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的博弈: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

利益的博弈: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

论文摘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制定过程的研究,不仅试图从宏观视角理解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发展变迁过程中的特征、变迁路径及发展动力,还从微观的政策制定过程入手,展现影响大众化政策制定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从而探讨一个政策系统内部的各级政府、政策精英、利益集团、政府机构以及文职人员各自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揭示他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并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展开的博弈过程。本文立足于问题研究,从政策分析的角度,对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导论部分:探讨了英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说明本选题产生的背景及其价值,对选题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后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本文的前四章分别按照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政策的制定过程进行叙议结合的回溯。第一章: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发端:战争与专业人才(二战后——60年代初期)。此时期是英国实施战后重建的独特时期,战争使政府和民众深感科技人才的缺乏,高等教育的扩招成为一致要求。但是,精英主义传统的大学拒绝承担更多的技术教育,而技术教育系统的技术学院则迫切希望独立承担更多责任。围绕大学与技术学院的地位和等级,产生了尖锐的分歧,由此产生了珀西报告、巴罗报告和技术教育白皮书。政策的结果是大学缓慢发展,技术学院得到系统地管理和认可,为后来与大学的竞争奠定了基础。此时期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特征是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尚未进入决策层的视野,影响政策制定的因素是社会环境和利益集团。第二章: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初级议题:规模与结构(60年代初期—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的主要政策是开启今后高等教育大发展的《罗宾斯报告》和高等教育的二元制。两个政策在认同扩招的前提下发生了分歧,前者奉行的是保守党政府的精英主义,主张建立以阶梯制为基础的一元化高等教育体系。后者立足于平等主义,主张在维护现有大学体系的前提下,发展另一种以技术学院和教育学院为主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两个部分协同合作,组成高等教育的二元体系。分歧的实质是大学与技术学院、工党与保守党、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他们之间博弈的结果。此时期影响政策制定的因素是利益集团的利益冲突。第三章: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二级议题:经费与责任(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英国在7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不堪重负,对高等教育继续扩招的承诺无法兑现。在撤切尔夫人执政期间,政府一改先前的主张,推行货币主义政策,强制削减公共开支,缩减高等教育经费。对各大学经费的削减过程显示了政府与大学、大学与多科技术学院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外部环境的冲击下,此时的政策制定打破了传统的团体决策模式,影响政策的主要因素是政策精英。第四章: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纵深议题:质量与效率(80年代中期—今)。此时期的政策路径发生转换,从大众化的外延发展转向内涵提升,政策重在解决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率问题。这一时期的大众化发展已经深入高等教育内部,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的自身问题,涉及的利益群体也局限于与高等教育直接相关的群体。所以,政策议题的层次已经从政府决策层降至部门决策层。此时期的政策主要是贯彻撒切尔主义,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大学与多科技术学院、多科技术学院与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趋于终结,政府与整个高等教育的关系进入一个新时期。此时期政策制定的因素主要是利益集团。以上述四章内容为历史依据,本文在第五章对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剖析。其一,从宏观上分析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阶段特征、政策的连续性以及保持连续性的条件。其二,在综述英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动因的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提出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变迁的利益驱动论及其表现。其三,运用萨巴蒂尔的政策分析理论——支持联盟框架解释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结语分为两个部分:其一,对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博弈进行归纳,与论题作一呼应。其二,对本文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做进一步总结和反思。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英国高等教育:一个尚待挖掘的研究领域
  • 二、选题缘由及选题价值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引言
  • 第一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发端:战争与专业人才(战后—60年代初期)
  • 第一节 战后重建与高等教育的重任
  • 一、社会重建:战后十年英国政府的重要使命
  • 二、发展科技教育和扩招:高等教育的重建任务
  • 第二节 被动的开放:大学的扩招和科技教育政策
  • 一、关于大学传统的论争
  • 二、政府的决策
  • 第三节 难得的机遇:高等技术教育的政策
  • 一、珍贵的十五年:技术学院的崛起
  • 二、仓促的发展:教师培训学院的重建政策
  • 第四节 作为"缓冲器"的大学拨款委员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初级议题:规模与结构(60年代初期—70年代中期)
  • 第一节 高等教育:乐观年代不断增长的需求
  • 一、丰裕时代:乐观和充满希望的年代
  • 二、适宜的催化剂:高等教育政策子系统的变化
  • 第二节 罗宾斯报告:保守党扩招政策的授意
  • 一、60年代初期英国高等教育的成就与问题
  • 二、罗宾斯报告的出台
  • 三、罗宾斯报告的内容与结果
  • 第三节 二元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
  • 一、泰勒报告与威尔逊的演说
  • 二、韦弗的二元哲学思想
  • 三、克劳斯兰德的两次演讲
  • 四、对二元政策的认识
  • 第四节 扩展的框架:短暂的雄心壮志
  • 一、詹姆斯报告与教育学院改革
  • 二、1972年的白皮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次级议题:经费与责任(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
  • 第一节 经济危机与高等教育梦想的幻灭
  • 一、严峻的考验:经济的衰退与社会动荡
  • 二、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高等教育失去信任
  • 第二节 经费削减与大学的收缩
  • 一、高等教育经费的大幅削减
  • 二、大学拨款委员会的政策执行过程
  • 三、对经费削减的反应
  • 四、削减的后果
  • 第三节 案例:阿斯顿大学的痛苦蜕变
  • 一、削减对阿斯顿大学的冲击
  • 二、阿斯顿大学的成功转型
  • 第四节 公共高等教育系统的壮大
  • 一、公共高等教育的地方属性
  • 二、中央政府的态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纵深议题:质量与效率(80年代中期至今)
  • 第一节 效率与责任:撒切尔主义的核心内容
  • 一、货币主义与经济的持续增长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与评估型政府:英国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变革
  •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与一元化:高等教育纵深发展的制度保障
  • 一、高等教育的准市场机制
  • 二、一元制的建立
  • 第三节 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纵深发展
  • 一、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 二、科学研究评估政策
  • 三、学费制度改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 一、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在不同阶段的政策主题
  •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保持连续性的原因
  • 第二节 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变迁的动因
  • 一、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动因的几种观点
  •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简介
  • 三、利益驱动是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变迁的动因
  • 第三节 影响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因素分析
  • 一、保罗·A·萨巴蒂尔的支持联盟框架简介
  • 二、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博弈
  • 二、关于教育问题史研究的几点体会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战后英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政策及事件
  • 附录Ⅱ:二战后至今的英国首相、教育部长或教育国务
  • 大臣及其任期
  • 附录Ⅲ:重要机构和组织的英汉对照表
  • 附录Ⅳ:重要人名英汉对照表
  • 附录Ⅴ:论文图表目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利益的博弈: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