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东宫官,顾名思义是指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皇帝的继任者——皇储所属的官员。作为中国古代中央官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东宫官负有教育、引导、保护皇储的重要职责,他们的工作关系到皇位的传续,其地位十分重要。研究中国古代的官僚体制总是不免要涉及到其重要组成部分——东宫官的研究。本文以公元618-713年的唐前期历史为断限,以唐前期东宫官员的设置和皇储及唐前期政局变动间的密切联系为切入点,探讨了唐前期东宫官的机构组成、唐前期各朝东宫官的嬗变和唐前期东宫官员的选任标准和来源等问题。作者结合史籍,对唐前期曾担任东宫官员的人物进行了爬梳整理,并总结出了唐前期选拔东宫官员的标准。首先,笔者认为,从先秦经过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以至唐代,建立了以皇储为核心的、机构比较庞大、内部分工比较细密的东宫官体系,给人以齐整之感,是中古时期东宫官规模最为完善的时期,符合“如一小朝廷”之喻。其次,笔者发现,从唐前期东宫官员设置的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出东宫官员的增省和太子势力的强弱及政局的演变是息息相关的。武德年间,唐高祖初步确立了以前朝旧臣、李唐姻戚和文学之士为主体的东宫官体系。至唐太宗贞观年间,将自己原来当秦王和太子时候的宫臣提拔为朝中重臣。为了培养继任者,唐太宗还让东宫官和朝官之间相互兼任。高宗继承了太宗时期朝臣兼任东宫官的做法,盛选师傅以培植太子的政治力量。武后时期,皇储和东宫官的地位有所下降。唐中宗对皇储不重视,使得太子及宫臣的地位十分幼弱,至唐睿宗则开始注重维护皇储及东宫官的权力。再次,笔者深感,唐前期东宫官员的每一次增省都是随着太子或政局的异动而相应发生改变。东宫官同皇储间除了一荣俱荣,休戚相关的关系外,还有一种逐渐疏离的趋势。也就是说从巩固皇权角度来看,唐代东宫官由辅弼两宫,开始向遵从于皇权的趋势发展。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绪论一 选题意义及可行性(一) 选题意义(二) 选题的可行性二 本课题的研究状况(一) 唐代东宫官研究的著作(二) 唐代东宫官研究的论文三 题目的界定、研究方法及论文可能出现的创新点第一章 唐代东宫官构成第一节 唐以前东宫官概介一 先秦至秦汉时期东宫官系统二 魏晋至隋朝东宫官设置第二节 唐代东宫官员的构成一 师傅宾客二 太子詹事府及官员三 左右春坊及官员(一) 太子左春坊(二) 太子右春坊四 太子三寺及官员(一) 家令寺(二) 太子率更寺(三) 太子仆寺五 太子率府及官员小结第二章 唐前期东宫官员的嬗变(公元618 年-713 年)第一节 武德、贞观年间东宫官的任职情况一 唐高祖时期东宫官初具规模(一) 李建成的东宫属官(二) 李世民为太子时期的东宫属官二 太宗朝多以宰相兼领东宫官(一) 开盛选师傅之端——李承乾的东宫官(二) 李治的东宫官第二节 高宗武后时期的唐朝东宫官一 武则天步入政坛与频繁更换太子及东宫官的改置二 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各太子之东宫官(一) 李忠短暂太子生涯里的东宫官(二) 规模庞大的李弘东宫属官(三) 李贤的东宫官(四) 李显之东宫官第三节 唐中宗、睿宗时期的东宫官一 中宗忽视皇储与李重俊东宫官的规模萎缩二 睿宗重视皇储与李隆基东宫官员的增置小结第三章 唐前期东宫官员的选任和出身第一节 唐前期东宫官员的选任标准一 忠直敢谏二 好学通文三 忠于所事、善于筹划四 各类东宫官员的特有标准(一) 太子师保重品德(二) 太子詹事重吏干(三) 太子庶子重该博文史第二节 唐前期东宫官员的出身一 前朝旧臣二 宗室外戚(一) 外戚(二) 宗室三 科举考试小结第四章 从东宫官与政局变动及皇储的关系看其历史作用——代结论一 唐前期东宫官员的增损是政局异动的风向标二 休戚相关中的疏离趋势附录一 唐前期东宫官员出身构成表参考书目一 文献(以出版时间为序,时间相同,按作者姓名拼音首字为序二 今人论著(以出版时间为序,时间相同,按作者姓名拼音首字为序三 论文(以时间为序,时间相同,按作者姓名拼音首字为序)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唐前期论文; 东宫官论文; 皇储论文; 嬗变论文; 选拔论文; 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