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本文旨在对这次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金融监管改革趋势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建议。全文首先分析了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暴露出来的问题,指出了在只注重个体健全度的传统微观审慎监管理念下的产生的缺陷:包括在国际货币体系上美国一支独大,在国际监管模式上新巴塞尔协议只注重个体风险和在国际监管制度上没有强力的多边监管制度这三个主要层面。并从这此危机之后各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改革方案入手,探讨宏观审慎监管是如何在这些方案中体现和实施的。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各个国家由于国情和习惯不同,但是采取的措施仍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尤其是涉及到与国际协作预防系统性风险和对具有巨大“系统性重要性”的金融机构的管理上。最后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讨论了金融监管在我国的发展和演进阶段,并结合在中国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分别从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上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引言(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1. 选题的背景2. 选题的意义(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状况2. 国内研究状况(三) 论文的贡献及特点第一章、金融危机暴露原有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一)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二) 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问题(三) 微观审慎监管的缺陷1. 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性缺陷2. 现有银行业监管模式的缺陷3. 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缺陷第二章、金融监管向宏观审慎转变初露端倪(一) 在美国金融规制监管改革方案中的体现1. 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加强监管2. 强调无疏漏的全面监管3. 强调各主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制衡问题4. 强调国际层面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二) 在英国金融规制监管改革方案中的体现(三) 在欧盟金融规制监管改革方案中的体现第三章、中国实施目前宏观金融监管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一) 中国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必然性(二) 中国实施宏观金融监管现状1. 金融监管架构基本形成2. 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逐步成型(三) 中国实施宏观审慎监管面临的挑战1. 缺乏宏观风险警示平台2. 存在宏观监管盲区3. 缺乏有效监管政策工具4. 缺乏完美规制模式5. 难以建立有效监管标准第四章、金融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协调监管的政策建议(一) 金融监管改革政策层面的建议1. 建立和完善监管协调机制2. 重视央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作用3. 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法制建设4. 完善经济资本配置程序5. 建立科学的动态绩效激励机制6. 建立和完善动态的资本监管机制(二) 金融监管改革操作层面的建议1. 改进资本监管要求2. 调整贷款损失拨备3. 引入杠杆倍数指标4. 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第五章、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致谢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金融监管论文; 微观审慎论文; 宏观审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