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产河豚毒素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河豚毒素,高效液相色谱法,16S,rDNA,希瓦氏菌
产河豚毒素菌论文文献综述
王少蓉,郁昂[1](2010)在《产河豚毒素菌株的分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厦门同安海域的黄鳍东方豚(Fugu xanthopterus)卵巢组织中分离纯化出59株菌株,通过小鼠试验筛选出11株产毒菌株,并对其中产毒能力较强的EL10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初步认定发酵产物中含有河豚毒素。同时对EL10菌株进行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该菌属于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0年06期)
邢磊[2](2010)在《1.横纹东方鲀肠道内产河豚毒素细菌的筛选 2.胜利油田原油组分的分析及石油降解菌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又称原豚素(Spheroidine)、东方豚毒素(Fugu poison)等,是一种剧毒的生物碱类天然神经毒素,最初是从豚科鱼的卵巢和肝脏中提取得到的。TTX对钠通道具有阻断作用,它能够与肌肉、神经细胞膜上钠离子通道受体结合,抑制动作电位的传导。TTX除用作神经生理学、肌肉生理学的工具药外,还具有相当强的镇痛作用,并极有可能成为新的局部麻醉药和戒除药物依赖性的药物,而且具有不成瘾的特点,这就使TTX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市场上的TTX主要从河豚鱼的卵巢和肝脏组织获得,如果能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TTX,由于微生物生长迅速等特点,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对于保护河豚鱼免受因河豚毒素的开发而濒危灭绝有重要意义。TTX的起源目前一直存在争议,TTX最早在河豚体内被发现,并且人们已经注意到它有显着的个体、器官和组织差异性,在肝脏和卵巢中的含量最高,而人工养殖的河豚基本无毒。TTX不仅存在于河豚体内,在其他多种生物也发现了TTX或TTX类似物。这些含有TTX的生物有一个共同点,即其体内含有多种能分泌TTX及其类似物的细菌。近年来,已发现了多种能产生TTX的微生物,因此主张微生物起源假说的学者越来越多。本文以采集于我国福建海域的横纹东方鲀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肠道内细菌进行了种属鉴定,对其发酵产物进行了处理,采用小鼠生物检测与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含有TTX。结果表明:横纹东方鲀肠道内存在3株可以产生TTX的细菌,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HDC13为凝聚短状杆菌,HDC35为巨大芽孢杆菌),HDC37为速生嗜冷杆菌;通过混合培养后检测发现(HDC13+HDC35+HDC37)和(HDC35+HDC37)有较好的致死效果。总之,本文首次分离并鉴定了横纹东方鲀肠道内细菌,并对肠道内细菌产TTX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发现叁株可以产TTX的细菌。为TTX的微生物起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下一步TTX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提供了菌种资源。原油是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以液态烃为主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原油又称石油。原油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混合物,其主要组成是烃类。包括链烷烃、烯烃、环烷烃和芳香烃,还含有微量的硫、氮化合物。不同油田生产的原油,因组成不同,往往具有不同的性质。不同性质的原油,要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以生产适当的产品,使原油得到合理利用。因此原油组分的分析对原油的加工处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海上溢油的频繁发生,溢油的鉴别变的尤为重要,而油指纹又是溢油鉴别的主要手段。此外,文献中已经报道多种石油降解菌,微生物降解石油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因此,高效石油降解菌筛选就成为微生物降解石油的关键。本文首先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的方法对胜利油田原油组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同时利用CPI(碳优势指数)、Cmax(主碳峰)、等值数进行了原油指纹信息的分析。通过组分定性分析,共定性了原油中的103种化合物,其中饱和链烷烃的质量分数为89.864%;通过指纹信息分析,确定了胜利油田原油的成熟度高(CPI=1.0267),母质类型好( ;原油沉积环境属于海相还原沉积环境( Pr/Ph <1)。其次,本文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叁株高效石油降解菌,经16s rDNA测序鉴定有两株属于不动杆菌属,一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叁株菌均具有高效降解石油的能力,能够降解大部分石油烃。(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0-06-10)
陆燕,易瑞灶,陈伟珠[3](2010)在《堀越氏芽孢杆菌S184产河豚毒素的发酵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快速有效的数学统计方法对堀越氏芽孢杆菌(Bacillus horikoshii)S184产河豚毒素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众多影响产河豚毒素的因素中筛选出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蛋白胨、磷酸盐质量浓度和接种体积分数。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响应面法中的杂合设计进行优化,通过拟合得到响应曲面函数,并获得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在该实验条件下,河豚毒素产量从666.65 ng/L提高到1 900.60 ng/L。(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池珍,郑莺,毛宁[4](2010)在《产河豚毒素(TTX)菌株ZY-23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河豚卵巢中分离得到35株细菌,利用小鼠生物法检测获11株产河豚毒素(TTX)菌株,其中有6株菌产TTX含量达400ng/mL以上,对其中ZY-23菌株进行传统分类学方法鉴定,初步鉴定为液化沙雷氏菌(Serratia liquefaciens)。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ZY-23菌株与Serratiasp.Tp5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达99%。用荧光检测分析其发酵液,发现在423nm处与标准品具有相同的发射峰,初步证实发酵液含有TTX。(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0年02期)
郑莺[5](2009)在《产河豚毒素微生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从河豚鱼的卵巢中分离出35株野生菌,其中15株菌株遗传性状稳定。用小鼠生物检测法对15株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了检测,初筛选出11菌株进行复筛,结果有6株菌毒素含量均在400ng/ml,其中菌株B-333毒素含量最高为489.40ng/ml,因此选择菌株B-333作为出发菌株,并命名为ZY-23。2、通过对ZY-23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ZY-23菌株具有沙雷氏菌的典型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26℃,最适pH7.0,最适Nacl浓度2%。3、通过提取ZY-23菌株的基因组DNA,利用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扩增、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将阳性克隆测序,获得ZY-23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进化树,证实ZY-23菌株与Serratia sp.Tp5有99%的同源性。4、通过小鼠生物法测定发酵离心液和破壁后的菌体细胞上清液,结果表明发酵离心液中含有毒性成分,破壁后的细胞上清液不含毒性成分,ZY-23产生的毒素为胞外产物。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发酵离心液进行测定,结果在423nm处标准品与ZY-23提取物都有相同的发射峰,初步证实发酵液含有河豚毒素。5、通过研究确定了高效液相检测法测定TTX的条件:流动相乙腈:水15:85,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191nm,柱温23℃,进样量:20ul。HPLC检测结果显示,ZY-23菌株的发酵产物中提取得到的毒性成份保留时间与标准品基本一致。初步证实菌株ZY-23的发酵产物为河豚毒素或河豚毒素衍生物。(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邓燚杰,范延辉,薛德林,刘丽,胡江春[6](2008)在《梭形芽孢杆菌(Bacillus fusiforms)N141发酵产河豚毒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分离筛选得到的产河豚毒素(TTX)的梭形芽孢杆菌(Bacillus fusiforms)N141菌株,在10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产TTX的试验。发酵产物经提取和精制后,用高效薄层色谱、小鼠生物试验,以及河豚毒素单抗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出发酵液中含有TTX。研究了菌体生长、pH、溶氧、以及产物TTX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TX是在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后才产生的,说明TTX是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10L罐发酵产TTX的工艺技术,在500L发酵罐进行了验证,重现性良好。这为微生物源河豚毒素的发酵中试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08年01期)
范延辉,胡江春,王书锦[7](2007)在《海洋细菌B3B产河豚毒素特性的鉴定及其发酵培养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我国渤海红鳍东方豚(Fugu rubripes)的卵巢中分离到了一株海洋细菌B3B,对其发酵产物进行了分离和精制,通过小鼠试验、高效液相色谱试验及质谱分析,认定其发酵产物中含有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采用均匀设计回归分析及优化系统对其培养基组分做了优化,获得了较理想的发酵培养基,使TTX的产量提高了128.7%.图2表2参21(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武振龙[8](2005)在《产河豚毒素菌株RG-3B6、RG-33B的分离纯化及其发酵产物中河豚毒素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是一种剧毒的生物碱类天然神经毒素,最初是从豚科鱼的卵巢和肝脏中提取得到的。TTX为典型的Na+通道阻断剂,它能够与肌肉、神经细胞膜上钠离子通道受体结合,抑制动作电位的传导。TTX除用作神经生理学、肌肉生理学的工具药外,还具有相当强的镇痛作用,并极有可能成为新的局部麻醉药和戒除药物依赖性的药物,而且具有不成瘾的特点,这就使TTX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展。目前市场上的TTX主要来源于河豚鱼的卵巢和肝脏组织,如果能经微生物发酵生产TTX,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对于保护河豚鱼免受因河豚毒素的开发而濒危灭绝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 关于TTX的起源问题一直存在较多争议。从首次从河豚鱼体内分离到TTX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TTX是河豚鱼自身分泌产生的生物毒素,虽然进行了大量的组织学研究,但在河豚鱼体内并未找到分泌TTX的腺体和导管。研究发现,TTX还广泛分布于河豚鱼之外多种脊椎动物及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或体表。TTX在与河豚鱼无亲缘关系和食物链关系的多种动物体内的发现,使得TTX的起源问题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兴趣与关注。尽管研究者已从多种海洋细菌的发酵产物中检测TTX及其类似物,但都没有真正获得微生物来源的TTX的结晶,因此无法从结构与功能上系统地研究和确证其与组织来源的TTX的完全一致性。已经证实,河豚鱼的卵巢和肝脏的毒性高于河豚鱼其它组织与器官,而这种毒性的差异是否与不同组织中的产TTX菌的分布及产TTX能力的不同有关,尚无文献报道。 本论文以采集于我国渤海的红鳍东方豚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中两株产TTX的优良菌RG-33B、RG-3B6进行了种属鉴定,对其发酵产物中的TTX进行分离与纯化,并将生物检测与化学检测相结合,对微生物源TTX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河豚鱼的卵巢、肝脏、肠道中存在可产生TTX的细菌与放线菌,河豚鱼不同组织毒性的差异与其中产TTX菌株的产毒能力有关;(2)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RG-33B为达松维尔拟诺卡氏放线菌,RG-3B6为梭形芽孢杆菌,其中达松维尔拟诺卡氏菌发酵产生TTX的报道在国际上尚属首次;(3)获得微生物源的TTX,并从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的角度证实,微生物发酵产生的TTX与河豚鱼组织中的TTX是一致的,这一结果为TTX的微生物起源假说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总之,本论文首次对河豚鱼体内产TTX菌的分布、微生物源TTX的分离与纯化进行了研究,获得微生物源的TTX,并从结构和功能上证实其与组织来源的TTX相一致,为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TTX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同时也为TTX的微生物起源假说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05-06-01)
吴韶菊[9](2005)在《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产河豚毒素(Tetrodotoxin)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豚毒素,一种毒性极强的神经Na~+通道阻断剂,首先由Tahara(1909)从鲀科鱼(Tetrodontidae)体内发现并定名为Tetrodotoxin(TTX)。随后的研究中,河豚毒素在多种海洋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海底、淡水沉积物中被陆续发现,这些报道逐渐改变了人们以往认为的河豚毒素仅分布于鲀科鱼类的看法。目前,较被广泛接受的是河豚毒素外源性起源假说。 本实验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选取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作研究对象,对其生产河豚毒素的情况进行了尝试性研究,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基本实验步骤包括:菌种复活、纯化、培养条件选择、发酵产物内毒素分离、纯化及毒素测定等。经实验,选择CD-180离子交换树脂为柱层析材料,并创新性地将硅胶柱层析法与河豚毒素薄层层析技术结合起来分离纯化样品。实验结果较理想。 分离的毒素组分,用小鼠生物检测法确定为河豚毒素;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进一步确证是河豚毒素类似物。分析条件:Waters600E液相系统,PDA996二极管矩阵检测器,Hypersil 5μm C18反相色谱柱(250×4.6mm i.d.),流动相:2mmol/L庚烷磺酸钠-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8,检测波长:205nm,流速0.6mL/min,温度29℃,进样体积20μL。方法最低检测量20ng,线性范围1~200mg/L。同时,还采用荧光检测器进行了河豚毒素检测,分析条件为:Waters 2475多波段荧光分析色谱仪,717型自动进样器,Hypersil 5μm C18色谱柱(250×4.6mm i.d.),流动相:2mmol/L庚烷磺酸钠-0.05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6.8;2mol/L NaOH溶液作柱后衍生剂,反应盘管10m×0.3mm,衍生温度100℃,检测波长:激发波长381nm,发射波长505nm,流速0.5mL/min,柱温:29℃,进样体积20μL。方法最低检测量5ng,线性范围0.5~200mg/L。结果证实,荧光检测器相比紫外检测器更加灵敏,在排除与目标分离物保留时间接近的杂质干扰上优于紫外检测器:同时证实菌体破碎液中TTX类似物含量较菌液(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5-04-01)
产河豚毒素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又称原豚素(Spheroidine)、东方豚毒素(Fugu poison)等,是一种剧毒的生物碱类天然神经毒素,最初是从豚科鱼的卵巢和肝脏中提取得到的。TTX对钠通道具有阻断作用,它能够与肌肉、神经细胞膜上钠离子通道受体结合,抑制动作电位的传导。TTX除用作神经生理学、肌肉生理学的工具药外,还具有相当强的镇痛作用,并极有可能成为新的局部麻醉药和戒除药物依赖性的药物,而且具有不成瘾的特点,这就使TTX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市场上的TTX主要从河豚鱼的卵巢和肝脏组织获得,如果能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TTX,由于微生物生长迅速等特点,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对于保护河豚鱼免受因河豚毒素的开发而濒危灭绝有重要意义。TTX的起源目前一直存在争议,TTX最早在河豚体内被发现,并且人们已经注意到它有显着的个体、器官和组织差异性,在肝脏和卵巢中的含量最高,而人工养殖的河豚基本无毒。TTX不仅存在于河豚体内,在其他多种生物也发现了TTX或TTX类似物。这些含有TTX的生物有一个共同点,即其体内含有多种能分泌TTX及其类似物的细菌。近年来,已发现了多种能产生TTX的微生物,因此主张微生物起源假说的学者越来越多。本文以采集于我国福建海域的横纹东方鲀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肠道内细菌进行了种属鉴定,对其发酵产物进行了处理,采用小鼠生物检测与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含有TTX。结果表明:横纹东方鲀肠道内存在3株可以产生TTX的细菌,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HDC13为凝聚短状杆菌,HDC35为巨大芽孢杆菌),HDC37为速生嗜冷杆菌;通过混合培养后检测发现(HDC13+HDC35+HDC37)和(HDC35+HDC37)有较好的致死效果。总之,本文首次分离并鉴定了横纹东方鲀肠道内细菌,并对肠道内细菌产TTX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发现叁株可以产TTX的细菌。为TTX的微生物起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下一步TTX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提供了菌种资源。原油是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以液态烃为主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原油又称石油。原油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混合物,其主要组成是烃类。包括链烷烃、烯烃、环烷烃和芳香烃,还含有微量的硫、氮化合物。不同油田生产的原油,因组成不同,往往具有不同的性质。不同性质的原油,要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以生产适当的产品,使原油得到合理利用。因此原油组分的分析对原油的加工处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海上溢油的频繁发生,溢油的鉴别变的尤为重要,而油指纹又是溢油鉴别的主要手段。此外,文献中已经报道多种石油降解菌,微生物降解石油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因此,高效石油降解菌筛选就成为微生物降解石油的关键。本文首先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的方法对胜利油田原油组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同时利用CPI(碳优势指数)、Cmax(主碳峰)、等值数进行了原油指纹信息的分析。通过组分定性分析,共定性了原油中的103种化合物,其中饱和链烷烃的质量分数为89.864%;通过指纹信息分析,确定了胜利油田原油的成熟度高(CPI=1.0267),母质类型好( ;原油沉积环境属于海相还原沉积环境( Pr/Ph <1)。其次,本文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叁株高效石油降解菌,经16s rDNA测序鉴定有两株属于不动杆菌属,一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叁株菌均具有高效降解石油的能力,能够降解大部分石油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河豚毒素菌论文参考文献
[1].王少蓉,郁昂.产河豚毒素菌株的分离鉴定[J].生物技术通报.2010
[2].邢磊.1.横纹东方鲀肠道内产河豚毒素细菌的筛选2.胜利油田原油组分的分析及石油降解菌的筛选[D].青岛科技大学.2010
[3].陆燕,易瑞灶,陈伟珠.堀越氏芽孢杆菌S184产河豚毒素的发酵条件优化[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0
[4].池珍,郑莺,毛宁.产河豚毒素(TTX)菌株ZY-23的分离与鉴定[J].微生物学通报.2010
[5].郑莺.产河豚毒素微生物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6].邓燚杰,范延辉,薛德林,刘丽,胡江春.梭形芽孢杆菌(Bacillusfusiforms)N141发酵产河豚毒素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
[7].范延辉,胡江春,王书锦.海洋细菌B3B产河豚毒素特性的鉴定及其发酵培养基优化[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7
[8].武振龙.产河豚毒素菌株RG-3B6、RG-33B的分离纯化及其发酵产物中河豚毒素的检测[D].中国农业大学.2005
[9].吴韶菊.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alga)产河豚毒素(Tetrodotoxin)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