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重要河口普遍存在拦门沙碍航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焦点。论文就灌河口拦门沙航道的整治工程展开了研究工作,在分析了灌河口地区水文、泥沙特征及河口演变趋势的基础上,建立了灌河口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探讨了拦门沙航道整治方案并进行了主要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论文研究所得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考虑整治工程对外航道回淤强度及灌河纳潮的影响这两项指标,认为采用单(东)、双导堤工程(结合疏浚)对灌河口拦门沙航道进行整治是较为合理可行的,且双导堤工程中推荐采用东导堤高、西导堤低的不等高布置方式。 (2) 东导堤方案中,导堤高度及长度的改变并不会对灌河纳潮产生不利影响,反而会增加灌河的纳潮;导堤主要起到挡沙作用,导堤高度越高、长度越长,挡沙效果越明显。综合考虑整治效果及经济因素,建议导堤高度取在4m左右,导堤长度取在10~12km之间。 (3) 双导堤方案中,西导堤主要起导流作用,西导堤越高,越利于减少泥沙在航槽的落淤;在双导堤工程中,西导堤的高程对灌河的纳潮一直较为敏感。半潜式双导堤方案中,改变导堤间距对外航道泥沙回淤量及灌河纳潮量影响均不大。综合考虑整治效果及经济因素,建议西导堤高程最好控制在低潮位以上0.2m范围内,这样双导堤方案就不会减少灌河的纳潮。就堤距而言,建议与口门宽度相当即可。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研究现状概述1.2.1 灌河口考察及研究史1.2.2 拦门沙整治措施研究1.2.3 拦门沙整治研究手段1.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1.4 本文研究内容1.4.1 研究内容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二章 灌河口自然条件概述2.1 河口水文2.1.1 径流2.1.2 潮汐2.1.3 波浪2.1.4 盐度2.2 河口泥沙2.2.1 悬沙2.2.2 底沙2.2.3 泥沙水力特性2.2.4 泥沙运动趋势2.3 河口演变2.3.1 口外沙嘴演变2.3.2 口外水道演变2.3.3 口外岸滩演变2.4 本章小节第三章 灌河口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的建立3.1 基本方程及求解方法3.1.1 基本方程3.1.2 泥沙关键问题的处理3.1.3 定解条件3.1.4 求解方法3.2 数学模型建立3.2.1 计算范围及网格尺寸3.2.2 外海边界3.2.3 计算参数3.2.4 计算潮型3.3 数学模型的潮流验证3.4 泥沙场合理性分析3.4.1 年均含沙量场3.4.2 合理性分析3.5 本章小结第四章 整治方案拟定及其对灌河口潮流场、泥沙场的影响4.1 整治方案拟定4.1.1 整治思路4.1.2 航槽走向拟定4.1.3 导堤平面布置4.2 整治工程对灌河口潮流场的影响4.2.1 整治工程前后潮流场计算4.2.2 整治工程前后口外水流条件的变化4.3 整治工程对灌河口泥沙场的影响4.3.1 整治工程前年均含沙量场4.3.2 单纯疏浚年均含沙量场4.3.3 东导堤方案年均含沙量场4.3.4 双导堤方案年均含沙量场4.4 本章小节第五章 导堤工程的整治效果研究5.1 导堤工程对外航道泥沙回淤的影响5.1.1 航道回淤计算方法5.1.2 主要参数的选取5.1.3 航道回淤相关因素的研究5.1.4 外航道泥沙回淤量计算成果5.2 导堤工程对灌河纳潮的影响5.3 导堤工程对新沂河泄洪的影响5.4 本章小节第六章 东导堤方案整治效果的敏感性分析6.1 导堤高度(高程)对整治效果的敏感性分析6.1.1 方案描述6.1.2 对外航道泥沙回淤影响的敏感性6.1.3 对灌河纳潮影响的敏感性6.2 导堤长度对整治效果的敏感性分析6.2.1 方案描述6.2.2 对外航道泥沙回淤影响的敏感性6.2.3 对灌河纳潮影响的敏感性6.3 本章小节第七章 双导堤方案整治效果的敏感性分析7.1 导堤高度对整治效果的敏感性分析7.1.1 方案描述7.1.2 对外航道泥沙回淤影响的敏感性7.1.3 对灌河纳潮影响的敏感性7.2 导堤间距对整治效果的敏感性分析7.2.1 方案描述7.2.2 对外航道泥沙回淤影响的敏感性7.2.3 对灌河纳潮影响的敏感性7.3 本章小节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8.1 主要结论8.2 主要创新点8.3 未来展望参考文献致谢附图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河口拦门沙论文; 航道整治论文; 导堤工程论文; 泥沙回淤论文; 纳潮量论文; 敏感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