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个体兴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局稳定性,谣言传播,兴趣度差异,辟谣机制
个体兴趣论文文献综述
冉茂洁,刘超,黄贤英,刘小洋,杨宏雨[1](2018)在《基于个体兴趣度差异和辟谣机制的谣言传播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谣言传播模型未同时考虑个体兴趣度差异和辟谣机制的问题,提出基于个体兴趣度差异和辟谣机制的IWSR谣言传播模型。计算了模型的平衡点和基本再生数,利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Hurwitz判据和La Salle不变性原理,得到部分谣言传播平衡点局部稳定和全局稳定的条件。通过数值仿真得出加强政府辟谣力度或提升个体判断能力等均能有效抑制谣言传播的结论,最后在WS小世界网络和BA无标度网络上的仿真结果得出在不同网络拓扑结构下谣言传播影响因子的影响力度存在差异性的结论。(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8年11期)
王雪[2](2018)在《促进初中生情境兴趣向个体兴趣转化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关于教学策略和兴趣的研究一直是教育者关注的课题之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总框架指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关于数学兴趣的策略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但目前我国学者基于兴趣转化机制的策略研究相对薄弱。Hidi和Renninger(2006)兴趣发展四阶段模型很完善,详细的说明了兴趣的转化机制。因此本研究以Hidi和Renninger(2006)兴趣发展四阶段模型为理论基础研究促进初中生数学兴趣转化的策略。首先本研究根据Hidi和Renninger兴趣发展四阶段理论,从激发性情境兴趣、维持性情境兴趣、最初的个体兴趣和稳定的个体兴趣这四个方面,对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现状进行调查。通过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发现:初中生数学课堂情境兴趣和个体兴趣整体处于中上等水平,不同年级在兴趣发展四个阶段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并随着年级升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性别方面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接着又以:材料生动性、情感体验、自主参与、价值认识和教师反馈5个维度为视角,调查影响初中生数学课堂兴趣的影响因素。调查表明,材料生动性对激发性情境兴趣的预测能力最高,自主参与对维持性情境兴趣的预测能力最高,价值认识对个体兴趣的预测能力最高。数学课堂兴趣的发展是有序的过程,任一阶段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条件来促进转化。最后根据以上五方面提出促进初中生数学课堂兴趣的转化策略。(本文来源于《江苏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胡昌平,查梦娟,石宇[3](2018)在《融合个体兴趣与群体认知的音乐个性化推荐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改善音乐资源描述的质量,提升音乐个性化推荐效率,为音乐推荐系统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基于用户对音乐作品的认知框架构建元数据体系,并以用户的共识为基础进行音乐作品描述,在此基础上构建融合群体认知与个人偏好的用户兴趣模型。以豆瓣音乐为例,进行个性化推荐实验并验证模型效果。实验表明,融合个体兴趣与群体认知进行音乐个性化推荐能明显改善音乐作品的推荐准确率。(本文来源于《信息资源管理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李吏[4](2016)在《小学生体育学习的个体兴趣与情境兴趣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华夏民族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是提高当代小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仅受到情境兴趣影响,也与小学生个体因素有很大关系,因为不同个体对相同环境体验的感受是大相迥异的.为进一步探讨研究小学生个性特征与体育项目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如何形成体育兴趣等主要问题,以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为提升教学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长春市四所小学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586人,对体育学习的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个体兴趣有四个维度,即积极兴趣、参与兴趣、被动兴趣和消极兴趣,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四个维度上存在不同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积极兴趣显着性下降,参与兴趣无显着变化,而被动兴趣和消极兴趣则显着性增强;在男女生比较上,高级的男生、女生在体育学习的积极兴趣、被动兴趣方面相比,差异有显着性。2.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因子中,主要有缺少时间占17.9%,缺少场地设施占18.9%,学习紧张、功课攀占13.8%,缺少运动器材占23.2%,教学内容枯燥26.1%。男生把缺少场地设施作为影响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因子放在了第一位(28.4%),而女生把教学枯燥作为影响体育学习兴趣的重要环境因子放在了第一位(25.4%)3.情境兴趣中的新颖性、挑战性、愉悦感维度和总体兴趣与个体兴趣的积极兴趣有着显着性的相关性,而参与兴趣与新颖性、挑战性和愉悦感维度与个体兴趣中的参与兴趣维度显着性相关,被动兴趣与情景兴趣的联系并不是很密切,新颖性和消极兴趣存在着非常显着的负相关。(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9-01)
邓茜[5](2015)在《关于情境兴趣与个体兴趣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影响的研究——以西南财经大学参加素质拓展训练学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代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频率低,没兴趣的现象,从心理学中情境兴趣对个体兴趣的影响来分析和阐述这种现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西南财经大学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大1、大2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学生参与素质拓展训练前后对体育锻炼兴趣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素质拓展训练作为情境兴趣对个体兴趣的提高起到了激发和传递作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提高大学生锻炼的参与度寻找一种新的途径和方式。(本文来源于《四川体育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殷东林[6](2013)在《新时期大学师德建设的新要求——关注学生个体兴趣和目标的养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关注学生个体兴趣和目标的养成是新时期大学师德建设的新要求。(本文来源于《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叶小强[7](2013)在《基于个体兴趣模型的社区推荐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与数据出现了爆炸式地增长,人们接触到的数据与信息出现了严重的过载。在这种背景下,数据挖掘、信息检索、并行计算以及分布式系统等数据高效处理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关技术逐渐被投入商业应用,并兴起了相关技术的研究热潮。基于社会网络的个性化社区推荐系统是在个性化推荐系统和复杂社会网络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关技术起步比较晚,目前主流算法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之处,例如未能有效处理具有重迭社区的社会网络、未能较好处理带权网络、未能有效处理动态网络以及推荐准确度依赖社区划分结果等等。为了解决上面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个体兴趣模型的社区推荐算法(CRBIM算法),算法认为个体的兴趣和社会网络的结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而且在网络的动态变化过程中,个体会把自己所参与的社区推荐给与自己具有相同兴趣的朋友。基于以上思想,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从动态角度分析个体兴趣模型。本文把社会网络的动态过程看成由一个一个时间片段组成,通过分析各个时间片段社区的状态及个体参与社会网络的情况来分析社会网络的动态变化过程,挖掘个体的兴趣模型,然后根据个体兴趣的动态特性为个体进行有效的、时新的个性化推荐。(2)从正反两面考虑影响社区推荐的因素。本文除了考虑了哪些社区是个体最可能感兴趣的,而且从反面的角度进行思考,考虑哪些社区是当前用户最不可能参与的,这样一方面对于处于模糊地带的对象可以进一步进行区别,拉开喜欢与不喜欢的距离,另一方面对于当前用户不可能喜欢的商品或者社区可以直接进行排除,提高社区推荐的准确度。(3)能有效处理带权的复杂社会网络。本文算法慎重考虑了网络中边和点的权值在社会网络中的作用,有效合理进行运用,提高了社区推荐的准确度。(4)经过多个数据集实验证明,本文算法能在保持较低时间复杂度的情况下,具有相对传统主流算法较高的推荐准确度。(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3-06-01)
涂阳军[8](2011)在《论情境兴趣与个体兴趣及其教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论述了兴趣的概念、情境兴趣与个体兴趣的区别与联系,情境兴趣向个体兴趣的转化机制,文末提出了情境兴趣向个体兴趣转化的教育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11期)
个体兴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关于教学策略和兴趣的研究一直是教育者关注的课题之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总框架指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关于数学兴趣的策略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但目前我国学者基于兴趣转化机制的策略研究相对薄弱。Hidi和Renninger(2006)兴趣发展四阶段模型很完善,详细的说明了兴趣的转化机制。因此本研究以Hidi和Renninger(2006)兴趣发展四阶段模型为理论基础研究促进初中生数学兴趣转化的策略。首先本研究根据Hidi和Renninger兴趣发展四阶段理论,从激发性情境兴趣、维持性情境兴趣、最初的个体兴趣和稳定的个体兴趣这四个方面,对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现状进行调查。通过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发现:初中生数学课堂情境兴趣和个体兴趣整体处于中上等水平,不同年级在兴趣发展四个阶段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并随着年级升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性别方面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接着又以:材料生动性、情感体验、自主参与、价值认识和教师反馈5个维度为视角,调查影响初中生数学课堂兴趣的影响因素。调查表明,材料生动性对激发性情境兴趣的预测能力最高,自主参与对维持性情境兴趣的预测能力最高,价值认识对个体兴趣的预测能力最高。数学课堂兴趣的发展是有序的过程,任一阶段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条件来促进转化。最后根据以上五方面提出促进初中生数学课堂兴趣的转化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个体兴趣论文参考文献
[1].冉茂洁,刘超,黄贤英,刘小洋,杨宏雨.基于个体兴趣度差异和辟谣机制的谣言传播模型[J].计算机应用.2018
[2].王雪.促进初中生情境兴趣向个体兴趣转化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3].胡昌平,查梦娟,石宇.融合个体兴趣与群体认知的音乐个性化推荐模型[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8
[4].李吏.小学生体育学习的个体兴趣与情境兴趣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5].邓茜.关于情境兴趣与个体兴趣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影响的研究——以西南财经大学参加素质拓展训练学生为例[J].四川体育科学.2015
[6].殷东林.新时期大学师德建设的新要求——关注学生个体兴趣和目标的养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
[7].叶小强.基于个体兴趣模型的社区推荐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8].涂阳军.论情境兴趣与个体兴趣及其教育意义[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