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修丽娜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修丽娜

黑龙江省农垦江川农场学校修丽娜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是否睿智、富庶、强大,要看当代少年。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又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时代。青少年是国家之希望,国家之栋梁对青少年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是我们做教师的重大责任。良好的品德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品质,品德教育,是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来说,德育教育就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时刻有法制观念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用文明习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德育教育至关重要。

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语文教育能使人思想健康,品德高尚,能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受到影响和熏陶。因此,要加强对语文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视,把德育贯穿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做好语文德育教育。那么,怎么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我做了下面的尝试:

一、字里行间,寻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

课文中,有些词语句子看似平淡,可字里行间往往渗透着作者浓郁的思想情感。我在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应结合文本加以点拨,讲解。不仅仅只停留在语言文字上,而是融入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去领悟其中真挚、高尚的东西,从而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传达了古人修身律己的信念,约束人们崇尚教化,立德从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强调了德的重要,告诉人们任何时候都要万事德为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描绘了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恢弘气概,昭示人们奔腾不竭的生命激情。德育的因素无处不在,根据中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特点,把思想教育渗透其中,使他们得到无声无息的感化,这样就会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意愿。

二、创设情境,借美文感染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一切教学手段,营造美的氛围,展示美的境界,用美来熏陶学生,激发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使德育融化于他们的心灵。《黄河大合唱》我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加上配乐、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动静结合写景状物,我让学生能背诵描写语段,能让他们领略到其乐融融的自然美;《散步》中一家人尊老爱幼和谐相处,能让他们感受到其情切切的人情美;理解“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深刻含义,进而启发学生,一个人富有强烈的责任感是有所作为、事业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岳阳楼记》融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能让他们体味到其心坦坦的豁达美。《望岳》中不畏艰难的壮志美,都会在他们的读悟中融入血液汇入心田。学生对美有了深刻的体验,才会产生对美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才可能有美的创造。??

三、抓文章主题,做不同的思想教育

在语文课文中,文章的主题不同,所表达的内容也不同。授课时,我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不同方面的思想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

谈到爱国,有的同学会说,现在不是战争时期,我们怎么做才叫爱国?在教学《最后一课》时,我让学生了解到主人公小弗郎士面对国家的沦陷,把自己满腔爱国热情表现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上。针对学生普遍重外文轻国文的现象讨论,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又该如何对待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呢?其实给学生以启示,教育学生爱国并不空洞遥远,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这就是爱国的行动。再如《藤野先生》一课,向我们展示了鲁迅先生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但在日本期间的见闻,使他深感凡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壮,也只能做给别人示众的材料,从而使他毅然弃医从文。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其实就是从他自身的行动中表现出来的。

(二)环保意识教育

当前,土地沙化、雾霾严重、空气质量极差。在学习《向沙漠进军》一文时,首先让学生了解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以及想要战胜沙漠必须付出巨大代价。其次,启发学生,土地沙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是我们人类人为造成的,那我们人类就得自食其果。再联系实际,谈谈近几年来西北地区发生的“沙尘暴”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再结合本地区雾霾严重、空气质量差给人们带来的不便等现象,然后再启发学生为了我们人类以后不再遭受土地沙化雾霾严重、空气质量差之苦,应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来共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三)生命教育

鲁迅先生说过:“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针对我们的一些学生有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的现象。在教学《敬畏生命》一文时,我让学生了解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经过豪华的、奢侈的投资之后才得到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热爱我们这来之不易的生命。作为世纪之交的中学生,应该试着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那么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处处有爱心。法国着名美学家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其实,带着爱心去生活、学习,生命就会闪光。处处都美好。

思想教育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作为语文老师,只有坚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调动学生,才能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励他们的精神,提升他们的素养,促使他们朝气蓬勃地学习和生活,健康茁壮地成长。但这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的良好品德体现在生活实践中,使他们逐步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新人。

标签:;  ;  ;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修丽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