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利率市场化的农村融资研究

基于农村利率市场化的农村融资研究

论文摘要

自1996年我国金融自由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启动,遵循着渐进、有序,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先大额、后小额的原则和步骤,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利率市场化基本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但是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贷款利率上限,这一上限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抑制了在农村经济农业产出商品化、生产方式多样化、生产组织专业化、经营规模扩大化的农村经济新形势下农村融资需求的满足。综观发达国际的金融自由化历史,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曾经采取了利率管制措施来加强银行体系的安全性,但最终都因影响经济的发展而不得不让利率回归市场化的配置当中。借鉴历史经验,2002年,根据央行的统一部署,我国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率先在全国的8家县市的农村信用社推行;2003年,农村浮动利率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国各个省(市、区)选择1—2家;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增强农村贷款利率的灵活性”;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明确县域内各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扩大农村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可见,农村利率市场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重要性。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它的市场化改革,可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更好地发挥市场功能作用,因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农村利率市场化的概述,充分借鉴利率市场化理论,结合中国农村利率市场化的实践和农村融资需求的实际状况,探析农村利率市场化对农村融资的影响,最终提出基于农村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以解决农村融资问题的政策建议。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农村利率市场化的涵义进行了界定,借鉴了国际、国内目前利率市场化的相关理论,并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村利率市场化的现状;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农村生产、生活的新特征,得出农村融资的新需求特征,比较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服务的特点,最终明确农村融资难的原因;第三部分,通过利率市场化对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服务的影响以及相关数据实例分析,最终得出农村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农村融资的几个方面;第四部分,基于前三部分的分析,主要从农村融资的社会环境、业务管理以及制度模式这几个大的方面来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最终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本文以利率市场化、农村融资的有关知识为指导,同时学习、借鉴国内外关于利率市场化理论研究的有益成果,运用国外研究与国内研究相结合、规范分析与数据例证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与综合分析相结合、内因与外因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方面——农村利率市场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分析了我国农村融资的现状,并通过数据实例分析了农村利率市场化对农村融资的影响,最终提出了农村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农村利率市场化理论内涵
  • 1.1 我国理论界关于利率市场化的观点
  • 1.1.1 市场决定论
  • 1.1.2 宏观调控论
  • 1.1.3 资金供求论
  • 1.2 利率市场化的涵义
  • 1.3 农村利率市场化的界定
  • 1.3.1 农村利率市场化的涵义
  • 1.3.2 农村贷款利率的类型
  • 1.4 我国农村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 1.4.1 没有形成合理的贷款浮动利率定价机制
  • 1.4.2 利率执行缺乏灵活性
  • 1.4.3 市场对利率敏感度低
  • 1.4.4 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偏离了资金实际运用的价值
  • 2. 农村融资现状
  • 2.1 我国农村生产、生活的特征
  • 2.1.1 以家庭为生产的基本单位
  • 2.1.2 农户的生产市场化
  • 2.1.3 民营企业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 2.2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特征
  • 2.2.1 农户的金融需求特征
  • 2.2.2 农村民营企业金融需求特征
  • 2.3 基于农村金融需求的融资途径
  • 2.4 农村融资的主要途径:正规金融机构融资与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比较
  • 2.4.1 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与正规金融机构的界定
  • 2.4.2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融资比较
  • 2.5 农村融资难的问题
  • 2.5.1 金融机构在农村“抽血”,农村资金大量外流
  • 2.5.2 农村金融机构单一,信贷投入能力不足
  • 2.5.3 支农贷款风险与资金价格不对称
  • 2.5.4 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着结构性不合理
  • 2.5.5 非正规金融组织没有合法地位
  • 3. 农村利率市场化对农村融资的影响
  • 3.1 农村利率市场化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影响
  • 3.1.1 正面影响
  • 3.1.2 负面影响
  • 3.2 农村利率市场化对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影响
  • 3.2.1 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直逼民间利率
  • 3.2.2 民间利率对农村信用社利率的双重影响
  • 3.3 农村利率市场化对农村融资的影响
  • 3.3.1 农村利率市场化可以有效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
  • 3.3.2 农村金融机构利息收入和利润明显增加促使农村融资需求得到满足
  • 3.3.3 没有出现加权平均利率“一浮到顶”的现象
  • 3.3.4 农村利率市场化增强了农户贷款的可得性
  • 4. 基于农村利率市场化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 4.1 完善农村融资的社会环境
  • 4.1.1 营造放开农村贷款利率上限有利氛围
  • 4.1.2 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竞争
  • 4.2 加强农村融资的业务管理
  • 4.2.1 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体制改革
  • 4.2.2 加强贷款利率浮动的监测和管理
  • 4.2.3 强化利率风险预防控制
  • 4.2.4 大力拓展中间业务
  • 4.3 完善农村融资的制度模式
  • 4.3.1 建立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垂直合作模式
  • 4.3.2 构建层次利率关系,建立和完善利率传导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基于农村利率市场化的农村融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