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概念”不可缺——谈艺术设计语义系统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秦楚月[1](2020)在《“稳步”品牌运动鞋包装的信息图形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消费升级和健康生活理念的形成,以休闲运动鞋为代表的运动消费迎来全新市场机遇,面对多样的产品,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品牌形象清晰、产品理念获得认可的品牌。鞋盒包装作为品牌形象展示的载体,与鞋品一起,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承担着吸引消费者、展示品牌形象、传递品牌理念的重要的作用,兼具审美性与功能性的鞋品包装设计,对于提升品牌形象与溢价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课题品牌“稳步(VENBU)”鞋业作为具有二十多年制鞋经验的运动鞋生产者面临有牌无名的尴尬境地,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品牌升级道路成为必然选择,如何快速展示令消费者感兴趣的品牌和产品信息,是信息爆炸时代包装设计品牌构建的要点。由于图形在信息传达方面的独特优势,以信息图形化为代表的信息可视设计应运而生,使传播方式从文本传播变为视觉传播。信息图形化设计作为有效传递信息的一种设计方式,为人们提供了理解、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也为解决信息爆炸问题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信息图形设计主要是利用图形、图表、图像等媒介将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传播,借助图形、色彩、简要文字等视觉元素,在承载物品上将信息整合,用更短的时间展现丰富且便于理解和记忆的内容。本课题将针对当下运动鞋品包装的现状及信息传达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分析,利用图形在信息传播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分析图形对于“稳步”鞋品品牌信息在鞋盒包装上的强大的表现力和传播功能。通过考察同类型品牌的鞋品包装,发现包装设计存在同类化严重、品牌形象展现模糊、鞋品优势信息表达不突出等问题,以及考察“稳步”品牌现有鞋盒包装设计存在的不足:视觉表现不突出、不符合目标消费群体的审美个性需要、不能够有效向消费者传达其鞋品所使用的新型技术等重要信息。从信息图形化的意义及设计原则入手分析信息图形化在运动鞋盒包装上的运用,为“稳步”新系列运动鞋设计出图形表达美观、品牌理念展示充足的鞋盒包装,突破现有鞋盒包装的桎梏,针对青年目标消费群体更新自己的品牌形象,探索新颖的创作途径。
梁凯夏[2](2019)在《农村高中美术教学中插图教学研究 ——以玉林市福绵高级中学为例》文中指出从农村高中美术教学课程和美术教学中的插图教学的现状中,提出插图教学在农村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信息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学校美术教学需要与社会需求接轨,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开发农村高中插图教学的研究,对美术教学中的插图教学进行改革,开发插图教学的课程方案来应对读图时代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快速解读图像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插图创作的能力,达到与其他综合学科触类旁通的效果。由于现在农村高中美术课程中的插图教学现状,美术教学课程的设置、美术教材的设备布置、美术教学的资源、美术教学的手段方法等都不够完善。对此,我开展了农村高中美术教学中插图教学这个研究。本论文主要围绕农村高中美术教学插图教学为中心展开研究的,分为六个章节:引言,高中美术教学中插图教学研究这个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有关插图教学研究现状及水平。第一章,农村高中美术课程插图教学的现状。第二章,农村高中美术插图课程教学调查及分析——以玉林市福绵高级中学为例,借助问卷调查、访谈法、描述法、文献研究等方法,收集、归纳分析美术课程中插图教学。第三章,概念定义及插图教学引入农村高中美术教学优势分析。第四章,插图教学实践研究。运用插图鉴赏、插图创作两方面的美术教学理论,我设计了插图欣赏和插图创作两个单元的美术教学方案。探究把插图综合运用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结尾,插图教学反思与展望总结本论文的研究概况、插图教学研究成果、研究所受到的局限和插图教学的展望。
马子玉[3](2018)在《媒体语境下视觉化思维对社交的影响》文中指出当下,人们生活在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无法离开网络而生活。依附网络,人们发布和接收信息的手段在这个时代不断的更新,每一次的变革都会带给文化一定的影响,因此,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逐渐的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是由技术引起的,并且技术的更新也因人的需求而变更。首先,从传播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时代下的传播媒介不断更替,这是以新型的科技为支撑的更新,科技进步改变了传媒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新的传播手段能不断提高传播效率,高效的信息传递正是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变快的体现。可以看到人们已经无法离开网络而生活,人们的信息需求在这个时代变得异常强烈,且表达欲在这个时代也变得不同于以往。在传统传媒的时代,人们接收信息处于被动的阶段,网络传媒的强势姿态让每个人都能主动且积极地汲取信息。由于网络世界就像是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人们因此可以看到很多与现实有关的事物,也因此催生了强大的互联网社交产业的诞生。网络上的吸收信息与表达信息,使信息在人与人之间流动,因此人们的关系网状化,人们的网络社交需求因科技而成为现实,网络传媒技术的更替也因人们的需求不断更新,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其次,图像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因互联网媒介这一平台展示出来,图像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优势,这是由于图像本身具有强大的信息携带的特点,再者,人们阅读习惯在互联网时代发生了改变,也可以说是图像的出现,让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图像的出现强化了人们的沟通,丰富了沟通时的情感,达到了超时空表达的能力,图像思维成为了这个时代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最后,互联网搭建了沟通平台,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出者,每个人也都是接受者,平等的表达权利与网状的社交方式让人的曝光率不断扩大,因此,网络社交的繁荣催生了自媒体出现,自媒体的形成说白了就是将一个人打造成品牌形象的过程,品牌吸引粉丝之后,社交经济也因此而诞生。以网络社交为出发点的网络经济成为了这个时代独有的以及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发展方式。
车静[4](2018)在《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海报的设计符号研究》文中提出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产业化的足球运动是世界上产值最高、受众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运动。海报是广告表现形式之一,作为视觉传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设计领域的一种载体,历史悠久。随着足球俱乐部的快速发展,各足球俱乐部都在增加和重视本俱乐部的海报制作宣传工作,通过俱乐部赛事海报的发布在球迷乃至媒体之间形成广泛的传播,从而达到更好的商业及文化宣传效果。本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收集2017年中超联赛国安官方足球海报,运用符号学原理,对其设计符号语构、语义和语用的应用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依据归纳的规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海报设计调查问卷及相关问题。对受众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合上述归纳的国安足球海报设计符号应用规律,发现国安足球海报设计符号应用的问题:设计符号使用不够严谨、缺乏创意;设计符号语构模板化程度严重;大量外延性语义的设计符号使用使海影响受众认知深度;设计符号系统缺乏话题热点,影响海报商业价值。并提出解决建议:斟酌设计符号,准确传达信息;明确设计符号,影响受众情感认知;凝练设计符号,提高海报热议度;突出设计符号,建设俱乐部足球文化;再建设计符号,灵活构建设计符号系统。问题和建议的提出旨在为各项体育运动职业团体/个人、各类体育赛事的海报制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董航[5](2018)在《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符号表现研究》文中指出自二十世纪起,电影作为一种新型艺术的呈现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及热爱,与此同时电影海报应运而生。电影海报也可称为电影的二次艺术,其目的是让消费者和所有受众初步了解电影的主旨及内容,并引导他们去消费欣赏。视觉符号语言作为重要的信息传达,在电影海报设计中起到电影灵魂媒介的作用。视觉符号语言传达的好坏是整个电影海报设计的首要问题,而视觉符号语言表达的优秀与否,取决于受众是否能清晰、明确地解读设计者在电影海报这一广告形式中构建的信息空间。创作一幅引人瞩目的电影海报,其内容一定是由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丰富的内涵层次、精彩巧妙的构思等方面整合成的视觉符号,从而快速精准地向受众传达影片的内容信息。本文以视觉符号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新审视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多种形式要素,为符号语言的表现提供最有效的表达方法。国外对电影海报设计这一领域研究相比国内较早,理论成果比较全面丰富,好莱坞的一些影视制作公司有专职的电影海报制作策划公司和电影海报设计师。目前国内,对现代符号发展应用研究能力较为薄弱,在电影海报中视觉符号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视觉符号通过文字、色彩、图形三个要素表达出独特地艺术风格,在本文中亦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切入点,深度剖析三者的应用规律,发现海报中的视觉符号并不是它的形式或者结构本身,而是通过视觉符号的重组建构将这种处于潜在的无意状态基本要素变成有意象的视觉形象。电影海报中的视觉符号是由联想、概括、暗喻三种思维方式生成,通过符号自身的语义和语境来传达,具有唤起性、直观性和普遍性三大特性。电影海报设计中符号的功能是本课题的重要论点,主要涵盖了信息传达、情感交流、传递文化三个方面。本文依托符号学理论,运用于视觉设计表现,在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的理论体系中将符号分为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两个部分。能指是符号的形式,通常代表一个声音、文字或图像;所指是符号代表的对象,指向被联想到的事物。研究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视觉符号,一方面是通过符号的特性对电影海报设计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另一方面在总结过程中同步归纳其应用规律和运用方法,逐层系统地对符号在电影海报中的表现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作者总结研究的成果归纳论点论据,以经典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为主题,经整合论述,分别设计四款不同的电影海报将论文论证内容运用到实际设计当中,提高了论文的实用价值。
张丹丹[6](2016)在《“经验传递”对艺术设计类“课题制”教学模式的启示》文中提出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契机。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创造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如何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与社会要求相适应这一问题的提出,势必推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学模式如何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和学科的发展,已成为当今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本论文通过对杜威经验主义教育思想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经验传递”的理论框架,探究了经验的积累、经验的改造、经验的升华,由积累—改造—升华的转化过程,构成“经验传递”的递进模式。同时对以杜威经验主义为基础的“经验传递”所形成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环境要素进行分析,为艺术设计类“课题制”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构架。并且结合艺术设计类“课题制”教学模式中各个教学要素的资料收集、调研和总结,将“经验传递”中从经验积累到升华的质变转化,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应用性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艺术设计类“课题制”教学模式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手段,结合对以杜威经验主义为基础的“经验传递”提出的理论框架,对艺术设计类“课题制”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对“经验传递”在艺术设计类“课题制”教学模式中教师专业内涵发展,学生在知行的训练中自我认识能力提升以及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建立工作室、校企合作对教学环境的营造的应用提出构想,使学生能够在艺术设计教育理论教学和课题实践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够符合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
石萍[7](2014)在《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设置的发展寻绎 ——以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为节点》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专业设置与调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专业作为高校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专业设置调整与变化既能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折射出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升。艺术设计作为学科专业名称在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本科专业目录)中正式提出,历经15年的发展,在2012年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又正式退出。艺术设计专业是否实质性地退出了高等教育的学术舞台,是一个有待考证的问题,但是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设计学科专业设置会随设计知识的更新和交叉学科的发展有相应的调整与延伸。本文基于文献搜集、实地调研和大事年表的梳理,以2012年艺术设计专业目录调整为切入点,对2012年艺术设计专业目录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七个专业的发展演化为叙述分析的基本线索,结合笔者调研的南京艺术学院、苏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所不同类型的院校案例分析,对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设计学科下设专业的调整变化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并探讨了设计类专业调整后的思考与展望。专业“学名”的变更有着复杂的构成因素,设计知识的更新和设计容量的扩张使得专业名称指向一种更为契合时代要求的词源。2012年设计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体现了艺术设计交叉性与跨学科的典型学科特征,其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不仅是一门开放型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汇流特点的学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特性反映到人才培养规格方面可以看出,“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已经成为专业培养的重点,“突出课程、淡化专业”也成为专业教学的侧重点之一。“向内的培养”和“向外的修炼”结合起来,从向内和向外两个纬度去培育和发展新时代的设计人才是趋势使然。论文试图明晰专业“学名”变更和新增专业出现背后所掩盖的专业特征、人才培养以及专业教学方面的特点,以期为学科未来规划提供可能的发展线索。
王一淇[8](2014)在《时间的风格 ——设计学视角的“时间形态”变迁考察》文中提出本文从“时间风格就是社会地点特有的节奏、时间隐喻、时间实践”1的观点出发,探讨时间观念的变化对人类社会实践及设计行为的影响。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也是我们所生存的大千世界的基本框架。真正的时间只有一种,永无变化,永无止境。但是人类与时间的关系在不断地变化,不断有新的生成,这就是人类文明视野中的“时间史”。本选题试从不同文明阶段人类体验时间的“风格”形式的变化,探索一定文明条件下创造新的“时间维度”的可能。概而言之,就是考察、分析、阐释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们体验时间维度、记录时间维度、思考时间维度以及创造时间感受新维度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考察与之相适应的“时间风格”设计史。
赵伟[9](2012)在《广义设计学的研究范式危机与转向 ——从“设计科学”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社会,“设计”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跨专业、跨组织的综合活动。但是按照传统的社会分工和知识分类模式,“设计”却被切割为不断细化的各门具体专业,“设计”的共性问题被忽视,不同领域的“设计”缺少对话的平台。此外,在资本和权力的影响下,设计往往沦为一种“附庸”,失去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因此,传统的“设计”概念需要被“广义化”,“广义设计学”的研究尚待开发。本文以此为契机,以设计研究方法论的视角,探讨了“广义设计学”研究的理论生成语境、哲学基础、研究范式危机与转向等问题;并将我国学者所认识的“广义设计学”纳入到“设计研究”的框架中,倡导从“设计科学”的范式转向“设计研究”的范式。全文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指出了“广义设计学”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始于美国学者赫伯特西蒙提出的“设计的科学”(science of design)和戚昌滋教授等提出的“广义设计科学方法学”。由于早期的设计研究延续了自然科学描述方法和工程设计规范方法,“广义设计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表象主义”科学观之上的,从而使“广义设计学”的研究陷入了危机,并造成了一些学者在设计学科理论建设中的“误读”。在此基础上,论文围绕“科学”与“设计”的关系,剖析了“广义设计”研究的哲学基础问题,并提出设计研究需要从“表象主义科学哲学”走向“科学实践哲学”。在“实践优位”的视野下,广义的设计活动和“广义设计”的研究活动是一个自我运动、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体系。论文在第三个部分对我国设计研究活动的背景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对研究的重要基石“概念”、“理论”等问题进行了重新界定和拓展,区别了“概念”在“日常”和“严谨研究”中的不同用法、意义和局限;并以此为基础重新诠释了“设计”、“大设计”、“广义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我们需要借鉴“网络形成”理论重构“广义设计”,将“广义设计”的探索置于复杂的社会网络中,将它视为一种网络的形成,在形成过程中,会增加新的设计知识结点,也会创造出新的设计接触点。“广义设计学”是对“广义设计”的研究,它不能被一种研究垄断,它是一个“复数”,因而其研究范式需要从“设计科学”转向“设计研究”。由于每一种研究策略中对“广义设计”的研究目标、研究策略和研究基石各不相同,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文化导向”的研究、“科学导向”的研究、“学科导向”的研究和“问题导向”的研究,以此将来自不同领域和不同视角的研究整合起来。最后,论文在“广义设计观”的多维视角下,将各种不同的研究视为一种“广义设计”研究的“文化景观”,不同学者或实践者站在不同的位置上,都会有不同的“风景”。
刘永涛[10](2011)在《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设计理论、设计史和设计批评是构成设计学的三大主干。在当代中国,设计批评的发展对于设计艺术教育、实践、产业发展和设计师成长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设计学的内涵、范畴、理念以及设计产业发展、教育实践的融合、冲突、更新、发展与变革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集中和突出。本文从社会发展的视野,对中国当代设计和设计批评现状、思潮以及重大批评事件进行了学理性的梳理,对其中体现的特征规律进行了定性分析,指出了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存在的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为促进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原则、方法和策略。本文在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重点对当代设计以及设计批评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在第二章和第三章,本文立足中国设计和设计批评的当代情境,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影响、制约设计和设计批评发展的社会环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中共十四大、高校大规模扩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对中国设计产生深刻影响的时间节点为标志,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界定,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归纳总结,进而分析了设计批评对中国当代设计的价值和意义。在第四章和第五章,本文重点对中国当代设计批评思潮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归纳了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一些重要思潮,如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以及“为中国而设计”等命题体现了设计批评的民族情怀;由奢侈包装、建筑设计、装帧设计等引发的设计批评,体现了对设计伦理和环境生态的深沉思考;快速发展的设计教育和设计大展备受关注,设计师及其广告创意能力也引发了广泛批评;关于“工艺美术”论辩,对数字设计以及智能设计的关注,体现出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对理论问题的探讨和前瞻性课题的敏锐观察。其次,对关于北京西客站、国家大剧院、奥运“鸟巢”、奥运标志设计、央视新大楼、上海世博会的批评等中国当代重大设计批评事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总结了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特征规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在第六章和第七章,本文围绕我们需要怎样的设计批评以及怎样促进中国设计批评发展两个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从产品智能化等六个方面对未来中国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其次,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开展设计批评的原则,如矛盾分析原则、适宜性原则、民族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审美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功能性原则、伦理性原则、理论和实践结合原则、未来性原则等等。最后,对促进中国设计批评发展做了一些思考,提出了提升设计批评主体的问题意识、拓展设计批评的渠道和载体、加强设计批评教育和理论研究等渠道路径,从批评家、设计师、民众和主流媒体、互联网、展会、国际话语能力以及理论研究、教学改革等层面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尤其是根据“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文化自觉理论,认为推动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发展,更需要我们认清“自己深处”的价值,在时代语境中“放眼世界”,重塑设计批评的“正大气象”。
二、设计“概念”不可缺——谈艺术设计语义系统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设计“概念”不可缺——谈艺术设计语义系统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稳步”品牌运动鞋包装的信息图形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3.1 迎合高度信息化的时代 |
1.3.2 满足消费者对于品牌和产品信息的需求 |
1.3.3 优化包装的品牌信息传播方式 |
1.4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性 |
第二章 “稳步”鞋业项目调研与分析 |
2.1 项目介绍 |
2.1.1 项目动因 |
2.1.2 企业诉求 |
2.2 项目考察调研 |
2.2.1 企业调研 |
2.2.2 行业品牌调研 |
2.3 项目SWOT分析 |
2.4 设计目标定位 |
第三章 鞋包装设计与信息图形化设计概述 |
3.1 鞋盒包装设计概述 |
3.1.1 鞋盒包装设计 |
3.1.2 鞋盒包装设计的在“稳步”品牌构建中的作用 |
3.2 信息图形化设计概述 |
3.3 信息图形化设计应用于鞋盒包装设计的优势 |
3.3.1 承载和表现更多品牌信息 |
3.3.2 易于鞋品信息的传达理解 |
3.3.3 增加鞋品包装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
3.3.4 营造独特的品牌风格,用视觉激发其他感受 |
第四章 运动鞋包装设计现状及消费者需求分析 |
4.1 运动鞋包装设计市场现状调研 |
4.1.1 “稳步”现阶段包装设计 |
4.1.2 市场运动鞋包装设计案例分类探析 |
4.2 运动鞋消费群体分析 |
4.2.1 运动鞋市场消费主体人群定位 |
4.2.2 当代运动鞋市场消费倾向分析 |
4.3 运动鞋消费者包装需求分析 |
4.3.1 信息需求 |
4.3.2 视觉需求 |
4.3.3 使用需求 |
第五章 “稳步”鞋盒包装信息图形设计构思及实践 |
5.1 “稳步”鞋盒包装信息图形设计构思 |
5.1.1 运动鞋包装信息内容的采集 |
5.1.2 包装图形设计风格的选择 |
5.1.3 包装结构的选择 |
5.2 “稳步”鞋盒包装信息图形设计实践 |
5.2.1 品牌标识的信息图形深化设计 |
5.2.2 鞋品信息元素的信息图形化设计 |
5.3 包装设计效果展示 |
5.3.1 “稳步”轻量跑步鞋包装设计 |
5.3.2 “稳步”滑板鞋包装设计 |
5.3.3 “稳步”运动休闲鞋包装设计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品集 |
(2)农村高中美术教学中插图教学研究 ——以玉林市福绵高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意义(包括在我国应用的前景)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水平 |
(一)国外有关插图文献研究 |
(二)国内有关插图文献研究 |
(三)分析总结 |
第一章 农村高中美术课程插图教学的现状 |
一、农村高中美术课程现状分析 |
(一)农村美术教学观念 |
(二)家庭条件 |
(三)高考压力 |
(四)美术教学的管理 |
(五)美术师资的配备 |
(六)课时安排 |
二、农村高中插图教学现状分析 |
(一)插图教材内容篇幅分析 |
(二)插图教材教辅资料分析 |
(三)学生美术功底分析 |
(四)插图教学形式单一 |
(五)美术教学硬件设施 |
第二章 农村高中美术课程教学调查及分析—以玉林市福绵高级中学为例 |
一、研究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一)问卷调查研究法 |
(二)访谈法 |
(三)文献研究法 |
(四)描述法 |
第三章 概念定义及插图教学引入农村高中美术教学优势分析 |
一、概念定义 |
(一)插图的含义 |
(二)课程的含义 |
(三)高中美术新课程插图教学标准 |
(四)插图教学引入高中美术教学的理论依据 |
二、插图引入农村美术教学优势分析 |
(一)社会需求 |
(二)学生爱好 |
(三)高中生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的区别 |
(四)缩小城市与农村美术教学资源的差距 |
(五)传承农村本土艺术,开发校本插图教材 |
第四章 插图教学实践研究 |
一、案例一《鉴赏插图作品》 |
二、案例二《结合当地特色建筑创作场景插图》 |
三、案例三《综合探究插图在各学科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以生物学科为例》 |
四、插图教学反思与总结 |
结尾 |
一、关于本课题的研究 |
二、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局限 |
注释 |
参考文献着录 |
附录一 农村高中插图知识和美术课程情况调查表(学生) |
附录二 农村高中插图教学和美术课程情况调查表(教师) |
附录三 关于农村高中学生对插图教学的访谈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关于农村高中教师对插图教学的访谈调查问卷 |
致谢 |
(3)媒体语境下视觉化思维对社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来源和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 媒体技术革新引起社交新需求 |
2.1 全民表达的必然趋势 |
2.1.1 技术的发展促进新社交场所的形成 |
2.1.2 艺术的融入促进表达的生动与深化 |
2.2 社交需求的实时性 |
2.2.1 科技带来交互体验 |
2.2.2 平台促进快速表达 |
3 图文互补提升社交效率 |
3.1 图文嵌套带来快速表意 |
3.1.1 单向传播时代图像具有群体识别作用 |
3.1.2 网络媒体让图像具有双向交流功能 |
3.1.3 图文循环结合带来文化发展新方向 |
3.2 图像思维促进有效沟通 |
3.2.1 图像思维比文字更主动表达意图 |
3.2.2 图像感性属性打破沟通障碍 |
3.2.3 图像消解表达的权威性促进持续沟通 |
4 图像社交促进平台创新 |
4.1 网络媒体叙事图像化 |
4.1.1 网络社交平台特点 |
4.1.2 网络媒体叙事特点 |
4.2 沟通需求促进平台创新 |
4.2.1 图像激发的欲望 |
4.2.2 虚拟带来的真实 |
5 网络社交在宏观与微观方面的发展 |
5.1 宏观层面的社交网络经济 |
5.2 微观层面释放人的自由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海报的设计符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设计符号的相关研究 |
1.4.2 海报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分析法 |
2.2.2 案例分析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1 理论基础 |
3.1.1 符号学语用、语义、语构的概念 |
3.1.2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
3.2 体育海报的基本概念、功能、价值与发展 |
3.2.1 体育海报的界定 |
3.2.2 体育海报的效果 |
3.2.3 体育海报的功能与价值 |
3.2.4 体育海报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
3.3 国安足球海报设计符号的语构研究 |
3.3.1 国安足球海报设计符号的语构应用研究 |
3.3.2 国安足球海报设计符号的语构认知分析 |
3.4 国安足球海报设计符号的语义应用研究 |
3.4.1 国安足球海报设计符号的语义应用研究 |
3.4.2 国安足球海报设计符号的语义认知分析 |
3.5 国安足球海报设计符号的语用研究 |
3.5.1 国安足球海报设计符号的语用应用研究 |
3.5.2 国安足球海报设计符号的语用认知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5)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符号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3.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2 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电影海报设计概述 |
2.1 电影海报概念的界定 |
2.1.1 电影海报的概念与起源 |
2.1.2 电影海报的种类 |
2.2 电影海报设计的发展史 |
2.2.1 国外电影海报设计的发展 |
2.2.2 国内电影海报设计的发展 |
2.3 电影海报设计的审美原则 |
2.3.1 实用性和欣赏性并存 |
2.3.2 写实性和表现性并存 |
2.3.3 隐喻性和展示性并存 |
2.4 电影海报的审美价值 |
2.4.1 电影海报的艺术价值 |
2.4.2 电影海报的收藏价值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视觉符号表现 |
3.1 视觉符号传达 |
3.1.1 视觉符号的概念界定 |
3.1.2 视觉符号的特性 |
3.1.3 视觉符号的发展 |
3.2 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符号的文字应用 |
3.2.1 文字符号的分解 |
3.2.2 文字符号的置换 |
3.2.3 文字符号的手写体 |
3.2.4 文字符号的排列组合 |
3.3 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符号的图形应用 |
3.3.1 图形符号的说明性 |
3.3.2 图形符号的象征性 |
3.3.3 图形符号的精神性 |
3.4 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符号的色彩应用 |
3.4.1 冷色调色彩符号 |
3.4.2 暖色调色彩符号 |
3.4.3 黑白调色彩符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符号的功能属性 |
4.1 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符号的生成 |
4.1.1 运用联想思维生成符号 |
4.1.2 运用概括思维生成符号 |
4.1.3 运用暗喻思维生成符号 |
4.2 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符号语言的传达 |
4.2.1 视觉符号语言的语义传达 |
4.2.2 视觉符号语言的语境传达 |
4.3 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符号的特性 |
4.3.1 视觉符号的唤起性 |
4.3.2 视觉符号的直观性 |
4.3.3 视觉符号的普遍性 |
4.4 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符号的功能 |
4.4.1 视觉符号的信息传达功能 |
4.4.2 视觉符号的情感交流功能 |
4.4.3 视觉符号的文化传递功能 |
4.5 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符号的作用 |
4.5.1 符号的二元关系 |
4.5.2 符号的层次递进关系 |
4.5.3 符号的推论和表象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符号的应用和展望 |
5.1 电影海报设计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
5.1.1 剖析影片内容提炼重点元素 |
5.1.2 发挥想象力调动创意思维 |
5.1.3 编排构图确定画面 |
5.1.4 利用三要素打造视觉冲击力 |
5.2 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符号表现的优化 |
5.2.1 强化设计思维 |
5.2.2 遵循审美规律 |
5.2.3 开阔设计角度 |
5.3 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符号创作及展望 |
5.3.1 视觉符号创作实践 |
5.3.2 视觉符号的发展趋势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经验传递”对艺术设计类“课题制”教学模式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关键词及术语的阐释 |
一、艺术设计 |
二、教学模式 |
三、经验 |
第二章 杜威教育思想中“经验传递”理论的总结与提炼 |
第一节 杜威教育思想概述 |
一、杜威经验主义的内容 |
二、“经验传递”的内涵 |
第二节 杜威“经验传递”逻辑结构 |
一、经验的积累——理论积累 |
二、经验的改造——实践要求 |
三、经验的升华——思维引导 |
第三节 杜威“经验传递”的教学元素构成 |
一、传递者与引导者——教师观 |
二、个人经验的主动建构——学生观 |
三、社会环境的有机改善——环境观 |
第三章 艺术设计类“课题制”教学模式分析 |
第一节 “课题制”教学模式的逻辑结构分析 |
一、艺术设计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积累 |
二、知识、实践、思维的艺术设计课题实施 |
三、创造性思维引导下的设计思维训练 |
第二节 “课题制”教学模式的教学要素分析 |
一、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下的经验传递 |
二、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角色转变 |
三、艺术设计教学环境的营造 |
第四章 “经验传递”在艺术设计类“课题制”教学中的应用构想 |
第一节 艺术设计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培养相契合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转变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转变 |
三、专业教师反思性思维教学 |
第二节 学生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 |
一、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 |
二、知行并重的能力提升 |
第三节 艺术设计教学环境与课题实践教学相契合 |
一、工作室实践平台的环境构建 |
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设置的发展寻绎 ——以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为节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五节 关键词及术语的阐释 |
一、 艺术设计 |
二、 专业及专业设置 |
第二章 艺术设计专业设置调整的背景及动因 |
第一节 艺术设计相关专业调整变化的沿革 |
一、 艺术设计在工艺美术格局中产生发展 |
二、 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五次专业目录调整 |
第二节 艺术设计专业设置调整的经济环境 |
一、 设计作为经济发展战略而备受关注 |
二、 设计作为产品创新手段而促进生产 |
三、 设计作为创造市场需求方式而引导消费 |
第三节 艺术设计专业设置调整的文化环境 |
一、 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设计的相互推动 |
二、 设计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博弈 |
三、 多元化背景下的艺术融合趋势 |
第四节 艺术设计专业设置调整的教育环境 |
一、 高校扩招驱使设计教育的规模化发展 |
二、 高等教育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的转变 |
三、 就业形势驱使专业设置与市场的契合 |
第三章 专业设置的调整内容及变化分析(以 2012 年为节点) |
第一节 “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的专业名称变化 |
一、 “艺术设计”专业名称退出专业目录 |
二、 “工艺美术”专业名称趋向于手工艺 |
第二节 专业名称及内涵的调整与转变 |
一、 由“装潢设计”到“视觉传达设计” |
二、 由“工业设计”到“产品设计” |
三、 由“环境艺术设计”到“环境设计” |
第三节 新增专业纳入设计学科专业目录 |
一、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应时代趋势而兴起 |
二、 公共艺术专业伴随城市化进程而出现 |
三、 艺术与科技特设专业的尝试性发展 |
第四章 2012 年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的案例调研与特点分析 |
第一节 不同类型院校的案例调研分析 |
一、 综合艺术院校——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 |
二、 综合性院校——以苏州大学为例 |
三、 理工型院校——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
四、 师范类院校——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 |
第二节 专业设置调整变化的特点 |
一、 交叉性与跨学科的专业设置特征 |
二、 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特点 |
三、“突出课程”和“淡化专业” 的专业教学理念 |
第五章 对于设计类专业调整后的思考及展望 |
第一节 专业与人才市场需求的“适度”结合思考 |
第二节 特殊专业性质形成的“专业群”建设思考 |
第三节 设计学科“品牌专业”的构建与发展 |
第四节 设计学科“特色专业”的构建与发展 |
结语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时间的风格 ——设计学视角的“时间形态”变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屋外”的时间——统一化、场域化的时间感知 |
第一节 化“零”为“整” |
一、统一化的时间需求 |
二、统一化时间的计量要求 |
第二节 “身不由己”的人们 |
一、受限的个体 |
二、受控的身体 |
第三节 对应于空间的时间感 |
一、时间与空间的对应 |
二、空间中的时间感受 |
第四节 “现在”感 |
一、基于“在场”的“现在”感知 |
二、被挤压的“现在” |
第三章 “腕上”的时间——技术化、国家化的时间单元 |
第一节 “同时性”下进步与技术的关涉 |
第二节 时间的控制力 |
第三节 国家“代表” |
第四节 时间中的秩序 |
第四章 “指尖”上的时间——个体化、转位化的时间未来 |
第一节 “个”中滋味——个体意识的凸显 |
第二节 分“身”有“术” |
第三节 “多向度”的时间 |
第四节 消失的边界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致谢 |
(9)广义设计学的研究范式危机与转向 ——从“设计科学”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走向“广义综合”的设计: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设计研究:跨界交锋中激荡创意思维 |
1.1.2 设计教育:以创新为名义的整合 |
1.1.3 设计实践:创意阶层的崛起 |
1.1.4 设计实践:设计塑造现代生活 |
1.1.5 设计伦理:设计失控的时代 |
1.2 关于广义设计学及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结构 |
1.3.1 本研究的研究目标,重点难点与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
1.3.2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4 论文创新之处和未尽事宜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未尽事宜与研究局限 |
第二章 引入与探讨:“设计的科学”与“广义设计科学方法学” |
2.1 “人工科学”视野下的广义设计学 |
2.1.1 赫伯特·西蒙的学术背景 |
2.1.2 赫伯特·西蒙的《人工科学》(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
2.1.3 《人工科学》理论建构的五个视点 |
2.1.4 《人工科学》、“广义设计学”与设计研究 |
2.1.5 小结 |
2.2 “广义设计科学方法学”视野下的广义设计学 |
2.2.1 “广义设计科学方法学”的理论背景 |
2.2.2 “广义设计科学方法学”的主要概念 |
2.2.3 “科学方法学”视野中的“广义设计学” |
2.2.4 小结 |
2.3 质疑与探讨:广义设计学的再认识 |
2.3.1 以西蒙的《人工科学》为基础的研究 |
2.3.2 对西蒙的“设计的科学”的质疑与探索 |
2.3.3 广义设计科学方法学为基础的研究 |
2.3.4 对“广义设计科学方法学”的反思与质疑 |
2.3.5 小结 |
2.4 “广义设计学”的研究困境与“乌托邦”理想 |
2.4.1 “广义设计学”的研究谱系:以《人工科学》为线索 |
2.4.2 “广义设计学”:人文主义“乌托邦”还是“科学主义”范式危机? |
2.4.3 不同范式的不同使命:《人工科学》对设计研究发展的积极意义 |
2.4.4 小结 |
2.5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问题与线索:设计研究与科学发展的互动 |
3.1 “名词性”问题:设计科学还是设计学科 |
3.1.1 科学化设计(scientific design)、设计科学(design science)、设计的科学(a science of design)还是设计学科(design discipline)? |
3.1.2 “科学化设计”(scientific design):现代设计的转折点 |
3.1.3 “设计科学”(design science):富勒、格雷戈里的不同视角 |
3.1.4 “设计的科学”(a science of design):西蒙的“人工科学” |
3.1.5 设计科学(design science)还是设计学科(design discipline) |
3.1.6 小结 |
3.2 “动词性”问题:设计活动还是科学活动 |
3.2.1 “设计本体”与“自然科学本体” |
3.2.2 设计活动与科学活动 |
3.2.3 小结 |
3.3 实践科学观与“广义设计学”研究范式的转向 |
3.3.1 科学观、知识观与设计观 |
3.3.2 表象科学观与设计观 |
3.3.3 实践科学观与设计观 |
3.3.4 小结 |
3.4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超越与发展:重构广义设计学 |
4.1 当下设计研究的问题评述 |
4.1.1 当下设计研究的本土语境 |
4.1.2 以往设计研究中的问题与缺陷 |
4.1.3 小结 |
4.2 广义设计学的必要性和实在性 |
4.2.1 位于十字路口的设计 |
4.2.2 广义设计学的必要性 |
4.2.3 广义设计学的实在性 |
4.2.4 小结 |
4.3 实践视域下的设计观:小设计、大设计与广义设计 |
4.3.1 设计研究中的概念的意义与局限 |
4.3.2 “设计”·“小设计”·“大设计” |
4.3.3 小结 |
4.4 重构“广义设计学” |
4.4.1 广义设计学的概念诠释 |
4.4.2 设计研究中理论的意义与局限 |
4.4.3 “广义设计学”研究的多重策略 |
4.4.4 小结 |
4.5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没有景框的风景”:广义设计学的多维视角 |
5.1 实践者视域下设计位置与角色的反思 |
5.1.1 为什么安放——设计的隐忧 |
5.1.2 谁来安放——设计的版图 |
5.1.3 如何安放——为设计“正心” |
5.1.4 小结 |
5.2 研究者的视域下的“广义设计学” |
5.2.1 重新理解“设计研究”(Design Research) |
5.2.2 重新连接“研究”与“现实世界” |
5.2.3 小结 |
5.3 本章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概念界定 |
1.3.1 当代设计 |
1.3.2 设计批评 |
第2章 中国设计和设计批评的当代情境 |
2.1 政治环境: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社会转型期 |
2.2 经济环境:经济发展与消费社会趋向 |
2.3 文化环境:乡土式微与文化软实力命题 |
2.4 生态环境: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进绿色设计 |
第3章 理想与现实的抵牾:从中国当代设计历程看设计批评的价值 |
3.1 中国当代设计历程的梳理与反思 |
3.1.1 1980——1992年的设计:回顾与思考 |
3.1.2 1993——1999年的设计:共识背后的反思 |
3.1.3 新世纪以来的设计:创造与自觉 |
3.2 中国当代设计发展与设计批评 |
3.2.1 当代设计发展和设计批评的关系 |
3.2.2 设计批评对中国当代设计的价值和意义 |
第4章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思潮及其特征规律 |
4.1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发展概述 |
4.2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思潮 |
4.2.1 "中国制造"和民族设计成为关键词 |
4.2.1.1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
4.2.1.2 "为中国而设计"的民族情怀 |
4.2.2 对设计伦理和环境生态的深沉思考 |
4.2.2.1 由奢侈包装引发的批评 |
4.2.2.2 由建筑设计引发的批评 |
4.2.2.3 由装帧设计引发的批评 |
4.2.3 快速发展的设计教育和设计大展备受关注 |
4.2.3.1 设计教育:跨越的逻辑与悖论 |
4.2.3.2 关于设计大展乱象的批评 |
4.2.4 对设计师及创意能力的广泛批评 |
4.2.5 对理论问题的探讨和前瞻性课题的敏锐观察 |
4.2.5.1 "工艺美术"论辩——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史的浓墨重彩 |
4.2.5.2 批评的敏感:从数字设计到智能设计 |
4.3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思潮中的重大事件 |
4.3.1 关于北京西客站的批评 |
4.3.2 关于国家大剧院的批评 |
4.3.3 关于奥运"鸟巢"的批评 |
4.3.4 关于北京奥运设计的批评 |
4.3.5 关于央视新大楼的批评 |
4.3.6 关于上海世博会的设计批评 |
4.4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特征规律 |
4.4.1 反映经济社会发展 |
4.4.2 受重大设计项目驱动 |
4.4.3 专业批评作用日益凸现 |
4.4.4 公众批评的社会影响日益广泛 |
4.4.5 文化自觉意识逐步树立 |
第5章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问题及反思 |
5.1 批评无为 |
5.1.1 缺位的批评 |
5.1.2 逐利的批评 |
5.1.3 精神贫血的批评 |
5.1.4 理论旅行的批评 |
5.1.5 缺乏理想的批评 |
5.2 标准模糊 |
5.2.1 标准缺失——设计批评何以可能 |
5.2.2 生产环节预设标准的制约 |
5.2.3 科技进步使分工越来越细 |
5.2.4 人人都有评价权力的悖论 |
5.2.5 设计批评学术规范的不确定 |
5.3 渠道不畅 |
5.3.1 集团批评背后的利益博弈 |
5.3.2 主流渠道的匮乏和网络渠道的无序 |
5.4 教育欠缺 |
5.4.1 教育理念的问题 |
5.4.2 教师和学生的问题 |
5.5 体制问题 |
5.5.1 缺乏批评的表达和接受机制 |
5.5.2 缺乏批评的监管和仲裁机制 |
5.5.3 缺乏识别文化侵略的抵制机制 |
第6章 我们需要怎样的设计批评 |
6.1 未来中国设计的发展趋势 |
6.1.1 产品智能化 |
6.1.2 分工精细化 |
6.1.3 设计人性化 |
6.1.4 发展多样化 |
6.1.5 需求理性化 |
6.1.6 设计民主化 |
6.2 设计批评要发挥什么功能 |
6.2.1 如何描述 |
6.2.2 如何判断 |
6.2.3 如何鉴赏 |
6.2.4 如何批判 |
6.2.5 如何预测 |
6.2.6 如何引领 |
6.3 开展设计批评的原则 |
6.3.1 矛盾分析原则 |
6.3.2 适宜性原则 |
6.3.3 民族性原则 |
6.3.4 时代性原则 |
6.3.5 审美性原则 |
6.3.6 科学性原则 |
6.3.7 功能性原则 |
6.3.8 伦理性原则 |
6.3.9 理论和实践结合原则 |
6.3.10 前瞻性原则 |
第7章 关于促进中国设计批评发展的思考 |
7.1 提升设计批评主体的问题意识 |
7.1.1 增强批评家的批判性思维 |
7.1.2 增强设计师的自律 |
7.1.3 培育民众的审美和批评意识 |
7.2 拓展设计批评的渠道和载体 |
7.2.1 强化主流媒体平台 |
7.2.2 重视互联网的日常政治学意义 |
7.2.3 塑造基于国情的展会渠道 |
7.2.4 增强国际话语能力 |
7.3 加强设计批评教育和理论研究 |
7.3.1 构建设计批评学 |
7.3.2 加强理论研究 |
7.3.3 深化教学改革 |
7.4 促进设计批评的文化自觉 |
7.4.1 各美其美:认清"自己深处"的价值 |
7.4.2 美人之美:在时代语境中"放眼世界" |
7.4.3 美美与共:重塑设计批评的"正大气象" |
第8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四、设计“概念”不可缺——谈艺术设计语义系统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稳步”品牌运动鞋包装的信息图形化设计研究[D]. 秦楚月.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2]农村高中美术教学中插图教学研究 ——以玉林市福绵高级中学为例[D]. 梁凯夏.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3]媒体语境下视觉化思维对社交的影响[D]. 马子玉. 北京印刷学院, 2018(02)
- [4]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海报的设计符号研究[D]. 车静. 首都体育学院, 2018(09)
- [5]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符号表现研究[D]. 董航. 沈阳建筑大学, 2018(04)
- [6]“经验传递”对艺术设计类“课题制”教学模式的启示[D]. 张丹丹. 山东艺术学院, 2016(03)
- [7]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设置的发展寻绎 ——以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为节点[D]. 石萍. 山东艺术学院, 2014(04)
- [8]时间的风格 ——设计学视角的“时间形态”变迁考察[D]. 王一淇. 中央美术学院, 2014(08)
- [9]广义设计学的研究范式危机与转向 ——从“设计科学”到“设计研究”[D]. 赵伟. 天津大学, 2012(05)
- [10]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研究[D]. 刘永涛.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