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本课题研究制定焦槟榔规范化炮制工艺和可控性质量标准。方法:运用非接触式在线红外测温技术初步探讨焦槟榔炮制过程中的在线监控;依据炮制工艺中对焦槟榔的性状要求,运用色彩色差计考察炮制品内外颜色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筛选焦槟榔的最佳炮制工艺条件,并经过中试验证;设计药理实验,研究槟榔不同炮制品对胃肠功能及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结合生产实际,规定了指标成分的最低限度。对焦槟榔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焦槟榔最佳炮制工艺为:取净槟榔,置热锅中用中火炒制,以29.50℃·min-1的升温速度,高速(80次/分钟)翻转,炒制8分钟。焦槟榔的水提取物促进正常小鼠胃排空和肠推进、增加硫酸阿托品所致胃排空和肠推进迟缓小鼠的胃排空和肠推进、促进胃底平滑肌收缩效果最好。焦槟榔质量标准(草案)主要内容包括:性状、鉴别(粉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检查(水分)、含量测定等。暂规定焦槟榔水分不得过8.0%,干燥品中槟榔次碱(Arecaidine)含量不得少于0.03%,槟榔碱(Arecoline)含量不得少于0.10%。焦槟榔稳定性研究表明,改进其包装与储藏条件,质量才能得到保证。结论:综上所述,本文研究得到了槟榔炒焦的工艺参数,并在研究中引入非接触在线式红外测温新技术,对其在线监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引入色彩色差仪新技术对焦槟榔“火候”有关颜色进行评测,有助于规范其炮制工艺;研究并提高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技术手段,旨在为其他药味炒焦的研究提供借鉴。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干辣椒节炒制工艺优化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20(08)
- [2].炒制时间及炒制方式对青稞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0(14)
- [3].多指标综合评价结合层次分析法优化酸枣仁炒制工艺[J]. 中成药 2020(08)
- [4].炒制工艺对青稞酒风味和品质的影响[J]. 食品与机械 2020(09)
- [5].炒制春茶[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7(16)
- [6].不同炒制方式对大盘鸡品质的影响[J]. 中国调味品 2020(09)
- [7].薤白的炒制工艺研究[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9(06)
- [8].苍耳子炒制对羧基苍术苷和苍术苷的影响[J]. 中成药 2013(02)
- [9].球形茶炒制设备的做功效率与茶叶成形关系研究[J]. 茶叶科学 2018(05)
- [10].化学动力学法预测炒制花生仁货架期[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19)
- [11].步步为“赢” 制作万州干锅[J]. 四川烹饪 2010(08)
- [12].无公害菊米高产栽培及炒制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1(09)
- [13].炒制温度和时间对炒花生仁品质影响的研究[J].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8(06)
- [14].多指标综合评分法正交实验优选菊花的炒制工艺[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5)
- [15].干燥炒制工艺对香瓜子品质的影响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05)
- [16].川产丹参炒制工艺优选及其质量标准[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05)
- [17].GC-MS分析比较栀子炒制前后脂溶性成分变化[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09)
- [18].化学动力学法预测炒制葵花籽货架期[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6(05)
- [19].手工名优绿茶的炒制[J]. 北京农业 2013(09)
- [20].炒制工艺对新疆巴旦木脂肪酸氧化的影响[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2(01)
- [21].不同解冻方式对炒制鸡肉品质特性的影响[J]. 食品工业 2018(06)
- [22].基于模糊专家控制的茶叶炒制温度控制系统[J]. 食品与机械 2016(11)
- [23].麦芽炒制过程中近红外在线监测模型的建立及“炒香”终点判断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7(03)
- [24].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优选苍耳子炒制工艺[J]. 中成药 2015(05)
- [25].磷石膏筛分法、炒制法预处理新工艺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2)
- [26].炒制法提取花椒麻味物质的工艺优化[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9(04)
- [27].化学动力学法预测炒制松籽的货架期[J]. 食品工程 2015(04)
- [28].炒制[J]. 茶博览 2008(03)
- [29].电厂脱硫石膏炒制工艺及设备技术分析[J]. 低碳世界 2017(05)
- [30].古代“炒”法辨析[J].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