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浅谈

教师心理健康浅谈

陕西汉中铺镇二三二七学校张丽娟

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社会适应发展的需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年代,要求每个人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拥有自信和忍受挫折能力。如不能很好的适应,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有人断言:从现在起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冲突那样带给人们持久而深刻的痛苦。在激烈竞争下,心理危机随时存在,心理健康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化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那么作为教师这一职业,教师的心理素质及修养与心理健康更是不可分割。

目前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在中国,自杀是15~34岁人群的首要方式,全国人口第五大死因。我国的中、小学精神障碍患病率21.6%—32%,17岁以下儿童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精神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青少年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这是社会、家庭一起关注的重要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强化学校教育的功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树立教师职业形象,更利于教学,提高工作效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任务,是教育事业的深刻改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提高教师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师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影响到民族的未来。一位教育家曾说:“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水平甚至比他的专业知识更重要。”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2002年6月,云南昆明寻甸县一个小学教师因受到校领导点名批评,气愤难平,为泄私愤,竟然放火焚烧校舍,造成8名住校学生被烧死,4间教室、7间宿舍被烧毁的犯罪事实。2001年7月13日,陕西一位年仅25岁的女教师因严重心理障碍,撇下还不到一岁的儿子服毒自杀———她在遗书中写道:“这学期,我不知怎么了,干事没有头绪,遇事急躁,没有教好学生,心里很难受,感到自己实在误学生,想起这些不如死了算了,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误人子弟,杀人父兄。”福建省心理协会对全省中小学教师展开了心理健康的入行抽样调查,发现29.4%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9.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3.5%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以上案例说明,现代教师面临的压力巨大,心理与身体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不是一个教师,也不是一部分教师,而是99.9%的教师心理与身体状态出现问题,已发出了警报。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不仅影响教师本人的教育教学和心理水平,而且影响学生,甚至影响全校的教育环境。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有社会的期望值升高、社会文化观念、社会教育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还有来自教学环境、教师角色冲突、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原因。

从教师的社会角色入手,职业特征了解到:对教师的多种角色期待是社会职责的反应。教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任务,而且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教师需具有抗挫能力及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为自我调节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对教师本人个性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那么,针对教师的职业地位,教师会无法避免社会环境因素的外在与内在的一些冲突及压力。例如,现在与将来的冲突、传统与变革的冲突、教风与世风的冲突。教书育人的压力、提高素质的压力、经济生活的压力等等。因此,教师更应积极的维护心理健康,积极改善自我,提高人际交往水平,正确面对压力。承认情绪,创建正当情绪宣泄通道,自我激励,稳定情绪,保持一份良好心情,重拾往日兴趣,积极参与一些文体活动。保持“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这一健康状态,才能使教师们拥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才会建立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并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引导学生、影响学生,达到师生和谐,这将是每一位教师的愿望和期待。

标签:;  ;  ;  

教师心理健康浅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