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新诗风研究

陈子龙新诗风研究

论文摘要

陈子龙是明末著名的文学家、学者和政治活动家。他以倜傥多情的个人性格,慷慨悲凉的生平遭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歌风格,也展示了明末复杂的文化背景下个体的丰富性。但是,相对于陈子龙词学研究,陈子龙诗风研究较为薄弱,多集中在发掘其诗歌理论的时代色彩和现实意义,对诗歌创作艺术特色缺乏细致的分析和总结。本文旨在研究陈子龙基于思想与人格基础上的新型诗风,其诗在总体上体现了“才”、“情”、“气”的融通,在陈子龙同时代很少诗人有此鲜明的特点,这也是陈子龙诗歌的审美新质之所在。 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论文的第一部分解读了晚明江南特别是松江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分析陈子龙的家世、性格和在几社、复社的活动和地位。 论文的第二部分结合晚明学术背景,对陈子龙思想与人格作分析,挖掘其新诗风的思想根源。首先,晚明学术思想经历了一个由阳明心学返归朱子学的过程,就陈子龙思想而言,其主基调是经世济时,但也体现出对王学的吸纳,并受到当时个性思潮的影响。需要着重指出的是,陈子龙一生中“时”的观念十分强烈,贯穿于其政治、军事思想、诗论以及行为中。 其次,讨论其“文化人格”的主导倾向。陈子龙的人格精神体现了“隐”与“仕”的矛盾,“时变”与“守道”的融合,既与明末思想文化相关联,又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论文的第三部分对陈子龙诗歌艺术特色进行分析与评价,进一步探寻诗风构成的复杂因素。陈子龙新诗风的特点是将看似矛盾的内容相互融合,这又是建立在明末复杂的文化机制之上的。首先是英雄豪气与儿女之情的结合,相互辉映。其次,陈子龙诗不仅体现了松江地域文化的影响,而且体现了与六朝才情传统和盛唐高情传统的结合,丽与悲、高情与才情、雅与健这些特质在他的诗中充分体现,形成了挥洒浪漫、亮丽的生命情调,从诗歌色彩、意象与用典等方面作分析。再次,对陈子龙诗“才”、“情”、“气”三位一体的美学追求和实践做归纳总结,如打通艳情和忠爱,融合李杜诗风等。 总之,陈子龙诗风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不仅能揭示陈子龙文学的实践情况,而且由个案的研究构建明清诗歌的传承联系,从而透视晚明文人心态、艺术特色,将明清之际文学、文化研究推向深入。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论 陈子龙的研究史
  • 第一章 江南、松江文化与陈子龙
  • 第一节 明末的江南与松江
  • 一、江南在晚明的文化地位
  • 二、松江人文传统与陈子龙
  • 第二节 青年子龙和社事活动
  • 一、诗礼传家
  • 二、狂直个性
  • 三、社事精英
  • 第二章 学人、学风与陈子龙的思想和人格
  • 第一节 晚明社会之学人与学风
  • 一、陈子龙与晚明学术
  • 二、明清之际的经世思潮
  • 第二节 陈子龙的思想核心—事功与节概
  • 一、经世之文编
  • 二、经世之政论
  • 三、经世之谈兵
  • 第三节 陈子龙的人格精神
  • 一、“文士”与“能臣”之人生定位
  • 二、“徘徊君亲之间”之仕隐矛盾
  • 三、“时变”与“守道”之主体人格
  • 第三章 陈子龙新诗风
  • 第一节 “不废儿女之情,动有风云之气”的双重蕴涵
  • 一、“遇物缠绵”之敏感心质
  • 二、“娱情振气”之英才本色
  • 第二节 “迹其导厉之辞,寓飞扬之奋情”的才情风范
  • 一、中国文学的“才情”传统
  • 二、子龙的“才情”理论与创作
  • 第三节 “才”、“情”、“气”三位一体的美学追求
  • 一、三者归一之美学实践
  • 二、子龙诗歌之审美新质
  • 附录一 《花间》、《草堂》共同影响下的词体意识
  • 附录二 《近圣居三刻参补四书燃犀解》辑录陈子龙参补之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陈子龙散文创作课堂教学要点刍议[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3)
    • [2].陈子龙的江南论[J]. 明史研究 2013(00)
    • [3].陈子龙词研究[J]. 芒种 2014(06)
    • [4].陈子龙企行“因民所便”的纸钞拯救濒危“故国”的思想[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6(05)
    • [5].霸气横春[J]. 芒种 2018(01)
    • [6].浅论陈子龙及其诗歌[J]. 牡丹 2019(02)
    • [7].《陈子龙全集》[J]. 文艺研究 2011(10)
    • [8].何处望春归 空林莺暮啼——陈子龙词忧患意识透视[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03)
    • [9].不废儿女之情,动有风云之气——陈子龙诗风研究[J]. 文教资料 2010(09)
    • [10].陈子龙的复古思想与辞赋创作[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9(04)
    • [11].一言难尽陈子龙[J]. 雨花 2009(09)
    • [12].浅谈陈子龙的岁时节令诗[J].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2(03)
    • [13].侯方域与陈子龙交游考论[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2(12)
    • [14].陈子龙思想小议[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15].陈子龙的骈文成就及其对清初影响[J]. 中国文学研究 2018(04)
    • [16].钻空子是门大学问[J]. 城乡致富 2009(10)
    • [17].陈子龙“庄屈善怨”说述评[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7)
    • [18].多情才子,无双国士——清诗之旅[J]. 文学界(原创版) 2008(11)
    • [19].陈子龙词风形成的文化形态研究[J]. 科技风 2016(08)
    • [20].陈子龙、柳如是与复社文学[J]. 文史知识 2011(09)
    • [21].论陈子龙与七子诗学[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3)
    • [22].托物言志 言近旨远——陈子龙《渡易水》赏析[J]. 课外语文 2019(02)
    • [23].陈艾之争的时间再议[J]. 南昌高专学报 2010(05)
    • [24].黄道周陈子龙交游考论[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9(02)
    • [25].陈艾之争与晚明文统归宗[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26].陈子龙“诗以复古”的诗歌创作[J]. 青年文学家 2016(14)
    • [27].陈子龙等编《唐诗选》小考[J]. 古籍研究 2008(02)
    • [28].论陈子龙诗歌[J]. 中国韵文学刊 2011(04)
    • [29].尚丽崇悲,情气相合——读陈子龙易水诗[J]. 名作欣赏 2012(08)
    • [30].明末清初松江地区“龙门”弟子考略[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7)

    标签:;  ;  ;  ;  

    陈子龙新诗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