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论文题目: 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农业经济管理

作者: 赵敏

导师: 宗颖生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转化体系

文献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并使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建国以来,山西省农业科技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山西农业的强大技术支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山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并不高,已转化的科技成果效益并不好,已构成了山西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山西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把山西建设成为农业强省的重大措施。 本文运用系统思想和方法,深入地探讨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过程和机制,在全面考察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剖析了阻碍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层次原因,并在对国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比较研究的同时,提出了加快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已转化成果效益的对策措施。 本文认为,只有增加山西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实施全方位改革创新,畅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渠道;加大投入,积极开辟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吸纳科技成果的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促进山西农业生产水平攀登新的高度,保障山西进入农业强省的行列。

论文目录:

摘要

1 引论

1.1 基本概念界定

1.1.1 农业

1.1.2 农业科技成果

1.1.3 科技成果转化

1.1.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1.1.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1.2 相关理论基础

1.2.1 技术创新的传播、扩散理论

1.2.2 市场需求拉引理论

1.2.3 政府驱动理论

1.2.4 复合动力理论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分析

2.1 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

2.1.1 研发周期长,涉及学科多

2.1.2 影响因素多,技术难度大

2.1.3 成果形成慢,淘汰速度快

2.1.4 推广滞后性,转化效率低

2.1.5 直接效益差,社会效益大

2.1.6 适用范围窄,产权管理难

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

2.2.1 直线转化模式

2.2.2 交叉循环模式

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

2.3.1 成果质量

2.3.2 市场的需求

2.3.3 生产者的有效需求

2.3.4 完善的转化体系建设

2.3.5 政策环境与资金保障

2.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

2.4.1 刚性转化

2.4.2 柔性转化

3 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制约因素

3.1 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主要成绩

3.1.1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

3.1.2 按照市场需求,发展了优质高效农业

3.1.3 挖掘了农业生产潜力,改善了农产品品质

3.1.4 积极创办科技产业,建立大批科教基地和科技园区

3.1.5 各类农民技术协会蓬勃发展,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注入活力

3.2 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科技与经济相互脱节,研究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

3.2.2 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及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队伍

3.2.3 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缺少风险投资

3.2.4 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薄弱

3.2.5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引导不力

3.2.6 管理体制不能有效地激励和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3.3 制约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因剖析

3.3.1 农业科研的投入不足

3.3.2 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不足

3.3.3 农业生产对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

3.3.4 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

4 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及其评价

4.1 国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及其评价

4.1.1 美国实行农业科研、教育与推广三结合的体系

4.1.2 日本实行农业科研、推广、教育分开,自成体系的管理体制

4.1.3 法国国家级农业研究院、农业发展工作和农业行业组织

4.1.4 荷兰在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之间设立联络办公室

4.2 国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及其评价

4.2.1 以国家农技推广部门为中心的转化模式

4.2.2 以公司或企业为中心的转化模式

4.2.3 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中心的转化模式

4.2.4 以农业科教单位为中心的转化模式

4.3 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及其评价

4.3.1 农民合作组织十农户模式

4.3.2 企业十基地十农户模式

4.3.3 农业科教单位十农户模式

4.3.4 农业科技示范园模式

4.4 适应山西经济发展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

4.4.1 转化模式的设计原则

4.4.2 成果转化目标模式

5 加快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5.1 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

5.1.1 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系统

5.1.2 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科技成果开发系统

5.1.3 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科技成果质量管理体系

5.2 实施全方位改革创新,畅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渠道

5.2.1 改革创新管理体制

5.2.2 改革创新机构功能及设置

5.2.3 改革创新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5.2.4 改革创新服务方式

5.2.5 改革创新外部环境

5.3 加大投入,积极开辟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5.3.1 增加各级财政的投入,合理配置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投入比例

5.3.2 扩大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拓展科技直接融资市场

5.4 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吸纳科技成果的能力

5.4.1 国家要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

5.4.2 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切实开展对农民的继续教育

5.4.3 加强对农民进行心理教育,增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意识

5.4.4 通过大众传播途径,有效增强农民主动吸纳应用成果的能动性

5.4.5 搞好科技示范工作,以点带面,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8-31

参考文献

  • [1].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网络交易平台发展研究[D]. 郑菲菲.烟台大学2018
  • [2].供需视角下福建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D]. 陈泓祎.福建农林大学2018
  • [3].石门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 张孝丽.湖南农业大学2017
  • [4].吉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 潘枭.吉林大学2017
  • [5].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 陈荣博.湖南农业大学2016
  • [6].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研究[D]. 刘璐雯.福建农林大学2014
  • [7].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服务研究[D]. 王瑜.河北农业大学2015
  • [8].武威市凉州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培育研究[D]. 韩晓洁.华中师范大学2015
  • [9].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主要项目实施的思路对策研究[D]. 赵淼.山西农业大学2014
  • [10].长沙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制约因素及转化模式研究[D]. 雷玉莲.湖南农业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及对策研究[D]. 陈永.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 [2].山西省农科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践及经验分析[D]. 牛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 [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 郭照辉.湖南农业大学2007
  • [4].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及对策[D]. 鲍龙盛.延边大学2007
  • [5].天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 赵玉洁.中国农业大学2005
  • [6].潍坊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D]. 姜孟东.山东农业大学2004
  • [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 丁军强.湖南大学2001
  • [8].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D]. 张立峰.河北农业大学2002
  • [9].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本化模式研究[D]. 王丽.河北农业大学2004
  • [1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与模式探讨[D]. 王云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标签:;  ;  ;  

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