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伦理视角下的行政组织激励研究 ——以湖北省若干基层税务局为分析样本

卓越伦理视角下的行政组织激励研究 ——以湖北省若干基层税务局为分析样本

论文摘要

行政组织激励问题是行政组织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在行政组织中引导成员的工作动机,调动成员的工作热情,发挥成员内在潜力,促使组织成员为实现行政组织目标而努力,是行政组织管理者必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全球化的深入进行,行政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公众对行政组织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从国际上来看,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日益加剧,与国际的紧密接轨对我国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国内环境来看,行政组织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相比以前有较大的变化。由于行政组织激励相关配套制度、激励效用的发挥以及其他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加之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行政组织激励并未突破其瓶颈。因此,在新的背景与形势下,对我国行政组织激励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对于激发公务员的活力从而建设优秀的公务员队伍,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探索我国行政组织激励的有效路径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本文从卓越伦理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管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在对以往激励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阐述了行政组织激励存在的问题,同时引入追求卓越的精神,结合企业组织追求卓越的实践,试图找出完善行政组织激励的可行性方法与思路。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作为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阐释,主要对行政组织激励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分别介绍了卓越伦理及行政组织激励的相关概念,包括激励的涵义、类型及卓越伦理的内涵、价值维度、核心思想。第三部分论述了卓越伦理进入行政组织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问题,在比较行政组织与企业组织激励的基础上对于行政组织引入卓越伦理的现实诉求及其适用性展开了讨论。第四部分以湖北省若干基层税务局为样本,分析了行政组织面临的激励瓶颈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剖析。第五部分对基于卓越伦理的视角我国行政组织激励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进而提出追求卓越的我国行政组织激励的主要途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在已有激励理论的基础上,借鉴企业的卓越伦理理论,并将它应用于行政组织激励的实践中,或多或少丰富了关于行政组织激励的相关理论,理论视角比较新颖独到。二是以湖北省若干基层税务局为分析样本,开展了一些定量研究,同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行政组织激励问题的一些思路以及构想,在理论基础与实际操作上作了一定的结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3. 创新之处
  • (四) 样本说明
  • 一、相关理论阐释
  • (一) 卓越伦理
  • 1. 内涵
  • 2. 价值维度
  • 3. 核心思想
  • (二) 行政组织激励
  • 1. 激励的概念及类型
  • 2. 行政组织的激励
  • 二、行政组织激励引入卓越伦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行政组织激励引入卓越伦理的必要性
  • 1. 主观动力:行政组织成员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 2. 客观要求:行政组织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
  • 3. 现实需要:行政组织追求卓越的迫切要求
  • (二) 行政组织激励引入卓越伦理的可行性
  • 1. 理论层面:卓越伦理问题的发展
  • 2. 实践层面:企业追求卓越的经验
  • 三、卓越伦理视角下行政组织激励存在问题及原因
  • (一) 卓越伦理视角下行政组织激励存在的问题
  • 1. 道德激励作用弱化
  • 2. 自我激励有所缺失
  • 3. 文化激励作用不足
  • 4. 晋升激励功能受阻
  • 5. 培训激励流于形式
  • (二) 卓越伦理视角下行政组织激励问题的原因剖析
  • 1. 激励理念陈旧落后
  • 2. 激励手段僵化单一
  • 3. 忽略成员合理需求
  • 四、追求卓越的行政组织激励之构想
  • (一) 追求卓越的行政组织激励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1. 以人为本
  • 2. 追求卓越
  • (二) 追求卓越的行政组织激励之路径探讨
  • 1. 实行伦理领导,成就卓越领导者
  • 2. 培育卓越文化,创造良好激励环境
  • 3. 构建学习型组织,提升学习能力
  • 4. 采用多种激励手段,强化激励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行政组织激励机制向企业组织激励机制的借鉴研究[J]. 商业故事 2015(03)
    • [2].浅析组织激励机制的创建[J]. 商 2014(25)
    • [3].跨组织激励机制:理论分析与现实应用——对中国建筑业的调研[J]. 财会月刊 2011(27)
    • [4].试论行政组织激励机制向企业组织激励机制的借鉴[J]. 中国行政管理 2011(11)
    • [5].员工参与是组织激励重要一环[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5(09)
    • [6].跨组织激励会影响交易主体间关系满意度吗?——基于中国建筑业的经验研究[J]. 财会通讯 2012(21)
    • [7].对我国公共组织激励机制的思考[J]. 改革与开放 2010(10)
    • [8].线性生产双方道德风险组织激励配置效率分析[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0(02)
    • [9].跨组织激励机制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对中国建筑业的调查研究[J]. 财会月刊 2012(12)
    • [10].组织激励、组织文化对知识共享的作用机理——基于修订的社会影响理论[J]. 科学学研究 2013(11)
    • [11].组织激励机制之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探讨[J]. 教师教育论坛 2014(08)
    • [12].员工幸福感与组织激励机制作用机理[J]. 全国流通经济 2018(06)
    • [13].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公共组织激励机制的建构[J]. 科技管理研究 2013(04)
    • [14].协作型双方道德风险组织激励配置效率分析[J]. 预测 2010(04)
    • [15].基于组织激励政策的激励机制研究[J]. 中国商贸 2009(07)
    • [16].内蒙古学习型企业组织激励制度研究[J]. 内蒙古统计 2015(03)
    • [17].标准导向下任务驱动的新教师发展机制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10)
    • [18].组织激励感知对“新生代”员工敬业度的影响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9(10)
    • [19].“人文关怀”与“组织激励”助推地勘发展之我见[J]. 中外企业家 2018(36)
    • [20].我国非营利组织激励机制探究[J]. 青春岁月 2013(12)
    • [21].基于个人动机的组织激励分析[J]. 市场周刊 2019(02)
    • [22].组织激励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反馈机制——激励失效问题的进一步探讨[J]. 现代商业 2019(26)
    • [23].博弈结构、生产方式与双方道德风险组织激励[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12(01)
    • [24].浅析合理的薪酬制度与组织激励在教育型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学为贵教育公司为例[J]. 知识经济 2017(06)
    • [25].农村非营利组织激励与约束法律机制研究[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2)
    • [26].组织激励与员工知识共享机制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08)
    • [27].领导者对“高屋”“低屋”的运用艺术[J]. 领导科学 2020(17)
    • [28].组织激励面临的绩效抵消悖论及解决路径[J]. 领导科学 2019(02)
    • [29].组织激励“潜规则”的消极影响及治理对策[J]. 领导科学 2017(15)
    • [30].美国高校学术职业国际化的困境与对策[J]. 大学教育科学 2016(02)

    标签:;  ;  ;  

    卓越伦理视角下的行政组织激励研究 ——以湖北省若干基层税务局为分析样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