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动态法核素显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龙[1](2019)在《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预防转子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Intertan手术后应用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进行干预治疗,探讨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对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年龄在60至95岁之间,就诊于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德医院创伤一区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8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人。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000U,1次/天,直至术前12小时,其中对照组于术后12小时继续常规抗凝方案(低分子肝素钙4000U,1次/天);观察组术后低分子肝素钙剂量改为2000U,并从术后12小时开始服用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直至术后14天。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DVT发生率,术后第1、3、5天VAS评分,术后总引流量,入院及术后第3、7、14天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能够完成实验且资料收集完全者74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分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1.VAS评分:两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患者术后疼痛(P<0.05),且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5天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术后引流量: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3.PT、APTT:两组方案均能改善术后PT值(P<0.05),且两组疗效相当(P>0.05)。4.D-Dimer:两组方案在第术后第3-7天D-二聚体值降低(P<0.05),在术后14天降至与术前水平相当,且两组疗效相当(P>0.05)。5.PLT:两组的治疗方案均能导致血小板降低(P<0.05);但观察组在术后第7天、14天对血小板降低幅度更小(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辅助预防转子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疗效,相对于单独使用低分子肝素,在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失血量、对血小板的影响等方面有优势。
李丽娟,冯贵生,张广伟,曹金红,霍建源[2](2017)在《核素肺通气灌注断层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肿瘤患者常见死亡原因为:肿瘤占70.9%、肺血栓栓塞症(PTE)占9.2%和感染占9.2%,对患者进行PTE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正确治疗,可明显改善其预后[1]。在诊断PTE方面放射性核素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CTPA)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影像诊断方法。肺通气/灌注(V/Q)平面显像从1960年使用至今,由于其存在"不能确定"的结果,近年来学者提出采用肺通气灌注断层显像(V/Q-SPECT)代替传统的平面图像(V/Q)进行疾病诊
李丽娟,冯贵生,张广伟,曹金红,霍建源[3](2017)在《核素肺通气/灌注断层显像结合同机CT平扫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文中指出流行病学研究表明3%26%的肿瘤患者肺血管内存在癌栓,尸检结果证实这些癌栓是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如能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将明显降低死亡率[1]。在诊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方面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pulmonary ventilation/perfusion imaging,V/Q)倾向于"功能性"诊断,所反映的肺血流灌注情况对于临床选择治疗
李丽娟,冯贵生,张广伟,曹金红,霍建源[4](2017)在《同机CT平扫联合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血栓栓塞症》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同机CT平扫联合核素肺通气灌注断层显像(V/Q-SPECT)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血栓栓塞症(PTE)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临床疑诊肺栓塞恶性肿瘤患者行V/Q-SPECT及同机CT平扫,评价同机CT平扫联合V/Q-SPECT对该类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34例患者最终诊断为肺栓塞;同机CT平扫联合V/Q-SPEC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4.1%、93.8%及94.0%,V/Q-SPEC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4.1%、87.5%及92.0%;同机CT平扫联合V/Q-SPECT显像特异度及准确性明显高于V/Q-SPECT(P<0.05)。结论同机CT平扫联合V/Q-SPECT显像诊断PTE的特异性及准确性更高,在诊断肿瘤患者肺栓塞方面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尚凯[5](2016)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已成为许多骨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颈骨折及股骨近端良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方法,随着其广泛的应用,各种术后的并发症也相继出现,如术后感染、假体松动及异位骨化等等,其最常见、对病人危害最大的的并发症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据报道[1],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达35%-68%,肺栓塞发病率达1%-2%,DVT一旦形成,对患者的生活及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围手术期积极的预防显得非常重要,其中围手术期应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能增加血浆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抑制凝血机制,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总体发病率明显降低,它作为一种简便、安全、人性化、效果佳等优点,已被广大学者认可。近两年来,我院应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目的探讨IPC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基础预防和药物预防措施)28例,男女比例:18:12,年龄62-80岁,平均(70.63±5.36)岁,体质指数(19.3-24.6)kg/m2,平均(21.25±1.56)kg/m2;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IPC)32例,男女比例:17:13,年龄61-79岁,平均(69.85±6.37)岁,体质指数(18.5-24.5)kg/m2,平均(20.95±2.31)kg/m2。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血常规、凝血六项等常规检查,双下肢的深浅静脉血管彩超,以排除凝血障碍及其相关疾病的影响,记录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了解其差异,并计算两组术后每日肢体周径的变化率、DVT和肺栓塞的发病率,评价IPC治疗的有效性。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每日肢体周径的变化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应用IPC可以明显减轻术后肢体的水肿,并降低术后DVT的发病率。
吴大勇,张文艳,邱刚,边艳珠,胡玉敬,卢亚敏[6](2014)在《99Tcm-聚合白蛋白显像观察家兔下腔静脉血栓模型》文中认为目的利用99 Tcm-聚合白蛋白(MAA)对家兔下腔静脉血栓模型显像,观察99 Tcm-MAA显像诊断静脉血栓的准确性。方法将20只新西兰家兔分为血栓组(15只)与对照组(5只)。血栓组通过手术建立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后1天经右下肢静脉注射99 Tcm-MAA进行显像。对血栓组显像阳性实验兔计算血栓部位/本底(T/B)放射性计数比值,对照组计算与血栓组血栓对应下腔静脉部位/本底(T/B)放射性计数比值。显像毕处死动物,取血栓行病理检查。结果血栓组造模成功13只,8只显像阳性,血栓部位呈放射性浓聚影,5只血栓未显影,准确率61.54%(8/13)。对照组5只实验兔下腔静脉未见浓聚。血栓组显像阳性8只实验兔T/B放射性计数比值(4.06±0.49),高于对照组对应下腔静脉部位T/B放射性计数比值(2.27±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9,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血栓组均见下腔静脉内新鲜混合血栓。结论 99 Tcm-MAA显像可用于观察家兔下腔静脉血栓模型,但显像准确率较低。
刘越[7](2013)在《桃红四物汤加减预防腰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预防腰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本实验将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行腰椎后路手术的81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1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治疗,对照组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预防性治疗,同时两组病例均结合下肢静脉泵的物理治疗,比较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D-二聚体、血液流变情况、下肢肿胀率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差异,比较桃红四物汤在预防性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结果:桃红四物汤不仅能有效预防腰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治疗组10%,对照组为7.5%),同时能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较好的缓解患肢肿胀的情况,减轻临床上的相应症状,未见上消化道出血,瘀斑等出血倾向,说明此方在预防性治疗的同时具有相对良好安全性。结论:桃红四物汤用于预防腰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很好的疗效。
李丽娟,冯贵生,张胜潮,张广伟,曹金红,任福林[8](2012)在《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与64排CT肺动脉造影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肺通气灌注显像(V/Q)与64排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PE)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临床疑诊肺栓塞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比较V/Q显像与CTPA对该类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36例患者最终诊断为肺栓塞,V/Q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7%,85.7%及90.0%;CTPA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8.9%,92.9%及90.0%;两者定性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率为80.0%。结论肺通气灌注显像与64排CT肺动脉造影在定性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方面各具优势,应相互结合用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及疗效评价。
方纬[9](2003)在《肺栓塞的核素显像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肺动脉血栓放射免疫显像实验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初步探讨了99mTc-SZ51肺动脉血栓放射免疫显像在检测急性肺动脉血栓及血栓性质鉴别的应用价值。 方法:活化血小板单克隆抗体SZ51被2-亚氨基噻吩盐酸盐(2-IT)修饰后,以99mTc-GH转换络合法标记,测定99mTc-SZ51的放射化学纯度和免疫活性。选取杂种犬12只,制成肺动脉血栓栓塞模型。分别于血栓形成后1天,7天和1个月,进行新鲜血栓、混合血栓和陈旧血栓显像。静脉注射。99mTc-SZ51,1小时,2小时和3小时后,分别进行活体γ显像。完整取出心肺后再进行离体心肺显像。分别观察血栓部位及周围组织的放射性分布情况,用勾画“感兴趣区”的方法,计算血栓部位与周围组织的放射性比值。随后取出血栓及周围组织,测定单位重量的放射性计数及单位重量血栓与其它组织的放射性比值。 结果:注射99mTc-SZ51后1小时,新鲜肺动脉血栓开始显影并逐渐清晰。新鲜血栓放射性摄取明显高于周围肺组织,注射后3小时,血栓部位与同侧肺组织放射性之比为2.90±0.49;与对侧肺组织之比为3.01±0.48;而陈旧血栓仅为1.25±0.17和1.20±0.19。离体显像新鲜血栓/同侧肺、新鲜血栓/对侧肺的放射性比值分别为4.14±1.13和4.31±0.99;混合血栓分别为2.58±0.62和2.68±0.56;陈旧血栓则分别为0.96±0.15和1.06±0.27。新鲜血栓、混合血栓、陈旧血栓与肺组织的单位重量放射性之比分别为18.0±3.5,6.7±0.7和3.3±0.5。新鲜血栓摄取99mTc-SZ51明显高于陈旧血栓。 结论:99mTc-SZ51肺动脉血栓放射免疫显像能够较好地检测肺动脉血栓,并能鉴别新鲜与陈旧血栓,经过改进有希望成为理想的急性肺动脉血栓检测方法。
侯先存,吴锦昌,任少阳,刘增礼[10](2002)在《局部动态法核素显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局部动态法放射性核素显像 (rdRN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 利用SPECT对 2 97例可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99mTc -MAArdRNV检查。结果 rdRNV诊断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灵敏度分别为 97 1 %、87 5 % ,特异性分别为 95 0 %、89 3 %。结论 rdRNV简便、无创、短期内可重复进行 ,是一种可靠的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方法
二、局部动态法核素显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局部动态法核素显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预防转子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研究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对象来源及选取标准 |
1.3.1 研究病例来源 |
1.3.2 转子间骨折西医诊断标准 |
1.3.3 骨折分型 |
1.3.4 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标准 |
1.3.5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3.6 纳入标准 |
1.3.7 排除标准 |
1.3.8 脱落与剔除标准 |
1.4 研究方案 |
1.4.1 试验分组 |
1.4.2 术前准备 |
1.4.3 手术方式 |
1.4.4 基础预防方法 |
1.4.5 药物预防 |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
1.5.1 一般性指标 |
1.5.2 安全性指标 |
1.5.3 疗效指标 |
1.6 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2.1 一般情况比较 |
2.1.1 年龄 |
2.1.2 性别 |
2.1.3 骨折分型 |
2.2 疗效指标比较 |
2.2.1 PT值 |
2.2.2 APTT值 |
2.2.3 D-二聚体 |
2.2.4 PLT值 |
2.2.5 术后VAS评分 |
2.2.6 术后引流量 |
2.2.7 DVT发生率 |
2.3 安全性监测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本病的中医学认识 |
3.1.1 立题依据 |
3.1.2 导师观点 |
3.2 现代医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 |
3.2.1 深静脉血栓的流行病学概述 |
3.2.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病理 |
3.2.3 深静脉血栓的常见危险因素 |
3.3 DVT诊断的相关辅助检查 |
3.3.1 D-二聚体 |
3.3.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3.3.3 静脉造影 |
3.3.4 螺旋CT静脉造影 |
3.3.5 放射性核素静脉显像 |
3.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
3.4.1 普通肝素 |
3.4.2 低分子肝素 |
3.4.3 抗血小板药物 |
3.4.4 维生素K拮抗剂 |
3.4.5 Xa因子抑制剂 |
3.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病例数据表 |
附录 B:Wells评分表及DVT诊断流程图 |
附录 C:技术流程图 |
附录 D: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2)核素肺通气灌注断层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核素V/Q显像: |
1.2.2 CT肺动脉造影: |
1.2.3 图像分析: |
1.2.4 PTE诊断: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3)核素肺通气/灌注断层显像结合同机CT平扫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 |
1.2.2 |
1.2.3 图像分析: |
1.2.4 肺栓塞诊断: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同机CT平扫联合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血栓栓塞症(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V/Q-SPECT: |
1.2.2 肺部CT平扫: |
1.2.3 图像分析: |
1.2.4 肺栓塞诊断: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5)间歇充气加压治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预防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99Tcm-聚合白蛋白显像观察家兔下腔静脉血栓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分组与模型建立 |
1.2 仪器与试剂 |
1.399Tcm-MAA标记方法 |
1.4 显像方法 |
1.5 图像分析 |
1.6 解剖及病理 |
1.7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7)桃红四物汤加减预防腰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 |
文献综述一:现代医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诊治 |
1.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 |
2. 深静脉血栓的诊断 |
3. 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中医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 |
1. 中医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基本认识 |
2. 现代学者对中医药治疗DVT的不同看法 |
3. 中医对股肿的辨证论治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分布情况 |
3 安全性监测 |
诊疗标准 |
1 诊断标准 |
2 病例采集 |
研究方法 |
1 治疗方法 |
2 观察指标及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研究结果 |
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D-2聚体和小板计数指标变化比较 |
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
3 两组患者患肢肿胀率比较 |
4 三组患者DVT发生率分析 |
5 安全性评估 |
讨论 |
1 祖国传统医学对DVT的认识 |
2 腰椎术后DVT形成的认识 |
3 桃红四物汤治疗DVT中医理论基础 |
4 桃红四物汤药理学研究 |
5 桃红四物汤拆方研究 |
6.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7. 桃红四物汤的适应症 |
8. 桃红四物汤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主要学习经历 |
(8)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与64排CT肺动脉造影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 |
1.2.2 CT肺动脉造影: |
1.2.3 肺栓塞诊断: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9)肺栓塞的核素显像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肺动脉血栓放射免疫显像实验研究 |
第二部分 半定量分析法肺灌注显像在肺栓塞溶栓疗效评价中的作用 |
第三部分 综述:放射性核素显像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应用进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局部动态法核素显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预防转子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D]. 陈龙.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2]核素肺通气灌注断层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的对比研究[J]. 李丽娟,冯贵生,张广伟,曹金红,霍建源. 山西医药杂志, 2017(21)
- [3]核素肺通气/灌注断层显像结合同机CT平扫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J]. 李丽娟,冯贵生,张广伟,曹金红,霍建源.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10)
- [4]同机CT平扫联合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血栓栓塞症[J]. 李丽娟,冯贵生,张广伟,曹金红,霍建源. 山西医药杂志, 2017(18)
- [5]间歇充气加压治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D]. 尚凯. 新乡医学院, 2016(04)
- [6]99Tcm-聚合白蛋白显像观察家兔下腔静脉血栓模型[J]. 吴大勇,张文艳,邱刚,边艳珠,胡玉敬,卢亚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4(06)
- [7]桃红四物汤加减预防腰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D]. 刘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10)
- [8]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与64排CT肺动脉造影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的对比研究[J]. 李丽娟,冯贵生,张胜潮,张广伟,曹金红,任福林.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2(05)
- [9]肺栓塞的核素显像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D]. 方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3(12)
- [10]局部动态法核素显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J]. 侯先存,吴锦昌,任少阳,刘增礼.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