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雄玲(防城港市防城区教育局教研室广西防城港53800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学生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和估算技能。小学数学的计算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计算存在于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计算,因此,计算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我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比以前下降了,主要表现在计算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等。
1.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计算教学依赖于情境;有的教师片面认为,计算教学离不开情境,缺少了情境,似乎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有的课堂上情境设置是牵强附会的,有的纯粹是为了引出算式,经过一番不着边际的“看图说话”,等到从情境引出算式,已经花去了10多分钟时间,影响了教学的进程。
1.2算法多样化不能及时优化;对算法只求量上的“多”,学生展示同一思维的算法,教师一概叫好,而不管思维质量的提升。一旦少了某种方法,教师就要千方百计牵引。有的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意图,想一些低价值、原始的方法来充数。这样一来,往往讨论一道题目就要花费10—15分钟。而且算法“多”了以后,也不及时优化。在计算时,有的学生甚至不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教师只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3课堂练习时间无法保证;有的教师很少安排学生的课堂练习,片面认为现在计算教学的要求降低了,学生做习题有机械、重复训练之嫌,翻来覆去说“算理”,占了练习时间,影响了学生基本计算技能的形成。
1.4忽视口算练习的训练;有些教师和学生口算意识淡薄,忽视口算的正确率以及口算的速度,课堂上很少安排时间进行口算训练。有的一年级学生连20以内的加减法都不熟练,有的二年级学生连乘法口诀没有做到脱口而出……,口算是计算的基础,这样的口算水平势必影响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2.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去纠正呢?我认为,必须重新审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纠正一些矫枉过正的想法和做法,继承我国传统计算教学的精髓,在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的同时,提高计算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2.1加强算理的教学。
2.1.1充分运用学具,加强直观教学;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但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弱,抽象能力差的特点,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多媒体,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动眼看一看,动耳听一听,调动各种感官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和逻辑能力的提高。
2.1.2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学习不是为了占有知识,而是为了生长知识。因此教学中,我们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而是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索研究出来的数学。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时,教师可以这样做的:36+87,先让学生摆小棒,很快得出结论8捆加3捆是11捆,6+7是1捆零3根,1捆11捆合在一起再加3根全部得出123根.再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竖式,先算十位得11,再算出个位以后不能直接写了,必须把十位的数字重新擦掉,再写上正确的结果。教师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不用这么麻烦呢?”学生讨论得出笔算加法计算法则的第三条:从个位算起。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高度的思维状态下,调动原有知识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2加强思维能力培养。
2.2.1提倡独立思考;新课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是为了提倡学生独立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展示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结果,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当计算遇阻时,让学生相互讨论,老师尽量做问题的共同研究者,参与学生的探讨交流,最后让学生归纳得出结论。
2.2.2重视质的提高;目前,计算教学在方法上都注意了量的增加,即引导学生找出尽可能多的方法,但往往忽略了有序思维,忽略了从质的方面发展学生思维。如何从质的方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呢?①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要认真分析,不能只看形式,而更要看实质——数学思想方法怎么样。引导有序思考。②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算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及时对“多样化”进行“优化”,寻求简洁、容易、快速的方法。
2.3保证适量的练习。
新课标提倡个性化学习,张扬学生的个性,但是计算教学的目标是多元的,其中重要的是,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学习掌握有效的、统一的运算方法和熟练的技能,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并在练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2.3.1加强口算练习;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能力之一。口算不仅需要正确还需要速度,尤其是基本的口算要达到熟练的程度。在四则计算中要使学生先学好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要求口算准确、熟练。当然,口算技能的形成,速度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训练能做到的,而是靠持之以恒的训练实现的。口算训练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46×37”进位乘法,练习4×7+4,3×4+1等口算,有利于学生在计算中正确地进位。
2.3.2加强课堂练习;目前的数学课堂,在情境引入、算法多样化上面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往往是前松后紧,匆忙收场,学生课堂练习时间严重不足,有的甚至下课铃声一响,教师才布置练习,导致练习不到位,所以要加强课堂练习。
留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学生的练习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实现10分钟左右的当堂训练,并随时随地反馈练习中的问题进行纠正,要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是不大可能的。
提高练习的质量;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在保证一定数量的前提下,从提高质量上下功夫。首先,重视练习内容的选择。其次,练习形式要多样。
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在计算教学中,除对一些容易出错的题坚持反复练习外,还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以便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2.4.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先看清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想想什么地方可用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笔算,是否可以用简便运算等;然后再动笔计算;最后认真检查。
2.4.2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题时,要做到不急不躁、细心思考、耐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慎重,不能草率行事,能口算的则口算,不能口算的应注意认真计算。计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以保证计算的准确及检查时的方便明了。
2.4.3培养学生耐心检验的习惯;我们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验的习惯,把检验当作计算题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检验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题目中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同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等。
2.4.4培养学生应用估算的习惯;估算是保证计算准确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手段。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以估算出得数的大致取值范围,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条件。教师要教给学生估算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和、差、积、商等知识的规律,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当然,估算只能发现计算中的明显错误,并不能代替计算和验算。只有把估算、计算、检验相结合,才能保证计算的正确、迅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研究》.
[2]《广西教育》.
[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