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苏散加减治疗咽痒咳嗽

杏苏散加减治疗咽痒咳嗽

杏苏散加减治疗咽痒咳嗽

齐芝雪1胡晓弘2

(1柳河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吉林柳河135300;2通化市中心医院五官科吉林通化134000)

【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2-0191-01

咳嗽为临床常见病,多为风邪上壅,阴虚肺燥,痰凝咽喉所致。大部分患者基本愈后,咽痒咳嗽经久不愈,咽喉不利,肺失清肃,故出现咽干喉痒、咳嗽之症。杏苏散温而不燥,润而不凉,故取之化裁用治本证。2005年4月到2008年12月,利用杏苏散补肺利咽祛痰止咳,治疗咽痒久咳,咳痰不爽之症,疗效可法。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共观察治疗病例52例,均为我校附属医院门诊患者。其中男38例,女14例,平均年龄21岁,病程一周以上。

1.2诊断要点患者大部分为感冒咳嗽,感冒基本愈后,或感冒迁延失治,咳嗽不止,咽部不适,发痒且咳痰不爽,咳嗽即作,力咳方可粘痰出,有痰附于喉间感,或咳引胸痛,或鼻塞,或咽痒,咳嗽阵作,舌淡苔白或腻,脉数。

2治疗方法

杏苏散由杏仁15g,苏叶20g,桂枝15g,钱胡1g0,半夏10g,茯苓15g,桔梗20g,陈皮10g,生姜10g,大枣10枚,甘草10g。组成每日一剂,水煎温热服,每次300ml,三剂为一疗程,一般1-2疗程。

痰多加海浮石,贝母以祛痰,胸痛甚加丝瓜络以宽胸,咽干重加玄参麦冬以滋阴,咽痒重加钩藤以治咽痒。

3疗效观察

患者经1-2疗程其中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4例,有效(临床症状减轻)15例,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2例。总有效率96%。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映。

4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1王丽,女,26岁,于2007年4月15日就诊,患者因感冒发热咳嗽,在他院治疗5天,现患者热退。但仍咳嗽,咳痰色白。咽痒即作。痰涎粘着喉间,伴鼻塞,时流清涕,头微昏,

胸闷,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杏苏散三剂,痰易出,再服两剂,咳止胸畅,咳嗽基本痊愈。

典型病例2许飞,男,17岁,2007年5月11日诊。1月前曾患感冒,经治疗后遗下咳嗽未愈,且日渐加重。诊见:咳嗽频作,痰少气逆,咽干喉痒。查咽后壁有数个淋巴滤泡增生,胸部X线摄片无异常。舌淡红、苔薄黄干,脉浮稍数。证属风壅痰凝,肺燥阴虚,治宜祛风润肺,下气化痰,用上方加麦冬、沙参各典12g,射干、蝉蜕各10g。服药3剂,咳嗽诸症减轻,再服3剂而愈。

典型病例3李强,男,26岁。2007年7月25日诊。患儿发热2天,恶寒头痛无汗,鼻塞流浊涕,咳嗽,痰多稀色白,口不渴,食纳减少,睡眠差,小便正常,大便溏薄,体温38.5℃,咽充血,体瘦,苔薄白,脉浮弦。本证为凉燥外袭,肺失宣降。治宜辛温宣肺、化痰止咳。服本方3剂后,热退,咳嗽稍减,大便正常,按原方再取3剂,渐痊愈。

5讨论

此症多乃外感余邪留恋,肺气受损,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致咳嗽迁延不愈,故咳引胸痛;其病位在咽部;病邪主要为风邪,符合“风盛则痒”的致病特点,咳嗽稀痰者,古人谓燥为小寒也;肺为燥气所搏,不能通调水道,故寒饮停而咳也。鼻塞者,鼻为肺窍;嗌塞者,嗌为肺系也。杏苏散出自《温病条辨》。由于肺主呼吸,主皮毛,与外界息息相通,气温变化较大时若有不慎,外邪侵袭,首先伤肺。故治疗时着重轻宣润燥、化痰止咳,并随证加减,灵活运用,皆有效验。

杏苏散用杏仁,苏叶,解表散邪,宣肺达邪,清痰火治久咳,桂枝钱胡力气止咳,微发其汗,散风热利咽喉,半夏茯苓祛湿化痰,桔梗陈皮,理气宽胸。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营卫。四味合用,补泻相宜,阖辟相合。相反相成,诸药合用,补肺利咽,祛痰止咳之功,服之气展痰豁而久咳得愈。

标签:;  ;  ;  

杏苏散加减治疗咽痒咳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