对照组,说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对比非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均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韩悦[2](2019)在《艾地苯醌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艾地苯醌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艾地苯醌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血清单胺类递质含量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介素-23、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单胺类递质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5-羟吲哚乙酸水平低于对照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艾地苯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可显着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清单胺类递质含量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期刊2019年11期)
卢国珍,焦黎明[3](2019)在《焦氏头针结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焦氏头针结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治疗组采用焦氏头针配合中药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焦氏头针结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21期)
付巍[4](2019)在《针药并用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脑电图和血清NE、NSE、IL-6、TNF-a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对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脑电图和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脑电图变化,并观察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及血清NSE、IL-6、TNF-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NE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脑电图等级分布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显着减轻PSD患者抑郁程度,改善脑电图情况、神经功能和炎症反应,优于常规西医治疗。(本文来源于《上海针灸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齐琳婧,苏同生,宋瑞,谢瑜[5](2019)在《针灸治疗脑卒中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脑卒中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抗抑郁西药及脑卒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临床疗效、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 (1)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抑郁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脑卒中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完成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可有效提升脑卒中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患者抑郁情绪,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贵州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张微[6](2019)在《中医药协同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近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医药协同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近况。方法研究纳入本院收治的6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病例资料研究时间自2018年3月~2019年3月,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氟西汀治疗,而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逍遥散加味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抑郁疗效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评分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协同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显着,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19期)
岳春慧[7](2019)在《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损伤和认知功能的作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损伤和认知功能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认知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NIHSS量表评分、SDS评分以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研究组NIHSS量表评分、SDS评分低于参照组,MoCA评分高于参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护理改善脑卒中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以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还能有效缓解抑郁。(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0期)
范琳琳[8](2019)在《认知心理护理改善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患者认知障碍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以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析认知心理护理对其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于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患者68例,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后,对照组3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认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提高,HAMD、HAMA评分明显降低,且其提高(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给予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心理护理,可显着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情况,于缓解负面情绪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8期)
刘莹莹[9](2019)在《加味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加味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按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分别采用帕罗西汀、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抑郁情绪减轻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4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副作用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3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可减轻患者抑郁情绪,不良反应少。(本文来源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期刊2019年09期)
朱澄,高杉杉,张天一,潘雪飞,陈列红[10](2019)在《中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处方特征的综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治疗方剂的处方特征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信息系统近13年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篇论文中使用疏肝理气30张,活血通络方9张,理气化痰方7张,补益肝肾类4张。103味中药中,健脾运中、理气解郁、化痰开窍及活血通络类使用频繁,总频次位列前4位。处方使用频数较高的23种中药,分别为柴胡、川芎、白芍、石菖蒲、郁金、香附、甘草、枳壳、当归、远志等。当归+丹参、远志+夜交藤、当归+夜交藤等对药常配伍组合。按关联规则算法,提示解郁柔肝、化痰开窍及活血通络药物配伍的概率较高。结论中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处方以健脾运中、理气解郁、化痰开窍、活血通络为主,结合安神定志等,兼顾其他病理因素,反映出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处方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9年18期)
卒中后抑郁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艾地苯醌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艾地苯醌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血清单胺类递质含量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介素-23、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单胺类递质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5-羟吲哚乙酸水平低于对照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艾地苯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可显着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清单胺类递质含量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卒中后抑郁症论文参考文献
[1].徐若兮,陈俊.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Meta分析及试验序贯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2].韩悦.艾地苯醌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
[3].卢国珍,焦黎明.焦氏头针结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9
[4].付巍.针药并用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脑电图和血清NE、NSE、IL-6、TNF-a水平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9
[5].齐琳婧,苏同生,宋瑞,谢瑜.针灸治疗脑卒中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
[6].张微.中医药协同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近况[J].心理月刊.2019
[7].岳春慧.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损伤和认知功能的作用探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8].范琳琳.认知心理护理改善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患者认知障碍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
[9].刘莹莹.加味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
[10].朱澄,高杉杉,张天一,潘雪飞,陈列红.中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处方特征的综合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