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是20世纪美国文坛最有影响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德莱塞出身贫寒,青少年时代的贫困境遇使得他不满于当时文坛盛行的温文尔雅的文风,提倡真实的反映社会的黑暗面,成为披荆斩棘的先驱者。《嘉莉妹妹》(1900)是德莱塞的处女作,该小说因揭露美国社会的贫富悬殊和道德沦丧曾一度被列为禁书。在这部小说中,德莱塞塑造了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转型期中诸多消费文化忠实拥护者的形象。强烈的消费欲望及热衷消费的人生目标为指引着小说中人物的人生方向,并且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他们的最终命运。在《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嘉莉被作者描绘成一位深陷欲望泥沼的角色,因为在德莱塞看来,人类像动物和昆虫一样受着欲望的驱使而不能自拔。目前学术界对德莱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其作品涉及的“美国梦”幻灭主题的研究,其次是强调德莱塞小说创作中的自然主义倾向,以及德莱塞小说创作思想中的悲观主义。随着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和时代语境的变化,对德莱塞及其作品的研究和解读也有了新的视角。鉴于德莱塞创作的独特性及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立足当代消费主义的文化语境,以《嘉莉妹妹》为文本,避开一般的道德伦理法则,从消费文化和文学伦理批评相结合的较新的视角,重新对《嘉莉妹妹》进行解读,试图挖掘小说中深受消费文化影响的欲望与伦理。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德莱塞及其作品,回顾了国内外德莱塞研究状况,并简要介绍了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分析了影响德莱塞伦理观的因素。出身贫困家庭的德莱塞由于家庭和时代的影响,接受了达尔文和斯宾塞的进化论思想,也深深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作者生活于现代美国消费文化兴起之时,德莱塞的创作正是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小说人物的不同欲望,以及各自欲望的实现形式。生活于消费时代的美国,作为社会成员之一的德莱塞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到消费浪潮中,他笔下的人物也深受消费文化影响,表现了对物的无限欲望,而通过对物的获得也就是消费而达到对欲望的满足。他们在现代都市中,屈从于自己的本能欲望,追逐财富和享乐,沉湎于对物的追求,对欲望的满足,从而成为了欲望的奴隶。他们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却没有一个是幸福的。通过嘉莉妹妹的刻画,德莱塞揭示了消费主义泛滥的社会有着致命的弊病:人们对金钱的顶礼膜拜,对消费盲目向往以及人美德的丧失,由此体现了他对消费主义的批判态度。论文的第四部分通过分析消费文化语境下人物的行为,讨论了受消费文化影响的德莱塞的伦理道德观。德莱塞创作《嘉莉妹妹》时,美国正处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反映在小说中的态度显然是作者对禁锢人们欲望的清教道德伦理观表现出很大程度的不满,认为这些条条框框限制了人们的本能和欲望;而作者所张扬的却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在这个意义上,他是符合新的经济发展和新的消费意识形态的,因为他从人们的意识上确立了一个新的模式,从而帮助人们形成新的思维习惯。但同时,小说也表现了作者的矛盾性。他无法彻底和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决裂。所以,小说既体现了作者的传统伦理观念,也体现了在消费文化的深刻影响和冲击下的非传统道德伦理观念,也就是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伦理观。通过以上几个部分的分析,论文得出结论:《嘉莉妹妹》是一部受消费文化影响的作品,这种文化所倡导的伦理道德标准显然是有别于传统的清教伦理思想的,作者在拥护这种适应消费社会的新的伦理观,也就是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伦理观的同时,又无法彻底和传统伦理道德决裂。所以小说一方面倡导了适合新的消费文化的伦理道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微弱的传统伦理道德的声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谈结构主义视角下《嘉莉妹妹》的二元对立现象[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02)
- [2].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J]. 才智 2018(04)
- [3].《嘉莉妹妹》表现手法分析[J]. 语文建设 2017(18)
- [4].对《嘉莉妹妹》中的象征主义的解析[J]. 戏剧之家 2017(19)
- [5].《嘉莉妹妹》与中国读者的视界融合[J]. 青年记者 2016(05)
- [6].建国后《嘉莉妹妹》研究论文统计分析[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7].从《嘉莉妹妹》的不同视角来解读时代新女性[J]. 语文建设 2015(03)
- [8].从《嘉莉妹妹》看转折年代美国社会[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01)
- [9].从《嘉莉妹妹》看转折年代的美国社会[J].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2)
- [10].《嘉莉妹妹》中不同价值观的分析[J]. 黑河学刊 2015(05)
- [11].《德伯家的苔丝》、《嘉莉妹妹》和《血泪打工妹》的不同视角[J]. 文教资料 2009(33)
- [12].梦的破灭——浅析小说《嘉莉妹妹》中的“美国梦”[J]. 文教资料 2010(26)
- [13].《嘉莉妹妹》的女性主义解读[J]. 明日风尚 2017(02)
- [14].浅析《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J]. 青年文学家 2017(05)
- [15].消费文化视角下解读《嘉莉妹妹》[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06)
- [16].摇椅上的欲望——评德莱塞的《嘉莉妹妹》[J]. 商业故事 2016(33)
- [17].论《嘉莉妹妹》中人物的道德挣扎[J]. 北方文学 2017(15)
- [18].《嘉莉妹妹》中美国梦的破灭[J]. 青春岁月 2017(05)
- [19].《嘉莉妹妹》中男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批判性意义[J]. 青年文学家 2017(29)
- [20].对《嘉莉妹妹》的悲剧人生的自然主义解读[J]. 校园英语 2017(27)
- [21].“新女性”的背后——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嘉莉妹妹》[J]. 雪莲 2015(09)
- [22].浅析电影《嘉莉妹妹》中被物欲吞噬灵魂的女人[J]. 长城 2014(08)
- [23].审视不同语境下女性人性的异化——浅析《月牙儿》与《嘉莉妹妹》中的女性形象[J]. 青春岁月 2014(19)
- [24].《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及其社会意义[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08)
- [25].用萨特的自由观重新解读《嘉莉妹妹》[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18)
- [26].《嘉莉妹妹》的女性主义研究[J]. 芒种 2013(01)
- [27].城市化进程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在小说《嘉莉妹妹》中的体现[J]. 参花 2013(04)
- [28].成功与幸福——《嘉莉妹妹》的启示[J]. 学苑教育 2009(11)
- [29].《嘉莉妹妹》和新兴消费文化——从文化角度解读《嘉莉妹妹》[J]. 青年文学家 2009(03)
- [30].《嘉莉妹妹》——美国社会价值观转变的缩影[J]. 作家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