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戈尔丁作为1983年的诺贝尔奖得主,自然吸引了不少文学评论家和学者的关注。他的作品以其诗歌般的叙述风格以及对人性的深刻的洞察力而著称。尽管,迄今为止,评论《蝇王》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但并非就没有再研究的空间。现有的评论主要是传记性的,集中于作品的主题,对文本内部的多元结构以及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互文性研究不够,因而使我们对《蝇王》的解读有失偏狭。本文试图从互文性视角对《蝇王》进行重新解读,以共时研究的方法,强调文本内容与文本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文本间的相互指涉,将文本从单一的阅读语境中解脱出来,并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并指出小说意义的生成正是多文本相互交叉,联系,作用的结果。本文从热奈特所界定的狭义的互文性中包含的两种互文手法,共存关系的互文手法典故(allusion)和派生关系的互文手法戏仿(parody)来重新解读《蝇王》和其“前文本”——英国荒岛文学、圣经神话、古希腊神话、古希腊悲剧和原始社会历史文本等的相互指涉和意义关联,以期通过这些“互文本”来发掘文本的深层内涵,为读者解读《蝇王》提供新的视野。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引言,简要介绍了戈尔丁的生平、文学成就、国内外对《蝇王》的评论以及本论文的研究问题、方法、意义和结构。第二章介绍了互文性理论,即以罗兰·巴特为代表的广义互文性和以热耐特为代表的可操作的狭义互文性以及该理论与本研究的相关性。第三、四章根据理论将进行文本细读。第三章利用表示共存关系的互文手法——用典来分析《蝇王》和圣经经典、古希腊神话和古希腊悲剧《酒神的伴侣》的互文关系。第四章利用表示派生关系的互文手法——戏拟来展示《蝇王》与英国荒岛文学的经典文本、原始社会人类发展的历史文本以及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普罗米修斯盗火这一经典神话文本的互文关系,旨在挖掘处于多元文本系统中的《蝇王》的多重主题。第五章是结论部分,指出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为一体的《蝇王》既是快乐文本也是极乐文本,其文本的多元性决定了意义的开放性。文本意义的生成并不在于试图发现文本的“终极意义”,而在于文本与文本,文本与读者以及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蝇王》中的乌合之众[J]. 文学教育(下) 2020(07)
- [2].《蝇王》理性的呼唤[J]. 现代交际 2018(03)
- [3].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蝇王》解读[J]. 低碳世界 2017(18)
- [4].理性与野蛮的冲突——论《蝇王》中人物的自我迷失[J]. 青年文学家 2020(05)
- [5].从德里达解构主义视角解读《蝇王》中的后现代萌芽思想[J]. 北方文学 2020(14)
- [6].从《蝇王》看荒岛文学的继承与发展[J]. 北方文学 2019(21)
- [7].孤岛上文明的丧失——弗洛伊德理论下的《蝇王》[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30)
- [8].《蝇王》中讽喻性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小说的主题[J]. 文教资料 2008(32)
- [9].文学与社会借鉴《蝇王》对当代社会的警示与借鉴[J]. 青春岁月 2018(13)
- [10].浅析《蝇王》人性命题的哲学意义[J]. 考试周刊 2017(04)
- [11].从《蝇王》中看儿童形象[J]. 明日风尚 2017(01)
- [12].简析《蝇王》中的三重人格[J]. 明日风尚 2017(03)
- [13].人性恶在《蝇王》中的体现[J]. 北方文学 2017(20)
- [14].从熵的角度看《蝇王》中的二元对立[J]. 智富时代 2014(12)
- [15].儿童世界中的“斯芬克斯因子”——《蝇王》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 山花 2014(14)
- [16].“恶”之祸——《蝇王》导读[J]. 初中生必读 2014(Z2)
- [17].小说与电影:《蝇王》人物形象的文化意义[J]. 长城 2009(02)
- [18].认识你自己——读《蝇王》(The Lord of the Flies)[J]. 学习博览 2008(01)
- [19].从巴赫金狂欢化视角解读《蝇王》[J]. 现代交际 2020(19)
- [20].后殖民主义批评视野中的《蝇王》解读[J]. 名作欣赏 2020(03)
- [21].《蝇王》中孩子群体的心理分析[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22].试析《蝇王》中的陌生化技巧[J]. 名作欣赏 2015(36)
- [23].《蝇王》主题浅析[J]. 名作欣赏 2014(24)
- [24].《蝇王》中人性恶之解读(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5(02)
- [25].前景化视角下的《蝇王》解读[J]. 长江丛刊 2018(36)
- [26].《蝇王》中菲勒斯的否定与消解[J]. 疯狂英语(理论版) 2016(04)
- [27].析《蝇王》中女性缺席的寓意[J]. 语文学刊 2014(11)
- [28].小说《蝇王》结局的寓意性探究[J]. 文教资料 2018(34)
- [29].简析《蝇王》中的象征手法[J]. 牡丹 2018(11)
- [30].从《蝇王》看反乌托邦小说[J]. 芒种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