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BIM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连供电公司辽宁省116000)

摘要:智能电网的兴起带动了电力工程项目的大发展,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大中型电力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成为工程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下文将对BIM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BIM;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引言

BIM技术起源于建筑设计,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被广泛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中,将BIM技术应用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能够进一步推动电力工程实现信息智能化,对电力工程中施工管理环节进行完善。利用BIM技术改变传统工程管理方法中存在的局限和漏洞,从根本上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是现阶段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和方向。

1BIM技术的基本概述

BIM,全称建筑信息模型,它首先进行的是建筑工程中一系列流程所涉及到的诸多信息的采集工作,利用相关技术将这些信息集结在一起并建立模型,借此模拟现实建筑工程的实际信息,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以及管理等。以往工程多利用CAD技术来完成工作图,而工作图的完成是在不断修改草图的基础上的,草图中包含一些颜色、线形等,可用于传达相应的信息。工作图是此时工程建设各方交流的依据,但因其图纸及文字方式的问题,使得多方交流出现障碍,以致影响工程建设。BIM技术则以三维立体形式建立模型展示建筑物,模型中包含建筑物的真实信息,有助于各方直观交流,可恰当解决碰撞现象。

2BIM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的优势

2.1可视化

传统电力工程的设计方法基于CAD图纸进行二维设计,利用颜色、图层以及线性等方式进行表达,而设计方和施工方之间也利用二维图纸文字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很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和错误,给整体施工设计造成困难。而BIM技术则是一种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通过建立三维立体的形式,将工程形成各部分以一种可视化、立体构造的方式展现给设计方和施工方,有效避免交流和理解上产生的错误。

2.2优化型

电力工程在发展之后拥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工程规模的扩大使得信息量激增,基于人工方式对信息的管理已无法满足当前的现状,BIM技术恰好弥补了这一漏洞。在一定的设备和技术的支撑下,BIM模型集合了电力工程中各流程、各建筑物的真正信息,这并不仅限于将相关数据入网,而是在此基础上达到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在某个信息发生变化的时候,受其影响的相应数据也会自动更新,减少了工程施工中因手动更新信息导致的人力消耗,工程施工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从而实现复杂电力工程的优化。

2.3协调性

以往使用的电力工程设计主要是通过纸质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没有统一的信息交互机制和原则,每一个项目的参与人员之间因为有理念上的分歧、设计上的偏差等等存在沟通不畅通的情况,设计的协调性也非常差。但是BIM技术的出现能够让每一个参与方得到信息之间的交流和共享,以此从根本上去解决各参与方的问题,让信息断层的和彼此之间信息使用鼓励的情况得到解决,BIM技术能够让各个个体之间的沟通得到增加进而就可以让设计者和施工中进行技术交流,例如,施工中碰到关于管线的结构和梁架施工的项目,二者可能存在碰撞性的问题,这种碰撞问题若是不能协调的解决就会造成后续施工问题的接踵而至,使用BIM技术生成协调性数据,让每一种结构和不嫌能够在数据和空间协调性基础上再去施工。

3BIM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在签订合同的前提条件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设计图纸,从而建立并确定施工方案,施工进程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开展。传统设计图纸的CAD方法展示的是二维绘图,而BIM技术集合了电力工程施工以及运营等各个步骤的所有信息,且在三维立体建筑物的基础上模拟其确切信息,并利用模型以直接的方式检查建筑物的相关信息。此外。还为电力工程各方进行直观交流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性。

3.2在施工现场管理的应用

占地面积逐渐扩大、厂房增长、基础较深,都是现阶段国家电力工程项目较为普遍的发展趋势,这样的情况下,就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展施工工作前,必须对各主要工程以及综合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确定,其中电力施工项目中的主导工程为基础工程以及结构吊装。使用BIM技术能够完整的把握住工程竣工的需要以及每个主导工程中统一的起点和运作流程,简化现场施工的配合形式,电力工程的项目管理企业只需要将BIM技术和进度软件之间的数据进行集成,就可以随时了解工程的具体施工进度,进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调整。不止如此,BIM技术还能够模拟施工现场中的重难点环节,比如,某电力项目工程企业就利用BIM技术在施工前,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部分进行可见性模拟,进而细化到每一秒、每一分、每一小时,细化整体的施工方案,形成动态管理体系和优化管理方式,能够提高电力项目工程的资源、能源利用率,对整个工程建造进行指导。

3.3应用于风险的防控

BIM技术最初应用于建筑行业,在其施工进程中,高空作业非常重要,而这项工作危险系数颇高,需要实施严密的管理使其风险最小化。对此,该技术有相应的预处理方案。另外,在电力工程中,施工的每一步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BIM技术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进而立即做出反应,调整相关方案,从而建立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在电力工程施工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实现精细管理,便于在施工中对风险进行控制和防范,施工效率因此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3.4应用于故障设备的定位,监测后期维护和运行

BIM技术的定位性可确定故障设备的所处方位,缩短了维修人员找寻这些设备的时间,并为其提供故障设备的具体相关数据,且建立了维修人员对故障设备的检查修护信息记录,从根本上落实了相关人员的责任制度。除此之外,该技术实现了对电力工程各设备的监控,并完成相关信息的实时记录。同时根据给予的相关指标判别设备运行正常与否并予以警示提醒,减少了相关设备在后期维护的工作量。

4BIM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的发展与展望

目前,BIM应其在可视化、协调性、优化性等方面具有的巨大优势,而在全球的建筑工程领域被广大专业人员认可和接受,逐步应用于建筑工程实践,并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在我国《“十二五”建筑业信息化的总体发展规划》中,已经将BIM列入总体发展目标之一,上升为我国的战略规划。BIM三维技术替代传统的CAD二维技术已经是主流发展趋势,我国还将大力推广和完善BIM方面的实施规范和细则,优化BIM推广和使用条件,为BIM工程施工奠定更良好的条件。但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BIM在我国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受到诸如规范和标准、部门协调、建模技术、应用配套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尚未能大面积推广和应用,要在电力工程中成功推广和实现BIM技术,提升国家电网公司的信息化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就必须在人员素质提升、BIM实践理论推广、标杆工程建设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BIM在我国电力工程施工建设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也就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一种基于三维数字技术,收集建筑工程项目中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式,这种数据模型本身的价值已经得到各界的认可。近年来,电力工程项目逐渐增加,国家电网规模逐渐扩大,对电力工程的施工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BIM技术,能够最大程度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进而带动国家社会整体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杨威.BIM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电力与能源,2014,35(04):530~532.

[2]何菊,覃杨.BIM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02):63~65.

[3]周宝春.BIM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36):166.

标签:;  ;  ;  

BIM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