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语法理论为主,以语法化理论、语用学理论等为辅,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静态描写与动态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图对《祖堂集》疑问句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探讨《祖堂集》疑问句或疑问范畴的源流演变等。全文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说明了《祖堂集》概况、《祖堂集》疑问句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等。着重讨论了《祖堂集》疑问句分类问题,构建了《祖堂集》疑问句二层级分类系统。第二章全面考察了《祖堂集》特指询问句。认为特指询问句中疑问代词及其复合形式丰富多样,来源于不同的时代层次,它们很少用于反诘问句或其他疑问句。认为新兴的特指询问句“如何是X?”等为禅录语法格式,来源于汉译佛经;新兴的特指询问句“NP聻/尼/你?”是现代汉语特指询问句“NP呢?”的源头。第三章全面探讨了《祖堂集》是非询问句。认为是非询问句一般要使用疑问标记,即疑问副词或疑问语气词。着重讨论了疑问副词“还”的来源问题,并用类化机制进行了解释。第四章全面描写了《祖堂集》正反询问句。认为正反询问句“VP(也)无?”可能具有晚唐五代时期南方地域特性;从正反问句可以看出《祖堂集》的口语化程度较高。着重探讨了“VPNeg?”句末Neg的虚化问题,认为Neg仍是否定词语。第五章全面描写了《祖堂集》选择询问句。认为选择询问句倾向于由“意合”走向“形合”;选择询问句中的关联标记“为复”、“为当”、“为”、“是”均来源于中古汉语,可能与汉译佛经有亲缘关系。第六章全面考察了《祖堂集》测度问句。认为《祖堂集》测度问句几乎是一个全新的系统。着重探讨了“莫(不)VPNeg?”句末Neg的虚化问题,认为句末的Neg仍是否定词。探讨了“莫”系测度疑问副词的来源问题,提出类化是语法化或词汇化的重要机制之一。第七章全面考察了《祖堂集》反诘问句。认为特指反诘问句中疑问代词及其复合形式来源于不同的时代层次,并有“何曾”、“岂况”等反诘标记。探讨了疑问代词“什摩”的反诘用法,认为现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什么”丰富多样的反诘用法可上溯到《祖堂集》。探讨了连词“争奈”的来源问题,认为省略和重新分析是“争奈”词汇化的重要机制。认为是非反诘问句倾向于使用反诘标记;反诘格式“岂不闻(道)X?”等来源于汉译佛经。认为新兴的选择反诘问句“VP那作摩?”可能是晚唐五代时期闽语的反映,也是现代汉语选择问句“VP是怎么的?”等的源头。第八章考察了《祖堂集》特殊疑问句。提出并阐明了“糅合式疑问句”、“复句式疑问句”等概念。认为一些疑问句格式如设问句“所以者何?”、“何以故?”等与中古时期汉译佛经有亲缘关系;现代汉语中的一些疑问句格式如招呼问句“你来了?”、附加问句“P,是不是?”等的源头可以上溯到《祖堂集》。第九章全面考察了《祖堂集》疑问句句末语气词。认为新兴的语气词“摩”使用频率最高,用法上要广于现代汉语中的“吗”;相对于庞大的疑问句数量来说,句末使用语气词的还是极少数,且主要集中于数量尚不多的是非询问句。第十章探讨了《祖堂集》疑问句的语用功能。认为询问句基本语用功能是探询,附加语用功能有勘验、启示、规避等;测度问句语用功能较单纯,即要求证实;反诘问句基本语用功能是强化,附加语用功能有责备、提醒、反驳、劝说等。第十一章为余论。总结了《祖堂集》疑问句的三个重要特性:时代特性,地域特性和行业特性。从《祖堂集》疑问句这一视角揭示了禅宗文献与汉译佛经的亲缘关系。从《祖堂集》疑问句等句式出发阐明句式的糅合现象具有普遍性,认为汉语史上很多“奇特”的句式唯有从句式的糅合这一视角才能得到合理而一致的解释。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禅籍词语研究:以《祖堂集》为主要考察对象》[J]. 佛学研究 2018(02)
- [2].《祖堂集》“V+却”情状类型研究[J]. 语言研究 2017(04)
- [3].《祖堂集》校议[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5(01)
- [4].《祖堂集》中的“即”和“则”[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4(10)
- [5].《祖堂集》中的“把”字[J]. 语文学刊 2014(05)
- [6].《祖堂集》中两组倒序词的梳理[J]. 文教资料 2011(08)
- [7].中華本《祖堂集》校點商補[J]. 佛教文化研究 2016(02)
- [8].《祖堂集》疑難語詞考校商補[J]. 汉语史学报 2016(00)
- [9].《祖堂集》的基礎方言[J]. 新国学 2014(00)
- [10].商务本《祖堂集校注》商补[J].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13(00)
- [11].《祖堂集》中的语气词“摩”及相关问题[J].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09(00)
- [12].《祖堂集》詈语语义类别及其语用价值[J]. 宿州学院学报 2018(07)
- [13].《祖堂集》语法研究琐谈[J]. 汉语佛学评论 2017(00)
- [14].《祖堂集》校记一则[J]. 语言论集 2009(00)
- [15].《祖堂集》的“阿”、“子”、“生”词缀在闽语中的保留[J]. 铜仁学院学报 2013(06)
- [16].《祖堂集》中的比较句及其特点[J]. 宁夏社会科学 2013(01)
- [17].《祖堂集》叙事的戏剧性探微[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 [18].《祖堂集》语法问题考辨数则[J]. 语言科学 2012(04)
- [19].《祖堂集》副词用法及特点探析[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 [20].《祖堂集》的语气副词系统[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1].《祖堂集》中的是非反诘问句[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2].《祖堂集》校点补正[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02)
- [23].试析《祖堂集》中用于主谓之间的“而”[J]. 天中学刊 2010(03)
- [24].《祖堂集》疑问句句末语气词[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25].《〈祖堂集〉疑问句研究》出版[J]. 语文研究 2010(03)
- [26].《祖堂集》“索”义集释[J]. 安康学院学报 2010(06)
- [27].《祖堂集》“这(者)+连带成分”之考察[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09(05)
- [28].《祖堂集》形容词同义连用现象考察[J]. 科技资讯 2009(29)
- [29].《祖堂集》词语札记[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1)
- [30].《祖堂集》中四种糅合句式[J]. 语言研究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