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间压力论文-张书波

级间压力论文-张书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级间压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迷宫活塞,压缩机,导向轴承,润滑

级间压力论文文献综述

张书波[1](2019)在《迷宫活塞压缩机级间压力异常升高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一起迷宫活塞压缩机级间压力异常升高、末级排气流量降低的故障实例,详细分析了该类压缩机出现这种故障的各种原因可能性,并重点分析了导致迷宫活塞与气缸磨损的根源所在,指出了活塞杆导向轴承处的润滑不足问题,最后结合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给出了合理有效地改进措施,为该类压缩机的设计、选型和日常维护提供了参考经验。(本文来源于《压缩机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武利龙,操小龙,王靖,周丹杰,罗金玲[2](2019)在《飞行器级间段跨声速脉动压力特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脉动压力风洞试验测量,对比分析了跨声速(马赫数介于0.75~1.2)不同锥角和锥长大小的级间段对锥柱外形飞行器局部脉动压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肩部脉动压力主要由以低频为主导的激波振荡所致,能量集中在100Hz左右的窄带区间,且表现为随着马赫数增加,脉动压力系数峰值先增大后减小,并随着肩部激波的后移而不断向后推移。此外,通过对比分析5种不同锥角模型(10°、12.7°、15.3°、20°、25°)的脉动压力系数最大值发现,随着锥角的增加,脉动压力表现出当锥角小于15°时先平缓增加,随着锥角增大脉动压力系数增加幅度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对比分析不同锥长模型的结果发现,锥长对局部脉动压力的最大峰值几乎没有影响,影响的只是脉动压力在肩部作用区域的大小以及峰值出现的马赫数范围,且表现为锥柱级间段越长其作用范围越大,对应于峰值的马赫数区间越宽。(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侯云鹤[3](2018)在《多级深井泵性能与压力脉动的级间差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深井泵作为抽取深井地下水以及地下石油等重要资源的主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采用逐级迭加结构的深井泵长时间处于深井工作环境中,安装、检修难度较大,因此提高深井泵的水力性能,降低其运行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已成为深井泵水力设计中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应用ANSYS CFX 18.0商用软件分别对单级、两级和叁级的250QJ80型深井泵模型进行定常与非定常数值模拟,并通过外特性试验与压力脉动试验对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加以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简要回顾了深井泵产品的发展历史,探讨了CFD技术在深井泵中的应用,并介绍了泵内部压力脉动的研究现状。(2)对250QJ80型深井泵进行叁维建模和网格划分,并对网格无关性进行分析,确定合适的湍流模型和边界条件。对叁级深井泵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性能试验,发现随着流量的变化,试验结果与数值预测结果在全流量工况下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证明所选择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地预测出该深井泵的性能。(3)采用ANSYS CFX 18.0软件对250QJ80型深井泵模型在单级、两级及叁级时的性能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内流场分析和性能试验,发现深井泵级数的变化并不会对某一特定级数的性能造成影响,两级与叁级深井泵的首级扬程与效率高于其后各级,而其后各级的扬程与效率差异不大。造成各级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首级叶轮进口介质为无预旋流动,而其后各级的进口处介质皆为有预旋流动。数值模拟预测的外特性参数与试验结果在大流量工况下出现了些许偏差,这是由于在大流量工况下泄漏量对泵性能影响增大造成的,但从整体来看,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计算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基于对深井泵内流场瞬态分布规律的研究,介绍了压力脉动的产生机理。进而基于非定常数值计算对多级深井泵各计算子域内的压力变化瞬时特性进行了预测分析。通过在各级叶轮、泵腔和导叶中的相同位置(轴向位置不同)布置监测点,获得了深井泵各级子域内不同位置的压力变化规律。采用压力无量纲与傅里叶变换的数学方法,排除监测点自身压力量级的影响,得到了各级子域内压力脉动信号的时域特性分布和频域特性分布,并分析脉动信号的级间差异性。最后,采用高频压力传感器完成各级泵腔内静压数据的瞬时测量试验,并完成了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5)压力脉动信号存在明显的级间传播现象,且当脉动信号的传播方向与流速方向相反时,脉动信号的衰减强度较大。各级脉动源(动静干涉)产生的脉动信号在深井泵流道中会彼此发生复杂的耦合现象,同时流场中的固壁面使得脉动信号产生反射、驻波等不稳定特性。高频脉动信号在泵流道中传播时极易衰减,因此其传播距离极短,而在深井泵流道内,级间传播的压力脉动基本以频率小于等于主频的低频信号为主。低频脉动信号易于在深井泵流道内传播,进而造成低频脉动强度的逐级迭加现象,其中,首级流道中的脉动信号强度与其后各级之间的强度相差最大。由于低频信号在流场的传播、衰减与介质的流速以及流动方向相关,因此低频信号的组分在不同流量工况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6-01)

武玉玉,蒋平,高波,任一鹏[4](2017)在《级间热分离瞬间高压力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型运载火箭地面级间分离试验中获得了分离过程中级间区压力变化数据,在数据分析中发现分离瞬间一二级级间段和一子级前封头存在瞬间高峰值压力,该压力远高于其它运载火箭地面试验及飞行试验结果,且单个峰值脉宽时间不超过2 ms。为此对此高峰值压力的合理性及准确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高峰值压力合理、可信,可作为型号结构设计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期刊2017年05期)

欧阳晖,郑南,刘晓鹏,武卉[5](2017)在《压气机级间流场的动态压力测量系统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高负荷多级压气机各叶片排之间轴向间距小、级间流场压力和温度梯度大、动静叶干扰较强,使用传统测量方法只能获取较为单一气动参数数据。为了准确测量级间流场的动态数据,本文搭建一套压气机级间流场动态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位移机构携带动态单孔针,通过驱动机构操纵探针深入到级间的任意位置实现了探针姿态可调,对采集到的原始电压信号进行小波阈值降噪处理以保证测试数据分析的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动态测试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满足流场测试需求。(本文来源于《计量与测试技术》期刊2017年06期)

康灿,杨鑫,于晓杰[6](2015)在《多级离心泵内部级间影响及压力脉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多级离心泵内级间相互影响及流道内的瞬时流动特征,对一两级泵内部流动进行了叁维定常与非定常数值计算,获得并分析了不同流量工况条件下流道内各个监测点的压力脉动特征.研究表明:首级导叶的存在是导致次级叶轮入口截面上不均匀流动状态的关键因素;在每级叶轮的出口与导叶进口联结处均存在剧烈的动静耦合作用;尽管整体流道的几何形状复杂,叶片通过频率仍支配着该两级泵内全流道的特征压力脉动,而导叶叶片数对压力脉动特征的影响较弱;叶轮内与叶频对应的压力脉动幅值自叶轮进口到叶轮出口逐渐增大,且在叶轮出口处达到极大值,导叶中的相应变化规律则与之相反;偏离最优流量工况,叶频仍占据统治地位,但整个流道内的压力脉动幅值增大,该趋势在小流量工况下尤为明显.(本文来源于《排灌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石正全[7](2015)在《火箭级间分离压力及温度测试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对太空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导弹技术的发展创新,促使运载火箭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世界范围内,运载火箭的设计大多采用级联式设计。即火箭箭体由多级推进装置级联组成,逐级点火,将箭载设备送入太空。每一级推进装置燃料耗尽时,脱离箭体。火箭各级通常采用热分离技术,即下一级火箭点火后产生的推力将前级火箭推开。各级之间在分离时,级联端面上的压力、温度参数对于火箭动力系统和箭体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某型号火箭一、二级热分离时,级联端面上的压力和温度测试技术进行了研究。运用存储测试方法,设计了多通道火箭一、二级分离端面压力、温度测试系统,实现了多通道同时测量,同时存储。文章首先对火箭发动机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说明,然后结合测试环境,提出设计方案。并对方案中电路设计、测试设备防护、测试信号质量、测试系统动态特性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某型号火箭,在某航天靶场进行了地面试验,测得了多条该型号火箭一、二级热分离时,一、二级接触端面上的压力、温度数据曲线,并进行了分析,所得试验数据很好的反映了该型号火箭一、二级热分离时,一、二级接触端面上压力及温度信号的分布情况。所得测试数据,对火箭动力装置及结构的优化及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5-04-02)

王书磊[8](2013)在《往复式压缩机级间压力过低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加氢装置新氢往复式压缩机级间压力过低的情况,分析了各级进出口压力及温度变化,并通过检查气阀的完好性,逐步排除诱因。进一步拆卸活塞发现活塞环出现磨损及抱死的问题,本文深入的研究了活塞环产生此种现象的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检修完毕投入运行的机组跟踪研究发现运行平稳。(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3年05期)

黄家蓉,王幸,徐翔云,周松柏[9](2013)在《航天器级间段地面模拟试验压力传感器减振安装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爆炸试验总会伴随较强的冲击和振动,这些冲击和振动常使一些电子测量设备工作异常或被损坏,或使测试波形失真。在某航天器级间段爆炸试验中,由于试验件要进行爆炸切割分离,会产生较强的瞬间冲击和振动,这种冲击和振动会使传感器被损坏,造成测量失败。为了提高这个试验环境下传感器的存活率,保证尽可能多地获得试验波形,利用橡胶作为减振材料,设计了一种加工容易、安装方便的传感器减振结构,有效地提高了传感器的存活率。(本文来源于《防护工程》期刊2013年02期)

李书奇,张俊跃,王林起[10](2010)在《离心压气机级间压力测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离心压气机各元件静压分布,苇点开展了跨音速离心压气机级间静压测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蜗舌未造成导风轮进口静压分布周向不均匀;(2)蜗舌导致了短叶片轮缘静压分布的周向不均匀性;(3)同一转速,跨音速高效工况周向静压分布并不均匀;(4)跨音速时,蜗壳沿流动方向总是减速扩压;(5)相同转速,扩压器静压提升变化很小(约3kPa),而叶轮静压提升变化很大(约13~50 kPa),叶轮静压提升的改变决定着特性线的陡峭程度。(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0年10期)

级间压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脉动压力风洞试验测量,对比分析了跨声速(马赫数介于0.75~1.2)不同锥角和锥长大小的级间段对锥柱外形飞行器局部脉动压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肩部脉动压力主要由以低频为主导的激波振荡所致,能量集中在100Hz左右的窄带区间,且表现为随着马赫数增加,脉动压力系数峰值先增大后减小,并随着肩部激波的后移而不断向后推移。此外,通过对比分析5种不同锥角模型(10°、12.7°、15.3°、20°、25°)的脉动压力系数最大值发现,随着锥角的增加,脉动压力表现出当锥角小于15°时先平缓增加,随着锥角增大脉动压力系数增加幅度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对比分析不同锥长模型的结果发现,锥长对局部脉动压力的最大峰值几乎没有影响,影响的只是脉动压力在肩部作用区域的大小以及峰值出现的马赫数范围,且表现为锥柱级间段越长其作用范围越大,对应于峰值的马赫数区间越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级间压力论文参考文献

[1].张书波.迷宫活塞压缩机级间压力异常升高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压缩机技术.2019

[2].武利龙,操小龙,王靖,周丹杰,罗金玲.飞行器级间段跨声速脉动压力特性试验[J].航空学报.2019

[3].侯云鹤.多级深井泵性能与压力脉动的级间差异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8

[4].武玉玉,蒋平,高波,任一鹏.级间热分离瞬间高压力峰值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7

[5].欧阳晖,郑南,刘晓鹏,武卉.压气机级间流场的动态压力测量系统设计与应用[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7

[6].康灿,杨鑫,于晓杰.多级离心泵内部级间影响及压力脉动特征[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5

[7].石正全.火箭级间分离压力及温度测试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5

[8].王书磊.往复式压缩机级间压力过低的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

[9].黄家蓉,王幸,徐翔云,周松柏.航天器级间段地面模拟试验压力传感器减振安装方法[J].防护工程.2013

[10].李书奇,张俊跃,王林起.离心压气机级间压力测试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

标签:;  ;  ;  ;  

级间压力论文-张书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