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南黄海1997~2006年10年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结合对生态环境信息的综合分析,系统探讨了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影响控制因素、演变趋势,并对海域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获得了以下一系列新的结果和认识:1.系统获得了南黄海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分布模式,揭示了影响和控制其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的因素南黄海表层海水中重金属As、Cd、Cu、Hg、Pb、Z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33、0.078、1.41、0.0036、0.37、6.21μg/L,低于其它中国近海海水,而高于水交换较好的深海;表层海水重金属的分布模式(除Pb外)表现为在离岸较远的南黄海中部地区其含量较低,而近岸海区则普遍含量较高,区域分布呈现“高Cd-Cu-Hg-Zn区”,“高Pb-Cu-Zn区”以及“高Pb区”三个地球化学分区。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比邻近海域沉积物中的浓度低,南黄海重金属主要受沉积物粒度控制,即在细粒度高的南黄海中部区域重金属(除As外)的含量较高,粗粒度的近岸区则较低,区域分布呈现“高Cd-Cu-Pb-Zn区”,“高Hg低As-Cu-Zn区”以及“高As低Cd-Hg-Zn区”三个地球化学分区。人类活动已经显著影响了南黄海海水中重金属的含量水平,重金属分布是径流、大气沉降、pH、盐度和重金属自身性质等各种影响因子耦合的结果。沉积物重金属的富集因子Pb>As>Hg>Cd>Zn>Cr>Cu,其中Pb和As主要来自人为污染排放,污染状况相对较重,Cr和Cu几乎没有受到人为污染的影响。沉积物的粒度是控制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次要的因素包括沉积物有机质的含量、沉积速率以及重金属存在形态等。2.首次获得了南黄海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演变趋势近10年来南黄海表层海水中,Zn呈上升趋势,As、Cd、Cu、Pb基本稳定变化不大,而Hg则呈略下降趋势。Zn的线性上升趋势明显,在近岸水域和中央水域中其浓度和公元年的统计关系分别为y=0.9524x+0.0034(R=0.97)和y=0.8622x+0.0299(R=0.95)(其中y为Zn的浓度,x为年度,取1997~2004)。近10年沉积物中重金属年际变化较小,浓度变化在多年均值的±(10%~30%)之间变动。As、Cd、Cu、Hg、Pb、Zn的均值变化范围分别为7.17±1.70、0.108±0.024、17.61±1.65、0.024±0.008、18.44±4.26、70.53±5.73 mg/kg,除了Hg随公元年呈较好的线性增加(y=0.0033x-6.50,R=0.75)外,其它重金属未显现出有明显的演变趋势。近百年来,南黄海重金属的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及20世纪90年代至今。第一个阶段的60年可以看作是南黄海未明显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一个时期,该段时期内明显的特征是重金属含量的变化受径流输入不均等多种因素影响,变化规律性不强;第二阶段是南黄海近岸工农业迅猛发展的阶段,由近岸传输到这一海域的重金属量增加,南黄海沉积物重金属浓度增加,沉积物质量有下降的趋势,这一阶段是人类活动影响南黄海最为明显的一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南黄海沉积物重金属浓度呈降低趋势,与中韩两国减排及治污措施有关。近几年,南黄海沉积物的环境质量较20世纪末期有了较明显的改善。3.初步阐明了南黄海重金属的环境污染危害和潜在生态风险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地积累指数等方法对南黄海沉积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等重金属污染程度海区占研究海区面积的38.7%,中等生态风险的区域则占了研究海区面积77.8%,但均未发现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与生物量的分布有明显的关系,总体表明,南黄海沉积物中的重金的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较低,南黄海沉积物质量良好。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J]. 河南农业 2020(04)
- [2].蒲公英各部位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及规律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0(08)
- [3].关于食品中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前处理与检测研究[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06)
- [4].中药材及饮片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制定的探讨[J]. 药物分析杂志 2020(04)
- [5].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09)
- [6].土壤重金属反演的方法综述[J]. 湖北农机化 2020(05)
- [7].组合叶面喷剂对设施果蔬重金属累积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20(09)
- [8].食品中重金属元素检测的专利技术进展[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15)
- [9].水质检验中的重金属测定分析[J]. 检验检疫学刊 2020(03)
- [10].食品多种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及其应用[J].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0(02)
- [11].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检测技术分析[J]. 中国金属通报 2020(02)
- [12].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烟尘中重金属沉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J]. 绿色科技 2020(10)
- [13].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监测全过程论述[J]. 环境与发展 2020(07)
- [14].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鸡饲料中重金属元素[J]. 轻工科技 2020(08)
- [15].铜火法冶金含重金属废气控制技术探究[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07)
- [16].土壤重金属快速监测技术分析及应用[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8)
- [17].基于乡镇尺度的西南重金属高背景区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 2020(09)
- [18].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土壤重金属监测研究[J]. 低碳世界 2020(08)
- [19].基于地球化学的地质重金属监测技术及问题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09)
- [20].宁东化工园区附近撂荒地表层土壤重金属不同形态分布及风险评价[J]. 西南农业学报 2020(08)
- [21].赤泥烧结制品中的重金属溶出特性研究[J]. 硅酸盐通报 2020(09)
- [22].四川某地区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 四川有色金属 2020(03)
- [23].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11)
- [24].水质检验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研究[J]. 检验检疫学刊 2019(05)
- [2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检测水中重金属的优势分析[J]. 石化技术 2018(09)
- [26].环境监测中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J]. 化工设计通讯 2016(08)
- [27].茶多酚对宁波近海水体8种常见重金属联合毒性的拮抗作用[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7(01)
- [28].有机肥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影响研究进展[J]. 天津农业科学 2017(02)
- [29].环境监测中的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7(02)
- [30].水质检验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分析[J]. 民营科技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