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土壤耕作力学的核心任务是调控农地的土壤生物环境,因此,需要利用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去认识、描述以土壤结构为中心的土壤生物环境,并进而建立力学的、机械的因素以及管理措施与农地土壤结构形成之间的联系,从而最终实现通过合理的耕作提供最佳的苗床,促进农业生产。耕作力学是建立在拓展的土壤结构定义基础上的。由于土壤结构直接关系到土壤中水的入渗、传导、存储,影响着溶质的运移以及气体的交换与传导,从而决定着植物、生物及微生物群落生存环境的好坏。因此,研究土壤耕作是一个改善土壤生物环境的重要途径。以土壤生物环境为对象的耕作力学的研究方法必须同时注重室内的与室外的实验手段的使用。室内的研究方法关注人工结构土壤基的制作、人工结构土壤基土壤结构的生成及其在力学与模拟环境因子作用下的演变及动力学过程,从而能够在可控的量化的基础上为描述大田土壤的结构表现提供参考。室外的对于土壤结构的研究包括农地土壤的调查以及在大田中进行实际的耕作研究,从而描述在大田真实环境下土壤结构的表现及其动力学规律。本文首先在南京的周边地区进行农地的土壤结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一定的条件下农地土壤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而且这种结构表现在水坝农地明显地体现为机械耕作的特征,而在林场则明显体现为生物学特征。水坝农地的机械耕作能够生成致密的土垡,这种致密的土垡能够在一个作物季内被完整地保存。致密土垡阻碍作物根系的穿透,同时也必然对水与溶质的传递与分布带来不良影响,这也影响到土壤生物群落的发展。机械耕作对于土壤生物环境的不良影响可以通过对根区土壤结构及作物根系的发育形态的定性观察体现出来。与此不同的是,林场的农地具有良好的土壤结构性表现,其土壤的生物环境具有良性的循环。在南京地区农地的定性调查研究为提出土壤的广义结构概念提供了前提条件。土壤的广义结构由土壤单粒、复粒、团聚体、耕作生成的土垡等所有尺度范围的土壤颗粒构成,是土壤颗粒的空间排列或拓扑关系。这种土壤颗粒间的空间拓扑关系决定着土壤结构的动力学稳定性,同时也决定着颗粒间孔隙网络的空间构成,从而在最根本上决定着水、溶质、气体的运移,以及以此提供的土壤生物环境的好坏。本文针对土壤耕作力学的最基本问题—土壤的破碎—提出了土壤结构多尺度多分辨率分析的应力小波方法,该方法在物理意义上与小波理论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应力小波理论运用了小波分析的理念,该理论同时考虑到冲击破碎过程中的尺度与能量分布的特点,并将二者综合运用到破碎分析的过程中,从而能够真正体现出多尺度多分辨率分析的优势,为冲击破碎法分析土壤结构提供了全新的思想。室内的实验研究显示,应力小波分析方法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室内实验除了验证应力小波理论外,还进行了人工结构土壤基制作的初步探索。在进行冲击破碎实验时发现,与自然条件的土块相比,人工结构土壤基具有不同的结构性表现,这种不同的结构性表现体现在冲击破碎的能量以及破碎后的土壤碎块形态上。除室内实验外,本文进一步进行了室外耕作实验,实验在南京郊区盘城镇的农地进行,其目的也是对于应力小波理论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结果发现,与土壤破碎相关的指标可以分为两类:土壤破碎的统计学指标与力学指标。在与分形学的土壤结构分析的对比中发现,应力小波指标与分形学指标描述了土壤结构的不同方面。分形学描述的是土壤结构的统计学表现,而应力小波描述的是土壤结构的力学性质表现。在与其他的土壤破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中发现,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与土壤破碎体的单粒能量消耗易于获得并且更加敏感,因此,将二者的组合运用能够比较完整地描述土壤结构的状态。两种方法都能够显示,冬季的土壤动力学过程明显地改善了土壤的结构。与春季耕作的土壤相比,秋季耕作的土壤具有更高的颗粒破碎度,同时,其表面结合能也显著低于春季耕作的土壤。这能够表明,机械耕作并不是改善农地土壤结构的唯一途径,农地土壤的结构调控还需要重视环境的甚至是气候的因素。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土壤三相的广义土壤结构的定量化表达[J]. 生态学报 2009(04)
- [2].关于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对高产田土壤结构的影响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03)
- [3].半干旱典型草原区退耕地土壤结构特征及其对入渗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06)
- [4].不同土壤结构对冻土深度影响探讨[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01)
- [5].多种典型土壤结构下的电磁波透地回波信号分析[J].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17(05)
- [6].新时期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的土壤结构分析[J]. 农村科学实验 2020(02)
- [7].赣中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结构特征及其综合评价[J]. 江西林业科技 2012(04)
- [8].采用变精度遗传算法的土壤结构逆问题求解[J]. 高电压技术 2016(05)
- [9].黄河三角洲粉质盐碱土土壤结构特征与渗透性关系分析[J]. 节水灌溉 2020(02)
- [10].腐植酸在土壤与肥料中的应用[J]. 新农业 2020(03)
- [11].平度市仁兆“庄户学院”大棚新鲜土豆喜获丰收[J]. 农业知识 2020(08)
- [12].保护性耕作“四墒”兆丰年[J]. 河北农机 2009(05)
- [13].保护性耕作“四墒”兆丰年[J]. 科技致富向导 2009(17)
- [14].长期稻油轮作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水稻产量[J]. 土壤通报 2018(02)
- [15].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作用[J]. 农业机械 2015(16)
- [16].腐殖酸在农业生态环境中重要性研究[J]. 南方农机 2016(12)
- [17].沿海破坏山体周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结构特征与健康评价[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0(02)
- [18].浅谈平安县农业保护性耕作的现状和措施[J]. 青海农技推广 2008(02)
- [19].腐烂病:治本优于防控[J]. 果农之友 2010(06)
- [20].水平双层土壤对接地网电气特性的影响[J]. 电气应用 2008(14)
- [21].免耕条件下玉米残茬处理对农田表层土壤结构性能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03)
- [22].棉田冬季管 来年夺高产[J]. 现代农村科技 2011(03)
- [23].设施栽培对土壤结构及水分特性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01)
- [24].不同保墒与土壤结构改良措施对土壤结构及小麦、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2)
- [25].保护性耕作下西南黄壤坡地的土壤结构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14)
- [26].土壤结构三维可视化研究[J]. 地球 2015(06)
- [27].浅谈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J]. 新课程学习(上) 2012(11)
- [28].土壤结构调理剂(PAM)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29].土地整治区种植水稻对于土壤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 2018(05)
- [30].植被恢复下土壤结构与功能的关系[J].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