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麦秸为原料生产人造板产品存在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萍,左迎峰,吴义强,赵星,王健[1](2019)在《秸秆人造板制造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为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提高秸秆利用率和附加值,将秸秆用于生产人造板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本文基于几种常见的秸秆人造板及其特性,从产业发展和技术研究角度阐述了国内外秸秆人造板发展情况。针对秸秆人造板制造中存在的问题,从界面胶合机理及改性、胶黏剂制备与改性、成型工艺的选择与参数确定三个方面对提高秸秆人造板胶合强度、环保性能、生产能耗、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等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秸秆人造板在家具、地板、室内装饰和建筑墙体中的应用情况。同时,针对秸秆人造板在制备和改性机理研究及推广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刘永彪[2](2019)在《秸秆制板布料装置的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指明秸秆作为一种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在我国储备丰富,秸秆的利用直接关系到整个生态系统资源的高效利用。相关研究表明秸秆与木材的化学成分非常相似,这使得以秸秆作为原料进行人造板生产成为可能。多频往复冲压式秸秆制板工艺是利用飞轮带动往复运动的冲头,将胶料混合物间歇性从模具中挤出成板的新型工艺,目前生产中存在因制板原料落料不均匀导致成型人造板抗压强度、内结合强度低等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工厂所采用的多频往复冲压式制板工艺,设计了一种用于该工艺的秸秆人造板均匀布料装置,通过疏料装置、分料器、挡板调节装置的共同作用实现均匀布料。论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粉碎后粒度为0.7-2cm之间的胶料混合物制板原料进行综合特性试验分析,测得物料平均含水率为27.04%,其他试验特性表明秸秆物料振实密度以及分散度小,流动性差,孔隙率大,在生产中极易造成落料分布不均匀现象。(2)对制板原料进行综合特性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工厂多频往复冲压设备,对布料装置的多从动链轮传动、疏料齿、分料辊、料箱、疏料轴、电机以及变频调速器进行设计与选型,并完成秸秆布料装置的实体建模,以进一步对该装置的落料特性进行分析。(3)在建模基础上,对布料装置颗粒速度、轨迹以及布料均匀度等方面进行离散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秸秆布料装置工作过程中,物料能顺利落下且形成一个稳定的落料区域,落料过程的速度特征以及物料均匀度满足工作要求,证明该布料装置设计合理,具有均匀布料的可行性。(4)以物料质量变异系数为物料均匀度的量化评价指标,以分料轴转速、挡料板与分料器间距以及物料含水率为参数进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对影响布料均匀度的主要结构与工艺参数进行分析。试验确定最优组合为:分料轴转速24 r/min,挡料板与分料器间距3.5 mm,物料含水率30%,布料均匀性最好。按照优化的布料装置最佳工作参数进行秸秆人造板生产,成型秸秆板经检测相关性能均有较大优化提升,均满足秸秆人造板生产相关标准。
丁炳寅[3](2016)在《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工业发展概述》文中研究表明概述国内外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工业发展历程。
郭文静,常亮[4](2016)在《无醛胶粘剂人造板产业化应用状况》文中提出一、中国人造板产业状况近几年来,中国人造板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人造板生产第一大国。2014年中国人造板总产量2.4亿m3,其中胶合板产量14 970万m3、纤维板产量6 463万m3(其中中密度纤维板5 683万m3)、刨花板产量2 088万m3。而中国人造板目前主要用于家具、家居装饰装修及出口。随着我国房地产产业的增长放缓及国外对于中国人造板出口的抵
苏芸,刘珊杉,何金存[5](2012)在《农作物秸秆制备人造板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如何利用问题一直是我国科学工作者的研究重点。阐述了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人造板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王冬梅,胡泽[6](2011)在《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产品在麦秸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一、前言能源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针对木材资源而言,我国森林覆盖率低,很难满足人们对木材的需求。故很多的木材替代品争相出现,很多优质的人造板产品相继出现在市场。但是多数的人造板产品还是基于木材的基础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木材短缺的问题。黄河流
刘冰[7](2011)在《生物质复合板材表面装饰用秸秆贴面及饰面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使用农作物秸秆(麦秸、稻秸),经漂白、染色、编织等工艺研发具有装饰性能的贴面材料,然后与生物质复合板材进行胶合。研究最佳的漂白、染色及饰面工艺参数,优化生物质复合板材表面装饰性能。本研究成果可以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生物质秸秆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物质材料的高要求,对环境保护、创造经济效益等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采用六种漂白剂配方对秸秆(麦秸、稻秸)进行漂白试验,使用NF333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测定表面材色,以CIE1976 L*a*b*表色系统表色,计算色度学指标,对优选漂白剂漂白机理进行分析,借助SEM、EDS、FTIR对漂白秸秆(麦秸、稻秸)外表面进行观察并分析,确定亚硫酸氢钠NaHS03为秸秆(麦秸、稻秸)材料理想漂白主剂。(2)选取考察因子进行正交实验,借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与极差分析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影响因子显着性分析,确定秸秆(麦秸、稻秸)以亚硫酸氢钠NaHS03为漂白主剂的最优工艺参数为:麦秸,浓度3%,温度40℃,频率45KHz,时间60min;稻秸,浓度1%,温度40℃,频率28KHz,时间40min。(3)对优化的漂白工艺进行验证实验,并对秸秆(麦秸、稻秸)、漂白后的秸秆(麦秸、稻秸)进行168h耐光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稻秸试材、稻秸漂白试材耐光性能分别优于麦秸试材、麦秸漂白试材;紫外光辐射对秸秆(麦秸、稻秸)表面色度学指标白度值W影响微弱。(4)选取直接染料、活性染料、碱性染料在低温浸渍超声辅助条件下对不同预处理后的秸秆(麦秸、稻秸)进行染色的探索性试验,根据色度学指标及染液上染率进行对比分析,考察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对优选染料染色机理进行分析,借助SEM、EDS、FTIR对染色秸秆(麦秸、稻秸)外表面进行观察并分析,优选出低温条件下活性染料为秸秆(麦秸、稻秸)理想染色剂,并确定秸秆(麦秸、稻秸)染色的最佳预处理工艺为,麦秸,氢氧化钠(NaOH)浓度1%,温度50℃,频率45KHZ,时间60min;稻秸,亚硫酸氢钠(NaHS03)浓度1%,温度40℃,频率28KHz,时间40min。(5)通过正交试验,以色度学各指数与上染率为考核标准,确定活性艳红染料对麦秸染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浓度0.4%,温度45℃,频率28 KHz,时间20min;对稻秸染色最佳工艺为浓度0.3%,温度35℃,频率45 KHz,时间40min。活性嫩黄染料对麦秸染色最佳工艺为浓度0.3%,温度45℃,频率28 KHz,时间80min;对稻秸染色最佳工艺为浓度0.3%,温度45℃,频率100 KHz,时间80min。活性艳蓝染料对麦秸染色最佳工艺为浓度0.4%,温度45℃,频率45 KHz,时间40min;对稻秸染色最佳条件为浓度0.3%,温度35℃,频率45 KHz,时间40min。(6)对优化的染色工艺进行验证实验,并对不同染色秸秆(麦秸、稻秸)进行168h耐光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染料染色后的秸秆(麦秸、稻秸)试材变色现象呈现不同变化规律;染色稻秸试材耐光性能优于染色麦秸试材;辐射过程中各染色试材黄蓝轴色品指数b*值均呈上升的趋势,分析为秸秆(麦秸、稻秸)组分、浸提物和染料在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使材色发生变化,属紫外光诱发变色可能,该部分内容,有待进一步研究。(7)以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的FRW阻燃型稻秸碎料板为基材,进行秸秆(麦秸、稻秸)贴面材料的饰面工艺研究,确定麦秸贴面材料最佳饰面工艺为冷压压力24Kpa,施胶量350g/m2,冷压时间12h;稻秸贴面材料最佳饰面工艺为冷压压力24Kpa,施胶量300g/m2,冷压时间12h。(8)对最佳工艺条件制得的秸秆(麦秸、稻秸)饰面材料贴面制得的稻草板试材的表面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用六种秸秆贴面材料(麦秸素材编织贴面、麦秸漂白后编织贴面、麦秸染色后编织贴面、稻秸素材编织贴面、稻秸漂白后编织贴面、稻秸染色后编织贴面)制得板材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均超过国家标准。
张燕[8](2011)在《我国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发展的动因及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在新世纪,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作为以木材资源为主要原料的人造板产业在这方面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人造板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木材资源短缺、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下、人造板产业集中度较低、环境污染严重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等已成为人造板产业发展的“瓶颈”。面对这种木材资源短缺、市场需求旺盛和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的态势,开发新资源、研发新的替代品,已成为当务之急。农村生物质农作物剩余物(秸秆、稻草、麦杆)资源丰富、综合利用以农作物秸秆为主的可再生纤维原料,发展农作物秸秆板产业,是节材代木、保护环境、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发展农作物秸秆板产业也是国家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战略的重要延伸,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资源利用、防止环境污染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新兴增长点,又是缓解资源紧缺状况、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重要选择。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尚处于起步期,许多农作物秸秆板企业仍处于起步发展的初级阶段。实践刚刚起步,农作物秸秆板的理论研究更是滞后于生产实践。相关的理论研究更多集中于生产技术层面,且很少有突破性的生产技术研究。而对于能够为该产业发展起到指导作用的产业化发展和企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乏善可陈,无法为产业与企业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办法。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依据相关产业经济理论,以环境—企业—产业为主要分析研究路线,将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放在人造板产业发展中,并结合内外部环境进行思考与分析,根据环境及主导因素提炼产业发展动因。并将产业发展动力因素作为连接环境现状与企业、产业发展的核心,根据产业发展模式、动力因素对农作物秸秆板企业战略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般建议,进而提出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的“1+1”模式。通过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的内外部环境—动力因素—企业战略—发展模式研究,本文在农作物秸秆板产业的理论界提出了影响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并创造性地由产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内外部环境及相关影响因素构建起企业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模式,以期为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发展做出微薄贡献。
郑明亮[9](2010)在《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木材产业作为国家的基础工业,为国家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代表林业产业发展方向的人造板产业,近几年由于国内外木材市场的扩大,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板消费国和出口国,为国家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木材工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部分地区因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其生态特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无序和恶性竞争导致的非持续发展现象凸现。但是,也有个别地区通过发挥区域、产业、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了产业的良性循环,取得了较强的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论文在对国内外区域木材加工业发展沿革和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木材工业存在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并结合专家建议和典型企业调查,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对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我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是区域宏观环境竞争因素、中观产业发展战略竞争因素和微观企业绩效水平竞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全新的包含区域、产业、企业三个层面的“轮—辕”竞争力评价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因素、产业战略发展因素和企业绩效水平因素。竞争力一级评价指标要素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二级指标要素权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最后论文运用我国国家统计年鉴和各区域统计年鉴2001-2008年的数据和资料,对我国区域木材工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比较。本研究认为:区域木材加工业竞争力主要由区域经济实力、区域发展能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能力、区域木材加工产业战略发展能力和企业绩效水平六大要素构成,产业竞争力呈现出高级生产要素具有较强的替代效应和与区域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层次性。实现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是以循环经济为宗旨,发挥区域高级产业要素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组织、调整产业结构,延展产业链,培植区域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发展极和发展带。研究成果对制定产业发展政策,防止产业竞争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具有参考价值。论文对竞争力影响因素多角度的研究,拓宽了竞争力理论研究的视野,“轮—辕”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和实证分析,发展了木材行业竞争力分析方法。
毕于运[10](2010)在《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秸秆大国。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涉及到农业生产系统中的物质高效转化和能量高效循环,成为循环农业和低碳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又涉及到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肥力、环境安全以及可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等可持续发展问题,还涉及到农民生活系统中的家居温暖和环境清洁,逐步成为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秸秆资源数量估算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草谷比法;二是副产品比重法;三是收获指数法。本文以大量的农作物种植试验研究文献为主要依据,利用其提供的农作物各部分生物量、收获指数(经济系数)、谷草比等基础数据,结合现实的草谷比实测结果,对我国各类农作物的草谷比进行了仔细的考证,从而建立了更为系统、更为精确的草谷比体系。继而以新建草谷比体系为依据,结合历年农作物生产统计数据,对1952年以来我国历年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和2008年分省(市、自治区)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估算,并汇总出了1952-2008年全国农作物秸秆总产量和2008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秸秆总产量。计算结果表明:(1)2008年全国秸秆产量达到84219.41万t,与1952年(21690.62万t)相比净增2.88倍;(2)中国是世界第一秸秆大国;(3)秸秆是我国陆地植被中年生长量最高的生物质资源,分别相当于全国林地生物质年生长量的1.36倍、牧草地年总产草量的2.56倍和园地生物质年生长量的7.75倍;(4)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秸秆产量合计占全国秸秆总产量的2/3左右;(5)全国近一半的秸秆资源分布于全国百分之十几的土地上。在农产品收获过程中,许多农作物需要留茬收割;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尤其是在收获过程中,多数农作物都会有一定量的枝叶脱离其植株而残留在田中;在秸秆运输过程中也会有部分损失,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秸秆都能够被收集起来。本文通过对各类农作物株高、收割留茬高度、叶部生物量比重、枝叶脱落率、收贮运损失率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制定了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利用系数,并据此估算了我国各类农作物的可收集利用量。计算结果表明:2008年我国秸秆的可收集利用总量为65102.19万t,平均可收集系数为0.77。秸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用途:一是用作燃料;二是用作饲料;三是用作肥料;四是用作工业原料;五是用作食用菌基料,简称“五料”。本文依据秸秆的形态、质地、密度、物体结构、物质组分、养分含量、热值等自然特征,对其在“五料”利用上的自然适宜性进行了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分类评价结果为,2008年在我国可收集利用的秸秆总量中:(1)最适宜和一般适宜直接燃用的秸秆占1/2以上;(2)适宜和较适宜“三化一电”的秸秆占95%以上;(3)最适宜和适宜沼气生产的秸秆约占90%;(4)适宜和较适宜直接饲喂牛羊的秸秆占近80%,适宜加工饲喂牛羊的秸秆占90%以上,适宜直接饲喂和加工饲喂猪禽的秸秆占1/5以上;(5)适宜工业加工和食用菌种植的秸秆占90%以上。综合评价结果为,2008年在我国可收集利用的秸秆总量中:“草性”和“木性”秸秆各约占1/5,中性秸秆约占3/5。燃用消耗过多,饲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工业加工利用偏少是目前我国秸秆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008年,在我国秸秆可收集利用总量中,直接燃用量21000万t,占32.26%;新能源开发利用量720万t,占1.11%;饲用量17660万t,占27.13%;工业加工利用量4300万t,占6.61%;食用菌养殖利用量1300万t,占2.00%;直接还田量9200万t,占14.13%;废弃和焚烧量10922万t,占16.78%。目前我国秸秆直接还田量和残留还田量合计为28000多万t,约占全国秸秆资源总产量的1/3,平均每公顷耕地还田秸秆2.33t。根据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与“三农”之内在关系,可将秸秆资源的利用类型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的秸秆资源循环利用;二类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秸秆资源利用;三类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外部的秸秆资源利用。目前,在我国已利用秸秆总量中,一类利用约占52%,二类利用约占39%,三类利用约占9%。我国秸秆开发利用的总体趋势具体体现在“四个增加”、“两个减少”、“一个替代”。“四个增加”:一是秸秆新能源开发利用量增加;二是秸秆饲用量增加;三是秸秆工业加工利用量增加;四是秸秆食用菌种植利用量增加。“两个减少”:一是秸秆废弃和焚烧量减少;二是秸秆直接燃用量减少。“一个替代”是指秸秆过腹还田、秸秆沼肥还田和秸秆过腹沼肥还田逐步替代秸秆直接还田。
二、以麦秸为原料生产人造板产品存在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麦秸为原料生产人造板产品存在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秸秆人造板制造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秸秆人造板的概述 |
1.1 秸秆刨花板 |
1.2 秸秆纤维板 |
1.3 秸秆定向板 |
2 国内外秸秆人造板的发展 |
2.1 国外秸秆人造板的发展 |
2.2 国内秸秆人造板发展 |
3 秸秆人造板制造研究进展 |
3.1 界面胶合机理及改性 |
3.2 胶黏剂的制备与改性 |
3.3 成型工艺的选择与参数确定 |
4 秸秆人造板的应用进展 |
4.1 在家具中的应用 |
4.2 在地板中的应用 |
4.3 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
4.4 在建筑墙体中的应用 |
5 结语与展望 |
(2)秸秆制板布料装置的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秸秆人造板发展现状 |
1.3 布料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制板原料物料特性试验 |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
2.2.1 物料含水率 |
2.2.2 物料堆积密度 |
2.2.3 物料流动特性 |
2.2.4 物料孔隙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秸秆人造板布料装置的设计 |
3.1 秸秆人造板布料装置总体结构设计 |
3.2 疏料齿的设计 |
3.3 分料辊的设计 |
3.4 挡板调节装置的设计 |
3.5 料箱的设计 |
3.6 电机的选型 |
3.6.1 疏料装置消耗的功率 |
3.6.2 分料器消耗的功率 |
3.7 多从动链轮传动设计 |
3.8 疏料轴的设计 |
3.8.1 疏料轴尺寸设计 |
3.8.2 疏料轴静力学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秸秆人造板布料装置离散软件仿真 |
4.1 EDEM软件介绍 |
4.2 基于EDEM的布料装置仿真参数设定 |
4.2.1 秸秆布料装置的模型的建立 |
4.2.2 仿真模型参数的设定 |
4.2.3 颗粒参数设置 |
4.2.4 颗粒工厂的参数设定 |
4.2.5 仿真过程参数设定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秸秆人造板布料装置试验 |
5.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3 单因素试验与结果分析 |
5.3.1 分料轴转速对物料质量变异系数的影响试验 |
5.3.2 挡料板间距对物料质量变异系数的影响试验 |
5.3.3 物料含水率对物料质量变异系数的影响试验 |
5.4 秸秆布料装置最佳布料条件的确定 |
5.4.1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
5.4.2 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3)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工业发展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的发展 |
2 我国秸秆人造板产业发展历程 |
3 结语 |
(5)农作物秸秆制备人造板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农作物秸秆制备人造板的发展现状 |
2 国内外对农作物秸秆胶合机理的研究现状 |
3 农作物秸秆制备人造板未来研究方向 |
(6)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产品在麦秸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麦秸中密度纤维板的控制要求 |
三、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1. 电源种类, 电压规格及装机容量 |
2. 电控设备的组成 |
3. 电控系统的简介 |
四、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五、结束语 |
(7)生物质复合板材表面装饰用秸秆贴面及饰面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生物质复合板材的研究现状 |
1.2.2 贴面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1.3.1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本文的创新点 |
1.3.4 发展前景 |
2 秸秆(麦秸、稻秸)材料材性分析 |
2.1 秸秆宏观构造特性 |
2.1.1 麦秸的宏观构造特性 |
2.1.2 稻秸的宏观构造特性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材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秸秆微观构造特性 |
2.3.1 麦秸的微观构造特性 |
2.3.2 稻秸的微观构造特性 |
2.4 秸秆化学成分分析 |
2.4.1 秸秆的化学组成 |
2.4.2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秸秆(麦秸、稻秸)漂白工艺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试材 |
3.1.2 实验药品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3.2.1 实验设计 |
3.2.2 实验方法 |
3.3 漂白剂选择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漂白剂对秸秆漂白效果的主观分析 |
3.3.2 不同漂白剂对秸秆漂白效果的定量分析 |
3.3.3 适宜漂白剂漂白原理分析与验证 |
3.3.4 漂白剂的确定 |
3.4 秸秆漂白工艺的优化研究 |
3.4.1 麦秸漂白工艺的优化研究 |
3.4.2 稻秸漂白工艺的优化研究 |
3.5 漂白秸秆材料耐光性研究 |
3.5.1 漂白麦秸光变色规律研究 |
3.5.2 漂白稻秸光变色规律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秸秆(麦秸、稻秸)染色工艺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试材 |
4.1.2 实验药品 |
4.1.3 染料 |
4.1.4 实验仪器 |
4.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4.2.1 实验设计 |
4.2.2 实验方法 |
4.3 染料选择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染料染色效果分析 |
4.3.2 不同预处理工艺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
4.3.3 适宜染料染色原理分析与验证 |
4.3.4 染料的确定 |
4.4 秸秆(麦秸、稻秸)染色工艺优化研究 |
4.4.1 活性艳红染料对秸秆染色工艺优化研究 |
4.4.2 活性嫩黄染料对秸秆染色工艺优化研究 |
4.4.3 活性艳蓝染料对秸秆染色工艺优化研究 |
4.5 染色秸秆(麦秸、稻秸)材料耐光性研究 |
4.5.1 活性艳红染料染色后秸秆的光变色规律研究 |
4.5.2 活性嫩黄染料染色后秸秆的光变色规律研究 |
4.5.3 活性艳蓝染料染色后秸秆的光变色规律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秸秆(麦秸、稻秸)贴面材料编制工艺研究 |
5.1 秸秆材料前期预处理工艺 |
5.2 秸秆贴面材料编织工艺研究 |
5.2.1 平行编织工艺 |
5.2.2 90°交错编织工艺 |
5.2.3 有秩序交错编织工艺 |
5.2.4 无秩序复杂编织法 |
5.2.5 图案编织工艺 |
5.3 秸秆(麦秸、稻秸)贴面材料图案的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秸秆(麦秸、稻秸)贴面材料饰面工艺研究 |
6.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6.2 实验设计、方法与评价指标 |
6.2.1 实验设计 |
6.2.2 实验方法 |
6.2.3 评价指标 |
6.3 胶黏剂的确定 |
6.3.1 表面胶合强度与浸渍剥离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6.3.2 经济性分析 |
6.3.3 界面结合特征红外光谱分析 |
6.3.4 胶黏剂的确定 |
6.4 不同麦秸贴面材料饰面工艺的研究 |
6.4.1 工艺因子对表面胶合强度的影响 |
6.4.2 工艺因子对浸渍剥离性能的影响 |
6.4.3 工艺因子对表面透胶现象的影响 |
6.4.4 最优工艺因子的确定 |
6.4.5 最优工艺因子的检验 |
6.5 不同稻秸贴面材料饰面工艺的研究 |
6.5.1 工艺因子对表面胶合强度的影响 |
6.5.2 工艺因子对浸渍剥离性能的影响 |
6.5.3 工艺因子对表面透胶现象的影响 |
6.5.4 最优工艺因子的确定 |
6.5.5 最优工艺因子的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我国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发展的动因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农作物秸秆板发展、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农作物秸秆板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农作物秸秆板产业理论研究现状 |
1.2.4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现状 |
1.3 研究内容、路线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路线 |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3.3 本文拟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发展的理论综述和分析 |
2.1 经济学理论综述与分析 |
2.1.1 经济增长理论 |
2.1.2 经济发展理论 |
2.1.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产业组织、结构和动态理论 |
2.1.6 循环经济和低碳理论 |
2.1.7 对本文的启示 |
2.2 管理学理论综述与分析 |
2.2.1 战略管理及核心竞争力理论 |
2.2.2 战略地图 |
2.2.3 营销管理理论 |
2.2.4 对本文的启示 |
第三章 人造板产业战略分析得到的启示 |
3.1 人造板产业发展轨迹及趋势分析 |
3.1.1 改革开放三十年人造板产业发展轨迹 |
3.1.2 人造板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
3.2 人造板产业战略环境分析 |
3.2.1 政治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社会环境 |
3.2.4 技术环境 |
3.3 影响人造板产业发展的四大主导因素 |
3.3.1 生产要素 |
3.3.2 市场需求要素 |
3.3.3 相关及支持产业分析 |
3.3.4 产业及市场结构 |
3.4 人造板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
3.4.1 林板一体化战略 |
3.4.2 亚产业重心转移战略 |
3.5 人造板产业战略分析得到的启示 |
3.5.1 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应当实施"绿色、可持续"的差异化战略 |
3.5.2 借鉴母产业发展经验的同时走模式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
第四章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的动因分析 |
4.1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界定 |
4.2 动力因素分析框架 |
4.2.1 动力因素的选择评价标准 |
4.2.2 分析框架的确定 |
4.3 外生动因 |
4.3.1 制度因素 |
4.3.2 市场结构与竞争因素 |
4.3.3 相关产业因素 |
4.4 内生动因 |
4.4.1 技术进步因素 |
4.4.2 市场需求因素 |
4.4.3 人力资本因素 |
4.5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动因对企业战略和产业模式的作用分析 |
4.5.1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动因对企业战略的作用 |
4.5.2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动因对产业发展模式的作用 |
第五章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重要基础—企业战略及案例研究 |
5.1 基于企业内部联动的战略地图搭建 |
5.2 绿色联动营销战略 |
5.2.1 绿色联动品牌策略 |
5.2.2 绿色产品策略 |
5.2.3 绿色价格策略 |
5.2.4 绿色渠道策略 |
5.2.5 绿色联动促销策略 |
5.3 农作物秸秆板企业组织及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
5.3.1 农作物秸秆板企业组织结构及职能分工研究 |
5.3.2 农作物秸秆板企业组织绩效的构思与建议 |
5.4 企业案例分析—以江苏大盛板业为例 |
5.4.1 江苏大盛板业企业状况简介 |
5.4.2 江苏大盛板业与外部竞争者的对比分析 |
5.4.3 江苏大盛板业面临的内外部问题分析 |
5.4.4 针对江苏大盛板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
5.5 农作物秸秆板企业战略及案例分析对产业发展模式的启示 |
第六章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的发展模式构建 |
6.1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的"1+1"发展模式 |
6.1.1 联动发展模式 |
6.1.2 产业后向联结与整合发展模式 |
6.1.3 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6.2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模式运行支撑保障体系 |
6.2.1 政策与制度支撑保障体系 |
6.2.2 资金支撑保障体系 |
6.2.3 技术支撑保障体系 |
6.2.4 传播推广支撑保障体系 |
6.2.5 管理支撑保障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9)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预期目标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线路 |
1.6 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竞争力理论综述 |
2.1 竞争力理论研究 |
2.1.1 竞争力研究 |
2.1.2 竞争力理论评述 |
2.2 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 |
2.2.1 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
2.2.2 战略管理视角下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
2.2.3 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2.2.4 企业竞争力评述 |
2.3 区域竞争力理论研究 |
2.3.1 区域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 |
2.3.2 区域竞争力的组成 |
2.3.3 区域竞争力的分类 |
2.3.4 区域竞争力的影响要素 |
2.3.5 区域竞争力评价研究 |
2.3.6 区域竞争力的评述 |
2.4 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 |
2.4.1 产业竞争理论研究 |
2.4.2 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 |
2.4.3 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2.4.4 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评述 |
2.5 总结性评论 |
第三章 国内外木材产业的竞争现状分析 |
3.1 国外木材产业竞争现状分析 |
3.1.1 国外木材市场林业产权状况 |
3.1.2 世界人造板生产分布状况 |
3.1.3 森林资源对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3.1.4 人工林对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3.1.5 国际木材加工技术竞争力现状 |
3.1.6 国外木材加工企业战略发展趋势 |
3.1.7 国外木材产业竞争情况总结 |
3.2 国内木材产业竞争现状分析 |
3.2.1 中国森林资源区域分布状况 |
3.2.2 赶超战略下中国木材加工产业发展特征 |
3.2.3 市场经济下中国“三板”初级竞争力的形成 |
3.3 “三资”企业对国内木材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
3.4 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对我国木材工业竞争力的影响 |
3.5 总结性评论 |
第四章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中国木材产业的SWOT 分析 |
4.1.1 木材产业竞争优势和劣势 |
4.1.2 木材产业的竞争机会和威胁 |
4.1.3 中国木材产业的SWOT 分析矩阵 |
4.2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因素分析 |
4.2.1 基于集聚度的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层次分析 |
4.2.2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因素分析 |
4.3 总结性评论 |
第五章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
5.1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
5.1.1 指标构建具备层次性和系统性 |
5.1.2 指标选择反映开放性和互动性 |
5.1.3 指标体系体现多维性和稳定性 |
5.1.4 指标内容兼顾变化性和动态性 |
5.2 区域木材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5.2.1 科学性原则 |
5.2.2 可操作性原则 |
5.2.3 产业导向原则 |
5.2.4 系统性原则 |
5.3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3.1 设计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
5.3.2 设计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数量说明 |
5.3.3 指标的设计 |
5.3.4 指标体系及其相应权重 |
5.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的详细说明 |
5.4.1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2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六章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比较 |
6.1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比较 |
6.2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聚类分析 |
6.3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比较 |
6.3.1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经济综合实力比较 |
6.3.2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经济发展能力比较 |
6.3.3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科技创新能力比较 |
6.3.4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循环经济能力比较 |
6.3.5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战略发展能力比较 |
6.3.6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企业绩效水平比较 |
6.4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差异的原因和发展趋势 |
6.4.1 区域木材产业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差异 |
6.4.2 区域木材产业战略发展能力差异 |
6.4.3 区域木材产业微观企业绩效水平差异 |
6.4.4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发展趋势 |
第七章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的政策含义 |
7.1 建立适于区域木材产业一体化的林业产权制度 |
7.2 形成引导木材产业集聚的区域产业发展政策 |
7.3 形成有利于促进木材产业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 |
7.4 建立区域木材产业发展的资金保障 |
7.5 建立区域木材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保障 |
7.6 建立区域木材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 |
7.7 建立区域木材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 |
7.8 形成区域木材产业发展的重构保障 |
第八章 总结及进一步讨论 |
8.1 总结 |
8.2 进一步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详细摘要 |
(10)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各类农作物草谷比取值分析及草谷比体系建立 |
2.1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方法 |
2.2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影响草谷比取值的因素分析 |
2.4 各类农作物草谷比取值分析 |
2.5 农作物草谷比体系 |
第三章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及其构成分析 |
3.1 2008 年全国秸秆产量估算结果 |
3.2 全国秸秆总产量估算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对比 |
3.3 中国秸秆产量在世界的地位 |
3.4 秸秆资源在全国生物质资源中的地位 |
3.5 全国秸秆总产量基本构成 |
3.6 全国秸秆资源数量变化 |
3.7 全国秸秆资源数量构成变化 |
第四章 秸秆资源区域分布 |
4.1 分区方案 |
4.2 秸秆总产量与单位产量区域分布 |
4.3 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区域分布 |
第五章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 |
5.1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方法 |
5.2 主要农作物收割留茬高度的确定 |
5.3 主要农作物秸秆叶部生物量比重 |
5.4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系数的制定 |
5.5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结果 |
第六章 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 |
6.1 秸秆资源可燃性评价 |
6.2 秸秆资源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自然适宜性评价 |
6.3 秸秆资源可饲性评价 |
6.4 秸秆资源直接还田自然适宜性评价 |
6.5 秸秆资源工业加工自然适宜性评价 |
6.6 秸秆资源种植食用菌自然适宜性评价 |
6.7 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 |
第七章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 |
7.1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构成 |
7.2 秸秆资源过剩与短缺 |
7.3 秸秆资源焚烧与浪费 |
第八章 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其竞争性利用趋势分析 |
8.1 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
8.2 秸秆资源利用的竞争性表现及总体取向 |
8.3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战略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全文小结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1952—2008 年全国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 |
附表2 2008 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作物秸秆产量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以麦秸为原料生产人造板产品存在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秸秆人造板制造及应用研究进展[J]. 李萍,左迎峰,吴义强,赵星,王健. 材料导报, 2019(15)
- [2]秸秆制板布料装置的设计与试验[D]. 刘永彪.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3]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工业发展概述[J]. 丁炳寅. 中国人造板, 2016(11)
- [4]无醛胶粘剂人造板产业化应用状况[J]. 郭文静,常亮. 国际木业, 2016(09)
- [5]农作物秸秆制备人造板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苏芸,刘珊杉,何金存.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2(09)
- [6]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产品在麦秸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中的应用[J]. 王冬梅,胡泽. 网络与信息, 2011(05)
- [7]生物质复合板材表面装饰用秸秆贴面及饰面工艺研究[D]. 刘冰. 东北林业大学, 2011(05)
- [8]我国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发展的动因及模式研究[D]. 张燕.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4)
- [9]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比较研究[D]. 郑明亮.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3)
- [10]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 毕于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