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试验一:饲粮不同维生素预混料对二郎山山地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维生素预混料对二郎山山地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区组设计,设3个不同维生素预混料处理:预混料1(NRC,1994)、预混料2(中国肉鸡生产中维生素平均添加水平)、预混料3(帝斯曼公司推荐的维生素添加水平)。每个处理10个重复(5个重复公鸡,5个重复母鸡),每个重复40只鸡,共用1200只二郎山山地鸡。试验分前期(1-28d)、中期(29-49d)、后期(50-70d)三阶段进行,基础饲粮为玉米-豆粕-菜粕型,颗粒料,鸡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与预混料2相比,预混料3显著提高了中期的体增重(BWG)(P<0.05);与预混料1和预混料2相比,预混料3显著提高了全期BWG(P<0.05);预混料3和预混料2有提高前期和后期BWG的趋势(P>0.05);饲粮不同维生素预混料对平均采食量(AFI)、料重比(FG)及死亡率无显著影响,但是预混料3和预混料2有提高前期、后期和全期AFI及降低前期、后期和全期FG的趋势(P>0.05)。公鸡各期的BWG、AFI都显著地高于母鸡,并且公鸡各期的FG也显著地低于母鸡(P<0.05);公鸡与母鸡各期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不同维生素预混料对山地鸡胴体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公鸡与母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公鸡的全净膛率显著地高于母鸡(P<0.05);而母鸡的胸肌率显著高于公鸡(P<0.05)。饲粮维生素预混料对山地鸡各日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28d和49d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70d血清MDA含量,与预混料1相比预混料3显著地降低了70d血清MDA含量(P<0.05);鸡性别对血清SOD、GSH-Px的活性及MDA含量无显著影响。饲粮维生素预混料种类与鸡性别对生产性能、胴体品质、抗氧化性能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试验二:饲粮能量水平和维生素预混料种类对二郎山山地鸡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2×3因子设计,考察两种饲粮能量(12.55MJ/kg、10.88MJ/kg)和三种维生素预混料(1、2、3)对二郎山山地鸡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预混料1参考NRC(1994)设计、预混料2参照本地肉鸡饲粮中维生素添加水平设计、预混料3参照帝斯曼公司推荐的维生素水平设计。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共用517只1日龄二郎山山地鸡母鸡。试验分前期(1-28d)、中期(29-49d)、后期(50-70d)三阶段进行,基础饲粮为玉米-豆粕-菜粕-麦麸型,粉料,鸡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与预混料1相比,预混料3显著提高前期、全期的BWG(P<0.05),降低前期、全期的FG(P<0.05);与预混料2相比,预混料3显著提高中期的BWG(P<0.05),降低中期和全期的FG(P<0.05);与预混料1相比,预混料2和预混料3显著降低前期及全期的死亡率(P<0.05);维生素种类对各期的AFI无显著影响(P>0.05)。与低能量水平相比,高能量水平显著提高各期的BWG(P<0.05),降低各期的FG(P<0.05)及中期、后期和全期的AFI(P<0.05);饲粮高能量水平组腹脂率显著地高于低能量水平组(P<0.05)。能量水平和维生素种类对二郎山山地鸡生产性能、胴体品质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能量、维生素预混料种类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二郎山山地鸡胫骨灰分含量和强度无显著影响(P>0.05)。与预混料1相比,预混料3显著降低了28d血清MDA含量(P<0.05),预混料2和预混料3有降低49d、70d血清MDA含量的趋势(P>0.05);高能量水平组28d、49d血清MDA的含量显著高于低能量水平组(P<0.05);维生素预混料和能量水平对49d血清MDA含量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P=0.08),预混料3将高能饲粮组血清MDA含量降低到低能饲粮组的水平。饲粮维生素预混料对山地鸡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预混料3和预混料2有提高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的趋势;饲粮低能量水平组脾脏指数显著地高于高能量水平组(P<0.05)。饲粮维生素预混料对山地鸡十二指肠肠道形态无显著影响(P>0.05);与低能量水平组相比,高能量水平组有提高了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V/C值,降低隐窝深度的趋势(P>0.05)。饲粮能量和维生素预混料对山地鸡免疫器官指数、十二指肠肠道形态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与预混料2相比,预混料3显著地提高胸肌中肌糖原的含量(P<0.05);能量水平对胸肌中肌糖原含量无影响。预混料2和预混料3有提高肌内脂肪(IMF)含量的趋势(P>0.05);高能量水平显著提高IMF的含量(P<0.05)。不同维生素预混料和能量水平对肌纤维直径和密度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能量水平对胸肌L*值、a*值无显著影响(P>0.05),对b*值影响接近显著(P=0.059);不同维生素预混料对肉色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能量和维生素预混料对山地鸡肉品质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果表明,提高维生素水平(特别是预混料3)可提高二郎山山地鸡抗氧化、免疫性能及肠道吸收能力,从而改善其生产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肉品质;提高饲粮能量水平可改善生产性能,但会增加氧化应激,而在高能饲粮中采用维生素预混料3可缓解高能饲粮导致的氧化应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安徽省六安市猪预混料市场营销现状调查和分析[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9(07)
- [2].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渔用预混料中肌醇的含量[J]. 饲料工业 2017(06)
- [3].预混料生产及质量管理的要点[J].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4(09)
- [4].预混料市场发展有压力更有机遇(上)[J]. 农业知识 2011(33)
- [5].预混料市场发展有压力更有机遇(下)[J]. 农业知识 2011(36)
- [6].育肥猪出栏前去掉预混料对猪胴体与肉品质的影响[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03)
- [7].畜禽预混料质量控制[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12)
- [8].如何自行生产猪禽用微量矿物质预混料[J]. 兽医导刊 2017(05)
- [9].畜禽预混料选购与使用的误区及其注意事项[J]. 养殖技术顾问 2014(11)
- [10].如何选择预混料、浓缩料、全价料[J]. 农家参谋 2015(01)
- [11].缔造系统价值 打造“5H”工程——2014中慧预混料样板工厂观摩会在潍坊举行[J]. 中国饲料 2014(11)
- [12].动物饲料预混料配方的优化研究[J]. 当代畜牧 2012(03)
- [13].预混料的挑选误区和正确使用方法[J].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1)
- [14].预混料的选择与使用[J]. 农村养殖技术 2011(06)
- [15].预混料产业发展思辨[J]. 广东饲料 2011(06)
- [16].控制预混料内部发生反应的几项措施[J].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9)
- [17].北京预混料企业的困惑与出路[J]. 饲料博览 2010(04)
- [18].猪用生物预混料的饲养试验[J]. 饲料研究 2010(06)
- [19].生物预混料的稳定性研究及应用前景(下)[J]. 科学养鱼 2009(04)
- [20].预混料使用的误区及其对策[J]. 养殖技术顾问 2009(07)
- [21].预混料市场博弈[J]. 广东饲料 2009(07)
- [22].敢问预混料青春几何[J]. 广东饲料 2009(09)
- [23].龙舟竞渡 竞合之争——广东预混料发展现状和模式探讨[J]. 广东饲料 2009(10)
- [24].猪用预混料选用中须注意的几个问题[J]. 吉林畜牧兽医 2009(10)
- [25].预混料生产技术的重要环节对料品质特性的影响[J]. 饲料工业 2008(01)
- [26].不同无机盐预混料含量对鲈鱼生长和钙磷代谢的影响[J]. 水产科学 2008(01)
- [27].选择使用预混料的误区[J]. 科学种养 2008(03)
- [28].预混料加工的注意事项(第二部分)[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8(02)
- [29].肉用仔鸡预混料配方与试验[J]. 江西饲料 2008(01)
- [30].加强型高效猪用预混料[J]. 农村百事通 2008(08)
标签:维生素预混料论文; 能量论文; 二郎山山地鸡论文; 生产性能论文; 抗氧化性能论文; 免疫性能论文; 肉品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