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和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内皮细胞、血细胞及平滑肌细胞通过它们合成的各种细胞因子相互协同,相互拮抗产生的一种多因素病变,是一种以细胞分子反应为特征的炎症进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通过E-选择素(E-selectin)等粘附因子的介导与内皮细胞粘附,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形成的动脉粥样斑块的破裂及继发性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主要病理表现,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的过程有多种炎症机制参与,包括内皮功能障碍、白细胞迁移、细胞外基质降解、细胞凋亡和血小板活化。大量研究表明在ACS的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炎症起着重要作用。动脉粥样斑块的成分及其不稳定性是斑块破裂的最主要因素。动脉粥样斑块局部炎症反应程度,尤其是斑块局部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程度与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密切相关,E-selectin等粘附因子在单核细胞的粘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选择素具有内皮细胞特异性,能够促进细胞-细胞间粘附,从而增强白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稳定性,其介导的粘附作用不依赖白细胞的活化,也无需白细胞整合素的参与。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 E-selectins,E-selectin)是E-selectin的可溶形式,与内皮细胞活化程度密切相关。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是近来被发现的一个细胞因子,具有多重生物学活性,在免疫和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IL-18可诱导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产生IFN-γ,上调Fas配体表达而促进自然杀伤细胞胞毒活性,诱导细胞的凋亡,促进T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物实验证实IL-18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成分与稳定性密切相关,在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亦发现有IL-18的表达,表明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检测了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sE-selectin和IL-18水平,并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血清sE-selectin和IL-18水平,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期揭示血清sE-selectin和IL-18水平与ACS的关系。研究方法筛选冠心病患者46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19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15例和非冠心病者(对照组)16例。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sE-selectin和IL-18水平,并比较各组血清sE-selectin和IL-18水平变化。以Gensini评分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评价血清sE-selectin和IL-18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MI组与UAP组血清sE-selectin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AMI组与UAP组血清sE-selectin和IL-18水平与SAP组和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SAP组血清sE-selecti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SAP组血清IL-1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ACS组组内AMI亚组血清sE-selectin和IL-18水平稍高于UAP亚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sE-selectin和IL-18水平显示不同病变支数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Gensini评分显示AMI组与UAP组与SAP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sE-selectin和IL-18水平与Gensin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 ACS患者血清sE-selectin和IL-18水平升高,血清sE-selectin和IL-18水平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sE-selectin和lL-18与ACS的发生密切相关。2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清sE-selectin和IL-18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论文目录

  • 论文部分 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 可溶性E-选择素和白细胞介素-18与冠心病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P-选择素及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9(24)
    • [2].P-选择素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P-选择素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南药学 2020(02)
    • [3].ICAM-1和L-选择素水平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J]. 实用癌症杂志 2020(03)
    • [4].血浆P-选择素在恶性肿瘤合并肺血栓栓塞症中的表达及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08)
    • [5].靶向E-选择素的新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生物学评价[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20(02)
    • [6].P-选择素缺失对小鼠生理特征的影响[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7(01)
    • [7].血小板计数和P-选择素水平在重症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03)
    • [8].IL-6与P-选择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贵州医药 2017(06)
    • [9].不同程度冠状动脉损伤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研究[J]. 河北医药 2017(19)
    • [10].P-选择素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海南医学 2016(08)
    • [11].L-选择素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6(03)
    • [12].E-选择素蛋白及mRNA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20)
    • [13].急性脑梗死与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及L选择素的相关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4(10)
    • [14].过敏性紫癜患者尿P选择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07)
    • [15].不同程度OSAHS患者的P-选择素及血液流变学水平和相关炎性因子的变化[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5(03)
    • [16].E-选择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血行转移中作用的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09)
    • [17].儿童危重症患者血液P-选择素与E-选择素的变化[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25)
    • [18].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和P-选择素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29)
    • [19].L-选择素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广西医学 2013(11)
    • [20].L-选择素和异粘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广东医学 2013(20)
    • [21].慢性高原病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微粒和P-选择素与凝血功能异常的关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0(27)
    • [22].流体剪应力作用下E-选择素介导的中性粒细胞钙响应[J]. 医用生物力学 2018(02)
    • [2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可溶性P、E选择素的表达[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06)
    • [24].小儿主动脉缩窄血压 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变化及其意义研究[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5(12)
    • [25].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血小板参数及P选择素的检测[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05)
    • [26].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P-选择素的影响和意义[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25)
    • [27].P-选择素在急性肺栓塞中的临床意义[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9(02)
    • [28].E-选择素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中的作用研究[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5(03)
    • [29].瑞舒伐他汀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E、L-选择素表达的影响[J]. 免疫学杂志 2015(09)
    • [30].血清P-选择素及E-选择素对急诊危重患儿病情及生存状况的评估价值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22)

    标签:;  ;  ;  ;  ;  

    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