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层高密度住区外部空间尺度研究

城市低层高密度住区外部空间尺度研究

论文摘要

人类对建造理想家园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无论是充满玄学色彩的中国风水理论,或是融入了乌托邦信念的“协和新村”实验,还是由现代工业孕育的“光明城市”模式,都是人们期望创造美好栖居环境的意识的体现。人类社会历尽变迁,制度的更替与科技的创新使不同时代的住宅建筑具有各自的特色,并且地理环境的差异也造就了各地住宅形式的多样化。但是,透过那些变化不定的表象来看住宅建筑的发展,会发现有一种因素是相对恒定的,那就是人体的尺度,及由此衍生出的住宅空间的尺度。什么样的空间适合人的生活需要,尺度又如何影响住宅区的空间品质,这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理论,综合运用了规划和建筑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并结合了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城市交通学、环境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对如何把握低层高密度住宅区外部空间的尺度以满足现代城市居住生活的需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论文首先提出了低层高密度住宅区的概念和构成,综述了低层高密度住宅区的历史沿革及目前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对低层高密度住宅的未来发展空间进行了展望;论文进而剖析了城市低层高密度住区外部空间的构成,分析了国内低层高密度住区外部空间的现状与问题,并指出尺度控制对于塑造空间品质的重要性;论文从生态、功能、人文的角度对低层高密度住区的公共活动空间尺度进行了研究,提出空间尺度的确定应以居民的生活需要及行为习惯为准则;论文又从机动车交通、非机动车交通、人车共享交通三个方面探讨了住宅区交通空间的构成模式与尺度,并提出了鼓励步行、抑制车速的住宅区交通空间设计原则;最后,在过渡空间的尺度问题上,论文对低层高密度住宅区的出入口空间、边界空间、边缘空间、不可进入空间等分别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各类空间的形式与功能,以及尺度变化的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时代背景
  • 1.2 有关概念的说明
  • 1.2.1 关于居住区的概念
  • 1.2.2 关于低层高密度的界定
  • 1.2.3 关于居住区外部空间的定义
  • 1.2.4 关于空间尺度的概念
  • 1.3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3.1 中国古代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的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的相关研究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低层高密度居住区的沿革与发展
  • 2.1 低层高密度住宅的历史沿革
  • 2.2 低层高密度住宅在我国的发展
  • 2.3 低层高密度住宅的未来发展空间
  • 第3章 低层高密度住区外部空间的构成与现状
  • 3.1 低层高密度住区的外部空间构成
  • 3.1.1 外部空间的物质组成
  • 3.1.2 空间的非物质构成部分
  • 3.2 国内低层高密度住区外部空间现状
  • 第4章 低层高密度住区公共活动空间尺度研究
  • 4.1 公共活动空间的生态尺度
  • 4.1.1 日照
  • 4.1.2 通风
  • 4.1.3 绿化
  • 4.2 公共活动空间的功能尺度
  • 4.2.1 社区向心功能
  • 4.2.2 聚集活动功能
  • 4.3 公共活动空间的人文尺度
  • 4.3.1 空间的安全性
  • 4.3.2 空间的可达性
  • 4.3.3 空间的可识别性
  • 4.3.4 空间的文化传承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层高密度住区交通空间尺度研究
  • 5.1 机动车交通空间尺度
  • 5.1.1 动态交通
  • 5.1.2 静态交通
  • 5.2 非机动车交通空间尺度
  • 5.2.1 步行交通
  • 5.2.2 自行车交通
  • 5.3 人车共享交通空间尺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低层高密度住区过渡空间尺度研究
  • 6.1 出入口空间尺度
  • 6.1.1 住区出入口
  • 6.1.2 住宅出入口
  • 6.2 边界空间尺度
  • 6.2.1 公共活动空间边界
  • 6.2.2 交通空间边界
  • 6.3 边缘空间尺度
  • 6.3.1 沿街商铺
  • 6.3.2 围墙与围栏
  • 6.4 不可进入空间尺度
  • 6.4.1 视觉美化空间
  • 6.4.2 功能隔离空间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实际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桥人家”——下沉式道路模式在低层高密度住宅区规划中的应用初探[J]. 建筑技艺 2020(05)
    • [2].住宅区的环境艺术设计策略[J]. 建筑经济 2020(11)
    • [3].城市设计中大型配套住宅区的设计策略[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18)
    • [4].城市旧住宅区整治改造与规划探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01)
    • [5].住宅区规划因素对室外微环境影响的数值分析[J]. 建筑节能 2017(03)
    • [6].流动的围墙——城市大型住宅区规划新探讨[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15)
    • [7].高密度住宅区建筑形态与公共空间的关系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04)
    • [8].南京近代清凉山公园住宅区规划研究[J]. 建筑与文化 2016(09)
    • [9].影响旧住宅区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的因素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4(34)
    • [10].城市旧住宅区改造的实践方法及现实意义探寻——以《台州市区旧住宅区改造专项规划》为例[J]. 住宅与房地产 2015(22)
    • [11].住宅区水景设计[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09)
    • [12].大力推进沈阳市旧住宅区生态建设的对策[J]. 考试周刊 2015(12)
    • [13].“旧住宅区”的社区安全防范[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4)
    • [14].住宅区生态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方法[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11)
    • [15].德国住宅区犯罪防御对我国建设平安社区的启示[J]. 考试周刊 2011(13)
    • [16].一流与三流[J]. 学习博览 2008(08)
    • [17].浅谈针对老年人住宅区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J]. 西部皮革 2020(02)
    • [18].沪东住宅区边界空间演变研究[J]. 住宅科技 2020(04)
    • [19].浅谈住宅区的植物配置——以福州市江南水都为例[J]. 福建建材 2019(02)
    • [20].老旧住宅区现状分析与更新提升对策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17(11)
    • [21].论我国封闭住宅区的开放[J]. 时代法学 2018(02)
    • [22].住宅区现状再讨论——场地测试[J]. 住区 2016(06)
    • [23].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相关探讨[J]. 现代园艺 2017(02)
    • [24].上海既有住宅区适老化改造意愿和需求分析[J]. 上海城市规划 2014(05)
    • [25].面向老年人需求的旧住宅区环境改造方法——以杭州胜月苑为例[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26].老住宅区改造研究——以扬州东关街住宅区改造为例[J]. 现代装饰(理论) 2015(11)
    • [27].德国人为什么爱“绊脚石”[J]. 小读者之友 2020(06)
    • [28].住宅区光纤到户如何实现平等接入的建设探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5(18)
    • [29].富翁的秘密[J]. 文苑 2008(05)
    • [30].住宅区户外健身空间现存的问题和规划建议[J]. 中华建设 2014(04)

    标签:;  ;  ;  ;  ;  ;  

    城市低层高密度住区外部空间尺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