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杀藻剂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及毒性效应分析

微囊藻杀藻剂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及毒性效应分析

论文摘要

从大量合成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微囊藻杀藻剂的先导化合物MS1,当MS1的浓度大于等于1 mg·L-1时,3d内使铜绿微囊藻DS(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细胞密度降低90%。MS1对铜绿微囊藻DS、7806、7820生长抑制率的72h-EC50均小于0.25 mg·L-1。而MS1对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 7120)、纤细裸藻(Euglenagracilis)、莱因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舟型藻(Navicula pelliculosa)、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生长抑制率的72h-EC50分别为12.76、32.3、3.13、10.17和22.4 mg·L-1,证明这几种藻对MS1的敏感程度相对较低。MS1对浮游动物大型溞(Daphnia Magna)和淡水鱼青鳉(Oryzias latipes)的死亡率72h-LC50分别为1.33 mg·L-1和1.04mg·L-1。可见此杀藻剂先导化合物对微囊藻杀灭活性高,专一性较强,但对浮游动物和鱼类的毒性偏大。通过对MS1的基团修饰可降低其环境残留期及对非靶标的毒性,通过此先导化合物合成的杀藻剂,适用于景观水体和工业水处理的杀藻。为了解MS1对微囊藻的杀藻机制,以铜绿微囊藻DS为实验材料,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在各杀藻剂浓度下暴露后分别测定铜绿微囊藻DS的生长量、叶绿素、总蛋白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MS1的浓度增大,铜绿微囊藻的细胞密度降低,光合色素量减少,总蛋白的含量降低,细胞内MDA的含量仅在低浓度时增加。当MS1浓度大于等于1mg·L-1时,24h内藻细胞内的总蛋白含量比对照出现显著差异,预计暴露时间延长,其蛋白合成的抑制可能更为显著,因此推测MS1主要的杀藻机理是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同时也抑制了叶绿素的合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蓝藻水华简介
  • 1.2 国内外去除水华的方法
  • 1.2.1 物理法除藻
  • 1.2.2 物理法杀藻
  • 1.2.3 生物法控制水华
  • 1.2.4 生物法杀藻
  • 1.2.5 化学杀藻法
  • 1.3 化学杀藻剂对藻类的毒性机理
  • 1.3.1 臭氧对藻类的作用机理
  • 2对藻类的作用机理'>1.3.2 ClO2对藻类的作用机理
  • 1.3.3 季铵盐对藻类的作用机理
  • 1.3.4 除草剂对藻类的作用机理
  • 1.4 化学杀藻剂对藻类群落的毒性效应
  • 1.4.1 杀藻剂对藻类个体的变化
  • 1.4.2 藻类群体的变化
  • 1.4.3 生态系统的变化
  • 1.5 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合成化学杀藻剂的筛选及效果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藻剂的筛选
  • 2.2.3 藻剂对铜绿微囊藻的杀灭活性测试
  • 2.2.4 杀藻剂的专一性测试
  • 2.2.5 杀藻剂的毒性测试
  • 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杀藻剂的筛选
  • 2.3.2 杀藻剂先导化合物对铜绿微囊藻灭活性测试
  • 2.3.3 杀藻剂先导化合物的专一性测试
  • 2.3.4 杀藻剂先导化合物的急性毒性测试
  • 2.3.5 讨论
  • 第三章 MS1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生化效应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不同杀藻剂浓度下铜绿微囊藻DS的生长测定
  • 3.2.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3.2.4 MDA含量的测定
  • 3.2.5 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浓度MS1对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浓度MS1对叶绿素a的影响
  • 3.3.4 MDA含量的变化
  • 3.3.5 总蛋白含量的变化
  • 3.3.6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成都先导:创新先导化合物技术 为新药研发“提速”[J]. 中国科技产业 2014(03)
    • [2].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活性筛选[J]. 企业导报 2012(20)
    • [3].科学家在天然先导化合物发现与研究中获进展[J]. 分析测试学报 2018(01)
    • [4].通过分子对接确定并优化先导化合物[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03)
    • [5].先导化合物结构优化策略(三)——通过化学修饰改善水溶性[J]. 药学学报 2014(09)
    • [6].新药研发实例——新型4-噻唑烷酮类抗癌先导化合物[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0(05)
    • [7].狗芽根用于除草剂先导化合物筛选的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8(20)
    • [8].先导化合物发现及优化新策略述评(一)[J]. 中国科技论文 2015(24)
    • [9].新的镇痛靶点及相应的镇痛先导化合物(英文)[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9(12)
    • [10].先导化合物结构优化策略(五)——降低药物hERG心脏毒性[J]. 药学学报 2016(10)
    • [11].响应面优化微波辅助合成抗癌先导化合物的研究[J]. 化学世界 2016(04)
    • [12].新药是如何诞生的[J]. IT经理世界 2013(07)
    • [13].先导化合物结构优化策略(六)——改善化合物血浆稳定性[J]. 药学学报 2018(02)
    • [14].抗糖尿病先导化合物Fla-CN的合成工艺研究[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4(01)
    • [15].多靶点的抗菌先导化合物的虚拟筛选及活性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18(07)
    • [16].抗肿瘤先导化合物990209孪药的设计合成及活性[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8(05)
    • [17].喹诺酮类先导化合物14a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18].我国在牛筋果中发现新奇骨架杀虫先导化合物[J]. 农药市场信息 2015(09)
    • [19].中药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药先导库[J]. 现代农药 2010(01)
    • [20].以6,11-二氢-5H-苯并[a]咔唑优势结构为基础的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先导化合物的发现[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6)
    • [21].RP-HPLC测定犬血浆中的喹诺酮类先导化合物14a[J]. 华西药学杂志 2015(01)
    • [22].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及先导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14(04)
    • [23].卡托普利:从多肽到小分子降血压药物的研发历程[J]. 药学研究 2020(01)
    • [24].成都高新区将建世界级先导化合物研发中心[J]. 硅谷 2013(21)
    • [25].先导化合物获得方法的研究进展[J]. 科技信息 2009(02)
    • [26].建平台全球领先 搞创新自有妙招——记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进[J]. 科学中国人 2015(01)
    • [27].一种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先导化合物的分子对接研究[J]. 药物生物技术 2015(05)
    • [28].医药领域美国专利法最新发展[J]. 进出口经理人 2016(06)
    • [29].植物化学及新药创制[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05)
    • [30].吲哚布芬酰胺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血小板聚集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0(04)

    标签:;  ;  ;  ;  

    微囊藻杀藻剂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及毒性效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