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不良心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

冠心病患者不良心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

杨春炜(云南省大理学院附属医院内一科云南大理671003)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1-0301-02

【摘要】目的心理社会因素是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与护士对健康知识需求的程度,重点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患者的健康需求程度高于护士,患者的需求重点明确,健康教育形式以预防保健为主。

【关键词】冠心病心理社会因素知识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心身障碍之一,已成为目前成年人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1975年报告,在美国50-59岁的男性人群中,每1000人中发病率为9.1%,从每10万人口中前10位疾病死亡统计来看,美国从1940年起已经是第1位。近半个世纪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到1980年继续保持第1位。中国的疾病结构正在发生变化;1957年冠心病占第5位,1975年上升到第2位,1984年已经上升到第1位。因此,从多学科研究冠心病的发病因素和防治方法对保证人们的健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对冠心病作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的病因涉及众多因素,其中以人格特征、心理应激及生活方式等心理社会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研究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冠心病组110例,选取2000年6月至2001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女,40例,男,70例,年龄(60±10)岁,其中心绞痛51例,心肌梗死59例。对照组60例,来自我院2001年9月门诊体检的健康个体。

1.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调查。多年来许多研究报告认为,A型行为类型与冠心病有关。A型行为类型,其特点是争强好胜,时间紧迫感和急躁与敌意,另一半为B型行为类型,其特点是与A型行为相反。最初筛选时确定113例冠心病人,属于A型行为的年龄为39-49岁的组中占68.3%,年龄为50-59岁的组中占73.6%。在全部预测性调查期间,有258人发生了冠心病,50人死亡。在年龄较轻和年龄较大的两组中,A型行为的人两倍于B型行为的人。最近的研究资料表明:A型行为与冠心病危险的关系受病人年龄、性别和职业的影响。

2.分析与讨论

2.1分析

关于情绪波动与猝死之间的相关性。许多突然的生活事件:如夫妻关系不和睦,工作不顺心,事业受挫与失败,与心理应激、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过量、运动不足、高脂、肥胖等)社会环境等。个体遇到这些应激性事件时,负性情结,容易出现应激情结反应,如恐惧、愤怒、焦虑、激动等,继而影响心跳的速率,节律与心博出量,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2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受环境,遗传多种因素影响的疾病,除了传统危险因素外,许多新的可能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受到焦虑、压力的影响,患者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迷走神经张力减低,心脏压力反射调节性受损,抑郁、焦虑多在烦躁不安的状态,可使心脏负荷增加。从而使心率变异下降,且易出现心律失常、猝死。

3.治疗与处理

3.1一般治疗:发作时立刻停止活动,一般病人在休息后症状即可消除。平时应尽量避免各种诱发的因素,如过度的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等。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减轻精神负担;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

3.2药物治疗:扩张血管药物,调整血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溶血栓和抗凝药物等。对症处理,对症治疗。

3.3介入治疗。

3.4外科手术治疗。

3.5运动锻炼疗法,适宜的运行锻炼有助于促进侧支循环的发展,提高体力活动的耐受量而改善症状。

近年来国内外除重视心理社会病因的研究外,对于行为疗法的研究也非常重视,对于冠心病的处理,最好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生理心理治疗,方可提高治愈率,巩固治疗效果。

4.心理护理

随着监护水平的提高和治疗手段的进展,心肌梗塞病人的急性期病死率已大大下降,目前已低于10%。渡过了危险期的病人面临着如何延长远期存活时间的问题。远期存活除与年龄、性别、急性期病情、心肌梗塞的部位、面积等因素有关外,还与病人病后的生活方式有关。不论是患过冠心病的人还是健康的人,应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戒烟酒,避免过度劳累,紧张的刺激,适当参加文娱、体育活动,使生活富有情趣,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培养良好心态,寻求各种途径,来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情绪。所有保健措施中,心理平衡是最关键的一项,保持良好的快乐的心境,几乎可以拮抗其他所有的内外不利因素。神经免疫学研究指出,良好的心境使机体免疫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改变传统所习惯的使用口服药物治疗疾病的态度,促进患者接受冠心病的主动性治疗,防止冠心病发展,减少冠心病突发事件的发生,督促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320—339.

[2]郑修霞,当代教育理论与护理救教育[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12.

[3]陶寿涛,我国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近年演变趋势,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

[4]陈在嘉,高润霖主编.冠心病: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5]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

[6]胡佩诚,医护心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

标签:;  ;  ;  

冠心病患者不良心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