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气候制度中的国际环境合作 ——国际制度的研究视角

国际气候制度中的国际环境合作 ——国际制度的研究视角

论文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际社会对这一领域的关注还主要停留在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与认知阶段,自1977年世界气候大会起逐渐上升到构建减缓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层面上。1992年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国际社会在全球气候领域签订的最重要的国际公约,该公约体系采用的是“公约+议定书+附件”的模式,其中最重要的议定书当属《京都议定书》,可以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构成了气候变化国际法的核心。这些条约既是国际气候合作的制度平台,也是国际气候合作的成果,气候条约的缔结过程就是各国进行国际气候合作的过程。在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在决策中都面临着如何协调短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困境,都希望“免费搭车”(free riding)或将负担转嫁到其他国家,因此,国际气候制度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建立激励机制,以鼓励和加强全球范围的国际环境合作。正是由于在国际气候合作中面临着诸多的制度难题与困境,因此本文力图在吸取和整理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制度中相关的研究视角,比较系统的对国际气候制度中的国际环境合作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从气候变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揭示出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制度根源。地球大气层是典型的自然的全球公共物品,它的外部性特征必然导致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是典型的人造的全球公共物品,它的搭便车特征是使关于《京都议定书》的国际谈判陷于困境的原因之一。其次,具体介绍国际气候制度构架形成与演化的具体发展过程,从整体上分析国际气候制度形成的经济和政治背景,并对影响国际气候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国际气候谈判的格局,重点分析主要利益集团的立场和政策,总结了国际气候谈判格局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应用博弈论的思路对国际气候谈判格局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气候谈判的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阵营之间、发达国家阵营内部、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利益分歧和矛盾日益突出,甚至难以调和。只有建立有效的和不断完善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合作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最后,将分析视角聚焦在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归纳总结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点分析中国在承诺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机遇和潜力,从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促进国际气候合作的角度,在深刻解析国际气候谈判的利益格局的前提下,为我国参加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合作提出一些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文的研目的
  •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及其产生的制度根源
  • 一.气候变化问题的产生
  • (一) 气候变化的定义
  • (二) 气候变化的产生
  • (三) 气候变化的根源——温室效应
  • (四) 气候变化的影响
  • 二.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特征
  • 三.气候变化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
  • (一) 公共物品的属性
  • (二) “公用地悲剧”与气候变化问题
  • (三) 博弈论与气候变化问题
  • 四.美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博弈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西方学者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际气候制度的发展过程及其内容
  • 第一节 国际制度概述
  • 一.国际制度的含义
  • 二.制度谈判
  • 第二节 国际气候制度的发展过程
  • 第三节 国际气候制度的基本构成内容
  • 第三章 影响国际气候变化合作的因素——谈判集团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国际气候谈判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政治因素——国家利益至上主义
  • 二.经济因素——南北发展不平衡性
  • 三.法律因素——国际法的“软法性”
  • 第三节 国际气候谈判中主要利益集团的立场分析
  • 一.主要利益集团介绍
  •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立场对立
  • 三.发展中国家阵营的内部分化
  • 第四节 主要国家的态度与政策分析
  • 一.欧盟的态度与政策分析
  • 二.俄罗斯的态度与政策分析
  • 三.美国的单边气候政策
  • 第四章 建立和完善国际气候制度领域的国际合作的构想
  • 第一节 国际制度能够促进国际合作
  • 一.国际关系理论关于国际合作的分析
  • 二.通过国际制度促进国际合作
  • 第二节 加强国际制度对各国的约束能力
  • 一.道德约束
  • 二.制度约束与激励
  • 第五章 对中国参与国际气候制度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立场坚定——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 一.中国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
  • 二.中国应当坚定立场不动
  • 第二节 科学发展——为日后承担减排义务做好准备
  • 一.积极参与——提出切实可行的减排方
  • 二.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政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框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国际气候制度中的国际环境合作 ——国际制度的研究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