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是英国著名的女作家,也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她在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方面有卓越的贡献,同时又是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她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对女性命运的思索,以及对女性未来的展望,为后世的女性主义研究者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女性运动第二次浪潮的兴起,伍尔夫被尊为女性主义的先驱者,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在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和创作研究方面,国内外学术界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伍尔夫所创作的《海浪》《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等作品,也倍受研究者的关注和喜爱。但是有一部作品,长期处于研究者的视线之外,这部作品就是《奥兰多》。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综述国内外学者对《奥兰多》的研究现状,指出其中的不足。以前的研究虽然从性别和超性别的视角对《奥兰多》进行了分析,但是阐述并不明确。本文拟从性、性别、性相三方面对《奥兰多》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奥兰多对男性和女性的二元对立以及异性恋与同性恋的二元对立的超越。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从奥兰多由男变女的人生经历着手,对比奥兰多在身为男人和女人时的不同处境和奥兰多本人的变化,论述奥兰多对男/女二元对立的超越。男性奥兰多是位养尊处优的贵族少年,物质生活优越却长期处于苦闷之中。性别的突变,使他失去了引以为豪的一切,却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在身为女性的岁月中,奥兰多艰难地建构起了女性的身份,并且用扮装的方式在男女两性间自由穿梭。奥兰多的变性经历揭示了性别(gender)在社会生活中的建构性和可操作性,一个人成长为男人或者女人,并非完全出于天然,更多的是社会建构的结果。经历了男女两性生活的奥兰多,对性别问题形成了独特而深刻的看法。他开始重视内心性别的流动,最终探寻到了真正的自我。通过奥兰多本人的经历,伍尔夫呈现给我们这样的观点:父权制不仅压迫着女人,也束缚着男人。惟有超越刻板的男女两性划分,把人从传统的性别角色中解放出来,人才能够挣脱枷锁,寻找到真正的自我。第二章,从伍尔夫与女性友人的恋情入手,分析奥兰多与男女两性之间的爱,从而对异性恋/同性恋的二元对立提出挑战。奥兰多爱过公主萨沙,也爱过船长夏尔,并与为数众多的女性保持着同盟者般的亲密关系。奥兰多本人的爱情经历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性别不是爱情的决定因素。伍尔夫写作的用意并非是为了讴歌同性恋情的美好,而是通过描写作品中人物与两个性别的人的爱的经历,将爱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爱可以超越性别,性别只是加于人之上的符号,爱所吸引的应该是隐藏性别标签背后的人的本质。第三章,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探讨伍尔夫解构二元对立,超越性别思想的可实现性。奥兰多是酷儿理论的原型,这个超越性别的典范在伍尔夫生活的时代,只能是乌托邦的构想。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浪潮和女性地位的改善,公私领域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父权制社会正在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而不断被改变,被变革。伍尔夫的奇思妙想,已经从一个玩笑,变成了广大女性和弱势群体为之努力的目标。在女性运动的第二次浪潮之后,诞生了支持女性主义的男性运动和同性恋运动。他们和女性携手,共同反对父权制的压迫。在男女两性的努力下,性别的两分监狱被逐渐打破,两性的关系正在向一种更加人性和平等的趋势发展。在现今社会,女性争取到了和男性同等的权利,而男性也开始涉足过去认为是女性擅长从事的领域。同性恋运动打破了异性恋自然秩序的观念,为我们提供了人际关系的多重可能性。性别规范对人的束缚越来越小,伍尔夫构建的乌托邦,俨然有实现的可能性。结语总结论文的主要观点,指出《奥兰多》的价值所在。解构二元对立,打破性别的枷锁,不仅是伍尔夫对人类超越性别的形而上的思索,更是一种可以实现的能够改变男女关系、促进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人类理想。我们所期待的未来世界,是一个不强调性别标签,人们可以自由表达个性的世界,奥兰多所表达的乌托邦理想在现代酷儿理论中得以显现。在这个世界中,人们能够真正地获得解放,走向自由,每个人都不会因为自己的性别而感到一点压抑。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伍尔夫小说《奥兰多》的美学特色解读[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02)
- [2].奥兰多护理程序理论概述[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07)
- [3].从小说到银幕:《美丽佳人奥兰多》的先锋意识与性别诗学[J]. 电影评介 2020(08)
- [4].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角度解读《奥兰多》[J]. 蚌埠学院学报 2016(01)
- [5].概念隐喻视域下解读《奥兰多》中的女性主义[J].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6(06)
- [6].《奥兰多》与“性变”游弋中的唯美穿越[J]. 电影文学 2014(24)
- [7].高空摩天轮:感受“奥兰多之眼”魅力[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5(11)
- [8].伍尔夫小说《奥兰多》及同名电影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20(30)
- [9].林怡副会长会见英属维尔京群岛总理[J]. 友声 2016(04)
- [10].360° News[J].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6(12)
- [11].奥兰多的三大游乐场[J].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7(08)
- [12].奥兰多·布鲁姆 帅,不是我的唯一标签[J]. 时尚北京 2017(07)
- [13].《极致追击》:奥兰多燃战魔都[J]. 东方文化周刊 2017(38)
- [14].奥兰多的洁净和文明[J].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7(18)
- [15].一张照片[J]. 广东第二课堂(上半月小学生阅读) 2017(10)
- [16].今世奥兰多[J]. 明日风尚 2014(17)
- [17].圆梦奥兰多[J]. 旅游纵览 2015(11)
- [18].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读《奥兰多》[J]. 芒种 2012(15)
- [19].奥兰多 冒险乐园[J]. 当代体育 2010(42)
- [20].中性奥兰多[J]. 明日风尚 2010(11)
- [21].影视叙事中的《奥兰多》[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1(02)
- [22].科技创新除了“好厨房”,更需要“好厨师”——访奥兰多·伊达尔戈博士[J]. 国际人才交流 2019(08)
- [23].越界与卫道:电影改编中的性别批评——以《奥兰多》为例[J]. 电影新作 2016(03)
- [24].《奥兰多》中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解读[J]. 电影文学 2014(22)
- [25].奥兰多!球员报到[J]. NBA特刊 2020(14)
- [26].2014国际游乐园和景点博览会闪耀奥兰多[J]. 中国会展 2014(23)
- [27].比香港迪斯尼大一百倍 奥兰多迪斯尼:童心天堂[J]. 世界博览 2012(05)
- [28].相约灿烂的迪斯尼——奥兰多迪斯尼开园38周年[J].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09(10)
- [29].论权力关系视角下《奥兰多:传记》中的“自我”艺术[J]. 北方文学 2020(18)
- [30].从《奥兰多》管窥伍尔夫的双性同体之歌[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