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就是写语言”:《都柏林人》中语言艺术的特点

写小说就是写语言”:《都柏林人》中语言艺术的特点

一、写小说就是写语言":《都柏林人》的语言艺术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琳[1](2020)在《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五号屠场》的空间叙事研究》文中指出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的代表作《五号屠场》(Slaughterhouse-Five),以一个精神分裂症病人毕利在不同时空之间穿梭的旅行经历,再现了二战“德累斯顿大屠杀”事件和战后美国的社会现实。在文本叙述中,作者有意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在叙事中不重情节和逻辑,反而注重不同时空的交叠和穿插,场景来回不断变换,时间的历时性被空间的共时性所代替。运用拼贴、并置、重复、蒙太奇等手法,将各种细节、片断、意象等意义单位分散在文本各处。读者必须要通过不断重读对文本进行解读,才能获得文本的整体印象,从而理解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关注和揭露。本文主要采用约瑟夫·弗兰克、加布里埃尔·佐伦等人的空间叙事理论对小说《五号屠场》进行分析,考察小说中的空间类型和空间意象及其隐喻,分析空间叙事技巧的多重运用和空间形式的建构,并提出读者对空间形式小说审美特质的解读方式。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作家及其作品,针对小说《五号屠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括总结,同时简要说明本文采用的空间叙事理论的主要内容。正文部分共有三章。第一章就小说文本虚构的三种空间类型——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进行分析,指出三种空间所代表的含义。同时文本中所提到的空间不仅是人物存在和故事发生的场所,而且具有推动故事进程、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第二章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分析空间叙事策略,主要包括时空并置、碎片化情节和重复叙事,这些叙事策略的使用打破了原有的线性叙事格局,抛弃了情节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使得小说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性。第三章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关注小说空间叙事的审美感知。作者有意在小说中打破时间顺序,读者势必要将散落独立的小说片断和非逻辑混乱的意义单位重新组合统一,在重复阅读和反应参照中达到对作品的整体理解,从而确立起文本最终的多重空间叙事结构。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可以看作是一部空间形式的小说。多层次的空间意象和空间类型不仅推动了情节发展,还有助于表现主题;空间叙事技巧的交叉运用解构了传统的叙事方法,给读者理解和解读文本带来了困难;在阅读和阐释过程中,读者通过反应参照的阅读机制解读文本,从而感悟到空间叙事带来的美学效果。

李兴邦[2](2019)在《论沈从文1930年代的叙事散文文体实验 ——以《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沈从文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了三部长篇叙事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在这三部作品中,他均试图运用以往的小说写作经验,创造出某种介于小说与散文之间的实验性文体。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对这三部实验性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既分析实验的起因、文本中的叙事模式与叙事技巧,也分析这些技巧造成的修辞效果,及其背后隐藏的创作心理,同时将它们与沈从文的早期小说进行系统性的比较,借此观察1930年前后沈从文创作观念、创作能力发生的变化。第一章主要探讨沈从文为何会进行这样的散文文体实验。客观因素是经济状况的改善、写作环境的变化等等。更重要的是,沈从文早期的小说因为不符合一般小说的创作规范而遭到严重批评,这使他对小说的“规则”产生一种强烈敌意。这种敌意隐含着沈从文的小说观念与时代主流观念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尝试进行创作实验时,他便倾向于避开“小说”这一体裁,而选择形式更加自由的散文,或在当时还没有形成文学传统和明确创作成规的现代传记,并在其中使用小说技法,以兼取二者之长。沈从文的文体实验也来自他对于小说反映现实能力的焦虑。在涉及到现实问题时,他总是倾向于将尽可能多的文体、风格杂糅,力图表达得更加充分。但他在40年代的失败作品证明,这种“综合”的写作模式很难实现其最初目的。第二章对《从文自传》展开全面、系统的“叙事诗学”研究。首先,《从文自传》并不是一部非常完善统一的长篇叙事作品,它内部的不同篇章有不同风格,更像是一部作品集;其次,就算将《从文自传》当作一本完整的自传,因为沈从文在创作时的种种顾虑,有些段落闪烁其辞,损害了整体叙事的完整性;最后,《从文自传》大幅度地借鉴了沈从文小说的叙事话语与叙事技巧,并有所发展变化。另外,在40年代和80年代,沈从文对《从文自传》进行了两次主要修改。这两次修改破坏了原有的实验意图,扰乱了原来较为单纯的叙事声音,从叙事美学的角度来看,是失败的。第三章描述和分析沈从文以《记丁玲》为代表的一系列传记的写作模式和叙事特征。《记丁玲》代表着沈从文主动尝试的一种新颖的传记写作模式。在《记丁玲》中,沈从文试图利用小说的创作技巧去记录真实事件。但由于受到作者早期小说创作经验的影响,《记丁玲》不可避免地被染上强烈的主观色彩。这种独特的叙事形式也是造成80年代丁玲、沈从文因《记丁玲》失和的原因之一。《记胡也频》与《记丁玲》遵循着相似的创作模式,是前者的一个蓝本,在形式方面显得比较粗糙。在40年代至60年代,沈从文数次尝试实践《记丁玲》背后的创作思路,但因为种种原因,并非都能成功。第四章主要探究《湘行散记》的叙事技巧与叙事模式。首先从其各篇章初始发表的刊物着手,发现这些篇章的“类”,分析这些篇章与早期小说在技巧上的关联。随后则试图探索这些篇章是如何与沈从文早期的乡土小说互动与交融,以及这种互动怎样体现了沈从文某种内在、隐藏的创作意识。总体而言,从《从文自传》到《湘行散记》《记丁玲》,沈从文的文体实验意识经历了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其文体、语言也越来越接近成熟时期的小说。这种变化,从叙事艺术的角度来看,有得也有失。在《从文自传》中表达对乡土的真实情感时,采用质朴自然的叙事文体明显更为恰当。而《记丁玲》虽然体现着沈从文更为自觉的文体实验意识,却因为将意识流小说的创作经验引入传记写作而制造了不小的争议。《湘行散记》则介于两者之间,是沈从文在总结创作经验之后完成一次较为平衡的文体尝试。

赵昕旖[3](2019)在《跨文化视野下的现代都市书写 ——论刘以鬯小说》文中提出刘以鬯于1948年赴港定居,是香港文学的作家代表,受上海、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都市文化经验的影响,刘以鬯在不同阶段的都市小说创作,所显现出的都市书写特征,复杂的文化心理变迁历程,以及跨越多座城市后所显现的开阔性的文学视野,与写作背后的一些反思,都值得进一步探究。由此,本论文着重分为三章对这些问题予以论述:第一章主要关注刘以鬯40年代在内地阶段对上海进行的都市书写。从刘以鬯两部重要反映上海书写的作品入手,探讨其初期作品如何对都市氛围、都市生活以及都市现代气质予以把握,并且探究这一阶段刘以鬯真正要表达的城市主题,及对其个人与城市疏离又耐人寻味的关系进行分析。第二章聚焦刘以曾初到香港后的这部分都市写作,从50年代到60年代末,刘以鬯经历近十年的都市流浪,由香港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再返港,多重城市文化的杂糅使这一阶段的都市书写更为丰富,但同时他在深入都市之后自身的传统与多重现代质素相碰撞,又出现显明的文化不适性与文学彷徨感。笔者着重对刘以鬯三城书写的特征予以梳理,并与前期写作进行比较,在不同城市印象中,进一步分析刘以鬯表达出对都市文化产生矛盾感的症结所在。第三章主要以刘以鬯70至90年代香港为主的都市书写为例,详细讨论其作品如何展开对城市的深层体察,并自觉成为城文化的代言者。尤其对其代言活动所呈现出的国际视野、文学资源的跨界、为港文化正名的先锋意识与使命感等逐一进行总结。本篇在跨文化视野下研究刘以鬯的小说,使得文学与文化在交互中体现出各自的多重性、动态性。此外,刘以鬯作为一个重要的视角切入点,其作品不仅反映出文化特质与自身的身份意识,还以丰富的都市文化想象,提供了一种关联香港文学以及内地文学的角度。

曾卫平[4](2018)在《《都柏林人》人际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Halliday提出了系统功能语法中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根据Halliday,人际意义源于人际功能,可以概括如下:我们用语言与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关系,用语言影响他人的行为,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并试图改变他人的态度和行为。这种更强调语言的人际的、变化的和可商议的意义已经引起广大语言学者的关注,对文学作品中人际意义的研究也变得显着。《都柏林人》(Dubliners)是爱尔兰着名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该小说集出版于一个世纪以前,至今仍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语料取材于《都柏林人》的论文、专着不断涌现,但是多数聚焦于其文体方面的研究。本文以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意义为理论框架,对《都柏林人》人际意义的两个主要实现方式(语气、情态)进行功能分析,探讨其在整部小说集中如何帮助实现人际功能。基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意义的理论基础,本文探讨了都柏林人的人际意义的实现,目的是扩大该小说集的研究范围。运用语言学的原则来描述和分析都柏林人,目的是换一个角度来重新诠释这部小说集,完善对文学意义的解释。通过对《都柏林人》人际意义的功能分析,本文探讨了在小说集中实现人际意义的方法,可以为语言学和文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启发。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如下:作者如何从语气方面传达和强调小说集的瘫痪主题?情态系统是怎样为塑造人物性格特征发挥作用的?通过研究发现:语气中的语气成分和语气选择的分析可以反映《都柏林人》的瘫痪主题;在情态方面,情态助动词、情态附加语和情态隐喻的选择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与态度,有助于对情节发展的理解和断定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态度,而且突出了小说的瘫痪主题。这项研究拓宽了人际意义的研究范围,进一步丰富了功能语言学的人际意义研究,换一个角度重新解读这部经典小说集,显示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小说集文学意义的阐释。同时,这项研究也有助于语言学与文学课程的教学。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仍待进一步研究。

蒋春瑞[5](2018)在《戴维·洛奇前期小说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20世纪西方文论迅速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戴维·洛奇身兼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双重身份,广泛吸取了各种流派的观点,根据自己的小说创作实践和文学理论观点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小说理论。本文重点研究戴维·洛奇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前期小说理论。戴维·洛奇的前期小说理论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受新批评影响提出小说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二、受雅各布森诗学的影响提出钟摆理论;三、受巴赫金诗学的影响提出对话性小说理论。20世纪60年代,新批评兴起,戴维·洛奇提出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主张对诗歌进行语言修辞学的分析。戴维·洛奇批评新批评只看重诗歌艺术而忽视了小说艺术,试图证明小说的媒介也是语言,小说是语言的艺术,主张对小说也进行语言学的分析。20世纪70年代,戴维·洛奇受到雅各布森诗学的影响,提出隐喻和转喻是两种基本的小说修辞。隐喻指向相似性,现代主义多采用隐喻的修辞结构,转喻指向相邻性,反现代主义多采用转喻的修辞结构。在隐喻和转喻的两极理论基础上,戴维·洛奇提出了着名的钟摆理论,认为英国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的文学就是在这两极之中来回摆动。20世纪80年代,巴赫金诗学传入英国,戴维·洛奇意识到小说话语并不具有某种纯一性,小说话语的本质是杂多,由此推崇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强调小说具有对话性,主张在创作与批评、读者与作者之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戴维·洛奇小说理论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趋向于成熟和完善。戴维·洛奇的小说理论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戴维·洛奇更多的在具体文本分析和文学批评中确立自己的理论观点。如在20世纪60年代运用新批评的方法对《简·爱》的分析,20世纪70年代运用钟摆理论概括英国40年的小说发展,20世纪80、90年代运用对话小说理论对乔伊斯、劳伦斯的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这些都彰显了戴维·洛奇精湛的批评功底。戴维·洛奇小说理论的变化也勾勒出20世纪下半叶西方文论的大致轮廓,研究戴维·洛奇的小说理论,一方面可以回顾文学理论的变迁,推进文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具体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翠[6](2017)在《戴维·洛奇文学批评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空前繁荣,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诸种诗学流派的生发和更迭速度进一步加快。此起彼伏的批评理论既给批评家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也使他们在批评中审视着各种诗学流派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英国着名批评家戴维·洛奇正是在这种学术氛围中从事着文学批评。在几十年的批评生涯中,他先后受过几种重要文学理论流派的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初的新批评,到20世纪70年代接触罗曼·雅各布森的隐喻和转喻理论,再到结构主义诗学,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对巴赫金诗学的研究,洛奇从不同角度将这些理论运用于文学批评之中。一方面,随着文学批评观的不断深化,洛奇的文学批评渐渐发展、完善和成熟起来。另一方面,在批评实践中,洛奇越来越游刃有余。在对先前的批评思想不断重新审视中,他博采众长,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文学批评路径。戴维·洛奇的文学批评最初与英美“新批评”关系密切。1966年《小说的语言》是其代表性批评着作。书中,洛奇追根溯源,指出英美新批评虽然讲求文本细读,注重文学作品的内部研究,但偏重诗歌而轻视小说语言现象严重。洛奇对此表示质疑,指出小说家的媒介无异于诗歌的媒介,都是语言。洛奇不但从理论上阐述了小说的媒介、批评方法和批评原则,还将理论探讨与批评实践结合起来,使原本偏重于诗歌范畴的新批评理论在小说分析中得到了恰当的运用。戴维·洛奇早期的文学批评观与批评方法,在此已可见一斑。新批评给戴维·洛奇带来了启示,但未能解决批评家所遇到的所有疑惑。阅读雅各布森使洛奇从新的角度来看待小说的形式问题。在雅各布森的启示下,他不但延伸了隐喻和转喻“两极”理论,还提出“钟摆”理论,对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的现代主义、反现代主义思潮钟摆式变化给予鸟瞰,用“两极”理论对现代主义和反现代主义代表作家作品进行解读,指出现代主义作品主要是隐喻的,反现代主义作品则偏重于转喻。作为当代兴起的文学思潮,后现代主义有着诸多迥异的特点,其作品是一种“打破规则的艺术”,并不偏向于“两极”中的任何一极,是“失语”状态。显然,雅各布森的诗学思想对洛奇文学批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欧洲学界影响下,20世纪70年代洛奇开始接受结构主义诗学思潮,为新批评呈现出某种式微迹象之后的文学批评增添了新的养分。与保守派批评家不同,洛奇预见到结构主义虽然避免不了会被后起的批评流派所取代,但却不愿闭目塞聪,而是积极地接受了这一诗学,在批评实践中尝试运用。与前期批评思想不同,洛奇有选择地将结构主义的概念和方法运用于具体的小说批评分析中,又不完全受其主宰,试着与其“并行”,这使得结构主义在洛奇那里成了一种更富有“弹性”的诗学思想。在结构主义影响下,洛奇的文学批评得到进一步延伸和发展。继结构主义之后,巴赫金诗学传至英国。虽然巴赫金诗学进入英国时已近20世纪80年代,晚于欧洲大陆近十年,但这一“新”理论却在批评家的争辩和“对话”下展示出巨大的魅力和活力。洛奇积极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狂欢化”诗学,对比分析了詹姆斯·乔伊斯和D.H.劳伦斯等作家迥然不同的文学文本,尝试此前未曾接触的批评方法。与以往的批评相比,洛奇运用巴赫金诗学的文学批评更显独特性,他不拘一格的批评实践表明巴赫金是一位颇有见地的理论家。巴赫金诗学的“姗姗”到来,丰富和完善了洛奇的批评思想,使其更趋成熟。无疑,上述诗学对戴维·洛奇文学批评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洛奇的文学批评并不缺乏严整性和独立性。脱离高头讲章,用意趣盎然的语言写成的《小说的艺术》1992年问世,体现了洛奇对普通读者的关注和重视。洛奇所持的文学批评观、所使用的文学批评方法和涵盖的文学史知识令人大开眼界。他不再用晦涩枯燥的学术语言阐述小说艺术的魅力,平实而生动的解读俨然使洛奇成了一位公众批评家。此外,洛奇对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关系细致入微的梳理,在具体历史语境下对二者内在联系的深度分析,展示了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动态、共生的态势,使读者了解到洛奇有的放矢的批评论述根植于其创作实践。时至今日,批评家洛奇可谓着述等身,其文学批评历程有着诸多启示意义。“文本细读”虽有一定的局限,但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奠定了洛奇的批评基础。在诸多后起的诗学思潮中,洛奇不盲目排斥,在积极的运用中审视所接触的理论。在反思和探索中,洛奇最终形成了颇有特色的文学批评观和批评方法。透过洛奇的文学批评历程,不但可以了解20世纪下半叶不同时期西方主流文学理论基本走向,也可以看到,批评家是如何在这些理论影响下从事着批评活动。戴维·洛奇身上显露出优秀批评家的素质:在交替更迭的文学思潮中,他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适时接受新的思想,在不断反思和审视中丰富自身的批评观,最终走出了别具一格的批评之路。研究洛奇的文学批评,将推动当下文学理论建设和文学批评的发展,为寻求恰当的研究方法及治学思路等提供富有启示性的重要参照。

申军[7](2016)在《《都柏林人》的语言研究》文中认为《都柏林人》是20世纪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着作之一,这部小说从外在形式上看是短篇小说,而从宏观主体结构上看是长篇小说。其中作家乔伊斯为了突出作品中的人类精神瘫痪主题,特意运用了语言意象艺术表达方法,更加深化了主题,也凸显了作品中主人公在精神瘫痪后的顿悟。这种表达方法贯穿整个作品,体现在每一个情节中,恰当反映作品主题,为作品增添了文学魅力,进一步奠定了乔伊斯在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地位。

魏懿[8](2016)在《阴郁的创伤书写者—凯瑟琳·安·波特小说中的创伤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凯瑟琳·安·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 18901980)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知名的作家,同时也是美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女性小说家之一。她并不是一位高产的小说家,一生共创作了26篇短篇小说与一部长篇小说《愚人船》。波特在深入挖掘现代社会人类内心世界方面所展现的技巧却获得了一致的称赞。其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出处于动荡不安的二十世纪的西方世界,并揭示了现代西方人内心的迷茫、惶恐与焦躁。凯瑟琳·安·波特获得过美国文坛众多的奖项,例如古根海姆奖、全美图书奖、普利策奖以及美国文学艺术院颁发的、表彰有突出贡献的小说家的金质奖章等,这些奖项的获得充分说明了波特为美国文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其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波特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她的作品已成为了美国现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论文在创伤理论视域下研究凯瑟琳·安·波特小说中的创伤叙事主题以及其创伤书写手法。创伤理论作为二十世纪末逐渐兴起的文艺理论,将现代心理学、临床医学、神经学、叙事学等众多学科统一起来,旨在探索创伤书写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同时,创伤理论也将由弗洛伊德所开创的心理分析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为文学文本的分析、人物心理的刻画、作者创作的意图以及读者的心理构建等方面的探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阐述视角。创伤理论通过创伤机制对人物心理的影响来激发读者对于作品主题的思考与解读,进一步了解与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创伤因素、创伤影响、创伤体验、创伤症状以及创伤事件本质,从而更好地挖掘作家的创作动机和主题思想。这有助于深入了解作品中的创伤人物,并使作家、读者、文本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个全新的阐释与审视的视角。凯瑟琳·安·波特的小说具有十分鲜明的创伤叙事特征。首先,就个人生活经历而言,波特有着并不快乐的童年,四次失败的婚姻以及孤独凄凉的晚年。这些在波特众多短篇小说中都有鲜明的反应。波特以细腻的文笔展现了个体在人生不同阶段中所遭遇的各种创伤体验。其次,就所处的时代而言,波特的一生经历了美国南方传统社会的失落,目睹过经济大萧条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西方世界信念价值的毁灭,见证过二战前法西斯纳粹势力在欧洲的崛起。这些为波特后期的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小说《愚人船》的创伤叙事提供了素材,成为了波特解读当时西方世界的叙述视角。可以说,波特的个人小环境和其所生活的社会大环境都为她的小说创作注入了创伤的基因。第三,波特小说中的众多人物具有明显的创伤症候表现。这些人物身上所表现出的噩梦、闪回、莫名的恐惧、死亡的幻想等从创伤理论的角度看,都是心理创伤症候的外在体现。这些创伤症候是人物的内在主观心理活动与外在客观环境互动的表现。最后,作为一名以精致文风着称的女作家,波特精致细腻的写作风格在其创伤书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波特通过感官化的书写即颜色、嗅觉、听觉、触觉等将原本抽象而不易把握的创伤体验形象化,营造出极具张力的画面意境从而提升了创伤书写的艺术性。此外,波特在刻画创伤人物时还大量运用顿悟与沉默,使人物的心理创伤表现变得更为复杂深邃。从创伤书写的视角来解读和欣赏波特的小说美学,可以使读者更好地领略波特的精致文风,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创伤理论为研究波特及其小说创作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国内外目前缺少对于波特作品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国内对于波特尚无博士论文和任何专着面世。本论文试图通过探讨波特的主要作品来展现波特的创伤叙事主题与艺术创作手法,这对于全面整体地研究波特的作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研究美国现代文学,尤其是美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与流变也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创伤理论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具体作品的分析,同时注重文本细读,波特作为一名以精致文风着称的作家,其作品大多精雕细琢,只有对其进行细致的个案文本分析才能使其小说中所蕴藏的创伤因素得以深入的解读与探究。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美国南方文学以及波特家族兴衰史的角度探讨波特的双重南方情节以及该情节在其小说创作中的体现。第二章解读波特主要短篇小说中的创伤书写,并按创伤叙事的主题类型进行分析。第三章解读波特唯一的长篇小说《愚人船》中的创伤叙事,包括其与西方愚人文学和波特短篇小说的互文关系、小说的内外双层结构以及“愚人”身上所隐喻的创伤内容。第四章着重分析波特的创伤书写的艺术手法,探讨其创伤书写所蕴藏的艺术性。本论文旨在以创伤理论为视角解读和研究波特小说作品中的创伤叙述——包括创伤的事件、创伤的症状、创伤的影响、创伤的感受等,探寻导致这些创伤的个人和社会因素以及隐藏在创伤表面之下的时代根源。这不仅可以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波特其人及其作品,同时也通过其具体的作品分析使读者了解创伤、追寻致伤的根源。

胡晓静[9](2016)在《谢·多甫拉托夫作品中的伪纪实主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谢尔盖·多纳托维奇·多甫拉托夫(Cepreй ДOHaTOBи ДOBдaTOB,1941—1990)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俄罗斯着名小说家、侨民作家,逝世后在俄罗斯蜚声文坛。他的作品多以中、短篇小说为主,以回忆录的形式描述多甫拉托夫及其同貌人不无荒诞的生存图景。作者创造性地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转变为艺术文本,构成纪实与虚构杂糅交织、现实生活与艺术世界交相呼应的奇特文学现象。本论文从伪纪实主义概念切入对多甫拉托夫作品的研究。伪纪实主义是作家创作活动中有意选择的写作手法,它表现为将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真实的人作为文学素材放入其创作熔炉之中,并利用艺术的手法进行重塑。真实的人名、地名、具体的时间、细节以及书信、日记、自传等纪实文学的重要元素使得其小说作品具有深厚的纪实性质。可以说,伪纪实主义是多甫拉托夫创作诗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以此为切入口,我们将看到多甫拉托夫是如何把现实生活转变为小说情节,如何使包括自己在内的现实生活中的人转变为小说中的人物,也就是把生活素材主体化,使之具有文学性的过程。目前,国外学者对多甫拉托夫创作的研究已广泛展开,该类研究充分揭示了多甫拉托夫与俄国经典作家的传承关系,深入剖析了作者的创作个性与后现代主义风格,阐述了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与个体生命的人文关怀等多个方面。自2003年起,国内学者也陆续将研究的目光聚焦在多甫拉托夫的创作上,为数不多的硕、博士论文和期刊文章体现出我国学者对作家幽默审世观、荒诞书写、叙事策略等问题的关注。纵观国内外多甫拉托夫研究的现状,我们发现对多甫拉托夫小说伪纪实主义这一文学手法的研究相对匮乏。个别学者在一定程度上对伪纪实主义叙事的技巧进行过论述,但多为概括式泛谈,并未形成体系。对伪纪实主义背后所蕴含的作家审美思想的深入挖掘则略显不足。本论文共包括六个部分,分别为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语。在绪论中,我们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情况,汇聚各家之言,确立本论文研究的方法、创新之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一至第三章分别从伪纪实主义小说的话语特征、结构艺术和人物形象的角度来论述伪纪实主义在上述三个方面的体现及所实现的艺术效果,目的是为了阐释伪纪实主义作为手法在文本中是如何实现的。第四章为作家艺术思想的探源,即进一步揭示作家选择伪纪实主义技法的缘由。在这一论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伪纪实主义是开启多甫拉托夫艺术世晃的第一把钥匙。没有它,我们只会发现多甫拉托夫幽默作家、后现代主义作家、甚至存在主义作家的一面,但我们无法发现他是审美主义者,即他把生活整个地视为艺术品、以审美眼光塑造第二现实的生存美学思想。

郑素杰[10](2014)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弗兰纳里·奥康纳是20世纪美国着名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二战后富有争议的南方天主教作家,由于其一生命运多舛,形成了丧父和恐惧死亡等多种精神创伤,南方农场的隐居生活束缚了她的创作,无形中也潜抑了她的本能欲望。奥康纳的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评论界的高度关注,她的创作宗教主题和地域色彩突出,罪恶感和救赎意识浓重,充斥了大量的畸形人格和暴力事件,剖析了人性,表现了人的内在本质,批判了美国南方社会顽疾及落后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精神迷茫的人有一定的启示。奥康纳宣称她的创作是一种“救赎”行为。国内外奥康纳研究基本上从宗教、南方性、女性、暴力、种族等角度对奥康纳小说进行阐释,认为其不拘泥于传统的创作是南方文学的变体。对于奥康纳精神层面的研究,基本沿袭了新批评字面意义上的分析范式,对比分析作品人物行为与奥康纳本人生活经历的共同点,这些研究都从某一个侧面解释了奥康纳小说中的一些现象和诗学成因,但在不同程度上也忽视了对奥康纳精神活动过程的探究,未从弗洛伊德“升华”说等理论层面对其写作动因、人物怪诞的内在因素进行挖掘。本论文将奥康纳创作置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视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通过文化与文学文本互为参证式的论述,切入其文本精神症候,深入剖析作者和人物内在的思想本质,力求形式与内容上的完美统一,以达到在宏观上对奥康纳诗学的整体把握。精神分析不仅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角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中的无意识、精神结构、俄狄浦斯情结、创伤理论等重要概念有助于研究者对不同时代的作品现象做出同质异类的解读,也有助于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解析奥康纳诗学的本质和成因,使我们得以从奥康纳作品的外部走进内部,能够实现进一步深入挖掘其文本潜在意蕴的可能。本文分为导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奥康纳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明确了其中有待商榷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学术界及西方评论界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研究奥康纳滞后的原因。其次介绍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主要理论和在美国的传播应用及其对奥康纳的影响。第三简述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及框架。论文中的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奥康纳文本的创作背景和动因分析了其小说生成的因素,阐述了奥康纳的成长语境、创伤与挫折,剖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时段美国的社会形态和作者的社会身份属性,及奥康纳所处的宗教语境和文学语境是形成她创作动机的内外因素。第二章围绕奥康纳文本的自我精神投射展开,分析了小说中塑造的美国南方社会的代表性人物——强悍的女农场主、仇母恋母的男青年、极具掌控欲的老者、孤傲的女博士、充满幻想的女作家、男性情结的小女孩等人物的思想意识,阐释了奥康纳的创作过程是其自我宣泄化、自我理想化和自我限制化的达成。第三章运用弗洛伊德的创伤经验、压抑、焦虑、俄狄浦斯情结、力比多等理论分析了奥康纳小说人物的心理、精神和性格,解读了其文本中的心理范式形成的内在精神因素。第四章根据弗洛伊德的梦是梦者愿望的达成及其梦分为显梦和隐梦的理论观点,分析了奥康纳小说中关于梦境的描述——女农场主的焦虑梦、男青年的死亡幻觉、女作家的白日梦,探讨了这几个梦的象征、意象以及小说人物在梦境中所反映出来的焦虑、潜意识冲动与现实环境的矛盾和道德意识,揭示了他们的梦是其内在灵魂的梦幻展示的本质。结语部分,对奥康纳研究中一些有待商榷的观点予以阐释,概括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中奥康纳小说的暴力美学意义,对奥康纳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写小说就是写语言":《都柏林人》的语言艺术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写小说就是写语言":《都柏林人》的语言艺术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五号屠场》的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五号屠场》的空间类型及其隐喻
    第一节 地理空间:战争延展
    第二节 社会空间:荒诞世界
    第三节 心理空间:逃避和拯救
第二章 《五号屠场》的空间叙事策略
    第一节 时空并置
    第二节 碎片化情节
    第三节 重复叙事
第三章 《五号屠场》空间叙事的审美感知
    第一节 反应参照阅读机制
    第二节 多重空间叙事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论沈从文1930年代的叙事散文文体实验 ——以《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沈从文的小说观念与文体实验的动因
    第一节 实验性叙事散文的创作背景
    第二节 沈从文的小说观念与时代的抵牾
第二章 《从文自传》对回忆体小说的深化与总结
    第一节 《从文自传》叙事的“散”与“杂”
    第二节 《从文自传》的多重话语与叙事技巧
    第三节 《从文自传》的修订对其叙事艺术的影响
第三章 《记丁玲》与沈从文的传记写作模式
    第一节 《记丁玲》对《记胡也频》的修改与完善
    第二节 《记丁玲》与沈从文的“传记小说”写作模式
第四章 《湘行散记》与乡土小说叙事
    第一节 《湘行散记》各篇章的文体与风格
    第二节 《湘行散记》的叙事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3)跨文化视野下的现代都市书写 ——论刘以鬯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来源及意义
    (二) 研究综述
        1. 关于都市书写的综述
        2. 刘以鬯小说综述
    (三) 关于“跨文化”的概念界定
        1. 文化身份
        2. 他者化
一、青年时期的上海书写
    (一) 上海的都市生活书写
        1.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
        2. 现代气质的都市人
    (二) 前期都市小说的整体特征
        1. 外在风格:都市刻画的现代质感
        2. 内在风格:“左翼”文潮色彩
二、“流浪者”时期的三城书写
    (一) 南洋都市的文学呈现
        1. 南洋都市风情的显现
        2. 新马都市现实生活的关照
    (二) 香港都会的文学想象
        1. 《酒徒》:南来客的都市彷徨
        2. 刘以鬯的文化体认困境:批判性与荒诞性
    (三) 作为“影子”的上海书写
        1. 记忆与怀想中的上海
        2. 上海的都市意象在香港的重构
    (四) “流浪者”心态下的文化碰撞
        1. 刘以鬯的文化经验
        2. 香港的文化语境
        3. 刘以鬯与香港的文化冲突
三、作为“香港人”的都市文学书写
    (一) 香港都市影像志
        1. 香港城市景观的立体建构
        2. 本土生活经验的书写
        3. 港人心态的探寻
    (二) 城文学的自觉代言
        1. 身为创作家的代言
        2. 身为报人编辑的代言
        3. 身为文化人的香港代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都柏林人》人际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Purposes of the Research and Research Questions
    1.3 Data Collec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1.4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on Interpersonal Meaning
        2.1.1 Studies on Interpersonal Meaning Abroad
        2.1.2 Studies on Interpersonal Meaning at Home
    2.2 Studies on Dubliners
        2.2.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Dubliners
        2.2.2 Studies of Dubliner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2.2.3 Studies of Dubliners in Other Fields
Chapter Ⅲ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Mood System
        3.1.1 Mood structure
        3.1.2 Other Components in Mood Structure
        3.1.3 Basic Speech Functions and Mood Types
    3.2 Modality System
        3.2.1 Types of Modality
        3.2.2 Values of Modality
        3.2.3 Modal Adjuncts
        3.2.4 Modal Metaphor
Chapter Ⅳ Mood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in Dubliners
    4.1 The Analysis of Mood Components
        4.1.1 Mood Components Reflecting Political Paralysis
        4.1.2 Mood Components Reflecting Psychological Paralysis
        4.1.3 Mood Components Reflecting Religious Paralysis
        4.1.4 Mood Components Reflecting Emotional Paralysis
    4.2 The Analysis of the Choice of Mood System
        4.2.1 Mood System of the Dialogues in The Sisters
        4.2.2 Mood System of the Dialogues in The Dead
Chapter Ⅴ Modality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in Dubliners
    5.1 The Analysis of Modal Auxiliaries
        5.1.1 Modal Auxiliary Verbs Used by the Old Steward Jack
        5.1.2 Modal Auxiliary Verbs Used by Mr. O’Connor
        5.1.3 Modal Auxiliary Verbs Used by Mr. Hynes
        5.1.4 Modal Auxiliary Verbs Used by Mr. Henchy
    5.2 The Analysis of Modal Adjuncts
    5.3 The Analysis of Modal Metaphor
Chapter Ⅵ Conclusion
    6.1 Research Findings
    6.2 Research Inspiration
    6.3 Research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
References

(5)戴维·洛奇前期小说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国内外研究现状
        0.1.1 国内译介情况
        0.1.2 国内研究状况
        0.1.3 国外研究现状
    0.2 选题的研究思路
1 戴维·洛奇的小说语言观
    1.1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
        1.1.1 新批评的理论背景
        1.1.2 语言是一个统一体
        1.1.3 小说的本质是语言结构
    1.2 小说的批评原则与方法
        1.2.1 小说的批评原则
        1.2.2 小说的批评方法
    1.3 小说的批评实践
        1.3.1 批评文本的选择
        1.3.2 对《简·爱》的文本分析
        1.3.3 语言批评的反思
2 戴维·洛奇的钟摆理论
    2.1 对雅各布森隐喻-转喻理论的拓展
        2.1.1 隐喻-转喻的概念
        2.1.2 隐喻-转喻的应用
    2.2 钟摆理论
        2.2.1 钟摆理论的内涵
        2.2.2 钟摆理论的原因
    2.3 运用钟摆理论的批评实践
        2.3.1 对乔伊斯作品的批评
        2.3.2 对后现代主义的批评
3 戴维·洛奇的对话性小说理论
    3.1 巴赫金诗学的理论基础
        3.1.1 巴赫金诗学的背景
        3.1.2 复调小说理论
    3.2 对话性小说理论
        3.2.1 对话性小说理论的提出
        3.2.2 对话性小说理论的特点
    3.3 批评与创作实践
        3.3.1 对D·H·劳伦斯的批评实践
        3.3.2 戴维·洛奇的创作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戴维·洛奇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戴维·洛奇的文学身份
        一、作为小说家的洛奇
        二、作为批评家的洛奇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探究小说的语言
    第一节 小说的媒介
        一、从新批评说起
        二、“语言是一个统一体”
    第二节 小说的批评原则和批评方法
        一、小说的批评原则
        二、小说的批评方法
    第三节 小说批评实践
        一、例证的选择
        二、例证之一
        三、例证之二
第二章 对雅各布森诗学的认同和延伸
    第一节 雅各布森对诗学的独特贡献
        一、隐喻和转喻的“两极”
        二、对“两极”理论内涵的延伸
        三、不同文本的隐喻和转喻性
    第二节“钟摆”理论
        一、“钟摆”理论的内涵
        二、“钟摆”现象的成因
    第三节 运用“两极”理论的批评实践
        一、现代主义作家作品分析
        二、反现代主义作家作品分析
        三、“失语”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作品分析
第三章 与结构主义“并行”
    第一节 结构主义诗学的传入与价值的认可
        一、结构主义概述
        二、对结构主义的接受
    第二节 对《雨中之猫》的多重解读与分析
        一、此猫非彼猫
        二、从结构主义叙事学角度进行的解读
        三、从隐喻和转喻视角进行的解读
    第三节 创作实践的自省式分析
        一、一个“古老”的现代文本
        二、创作过程分析
第四章 接受巴赫金诗学的小说批评
    第一节 巴赫金诗学的到来
        一、接受巴赫金诗学的背景
        二、对话理论的三个范畴
    第二节 运用巴赫金诗学
        一、詹姆斯·乔伊斯小说的对话性
        二、D. H. 劳伦斯小说的对话性
        三、D. H. 劳伦斯作品中的“狂欢化”
    第三节 巴赫金“之后”
        一、批评家们的“对话”
        二、巴赫金“之后”的小说批评
第五章 关于小说的艺术与创作问题
    第一节 意趣盎然的小说诗学
        一、深入浅出的批评方法
        二、“隐含的”文学史
        三、批评理论与文学创作相结合
    第二节 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一、关于“依附”或“对抗”的观点
        二、关于“创造性”的观点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都柏林人》的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乔伊斯与意识形态小说
二、《都柏林人》的语言评析
结语

(8)阴郁的创伤书写者—凯瑟琳·安·波特小说中的创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创伤世纪的见证者——凯瑟琳·安·波特的生平
    第二节 国内外有关凯瑟琳·安·波特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凯瑟琳·安·波特研究综述
        二 国内凯瑟琳·安·波特研究综述
    第三节 创伤叙事文学与创伤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内容、思路和意义
第一章 凯瑟琳·安·波特与美国南方文学
    第一节 “向后看”与“向前看”——美国南方文学的创伤记忆
    第二节 新旧南方间的摇摆——凯瑟琳·安·波特的双重南方情结
        一 老南方的虚幻光芒——老祖母的创伤叙述
        二 新南方的真实困境——现实的迷茫与焦虑
第二章 丰富的创伤主题——凯瑟琳·安·波特短篇小说的创伤叙事
    第一节 童真的失落
        一 无名的孩子: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缺失
        二 童真不再:初识真实世界
    第二节 背叛的爱情与冲突的家庭
        一 爱情与婚姻的背叛:“复仇”还是“宽恕”
        二 冲突的家庭:时代变革中的夫妻关系
    第三节 南方世家的创伤史
        一 家族的记忆:逝去的荣光与种族的伤痛
        二 创伤的代际传递:两代女性的创伤叙事
    第四节 善与恶的思辨
        一 良知的谴责:创伤的梦境
        二 人性之恶:创伤的制造与扩散
    第五节 灰色的时代与倾斜的世界
        一 灰色的时代:战争与死亡的纠缠
        二 斜塔:摇摇欲坠的西方世界
第三章 创伤世界之隐喻——长篇小说《愚人船》的创伤叙事
    第一节 宏大的创伤叙事互文
        一 继承与发展——《愚人船》与西方愚人文学的指涉关系
        二 碎片的整合——《愚人船》与波特短篇小说的创伤叙事互文
    第二节《愚人船》的创伤循环结构
        一 何时向幸福出航——变相的逃亡
        二 没有延伸的城市——创伤的升级与循环
    第三节 “愚”之背后的创伤隐喻
        一 受伤的“小恶魔”
        二 灵与肉的分裂
        三 西方世界的毒瘤:种族与阶级的划分
        四 爱的“无能”与情的“纠结”
第四章 凯瑟琳·安·波特的创伤书写手法
    第一节 感官化的描写
    第二节 顿悟的表现
    第三节 沉默因素的运用
结语
附录:凯瑟琳·安·波特的小说作品目录
参考书目
致谢

(9)谢·多甫拉托夫作品中的伪纪实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1. 多甫拉托夫的创作概述
    2. 多甫拉托夫创作中的伪纪实主义现象概观
    3. 研究综述
    4. 选题缘由、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多甫拉托夫伪纪实主义小说的话语
    1. 伪纪实主义的内涵
        1.1 电影中的伪纪实主义
        1.2 文学中的伪纪实主义
    2. 多甫拉托夫伪纪实主义小说的叙事人称
        2.1 多甫拉托夫伪纪实主义小说中第一人称叙述的功能
        2.1.1 创造真实感
        2.1.2 营造抒情氛围
        2.2 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局限性及其突破策略
        2.2.1 体验视角融入回顾性视角
        2.2.2 摄像机式外视角与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交融
        2.2.3 全知视角的使用
    3. 伪纪实主义小说的叙述面具
    4. 伪纪实主义小说的语言特征
        4.1 词语特征
        4.2 句法特征
        4.3 修辞性改写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多甫拉托夫伪纪实主义小说的结构艺术
    1. 伪纪实主义小说的短篇小说环结构
    2. 边框的形式及意义
        2.1 以小说开头与结尾为形式的边框
        2.2 以小说标题为形式的边框
    3. 伪纪实主义小说双语体结构实例分析
        3.1 《营区》书信+短篇小说的伪纪实主义结构
        3.2 《妥协》新闻报道+短篇小说的伪纪实主义结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甫拉托夫伪纪实主义小说的人物
    1. 人物塑造手法概述
        1.1 民主原则
        1.2 侧重个性描写
        1.3 与人物原型的关系
    2. 人物的“醉态”变形
        2.1 酒的象征意义
        2.2 “醉态化”的人物与酒神精神
    3. 人物的“幽默”变形
        3.1 人物形象幽默化的途径及意义
        3.2 自嘲精神下的自我
        3.3 幽默的审世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甫拉托夫伪纪实主义艺术手法探源
    1. 伪纪实主义作为身份认同的途径
        1.1 多甫拉托夫之谜与身份认同
        1.2 民族归属感的缺失
        1.3 作家身份的实现之难
        1.4 移民者的流亡处境
    2. 伪纪实主义作为多甫拉托夫审美实践的手段
        2.1 审美主义的内涵
        2.2 多甫拉托夫的文学态度
        2.3 多甫拉托夫写作的非道德主义立场
        2.4 多甫拉托夫将生活艺术化的审美实践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0)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奥康纳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奥康纳研究综述
        二、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研究奥康纳的现状
    第二节 内化与否认——精神分析理论与奥康纳小说
        一、弗洛伊德学说及精神分析批评
        二、精神分析批评与美国文学
        三、精神分析批评学习与实践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及基本框架
第一章 创作的心理动因
    第一节 主体动因
        一、生长语境
        二、创伤与挫折
    第二节 社会动因
        一、二战时期美国社会形态的影响
        二、作者社会身份的影响
    第三节 文化动因
        一、宗教语境影响
        二、文学语境影响
第二章 文本中的自我意识投射
    第一节 自我宣泄化的达成
        一、强悍的女农场主——南方传统社会女性独立的符码
        二、仇母恋母的男青年——南方社会发展困顿的符码
        三、极具掌控欲的老者——南方社会男权传统的符码
    第二节 自我理想化的达成
        一、孤傲的女博士——自我主体的重构
        二、充满幻想的女作家——自我理想的建构
        三、男性情结的小女孩——自我防御的建构
    第三节 自我限制化的达成
        一、男权语境中的女性书写
        二、中产阶级白人语境中的种族书写
        三、启示主义思潮中的宗教书写
第三章 文本中的心理范式
    第一节 创伤经验与心理范式
        一、生与死的博弈——鲁比对童年创伤的强力压制
        二、黑兹尔的创伤性记忆与记忆复现
        三、诺顿幼年丧母的创伤性固着与退化
        四、加布里埃尔的童年创伤性经验与死亡恐惧
    第二节 压抑与精神焦虑
        一、紧张与精神性焦虑——社会转型时期女农场主的危机意识
        二、困境与道德性焦虑——旧南方意识形态与现代欧洲文明的冲突
        三、危机与现实性焦虑——自我保护本能与现实的冲突
        四、俄狄浦斯情结与去势焦虑——本我冲动与超我压抑冲突下的防御机制
    第三节 力比多与现代文明的博弈
        一、文明语境中力比多的动力转移
        二、现实语境中力比多的本能宣泄
        三、宗教语境中力比多的极端疏泄
第四章 梦——内在灵魂的梦幻展示
    第一节 焦虑之梦——女农场主情感压抑的伪装式满足
    第二节 死亡幻觉——青年与现实的对抗和冲突的再现
    第三节 创作的幻想——女作家的虚幻创造与白日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弗兰纳里·奥康纳年表
    附录二 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中文、英文对照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写小说就是写语言":《都柏林人》的语言艺术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五号屠场》的空间叙事研究[D]. 陈雪琳. 山东大学, 2020(12)
  • [2]论沈从文1930年代的叙事散文文体实验 ——以《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为中心[D]. 李兴邦. 南京大学, 2019(07)
  • [3]跨文化视野下的现代都市书写 ——论刘以鬯小说[D]. 赵昕旖. 云南大学, 2019(03)
  • [4]《都柏林人》人际意义研究[D]. 曾卫平.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2)
  • [5]戴维·洛奇前期小说理论研究[D]. 蒋春瑞. 辽宁大学, 2018(01)
  • [6]戴维·洛奇文学批评研究[D]. 王翠. 吉林大学, 2017(09)
  • [7]《都柏林人》的语言研究[J]. 申军. 语文建设, 2016(23)
  • [8]阴郁的创伤书写者—凯瑟琳·安·波特小说中的创伤叙事研究[D]. 魏懿.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9]谢·多甫拉托夫作品中的伪纪实主义研究[D]. 胡晓静.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12)
  • [10]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研究[D]. 郑素杰. 天津师范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写小说就是写语言”:《都柏林人》中语言艺术的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