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下寺村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模式初探

四川下寺村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模式初探

论文摘要

正值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之际,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无数地区城—镇—村遭受重创,灾后重建工作艰难复杂,尤其是贫穷落后地区的农村,量大面广、交通不便、灾情多样,重建任务压力更大。本论文以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下寺村为研究对象,通过以现象调查、问题分析、对策提出、实践探索的基本研究思路,采用调研访谈、村民参与互动、过程性控制、适宜性探索等研究方法,针对村落重建的现实问题及灾后的复杂局面,探讨下寺村灾后重建规划的适宜性途径及模式。首先,论文对下寺村灾后现状进行深入调查。通过对其灾损状态、传统文化、宅基地及宅院、重建方式等方面的实态考察,明确其灾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困境。其次,透过下寺村灾后诸多复杂的现象,把握其现实的状况特征、发展趋势及矛盾,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角度剖析其灾后重建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最终,对于下寺村重建提出以下结论:即从村落灾损类型、宅基地、传统文化、重建方式、管理实施、农宅等多方面,对以自筹自建为主的下寺村灾后重建提出适宜性的发展对策。对待其复杂的灾损格局,重建强调因地制宜的策略,在动态弹性中对灾损斑块分类型、分层级的控制。在传统文化方面,通过产业引导空间良性发展,以公共空间的文化复兴及传统建筑的继承、重组与再生来带动老村发展。基于宅院特点及发展趋势,提出以“居住单元”为重建因子,通过多家院落合建等方式进行宅基地整合。在重建方式方面,确立了下寺村统筹统建与统筹自建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其农宅的建造,从本土化出发来探索灾后适合重建的乡村建筑类型,提出了灾后重建的适宜性本土化建造研究方向、适宜的乡村实施管理控制途径等。同时,文章透过传统的乡村规划编制办法及成果的现状与问题,探寻乡村规划难以落实实施的根源所在,并根据村庄的实际需求和特点,尝试提出适宜的乡村规划编制办法和规划成果表达方式。最后,论文以下寺村灾后重建规划实践为例,通过对其重建规划设计思想、规划模式及对策的研究,尝试从宏观结构体系化、斑块单元化、示范建筑设计三个层次对下寺村重建提出具体的指导方案,并针对现己完成的下寺村小学重建设计方案从规划的角度进行解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政策及研究现状
  • 1.2.2 国内以往重建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及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2.下寺村灾后实态考察
  • 2.1 下寺村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历史沿革
  • 2.1.3 社会经济
  • 2.1.4 空间布局
  • 2.2 下寺村灾后破损状态
  • 2.2.1 "灾难斑块"破碎格局
  • 2.2.2 灾后建筑破坏状态
  • 2.3 下寺村传统文化及宅院实态
  • 2.3.1 传统文化实态
  • 2.3.2 宅地及宅院现状
  • 2.4 乡村灾后重建方式与管理实施现状
  • 2.4.1 灾后建设方式的类型
  • 2.4.2 乡村建设管理实施现状
  • 2.5 以往乡村规划编制方法与成果
  • 2.5.1 以往乡村规划编制办法的回顾
  • 2.5.2 以往乡村规划编制成果的回顾
  • 2.6 灾后重建的机遇与挑战
  • 2.7 小结
  • 3.下寺村灾后重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下寺村灾后破损状态透视
  • 3.1.1 灾后破损斑块类型及特点
  • 3.1.2 村民重建意愿调查
  • 3.1.3 灾后"灾难破碎"型村落的普遍存在性
  • 3.1.4 建筑灾损特点及其原因
  • 3.2 下寺村文化的衰落与承继
  • 3.2.1 下寺村文化的衰落、延承与固有
  • 3.2.2 下寺村文化衰落的动因
  • 3.3 下寺村宅基地演变现实分析
  • 3.3.1 老村宅基地分化演变趋势
  • 3.3.2 老村新旧宅院变化趋势
  • 3.3.3 老村宅基地演变动因
  • 3.4 乡村重建建设方式与管理实施分析
  • 3.4.1 灾后重建方式的选择分析
  • 3.4.2 乡村重建自组织规律
  • 3.4.3 乡村建设管理实施的反思
  • 3.5 以往乡村规划编制的解读
  • 3.5.1 规划编制的不科学性
  • 3.5.2 村民认识水平的限制
  • 3.5.3 村民主体性的缺失
  • 3.5.4 成果表达的难解性
  • 3.6 小结
  • 4.下寺村灾后重建适宜性对策
  • 4.1 破碎斑块格局重建对策
  • 4.1.1 因地制宜,针对性对待
  • 4.1.2 动态弹性的斑块控制
  • 4.1.3 整合集约利用土地
  • 4.1.4 结合自然环境特色引导
  • 4.1.5 斑块重建的分类控制方式
  • 4.2 文化重建与再生对策
  • 4.2.1 产业方式引导空间发展
  • 4.2.2 传统空间的再生与更新
  • 4.2.3 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对策
  • 4.2.4 村民自建空间控制引导
  • 4.3 宅基地单元控制对策
  • 4.3.1 对策一:以"居住单元"为宅基地重建因子
  • 4.3.2 对策二:以多家共院为主的宅院拼合方式
  • 4.3.3 对策三:通过宅基地政策引导重建
  • 4.4 重建方式及管理实施的适宜对策
  • 4.4.1 适宜的重建方式:自筹与统筹自建相结合
  • 4.4.2 适宜本土的建造模式:"安全"概念下的双向对接
  • 4.4.3 重建推广方式:以"节点"带动示范
  • 4.4.4 实施管理控制方向一:过程性控制,动态性调节
  • 4.4.5 实施管理控制方向二:村民参与自治为主体
  • 4.5 乡村规划编制的适宜性对策
  • 4.5.1 "3N"对位应答式的规划编制办法
  • 4.5.2 "村规守则"式的说明引导控制方式
  • 4.5.3 以直观"图画"为主的成果表达模式
  • 4.5.4 村民互动、互学式的成果推广方式
  • 4.6 小结
  • 5.下寺村灾后重建实践性探索
  • 5.1 下寺村重建宏观基本思想
  • 5.1.1 下寺老村总体资源特点
  • 5.1.2 下寺村重建基本思路
  • 5.1.3 基于以适宜性对待,过程性发展、长期性控制为战略的原则
  • 5.1.4 基于以安全概念下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 5.1.5 下寺村重建发展定位及重建策略
  • 5.1.6 下寺村重建阶段及过程
  • 5.2 宏观结构体系化战略
  • 5.2.1 老村空间发展总体结构
  • 5.2.2 老村总体空间战略格局
  • 5.2.3 老村重点空间体系控制
  • 5.3 斑块空间单元化设计
  • 5.3.1 整体斑块控制方式
  • 5.3.2 清江沿岸斑块设想
  • 5.3.3 重点地块单元设计
  • 5.4 居住建筑适宜性设计
  • 5.4.1 民宅重建的设计对象选取
  • 5.4.2 民宅重建的设计原则及目标
  • 5.4.3 二号示范民宅重建意向
  • 5.5 下寺小学重建规划设计
  • 5.5.1 小学灾前及灾后概况
  • 5.5.2 小学重建初步设计方案
  • 5.5.3 基于规划角度对下寺小学设计的评析
  • 6.结语
  • 6.1 论文研究的结论及创新点
  • 6.1.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2 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6.2 论文研究尚待深入与拓展的空间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在研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发表论文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岩下寺[J]. 中国诗歌 2018(06)
    • [2].甘泉下寺湾雨岔大峡谷景观[J]. 延安市人民政府政报 2017(04)
    • [3].科学发展 为国献油——记腾飞的下寺湾采油厂[J]. 西部大开发 2009(11)
    • [4].下寺湾油田长2油层储层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探讨[J]. 地下水 2015(05)
    • [5].陕北下寺湾地区长7储层过剩压力分布特征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10)
    • [6].下寺湾地区油藏控制和富集因素浅析[J]. 云南化工 2018(03)
    • [7].下寺湾油田压裂液性能的优化研究[J]. 辽宁化工 2016(02)
    • [8].下寺湾油田蒲家沟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分析[J]. 地下水 2016(03)
    • [9].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长7致密油地质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2)
    • [10].下寺湾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物性影响研究[J]. 石化技术 2016(07)
    • [11].下寺湾采油厂数值模拟研究[J]. 辽宁化工 2013(12)
    • [12].下寺湾油田柳洛峪南沟区注采井网调整[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13].下寺湾油田北沟北部长2储层敏感性分析[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2(06)
    • [14].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长7、长9烃源岩测井评价[J]. 国外测井技术 2015(02)
    • [15].下寺湾油田长2段储层电性特征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15)
    • [16].下寺湾油田油井防气技术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11)
    • [17].下寺湾油田油井防气技术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09)
    • [18].下寺湾油田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分析[J]. 辽宁化工 2013(12)
    • [19].下寺湾油田下组合完井及压裂管柱设计[J]. 油气井测试 2014(06)
    • [20].下寺湾油田长8_2超低渗透储层敏感性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3(06)
    • [21].下寺湾油田合作区储层敏感性分析[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15)
    • [22].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气富集规律[J]. 陕西地质 2008(01)
    • [23].浅谈下寺湾油田柴窑注水开发调整方案[J]. 石化技术 2019(01)
    • [24].下寺湾油田长2段储层电性特征识别可动用储层方法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05)
    • [25].下寺湾油田延长组长7油层成藏地质特征分析[J]. 西北地质 2014(01)
    • [26].下寺湾油田柳洛峪地区长2油藏描述[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08)
    • [27].下寺湾油区储层四性关系特征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19)
    • [28].四川下寺村灾后重建案例研究[J]. 建筑与文化 2010(07)
    • [29].下寺湾地区延长组低渗油藏油气富集规律[J]. 中国西部科技 2009(27)
    • [30].下寺湾油田柴窑地区长6储层特征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24)

    标签:;  ;  ;  ;  

    四川下寺村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模式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