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套大学是在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所西部地方性高职高专院校,她也是全国一大批高职高专院校的一个缩影。本研究着眼于河套大学20多年生源来源变化现象,通过文献资料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理论探讨等多种形式,统计、分析、实证高职(高专)学生异地求学倾向,并对高职高专学生异地求学现象提出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异地求学倾向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03-0027-02
一、序言:
本研究范围限于高职高专学生,其特点是高考本科线下的分数不高的高等教育对象,可谓高等教育的弱势群体,这些学生向核心教育区域(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可能性较小。而近年国家高等教育规模扩大,高职类学校蜂拥出现,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级市区。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高职教育兴起与发展的基本出发点。然而,在大城市之外的地级市内位居于教育边缘区域的高职学校,外地学生居多,本地学生很少,却成为高等教育扩招后高职学校办学的一种现象。对这一现象尚未发现专门的研究。本文试图对高职高专异地求学学生群体异地求学现象进行探讨、研究。
二、调查研究及相关结论与问题
通过文献资料统计分析,实证高职高专学生有明显的异地求学倾向以河套大学生源来源的变迁实证高职高专学生有异地求学倾向。河套大学学生来源变化,表明地方性高职院校办学向着开放性、开明性和开拓性方向发展。
如下统计资料统计了河套大学24年办学历程中生源来源变化。
河套大学2003-2006年入学注册学生地域分布图表
河套大学2003-2008年入学注册学生地域分布表
图中可见,从1985年河套大学办学招生开始一直到1996年,学校年招生人数较少,且大都是本盟市学生。个别年份为附近盟市代培少数学生。1997年之前,学生毕业后就地安排到本盟市内工作。现在这批学生已经成为巴彦淖尔市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1997之后,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国家及自治区教育政策的变化,河套大学招生方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此后,外盟市学生,舍近求远,来河套大学就读,而本地学生大量外流。2001年当地学校合并,学校办学实力增强,规模快速扩大。1997到2002年6年间学校招生人数翻5.73倍。如果说“异地”是个相对的概念,这一时期河套大学异地的学生来源主要是自治区内的其他盟市,特别是呼伦贝尔、赤峰、乌兰察布等盟市。
2003年,依据区域之间对等招生政策,河套大学开始向自治区以外的周边省市招生。其学生比例结构为本地学生占4.68%,外地学生占95.32%,外地学生中自治区内其他盟市生源比例达94.56%,区外生源比例为5.44%。2003至2008年6年间,河套大学年招生数量快速上升,外地学生比例有所下降,外地学生中,外省市学生比例有所升高。且招生省区扩展到全国18个省区,由周边省区扩展到边远省区。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具有分层的作用,更具有促进社会人口流动的特点,特别是高教扩招政策及对等招生政策,加剧了这种求学的短期人口流动性。就全国高职教育总形势看,几乎在每个地市级的城市均有地方性高职院校。然而,高职学生大量异地流动,也是基本趋势,高职高专学生有明显的异地求学倾向。这种现象与地方性高职教育办学的基本目标和意义是否一致呢?社会、教育行业、求学者及其家长对学生异地求学有何种想法呢?学生对异地求学的费用及生活学习环境有何种感受呢?这也引发我们的思考,高职学生是高考本科线下的高等教育弱势群体,高职学校几乎遍及各地级市,而高职学生既无须有继续升学而择校的压力(据调查和查阅资料分析,近年来异地择校择师求学的中小学生年龄越来越小,陪读现象很普遍,家长对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使孩子升入重点学校从小做准备,因此很多家庭舍近求远择校,择师,择教育环境),也不像考入本科或重点学校的学生,只能向与分数相应的在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仅有的院校集中(本科或重点学校只集中在一些大城市、较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那么高职学生为什么很少考虑本地区的高职学校,而会舍近求远,到异地求学呢?外地学校一定比本地的好吗?本地区的学校内部管理、学科专业设置、课程教学、人才能力培养需要如何更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呢?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NGZG06110)(本课题已于2010年12月结题)
作者简介:丁春莲(1963—),女,河套大学副教授,教务处副处长,硕士,研究方向:地理教育及教育管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015000)。
参考文献:
[1]丁春莲.河套大学教育管理探析,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6)
[2]丁春莲.河套大学高职学生来源及学生异地求学问题调查,管理学刊,2009,(2)
[3]丁春莲,对河套大学办学定位与发展战略的粗浅思考,河套大学学报,2008,(6)
[4]杜育红著,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教育经济研究丛书.第一辑,王善迈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